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中考二轮历史重难点复习专题24走向近代(含部分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安徽省中考二轮历史重难点复习专题24走向近代(含部分解析)

资源简介

专题24 走向近代
重点分析
近年来本考点的考查趋向于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步发展,欧洲开始酝酿一场重大的变革。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城的反映,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和非洲的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核心考点之一,命题相对集中,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文艺复兴,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掠夺.
难点解读
难点一: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土地关系变化:
(1)背景:11世纪,欧洲农村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土地面积逐渐扩大,垦殖者成为新开发地区的主人(包括领主和农民),他们按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
(2)自治:垦殖者们开发的地方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3)自由: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脱离领主的人身束缚。
(4)影响:西欧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农民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2.土地经营方式变化:
(1)趋势:土地集中经营成为一种趋势。
(2)表现:14世纪中叶后,领主出租直领地,靠租金生活,一些富裕的农民靠承租和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和购买佃户的土地,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3)经营方式:雇佣少地或者无地的农民耕种。
(4)影响:将产品推向市场,将剩余的产品销往更远的地方。
3.手工业发展变化:
(1)背景:一方面手工业者脱离农业,另一方面手工业更多的为市场而生产。
(2)表现:13世纪,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农村出现了手工工场。后来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4.特点:
(1)手工工场由分散转向集中
(2)从事手工工场的阶层多
(3)适应市场的需要
(4)生产组织形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5)生产效率高
(3)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
难点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1.农村社会结构变化:
(1)时间:13、14世纪。
(2)表现:富裕的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
(3)特点:富裕的农民、骑士、乡绅控制了乡村行政事物,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市民阶级:
(1)地位提升: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市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2)提升过程:商人巨贾将巨大的利润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还与贵族联姻或者成为官员,提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的所需政治力量。
3.方式: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缴纳迁徙税
难点三:知道《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1.背景: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发展;
②宗教因素:封建神学束缚社会发展与进步;
③现实因素:黑死病的流行促使人们反省生活;
④文化基础:意大利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2.起止时间:14世纪至17世纪,最早兴起于意大利。
3.思想核心: 人文主义。
①建立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
②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4.代表人物:
(1)但丁
①地位: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②代表作:长篇诗作《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作者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2)达 芬奇
①成就:他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兼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于一身。达 芬奇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技术精湛,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②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其中《蒙娜丽莎》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一丝微笑,显得恬静,似乎又有些哀伤,富有生命的活力。
③地位:他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3)莎士比亚
①背景: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
②成就: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③代表作:《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5.性质: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名义上是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的发现)
5.意义: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难点四:探寻新航路
原因:
①经济根(根本原因):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②社会原因:《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
③直接原因:东西方传统的商路受阻。
(二)探寻新航路的条件
1、客观条件:地圆学说的流行,指南针的应用,造船技术的提高;
2、主观条件:航海家积极的探索精神;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主要航海家和路线
航海家 资助国家 时间 方向 事迹
迪亚士 葡萄牙 1487-1488年 向东 到达非洲好望角
哥伦布 西班牙 1492年出发 向西 横渡大西洋,发现了古巴和海地,发现美洲新大陆
达伽马 葡萄牙 1497—1498年 向东 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
麦哲伦 西班牙 1519—1522年 向西 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
3、影响:
积极影响:(1)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3)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消极影响:欧洲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掠夺的道路。
难点五:早期殖民掠夺
1.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掠夺: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1)葡萄牙:
①范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②控制海域:印度洋到太平洋。
③方式:以殖民据点为基地在当地进行劫掠式的贸易,用他们自己的手工业品,交换当地的象牙、珍珠、珠宝和香料,甚至抢劫当地人的黄金。
(2)西班牙:
①范围:美洲。
②控制海域:地中海和大西洋。
③方式:使用武力强迫印第安人无偿开采金银矿,还在当地开发种植园,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作为奴隶在种植园劳作。
