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五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二单元空气知识提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五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二单元空气知识提纲

资源简介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提纲 2022.05
第二单元 空气
第6课 空气的成分
1.人类、动物、植物都需要空气。
2.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一部分气体支持燃烧,另一部分气体不支持燃烧。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剩下的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3.课本18页思维导航实验题:
答:(1)蜡烛慢慢熄灭了;空气中有支持燃烧的气体。(2)蜡烛熄灭后,瓶中的水位上升了;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3)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的成分大致分为支持燃烧的气体和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4.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氮气可以做什么?
答:①液氮用于医疗手术;②氮气用于制氮肥;③还可以用于保护食品。
第7课 氧气
1.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
2.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3.氧气有什么作用?
答:供潜水员氧气,火箭发射,医疗保健,冶炼工艺等。
氧气本身不燃烧,但能助燃。氧气如果与油脂接触,会发生反应,产生热量。热量蓄积到一定程度会引发自燃。
5.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来到平原地区,会头晕、恶心等,这种现象叫醉氧。正常人如果吸入高浓度氧气的时间过长,会出现氧中毒,造成全身组织伤害。
第8课 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有哪些特点?
答:通常情况下,①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②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③比同体积的空气重,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
答:①制作碳酸饮料,②用作制冷剂,③提高作物产量,④用作灭火剂。
3.使用或储存二氧化碳应该注意:①运送二氧化碳储罐时要远离热源,②皮肤不能直接接触干冰。
4.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
第9课 燃烧
1.物体燃烧时会发光、发热、产生烟雾等现象。
2.某种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做这种物质的燃点。
3.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可燃物的燃点。
4.砖块不能燃烧,因为它不是可燃物。盖上灯帽后,酒精灯会熄灭,因为没有了氧气。纸条很快被点燃,木条不能马上被点燃,因为纸条比木条的燃点低。
5.怎样预防和处理烧伤、烫伤
答:①迅速将受伤部位用流动的冷水冲洗或浸泡在冷水中,②应急处理后应尽快到附近的医院治疗。
第10课 灭火与逃生
1.火警电话:119。
2.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降温到该物质的燃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3.怎样使用灭火器(使用灭火器的步骤)?
答:提起灭火器——拔下保险销─—用力压下手柄—一—对准火源根部扫射。
4.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注意事项
①该灭火器主要是依靠二氧化碳将燃烧物与周围空气隔绝,从而造成燃烧物缺氧熄灭而起到灭火作用,因此不宜在室外大风时使用。
②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从上风方向喷射。
③在狭小的密闭房间使用后,使用者及所有人员都必须迅速撤离,以防窒息。
④灭油类火时,喷筒不能距离油面太近,以免把油液吹散,导致火灾扩大。
遇到火灾怎样逃生
答:①首先要保证自身安全;②不能乘坐电梯;③穿过浓烟时,要用湿毛
巾捂住口鼻,并使身体贴近地面;④披上湿被褥。
第11课 让空气更清新
1.造成我们周围空气污染的因素有哪些?
①工业废气,②汽车尾气,③生活垃圾;④沙尘暴天气。
2.为了让空气更清新,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工厂安装了废气净化系统;②绿色低碳出行;③秸秆再利用;④植树造林;
⑤制定法律。公民应当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大气环境保护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