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章 力一、力1、力是 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 物体。力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 N。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使 ,二是使物体 。力的三要素是: 、 、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3、力的示意图:力的三要素可以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来,用箭头表示力的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 。二、弹力 弹簧测力计4、弹力: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能自动恢复原状的特性叫 。发生这样的形变叫 。物体由于发生 而 的力叫弹力,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弹性形变的方向 , 越大,弹力越大。5、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是 ,实验室常用的测力工具是,其工作原理是 。6、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使用前,要使指针对准 ,认清它的 和,并轻轻来回拉动挂钩,防止卡壳,所测量的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 ,使用时弹簧的轴线方向跟 一致,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板 。三、重力7、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 。8、重力:由于地球的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其方向是 。重力的作用点叫 。形状规则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求出,物体的重心越 ,底面积越 ,其稳定性越 。9、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 ,计算公式是 或 。四、实验探究(一)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1、实验器材: 、2、实验中测量多组数据是为了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在右边空白处画出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图: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是 国的科学家 总结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的。1、内容:一切物体在 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 总结出来的。2、惯性:物体保持 的特性叫做惯性,它是物体自身的属性,它的大小只与物体的 有关,惯性对我们有利也有弊,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物体都具有惯性。二、二力平衡3、平衡状态: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处于 或 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 ,物体处于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 的两个力,如果 、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5、运动和力的关系: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和状态,即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三、摩擦力10、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 或 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 的力叫做摩擦力。其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 。摩擦分为 、 和 。1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利用 的原理间接测量出来。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和 ;12、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 ,使接触面变得更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变滑动摩擦为 ,使接触面彼此 、减小 、减小 、加润滑油等。四、实验探究(一)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实验采用 法:每次使小车从斜面上 由静止滑下,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的 相同。实验还采用 法:观察不同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小车滑行的距离越短,小车受到的阻力 。理想推理法:进一步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将做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用小车(或小卡片)代替木块可以减小 对实验的影响2、探究力的大小关系时,在托盘中放上质量 或 的砝码,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3、探究两个力方向的关系时,将两个拉力向 的方向拉或向 的方向拉,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4、把静止的小车 一个角度后,松手后又回到原来的静止位置,这就是探究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三)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应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位置上做 运动,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 原理。2、探究的实验方法是 法。3、得出实验结论应注意 。4、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第九章 压强一、压强1、压力:在物理学中,把 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其方向总是,作用点在 。2、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和 有关,用 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3、压强: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 与 之比叫做压强,其定义式是 ,单位是 ,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做 ,简称 ,符号 。压强的推导式 、 。4、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 或 ;(2)减小压强的方法: 或 。二、液体压强5、液体压强的产生:由于液体受到 的作用,并且具有 ,所以液体对容器 和 都有压强。6、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是 ,它的探头有空金属盒蒙上橡皮膜构成。如果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放在液体里的薄膜就会发生形变,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就会产生 , 大小反应了薄膜所受压强的大小。7、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 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液体压强还与 有关。8、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其中ρ指 ,h表示液体中某点的 。推导式 、 。9、连通器:上端 、下端 是容器叫连通器,其原理是:同一种液体 时,各容器中的液面 ;其应用有 、 。三、大气压10、大气压:空气有 ,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空气具有 ,像液体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强简称 或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 。11、大气压的测量: 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1个标准大气压= = 。12、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大气压与天气、温度、季节等因素关系。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 ,常用气压计有 气压计和 气压计两种。