2.英国的殖民扩张
①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英国的手工业发展迅速,促使英国开拓海外市场。
②强大:1588年,英国海军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③殖民范围:北美洲。
④殖民方式: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生产英国工业所需的原材料。
“三角贸易”
(1)路线: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2)影响: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对非洲人的摧残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却是不可估量的。
3.荷兰的殖民扩张:夺取了爪哇岛、马六甲、锡兰和中国的台湾;在非洲的好望角建立殖民地;在北美洲建立新尼德兰殖民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4.法国的殖民扩张:先后在北美洲、非洲和亚洲建立了法属殖民地。
5.英国霸权:17世纪下半叶英国最终战胜荷兰和法国,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日不落帝国”。
6.历史影响:早期的殖民掠夺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此期间,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7.新航路开辟与郑和远航对比表:
规模:郑和的船队庞大;哥伦布等人的船队很小。
目的: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扩大明朝的影响,加强海外联系;哥伦布等人远航是为了开拓市场,掠夺财富。
性质:郑和下西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属于友好交往;哥伦布等人远航属殖民扩张活动。
影响: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典例题
1.(2020·湖北·中考真卷)《全球通史》记载:“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开始了文艺复兴
C.完成了新航路开辟 D.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2.(2020·湖南·中考真卷)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分子正处于古典文明再生的时代,他们的生活重心不再只有上帝,也逐渐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这表明当时“知识分子”追求的是( )
A.自由主义思想 B.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人文主义思想 D.民主平等思想
3.(2019四川中考) 16世纪的英国流传一首歌谣: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呈长行。列作捡细毛,不敢辞劳苦,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陈,二十扦制匠,将呢折成匹。歌谣透露的信息是()
A.英国棉纺织业的兴起 B.庄园生活的惬意 C.机器工厂的景象 D.工场经济的发展
4.(2020广东深圳中考)中世纪的一个西欧城市从英王亨利二世手里获得“特许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这种“特许状”的颁发反映了()
A.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城市的政权 B.封建割据势力的增强
C.城市要求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权利 D.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5.(2020山东淄博中考) 2019年正值达,芬奇逝世500周年,全球各地密集举办纪念活动,被称为达·芬奇年。2020年是拉斐尔逝世500周年、拉斐尔成为聚光灯下又一“主角”,达芬奇和拉斐尔是
A.西班牙探寻新航路的航海家 B.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C.英国科学革命时代的科学家 D.法国启蒙运动中的著名思想家
6.(2021·湖南·中考真题)马克思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这里,马克思旨在
A.肯定英国殖民统治的积极性
B.凸显欧洲殖民侵略的破坏性
C.指出西方殖民活动的双重性
D.体现西方生产方式的建设性
7.(2021·吉林)欧洲中世纪晚期,一位呢绒工场的工头吩咐道:60个人中,12人选料 染色和洗羊毛;30人纺纱 刷毛和梳毛;12人织呢和剪呢,剩下6人帮助别人干活 这段材料表明( )
A.手工工场有了较细的分工 B.手工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者
C.农村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 D.手工工场的工人能够享有工场主的分红
8.(2021·四川·乐山市西坝中学模拟预测)中世纪晚期,欧洲出现了早期的资本主义化,改变了欧洲的整体面貌,促进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B.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
C.富裕农民的出现 D.农业的发展
9.(2020·江苏)14世纪前后,西欧各国萌发了新的生机。其在经济上的表现是()
雇工分工合作兴起 B.人文主义思潮流行
C.哥伦布“发现”美洲 D.“三角贸易”开始
10.(2019·内蒙古赤峰)“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这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
A.西欧庄园 B.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C.租地农场 D.封君与封臣
11.(2021·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14世纪前后,西欧社会萌发新的生机,其在经济上的表现是( )
A.庄园经济自给自足 B.自由放任理论产生
C.城市自治司法独立 D.雇工分工合作兴起
12.(2021·四川雅安·中考真题)文艺复兴的强大冲击力使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精神和教会的愚民政策不能再钳制广大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这说明文艺复兴促进了(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D.古希腊罗马文化再生
13.(2021·四川甘孜·中考真题)文艺复兴“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这一论述说明文艺复兴( )
A.有利于人的思想解放 B.促进了欧洲文化艺术的繁荣
C.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D.刺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14.(2020·湖南·中考真卷)“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由此可知新航路的开辟( )
①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的转变 ②带动了拉美地区的繁荣发展
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使地中海成为欧洲航运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2020·贵州·中考真卷)“三角贸易”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如图中能反映“三角贸易”航程路线的是()
A. B.
C. D.
16.(2020甘肃兰州中考)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这说明该画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精神()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人文主义 D.蒙昧主义
17.(2019湖北中考)阅读材料,启迪智慧。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史实)
材料一:1492年,哥伦布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古巴、海地等地,见到了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①……1519年,葡萄牙人②率船队由大西洋西行,历经艰险,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哥伦布见到的“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①”是哪个洲?率船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的葡萄牙航海家②是谁?
