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如何共同建设美好集体?①自主建设、自我管理。②理解认同和确定共同愿景和目标。③共同参与民主管理,发扬“自治”精神。④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温故知新如何在担当中成长?①勇于担当,积极参与,做集体的主人。②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努力做好。③悉心呵护集体荣誉。④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生活需要法律第九课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学习目标2.法律的起源和本质3.法治的内涵和意义4.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一曲《常回家看看》,道出了现代社会很多家庭老人的心声。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这一现状的大背景之下,催生立法。2013年7月,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施行,新法第18条第2款规定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将子女“常回家看看”作为一个硬性规定列入法规。探究&分享镜头一家庭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是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而制定的。于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16年3月1日起施行。2015年正式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强化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作为重点,在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上,有了很大突破,其中最为关键的法律条文之一就是“按日处罚”,极大增加了企业的违法成本。被称作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法。镜头二社会生活镜头三《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义务教育法学校生活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法律大家庭思考: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你还知道哪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一、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3、法律与我们如影随形。相伴一生。1、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在生活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2、法律嵌入我们的生活。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红绿灯3、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一生有多少法律保护你二、法治的脚步1 法律的起源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法律的历史2 什么是法律 (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①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②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③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3 法律的作用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3.什么是法治法治的要求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第一部《宪法》1954年1982年我国现行《宪法》1999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0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14年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阅读教材88页“相关链接”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5.法治的意义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6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民法典》标志我国正式进入法典化时代拓展空间生活需要法律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在我们身边法治的脚步深沉嵌入我们的生活相伴一生,规定权利和义务法律的产生、含义、本质法治的含义、要求和意义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意义教学目标巩固提升1.生活离不开法律,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法律伴随着人生整个历程 B.只有执法人员的生活离不开法C.学生在校读书,与法律无关 D.人走上社会后才离不开法A2.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这是1949年以来,“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名称中。在义务教育阶段突出“法治”( )①是因为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形势越来越严峻②表明中小学生比成人更需要接受法治教育③体现了国家重视从小培养公民的法治观念④表明了国家积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B3.每晚7时许,广场舞爱好者在各个小区空地上挥汗起舞。这边是《卡路里》,那边是《小苹果》,各种音乐竞赛高音、舞队噪声,让周围居民苦不堪言。律师认为,在增强居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同时,还需执法部门严格执法。从生活与法律的角度,材料说明①法律能解决生活中一切问题②日常生活中的矛盾还需要法律来调整③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④法律调节社会关系,为人们生活服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3.现代社会已进入“摄像头时代”,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给公共安全治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公众隐私带来了风险。要处理好这一问题,我们应当持有的认识是①有关部门应该依法规范摄像头的使用②要实现自身利益就必然难以维护他人的利益③公共安全治理和公民隐私保护难以兼顾④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④D4、 【2020 泰安】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法律让生活更美好。民法典是人民权利的宣言书,开启了中国的民事权利保障的全新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①民法典对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重大意义;②民法典对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③民法典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制度具有重大意义;④民法典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郭宝向唯奉法者强 唯明法者进。让我们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让法治成为信仰, 让法治成为力量。同牵法治魂 共筑中国梦!老师寄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1 生活需要法律 课件.pptx 【时政要闻】《民法典》如何影响你我生活?《民法典》标志我国正式进入法典化时代-央视网20210125.mp4 一生相伴 哪些法律在保护你?.wmv 法律产生以前.mp4 红绿灯.mp4 贝瓦儿歌 - 红绿灯.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