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3、液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 。14、飞机的升力:气流被机翼分成上、下两部分,由于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 ,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 ;下方气流的速度 ,对机翼下表面的压强 ;这样,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因而有 ,这就是产生升力的原因。五、实验探究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1)为了确保实验效果明显,应选用 的受压物。(2)实验所用的方法是 和 。(3)如何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4)实验结论:① ;② 。2、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1)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盛水容器中同一深度处,改变探头的方向,观察;增大探头在水中的 ,再观察;换用 ,观察。(2)实验所说的深度是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高度,不是该点到液体底部的高度。实验描述结论时要注意控制变量: ,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 ;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液体密度的增大而 。第十章 浮力一、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理,受到液体对它 的力,这个力就叫做浮力。2、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存在着 ,浮力的方向是 。3、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 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2)公式: ,由公式可知,浮力的大小只与 和 有关,而与放入液体中的物体的重力、密度、体积、形状等均 。(3)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还适用于 。二、浮力的应用4、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在液体中处于什么状态,主要取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也可由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关系大小来判断,具体情况如下:①若F浮 G物(ρ物 ρ液),则物体上浮,最后漂浮在液面上;②若F浮 G物(ρ物 ρ液),则物体悬浮;③若F浮 G物(ρ物 ρ液),则物体下沉,最后静止在容器底部。5、浮力的应用(1)轮船:轮船的大小用 表示,它表示轮船 时排开水的 ;采用 法增大 增大可利用的浮力;(2)潜水艇:靠 实现上浮与下沉;(3)气球、飞艇:靠 实现上升与下降;(4)密度计:在任何液体中都处于 状态,越靠上示数 。6、浮力的计算公式(1)称量法:(2)压力差法:(3)平衡法:(4)阿基米德原理法: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功1、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 ,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 ;二是 。3、做功的公式: ,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小于使用机械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 。5、三种不做功的情况(1)(2)(3)二、功率6、功率:它是表示 的物理量,做功 ,功率 。在物理学中,功率是指 与 之比,它在数值上等于 所做的功。7、功的计算式 ,它的国际单位是 ,简称 ,符号 ,1W= ;还有一个常用单位是 。推导式还有 、 可以推导公式 ,由公式可知:当功率一定时,减小速度,可以 ,如汽车上坡等。8、测功率(如爬山、上楼梯等)原理: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 。三、动能和势能9、能:一个物体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 ;其单位是 。10、动能: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其大小与 和 有关。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 。1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 ,其大小与 和 有光。12、弹性势能:物体 而具有的能叫 ,同一物体发生 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四、机械能及其转化13、机械能: 能和 能统称为机械能。14、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若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不计各种阻力),机械能的总量 ,或者说机械能是守恒的。15、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点时动能 ,在远地点时 ;卫星若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 转化为 。五、实验探究16、探究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1)在实验中, 能够反映小球A动能的大小,理由是物体B被推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球A对物体B 越多。(2)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选用质量 的小球从斜面的 位置由静止释放。(3)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用质量 的小球从斜面的 位置由静止释放。(4)实验结论:① ;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杆杆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够 的硬棒叫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 。2、杠杆的五个要素: 、 、 、 、 。力臂是指 到 的距离。二、杠杆平衡条件3、杠杆平衡的含义:在力的作用下,如果杠杆处于 和 时,我们就可以认为杠杆平衡了。4、实验时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的时候保持水平并静止,目的是 。5、杠杆平衡条件是: × = × ,或写作 = 。三、杠杆的分类1、省力杠杆:当L1 L2,F1 F2;如: 、 ;2、等臂力杠杆:当L1 L2,F1 F2;如: 、 ;3、费力杠杆:当L1 L2,F1 F2;如: 、 ;四、滑轮1、定滑轮: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 ,其特点是 ,其实质是 。2、动滑轮: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 ,其特点是,其实质是 。3、滑轮组: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可以达到即 ,又可以;动滑轮和重物由n段绳子承担,拉力就是总重G的 ,用式子表示为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是物体移动距离h的 ,用式子表示为S= 。4、无论使用任何简单机械,省力的必定 ;省距离的必定 。使用轮轴可以省力,但应将动力作用在 上;斜面也可以 。五、机械效率1、利用机械能达到某一目的而必须要做的功叫做 ,利用机械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并非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 ,使用机械时,人做的功,动力做的功是 。W总=W有+W额2、 与 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公式 ;它没有单位,其大小总是 1。3、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 、 、 等。4、机械效率的计算(1)竖直匀速提升物体时:①有用功:W有=②总功:W总=③机械效率:η= = =(2)匀速水平拉动物体时:①有用功:有用功在数值上等于摩擦力与物体移动距离的乘积,即W有=②总功:拉力F所做的功,即W总=③机械效率:η= = = (f为摩擦力)(3)沿斜面匀速推动物体:①有用功:W有=②总功:W总=③机械效率:η= = =5、使用同一滑轮组,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使用的滑轮组将同一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动滑轮的个数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6、斜面的机械效率:倾斜程度一定时, ,斜面的机械效率越 ;斜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 ,斜面的机械效率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