(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它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摘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探寻航海家成功的秘诀)
材料三:哥伦布自小对航海有着浓厚的兴趣,受《马可 波罗行纪》的影响,特别向往到东方寻找财富。为了获得航海所需的财力支持,他曾向多国王室游说,后得到西班牙国王的支持。同时,在15世纪末,帆船的改进、罗盘针的运用和“地圆说”的传播,都为哥伦布远洋航行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改编自百度百科
(3)从哥伦布的经历中,对于做一件事如何能够成功,你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与解析
1.(2020·湖北·中考真卷)《全球通史》记载:“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开始了文艺复兴
C.完成了新航路开辟 D.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答案】A
【解析】
约在14世纪末,最早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16世纪,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在西欧各国流行,英国成为手工工场最兴盛的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可知,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选项A符合题意。
2.(2020·湖南·中考真卷)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分子正处于古典文明再生的时代,他们的生活重心不再只有上帝,也逐渐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这表明当时“知识分子”追求的是( )
A.自由主义思想 B.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人文主义思想 D.民主平等思想
【答案】C
【解析】
题干“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分子正处于古典文明再生的时代,他们的生活重心不再只有上帝,也逐渐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表明当时“知识分子”追求的是人文主义思想。结合所学可知,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它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倡导人文主义精神。C项符合题意。故选C。
3.(2019四川中考) 16世纪的英国流传一首歌谣: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呈长行。列作捡细毛,不敢辞劳苦,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陈,二十扦制匠,将呢折成匹。歌谣透露的信息是()
A.英国棉纺织业的兴起 B.庄园生活的惬意 C.机器工厂的景象 D.工场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据“16世纪”“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列坐检细毛,不敢辞劳苦。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土。……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陈。二十扦制匠,将呢折成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这首歌谣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16世纪英国手工工场内部劳动分工细致,大家分工合作,共同生产,而且可以看到英国的呢绒手工工场规模的巨大,这反映了当时英国工场经济蓬勃发展,D符合题意;棉纺织业的兴起是在16世纪之前,A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庄园,B排除;16世纪工厂还没有诞生,C排除。故选择D。
4.(2020广东深圳中考)中世纪的一个西欧城市从英王亨利二世手里获得“特许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这种“特许状”的颁发反映了()
A.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城市的政权 B.封建割据势力的增强
C.城市要求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权利 D.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西欧城市不断发展,城市的发展要求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权利,13世纪,西欧许多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一种证书。这种证书就是“特许状”。故C正确;中世纪西欧还是封建社会,资产阶级不可能掌握城市权利,故排除A项;“特许状”与封建割据势力无关,故排除B项;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是在17世纪,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故选C。
5.(2020山东淄博中考) 2019年正值达,芬奇逝世500周年,全球各地密集举办纪念活动,被称为达·芬奇年。2020年是拉斐尔逝世500周年、拉斐尔成为聚光灯下又一“主角”,达芬奇和拉斐尔是
A.西班牙探寻新航路的航海家 B.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C.英国科学革命时代的科学家 D.法国启蒙运动中的著名思想家
【答案】B
【解析】
14至16世纪,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它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倡导人文主义精神。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是达 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
6.(2021·湖南·中考真题)马克思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这里,马克思旨在
A.肯定英国殖民统治的积极性
B.凸显欧洲殖民侵略的破坏性
C.指出西方殖民活动的双重性
D.体现西方生产方式的建设性
【答案】C
【解析】
由题干中的“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同时英国殖民侵略客观上推动了印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从中可知西方殖民活动具有双重性,所以C项符合题意;题干不仅仅涉及英国殖民统治的积极性,同时也有负面影响,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不仅仅凸显欧洲殖民侵略的破坏性,也有积极性,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未涉及西方生产方式的建设性,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7.(2021·吉林)欧洲中世纪晚期,一位呢绒工场的工头吩咐道:60个人中,12人选料 染色和洗羊毛;30人纺纱 刷毛和梳毛;12人织呢和剪呢,剩下6人帮助别人干活 这段材料表明( )
A.手工工场有了较细的分工 B.手工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者
C.农村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 D.手工工场的工人能够享有工场主的分红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和材料“呢绒工场、选料 染色和洗羊毛、纺纱 刷毛和梳毛、织呢和剪呢”可知,工场中有八个分工,这体现出,手工工场有了较细的分工,A项正确;材料是说分工种类,不是说手工工人,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集中的手工工场,排除C项;材料是说分工种类,不是说分红,排除D项。故选A项。
8.(2021·四川·乐山市西坝中学模拟预测)中世纪晚期,欧洲出现了早期的资本主义化,改变了欧洲的整体面貌,促进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B.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
