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川教版生命.生态.安全七年级下第18课《森林、渔业资源与可持续利用》教学设计课题 森林、渔业资源与可持续利用 单元 第4单元 学科 生命.生态.安全 年级 7年级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切实感受到自然资源的价值及其有限性,从而把这种认识真正转化为合理利用。能力目标:通过对资料的分析,逐步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知识目标:(1)了解自然资源的价值、概念及其种类;(2)认识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点 理解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难点 切实感受到自然资源的价值及其有限性,从而把这种认识真正转化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行动中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坚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不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前提,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是实现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更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事。 观看视频交流 通过视频,让同学们明白动植物资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引出与本课题相关的话题,启发学生,为后文铺垫。讲授新课 一.森林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熊猫的家园森林公园伐木场(图片)小资料 一棵树的价值一棵树到底值多少钱 国外一所农业大学的一位教授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的木材价值计算,最多值300美元。但如果按照它的生态效益来计算,可以生产价值31 250美元的氧气,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产生的价值62500美元,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及增加土壤肥力产生的价值6875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产生的价值31250美元,同时创造价值2 500美元的动物蛋白等。将这些价值综合在一起,一棵树的价值就不是300美元了,而是19.625万美元了。中国林业分布图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不同,森林类型极为丰富1.针叶林(1)寒温带针叶林(2)温带针叶林(3)亚热带针叶林(4)热带针叶林2.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1)红松阔叶混交林(2)铁杉、阔叶树混交林3.阔叶林(1)落叶阔叶林(2)常绿阔叶林(3)硬叶长绿阔叶林(4)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5)季雨林(6)雨林、季节性雨林森林的功能森林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关系的“调节器”,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它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而且还具有保护环境、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消除噪声、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动物提供栖息地、美化环境以及生态旅游等功能;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旱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小资料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在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大背景下,我国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双增长。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为2.2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2.96%,森林蓄积量为17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仍低于全球水平,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状况仍然存在。森林资源快速减少全球森林正面临空前严峻的危机,森林面积减少的速度越来越快。目前每年大约有1300万公顷森林从地球上消失;世界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一热带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以每年7%的速度递减。活 动阅读P84”消失的森林王国”回答问题。通过童话故事,谈谈森林毁坏带来的环境恶果和你得到的启发。参考答案:森林破坏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恶果。水土流失,风沙肆虐,气候失调,旱涝成灾,都与大规模的森林破坏有关。人们毁林开荒的目的是多得耕地,多产粮食,可是结果却适得其反,农作物反而减产,挨饿的人越来越多。人类从森林中走来,森林是我们的摇篮,保护森林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相结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林业经营模式。(1)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禁乱砍滥伐,严防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等森林灾害的发生。在天然林保护区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2)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加快防护林建设和城市绿化带建设。(3)因地制宜,建立林业产业基地;实行有计划采伐,采伐后要及时更新,使木材生长量和采伐量相平衡;发展高科技绿色森林产品深加工工业。(4)充分挖掘森林的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价值,满足现代人对健康、观光的多重需求。(5)开展绿色教育,提倡绿色消费。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形成绿色消费的良好习惯。小资料四川省自然生态系统修复成效显著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四川省森林覆盖率为38.03%,较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提高了2.81个百分点。森林面积为1 840万公顷,增加了136万公顷;其中,天然林面积为1 338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为502万公顷。