浙教版(2019)信息技术 必修1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学考复习资料 课件(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2019)信息技术 必修1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学考复习资料 课件(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学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浙教版
2022
1.1在具体感知数据与信息的基础上,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知道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
1.2在运用数字化工具的学习活动,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认识数据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1.数据
(1)定义: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总称,
(2)表现形式:文字(数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




1
数据与信息
2.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1)定义:信息的一般定义是数据所包含的意义。在信息论中,香农给出的定义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的东西。
(2)特征: 载体依附性、时效性、共享性、可加工处理性、真伪性、价值性等。
3.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关系
(1)数据经过解释后产生的意义就是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单纯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
(2)通过归纳、演绎、比较等手段对信息进行挖掘,将万千信息中有价值的部分与已存在的人类知识体系相结合,形成知识。
(3)智慧是在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认识的累积,而形成的对事物的认识、远见,体现为一种卓越的判断力。




D
B




2
数字化
1.数字化
(2)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
(1)定义: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数字化,用到的主要设备是模数转换器(ADC) 。
(自然界的大多数信号,如数字、文字、图像、声音……)
(1)采样定理:当采样频率大于或等于被采样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时,得到的离散信号可以完整的保留原始信号的所有信息。
2.采样、量化
(2)采样频率:1秒钟内采样的次数。常用单位是kHz,Hz
(3)量化位数:表示采样后的一个信号点使用的二进制位数。
(4)采样频率越高,量化位数越多,数字化后的信号越接近实际数据。




D
B




3
进制
例:( 1 0 1 0 1 0 )2=( )10
42
(28)10=( )2
11100
(154)10=( )16
(2A4) 16 = ( )10
(1010000)2=( )16
(F6)16=( )2
50
11110110
9A
676




A
B
B




4
编码
2.字符编码
(2)汉字编码——GB2312(国标码,全角字符):计算机处理汉字需要经过外码(输入码),交换码,机内码和字形码多种编码过程。
①包括128个字符(0-127)
②计算机用1字节存放 ASCII码,最高位为0,内码以数字开头。
Ord(“A”)=65D=41H=1000001B
①GB2312属于交换码,用2字节表示一个汉字,内码以字母开头
②英文字符和标点符号可能采用ASCII码也可能采用汉字编码。
概念
编码是信息按照某种规则或格式,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
(1)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半角字符),主要用于显示现代英语和其他西欧语言,属于机内码。




4
编码
3.条形码和二维码
4.多媒体编码
相对条形码,二维码存储信息量更大。
(1)容量单位换算:1Byte=8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2)图像编码
①矢量图和位图:矢量图放大不失真,组成位图的基本单位是像素,放大会失真。
②未压缩BMP格式图像的容量计算公式:水平像素*垂直像素*颜色位深度(bit)/8
③常见颜色格式:RGB/8=全彩色=24位;256色图=256阶灰度=8位;黑白图像=1位。
④常见图像格式:.bmp(未压缩);.jpg(静态图像有损压缩);.gif;.png(有透明像素)
(3)声音编码
①未压缩Wave格式的容量计算公式:采样频率(Hz)*量化位数(bit)*声道数*时间(s)/8
②常见音频格式:.wav(未压缩);.mp3(有损压缩);.wma(微软音频)
(4)视频编码
① PAL制式每秒25帧,NTSC制式每秒30帧。
②未压缩avi格式视频容量计算公式:每张图像容量*帧数*时间(s)
③常见视频格式:.avi(可以是未压缩,也可以是压缩);.mp4(有损压缩);.flv;.mov




C
B




C




5
数据管理与安全
1.数据管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




A
C




6
大数据
2.特征(4v)
(1)数量( Volume ):数据体量巨大 (2)速度( Velocity ):速度快
(3)多样性(Variety ):数据类型多 (4)价值(Value):价值密度低
1.概念
大数据代表着信息量大、速度快、种类繁多的信息资产,需要特定的技术和分析方法将其转换为价值。
3.大数据思维
(1)大数据分析全体数据而不是抽样数据
(2)对于数据不再追求精确性,而是能够接受数据的混杂性。
(3)不一定强调对事物因果关系的探求,更注重相关性。
4.大数据对社会的影响
(1)让生活更便利。 (2)让决策更精准。
(3)带来新的就业需求。 (4) 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C
C




D
A
D
4.
6.
B
C
D
C
B
7.
8.
D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