C.富裕农民的出现 D.农业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B项正确;商业的发展是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排除A项;富裕农民的出现是在土地关系变化之后,排除C项;农业的发展概括不全,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0·江苏)14世纪前后,西欧各国萌发了新的生机。其在经济上的表现是()
雇工分工合作兴起 B.人文主义思潮流行
C.哥伦布“发现”美洲 D.“三角贸易”开始
【答案】A
【解析】
依据题干14世纪前后中,西欧各国萌发了新的生机。其在经济上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14世纪中叶以后,手工业也不断发展,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另一方面他们不再仅仅为自己生活而生产,更多是为了适应市场而劳动。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A选项符合题意;文艺复兴运动,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思潮的流行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思想基础。B选项不符合题意;哥伦布“发现”美洲,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C选项不符合题意;“三角贸易”开始为欧洲聚敛了大量财富,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的繁荣;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2019·内蒙古赤峰)“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这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
A.西欧庄园 B.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C.租地农场 D.封君与封臣
【答案】C
【解析】
根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种生产和经营方式方式叫租地农场,所以C符合题意;庄园作为一种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从9世纪开始,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与题干“14世纪中叶以后”时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封君与封臣不属于生产和经营方式,所以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1.(2021·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14世纪前后,西欧社会萌发新的生机,其在经济上的表现是( )
A.庄园经济自给自足 B.自由放任理论产生
C.城市自治司法独立 D.雇工分工合作兴起
【答案】D
【解析】
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一时期,手工业也不断发展,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故D符合题意;庄园经济在14世纪前后开始走向瓦解,排除A;自由放任理论与经济上的表现无关,排除B;城市自治司法独立与经济上的表现无关,排除C。故选D。
12.(2021·四川雅安·中考真题)文艺复兴的强大冲击力使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精神和教会的愚民政策不能再钳制广大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这说明文艺复兴促进了(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D.古希腊罗马文化再生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文艺复兴的强大冲击力使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精神和教会的愚民政策不能再钳制广大民众的思想和行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C符合题意;A是文艺复兴的原因,A不符合题意;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与文艺复兴没有直接的联系,B不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排除;故选C。
13.(2021·四川甘孜·中考真题)文艺复兴“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这一论述说明文艺复兴( )
A.有利于人的思想解放 B.促进了欧洲文化艺术的繁荣
C.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D.刺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了近300年之久,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故A正确;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新航路的开辟,故C错误;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没有刺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故D错误。综上答案A。
14.(2020·湖南·中考真卷)“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由此可知新航路的开辟( )
①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的转变 ②带动了拉美地区的繁荣发展
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使地中海成为欧洲航运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可知,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的转变;根据“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①③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
②带动了拉美地区的繁荣发展和④使地中海成为欧洲航运中心,在材料内容中没有涉及,排除ACD。
故选B。
15.(2020·贵州·中考真卷)“三角贸易”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如图中能反映“三角贸易”航程路线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据题干选项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他们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携带枪支、杂物等;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然后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带着满船的金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全程呈现三角形,因而称为“三角贸易”。B符合题意。
16.(2020甘肃兰州中考)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这说明该画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精神()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人文主义 D.蒙昧主义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画作《蒙娜丽莎》,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反对封建宗教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C正确;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故选C。
17.(2019湖北中考)阅读材料,启迪智慧。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史实)
材料一:1492年,哥伦布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古巴、海地等地,见到了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①……1519年,葡萄牙人②率船队由大西洋西行,历经艰险,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哥伦布见到的“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①”是哪个洲?率船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的葡萄牙航海家②是谁?