森林蓄积量为186 099万立方米,增加了18 099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积量为160653万立方米,人工林蓄积量为25 446万立方米。二.渔业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近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目前中国近海的多处水域基本上已无鱼可捕,“海洋荒漠”呈现在人们面前。海洋污染、过度捕捞、近海珊瑚礁破坏等原因,导致近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活 动阅读P86资料一和资料二,查阅相关资料,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还有哪些不合理的捕鱼方式可能影响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参考答案:1)使用地笼捕鱼:渔网密集,会捕捉到小鱼2)电鱼:对水中的生物生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物种的繁衍生息3)在禁渔区和禁渔期捕鱼。(2)赤潮是怎样影响鱼类的生态环境的?参考答案: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会出现高叶绿素a、 高溶解氧、高化学耗氧量。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同时,赤潮藻会产生一些酸性物质,从而导 致水体酸碱度的变化,将会影响生活在该水体中各类海洋生物的生理活动,导致生物种群结构的改变。同样地 ,赤潮区的水面由于漂浮着厚厚一层的赤潮生物,阻挡了阳光到达水体的深度,降低了水体的透明度,导致生长于水体深层的水草、造礁珊瑚及生活于水草中的海洋动物大量死亡,底层生物量锐减。 长江珍稀鱼类濒临灭绝长江流域现有鱼类400多种,其中白鲟、达氏鲟、胭脂鱼等为长江特有鱼种。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在维系长江流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受水域环境污染、过度捕捞和水利工程建设等因素影响,长江水生生物数量大大减少,一些重要经济鱼类和珍稀鱼类品种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请上网或咨询父母,查询以下鱼类生活在四川省的哪些江河里,它们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参考答案:雅鱼:青衣江和周公河,要求较低的水温环境,喜欢生活于急缓流交界处,有短距离的生殖洄游现象。 江团:沱江,属于底层鱼类,常在水流较缓、水深且石块多的河湾水域里生活。胭脂鱼:长江上游居多,生活在湖泊、河流中,幼体与成体,形态各异,生境及生物学习性不尽相同,幼鱼喜集群于水流较缓的砾石间,多活动于水体上层,亚成体则在中下层,成体喜在江河的敞水区,其行动迅速敏捷。小资料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长江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2020年12月15日,四川省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四川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通告》,自2020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禁止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内进行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在天然水域严格实行禁渔区和禁渔期制度。在鱼虾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设立禁渔区。实施海洋伏季休渔,长江、珠江禁渔期制度等,使鱼群得到休养生息,进一步恢复和保护渔业资源,增强渔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加强濒危野生鱼类的保护和管理。(2)在适宜的场所投放人工鱼礁,改善鱼类繁殖场所。给鱼类“盖房子”,为鱼类繁育创造良好环境。(3)有计划地开展大规模、多营养层次的人工增殖放流。重点对已经衰退的重要渔业资源品种和生态荒漠化严重的水域,采取各种增殖方式,不断扩大增殖品种、数量和范围。(4)杜绝不合理的捕鱼方式。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禁止炸鱼、毒鱼、电鱼和用鱼鹰捕鱼等。(5)防止水体污染。禁止船舶及海上设施向渔业水域排放污染物、废弃物及其他有害物质,以免造成水体污染,破坏鱼虾的生存环境。实践活动捕鱼游戏准备:一个铁盒子里装80根火柴,3个火柴盒。(每组准备一套)铁盒子代表一条河,80根火柴代表该河流最多只能容纳80吨鱼。每个火柴盒代表一条船,每条船每年最多可以捕捞20吨鱼(20根火柴)。游戏规则:每个小组选3人代表3个渔民,每人用1个火柴盒到铁盒子里捕捞鱼。每捕捞一轮后,数一数铁盒子里还剩多少根火柴,然后将剩余的火柴数量增加一倍(代表鱼儿通过繁殖每年增长的数量),再继续捕捞下一回。捕捞4次后,数一数自己小组的铁盒子和每个火柴盒内的火柴数,并将其全部加起来,把本小组的火柴总数告诉大家。思考:怎样捕捞最有利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答案合理捕捞是最有利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水域中鱼类资源状况获得较多水产品,同时又使水产资源不会遭到破坏的捕捞方式。合理捕捞包括规划捕捞和组织捕捞,需要提供经济鱼类捕捞群体数量、生物量和分布等实际情况进行正确预报。 观看图片,阅读资料看图,分析学习理解参与活动阅读理解参与活动阅读理解阅读并参加实践活动思考问题 从一棵树的价值明白森林资源的价值意义重大学习我国森林类型丰富,地大物博学习森林的功能,明白森林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从而提升保护意识了解森林资源现状,增强环保意识分析故事,得到启发,从而激发保护意识学习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式,从自身出发保护森林资源明白不合理的捕鱼方式会严重影响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自身做起保护渔业资源了解长江流域珍稀鱼类的情况,提高保护意识为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采取哪些保护措施,自己能做些什么呼吁参与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森林、渔业资源与可持续利用,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积极宣传保护森林、渔业资源,共同努力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板书 森林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渔业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0张PPT)森林、渔业资源与可持续利用川教版 七年级下新知导入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坚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不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前提,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是实现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更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新知讲解森林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熊猫的家园森林公园伐木场新知讲解一棵树的价值一棵树到底值多少钱 国外一所农业大学的一位教授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的木材价值计算,最多值300美元。