(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它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摘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探寻航海家成功的秘诀)
材料三:哥伦布自小对航海有着浓厚的兴趣,受《马可 波罗行纪》的影响,特别向往到东方寻找财富。为了获得航海所需的财力支持,他曾向多国王室游说,后得到西班牙国王的支持。同时,在15世纪末,帆船的改进、罗盘针的运用和“地圆说”的传播,都为哥伦布远洋航行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改编自百度百科
(3)从哥伦布的经历中,对于做一件事如何能够成功,你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
美洲;麦哲伦。
(2)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扩大了人类活动范围;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文化交流;为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等。(答出两点即可,意思相近或相似即可)
(3)示例:自身要有对事物的浓厚的兴趣;要有执着追求的精神;要善于寻求外部或他人的支持:能借助已有的客观条件等。(言之成理即可,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哥伦布见到的“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可知①”是美洲;率船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的葡萄牙航海家,可知②是麦哲伦。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历经千辛万苦,哥伦布船队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开辟了欧洲与美洲的航线,打破了美洲大陆与世隔绝的状态;1519年-1522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2)依据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它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及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扩大了人类活动范围,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文化交流,为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等。
(3)依据材料三“哥伦布自小对航海有着浓厚的兴趣,受《马可 波罗行记》的影响,特别向往到东方寻找财富。为了获得航海所需的财力支持,他曾向多国王室游说,后得到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从哥伦布的经历中,我们得出:对于做一件事如何能够成功,我们自身要有对事物的浓厚的兴趣;要有执着追求的精神;要善于寻求外部或他人的支持:“在15世纪末,帆船的改进、罗盘针的运用和“地圆说”的传播,都为哥伦布远洋航行的成功创造了条件。”能借助已有的客观条件,是成功的条件。
18.(2020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月考)阅读材料
材料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
——齐世荣《文艺复兴及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岳麓版《历史》必修Ⅲ
材料三: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什么思潮?
(3)“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请举两例予以说明。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文艺复兴运动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
【答案】
(1)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新兴市民阶层地位的提高,城市化的生活方式。
(2)人文主义思潮
(3)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4)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都反对封建束缚,要求个性解放;都解放了思想,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发展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可知,材料二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达 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的画家和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他的代表作品有描写现实人物的《蒙娜丽莎》,有《圣经》中人物刻画入木三分的《最后的晚餐》。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代表作品是长诗《神曲》。这些充分说明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
(4) 根据材料三“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性质是欧洲的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风潮,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1915年开始,资产阶级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因此,文艺复兴运动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19.(2021·广西河池市·九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世界在发生剧变。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勇敢的探险者找到了沟通世界的新路,腐朽的封建城堡在风雨中动摇,资本主义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材料二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材料三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倡导什么理念“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
(2)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请举两例予以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1500年前后发生了什么大事?据材料三概括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答案】
(1)人文主义。
(2)①成就:但丁创作《神曲》;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任举两例即可)
②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3)①事件:新航路开辟。
②依据:因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起来。
(4)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
(1)根据“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可得出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2)根据所学可得出主要成就有但丁创作《神曲》;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意义:根据所学可得出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3)根据“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可得出是新航路开辟。依据:根据所学可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回答,可得出因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起来。
(4)结合材料的主旨可得出是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20.(2021·青海西宁·中考真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期的中国,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28年间,郑和船队秉持“共享太平之福”理念,发展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是世界公认的和平之旅。有人这样评价,“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摘编自《中国水运报》等资料)
材料二 义务教育统编《世界历史(九上)》:来自东方的丝绸、香料、瓷器、宝石和黄金等在欧洲市场大受欢迎;达·伽马的航行,带回大量香料和黄金,获得高出航行成本几十倍的利润;葡萄牙人海上冒险的成功,刺激西班牙人也想寻求一条通往亚洲的航路;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继续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压榨和杀戮,以及致命的传染病,殖民地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致使美洲劳动力极度缺乏。为此,罪恶的黑奴贸易开始了。马世力《世界史纲(下册)》:(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材料三 《左传·隐公六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尚书·虞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主旨演讲中指出,“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
(1)分别写出15世纪初郑和航海和15世纪末哥伦布航海最远到达的地区。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从动机和后果两方面综合来看,明代的郑和下西洋和西方探险家开辟新航路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3)阅读材料三,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是怎样理解习近平主席“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这一人类文明交往理念的
【答案】
(1)郑和航海最远到达的地区: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只答非洲、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
哥伦布航海最远到达的地区:美洲的西印度群岛和加勒比海地区。(回答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或者回答古巴和海地,也可)
(2)郑和下西洋的本质:明政府宣扬国威(示中国富强)、不惜牺牲自身经济利益(厚往薄来)而与亚非国家友好贸易的和平之航。(意思相近即可。答出本质〈如和平之航、友好贸易、友好交往等〉,只答出目的〈如宣扬国威、厚往薄来等〉或只答出意义。)
西方探险家开辟新航路的本质:为了追求财富(掠夺黄金)而展开的殖民(奴役)之航。(意思相近即可。答出本质〈如殖民之航、奴役之航、殖民贸易等〉。)
(3)“亲仁善邻”:与邻邦邻国之间和睦相处、守望相助。
“协和万邦”:协调、和谐各国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按“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分层评分,意思相近即可。若所答未分层,但包含了两层意思,如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等)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05-1433年,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历经千辛万苦,哥伦布船队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打破了美洲大陆与世隔绝的状态。
(2)根据材料一“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可知,明代的郑和下西洋明政府宣扬国威(示中国富强)、不惜牺牲自身经济利益(厚往薄来)而与亚非国家友好贸易的和平之航。根据“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压榨和杀戮,以及致命的传染病,殖民地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致使美洲劳动力极度缺乏。为此,罪恶的黑奴贸易开始了”“(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可知,西方探险家开辟新航路是为了追求财富(掠夺黄金)而展开的殖民(奴役)之航。
(3)根据材料“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亲仁善邻”反映的是与邻邦邻国之间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协和万邦”反映的是协调、和谐各国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18.(2020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月考)阅读材料
材料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
——齐世荣《文艺复兴及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岳麓版《历史》必修Ⅲ
材料三: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什么思潮?
(3)“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请举两例予以说明。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文艺复兴运动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
19.(2021·广西河池市·九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世界在发生剧变。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勇敢的探险者找到了沟通世界的新路,腐朽的封建城堡在风雨中动摇,资本主义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材料二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材料三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倡导什么理念“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
(2)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请举两例予以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1500年前后发生了什么大事?据材料三概括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0.(2021·青海西宁·中考真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期的中国,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28年间,郑和船队秉持“共享太平之福”理念,发展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是世界公认的和平之旅。有人这样评价,“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摘编自《中国水运报》等资料)
材料二 义务教育统编《世界历史(九上)》:来自东方的丝绸、香料、瓷器、宝石和黄金等在欧洲市场大受欢迎;达·伽马的航行,带回大量香料和黄金,获得高出航行成本几十倍的利润;葡萄牙人海上冒险的成功,刺激西班牙人也想寻求一条通往亚洲的航路;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继续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压榨和杀戮,以及致命的传染病,殖民地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致使美洲劳动力极度缺乏。为此,罪恶的黑奴贸易开始了。马世力《世界史纲(下册)》:(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材料三 《左传·隐公六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尚书·虞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主旨演讲中指出,“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
(1)分别写出15世纪初郑和航海和15世纪末哥伦布航海最远到达的地区。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从动机和后果两方面综合来看,明代的郑和下西洋和西方探险家开辟新航路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3)阅读材料三,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是怎样理解习近平主席“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这一人类文明交往理念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