小资料新知讲解但如果按照它的生态效益来计算,可以生产价值31250美元的氧气,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产生的价值62500美元,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及增加土壤肥力产生的价值6875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产生的价值31250美元,同时创造价值2500美元的动物蛋白等。将这些价值综合在一起,一棵树的价值就不是300美元了,而是19.625万美元了。小资料新知讲解针叶林(主要为软木)阔叶林(主要为硬木)“三北”防护栏地区南界农田防护林和防风固沙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体系工程新知讲解1.针叶林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叶林(3)亚热带针叶林(4)热带针叶林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不同,森林类型极为丰富寒温带针叶林新知讲解2.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1)红松阔叶混交林(2)铁杉、阔叶树混交林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不同,森林类型极为丰富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新知讲解3.阔叶林(1)落叶阔叶林(2)常绿阔叶林(3)硬叶长绿阔叶林(4)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5)季雨林(6)雨林、季节性雨林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不同,森林类型极为丰富常绿阔叶林新知讲解森林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森林的功能森林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关系的“调节器”,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它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而且还具有保护环境、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消除噪声、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动物提供栖息地、美化环境以及生态旅游等功能;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旱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新知讲解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在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大背景下,我国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双增长。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为2.2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2.96%,森林蓄积量为17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仍低于全球水平,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状况仍然存在。小资料新知讲解森林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快速减少全球森林正面临空前严峻的危机,森林面积减少的速度越来越快。目前每年大约有1300万公顷森林从地球上消失;世界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一热带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以每年7%的速度递减。被砍伐的森林新知讲解活 动阅读P84”消失的森林王国”回答问题。通过童话故事,谈谈森林毁坏带来的环境恶果和你得到的启发。参考答案:森林破坏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恶果。水土流失,风沙肆虐,气候失调,旱涝成灾,都与大规模的森林破坏有关。人们毁林开荒的目的是多得耕地,多产粮食,可是结果却适得其反,农作物反而减产,挨饿的人越来越多。人类从森林中走来,森林是我们的摇篮,保护森林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新知讲解森林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相结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林业经营模式。新知讲解森林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1)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禁乱砍滥伐,严防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等森林灾害的发生。在天然林保护区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封山育林新知讲解森林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2)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加快防护林建设和城市绿化带建设。植树造林城市绿化带建设新知讲解森林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3)因地制宜,建立林业产业基地;实行有计划采伐,采伐后要及时更新,使木材生长量和采伐量相平衡;发展高科技绿色森林产品深加工工业。新知讲解森林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4)充分挖掘森林的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价值,满足现代人对健康、观光的多重需求。新知讲解森林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5)开展绿色教育,提倡绿色消费。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形成绿色消费的良好习惯。新知讲解四川省自然生态系统修复成效显著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四川省森林覆盖率为38.03%,较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提高了2.81个百分点。森林面积为1840万公顷,增加了136万公顷;其中,天然林面积为1338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为502万公顷。森林蓄积量为186099万立方米,增加了18099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积量为160653万立方米,人工林蓄积量为25446万立方米。小资料新知讲解渔业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近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目前中国近海的多处水域基本上已无鱼可捕,“海洋荒漠”呈现在人们面前。海洋污染、过度捕捞、近海珊瑚礁破坏等原因,导致近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过度捕捞珊瑚礁大面积白化海洋污染新知讲解活 动阅读P86资料一和资料二,查阅相关资料,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还有哪些不合理的捕鱼方式可能影响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参考答案:1)使用地笼捕鱼:渔网密集,会捕捉到小鱼2)电鱼:对水中的生物生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物种的繁衍生息3)在禁渔区和禁渔期捕鱼新知讲解活 动阅读P86资料一和资料二,查阅相关资料,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2)赤潮是怎样影响鱼类的生态环境的?参考答案: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会出现高叶绿素a、 高溶解氧、高化学耗氧量。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同时,赤潮藻会产生一些酸性物质,从而导 致水体酸碱度的变化,将会影响生活在该水体中各类海洋生物的生理活动,导致生物种群结构的改变。同样地 ,赤潮区的水面由于漂浮着厚厚一层的赤潮生物,阻挡了阳光到达水体的深度,降低了水体的透明度,导致生长于水体深层的水草、造礁珊瑚及生活于水草中的海洋动物大量死亡,底层生物量锐减。新知讲解渔业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长江珍稀鱼类濒临灭绝长江流域现有鱼类400多种,其中白鲟、达氏鲟、胭脂鱼等为长江特有鱼种。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在维系长江流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受水域环境污染、过度捕捞和水利工程建设等因素影响,长江水生生物数量大大减少,一些重要经济鱼类和珍稀鱼类品种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新知讲解活 动请上网或咨询父母,查询以下鱼类生活在四川省的哪些江河里,它们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雅鱼 江团 胭脂鱼新知讲解活 动雅鱼:青衣江和周公河,要求较低的水温环境,喜欢生活于急缓流交界处,有短距离的生殖洄游现象。江团:沱江,属于底层鱼类,常在水流较缓、水深且石块多的河湾水域里生活。胭脂鱼:长江上游居多,生活在湖泊、河流中,幼体与成体,形态各异,生境及生物学习性不尽相同,幼鱼喜集群于水流较缓的砾石间,多活动于水体上层,亚成体则在中下层,成体喜在江河的敞水区,其行动迅速敏捷。新知讲解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长江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2020年12月15日,四川省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四川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通告》,自2020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禁止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内进行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小资料新知讲解渔业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在天然水域严格实行禁渔区和禁渔期制度。在鱼虾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设立禁渔区。实施海洋伏季休渔,长江、珠江禁渔期制度等,使鱼群得到休养生息,进一步恢复和保护渔业资源,增强渔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加强濒危野生鱼类的保护和管理。新知讲解渔业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2)在适宜的场所投放人工鱼礁,改善鱼类繁殖场所。给鱼类“盖房子”,为鱼类繁育创造良好环境。人工鱼礁新知讲解渔业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3)有计划地开展大规模、多营养层次的人工增殖放流。重点对已经衰退的重要渔业资源品种和生态荒漠化严重的水域,采取各种增殖方式,不断扩大增殖品种、数量和范围。人工增殖放流新知讲解渔业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4)杜绝不合理的捕鱼方式。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禁止炸鱼、毒鱼、电鱼和用鱼鹰捕鱼等。电 鱼新知讲解渔业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5)防止水体污染。禁止船舶及海上设施向渔业水域排放污染物、废弃物及其他有害物质,以免造成水体污染,破坏鱼虾的生存环境。新知讲解实践活动捕鱼游戏准备:一个铁盒子里装80根火柴,3个火柴盒。(每组准备一套)铁盒子代表一条河,80根火柴代表该河流最多只能容纳80吨鱼。每个火柴盒代表一条船,每条船每年最多可以捕捞20吨鱼(20根火柴)。游戏规则:每个小组选3人代表3个渔民,每人用1个火柴盒到铁盒子里捕捞鱼。每捕捞一轮后,数一数铁盒子里还剩多少根火柴,然后将剩余的火柴数量增加一倍(代表鱼儿通过繁殖每年增长的数量),再继续捕捞下一回。捕捞4次后,数一数自己小组的铁盒子和每个火柴盒内的火柴数,并将其全部加起来,把本小组的火柴总数告诉大家。思考:怎样捕捞最有利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新知讲解实践活动参考答案合理捕捞是最有利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水域中鱼类资源状况获得较多水产品,同时又使水产资源不会遭到破坏的捕捞方式。合理捕捞包括规划捕捞和组织捕捞,需要提供经济鱼类捕捞群体数量、生物量和分布等实际情况进行正确预报。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森林、渔业资源与可持续利用,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积极宣传保护森林、渔业资源,共同努力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板书设计森林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渔业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作业布置1. 预习下一节。2. 收集保护森林、渔业资源的宣传语,进行宣传。作业布置人人当好护林员,保护绿色大家园保护森林资源,共建绿色家园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保障渔业可持续发展严厉打击炸鱼毒鱼电鱼等违法行为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WeChat_20220423224531.mp4 川教版七年级《生命.生态.安全》下册第18课《森林、渔业资源与可持续利用》教案.doc 川教版七年级《生命.生态.安全》下册第18课《森林、渔业资源与可持续利用》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