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国对新冠疫情防控的科学思维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并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方式。他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中国人民全力以赴抗击疫情。思考:什么是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具有哪些特征呢?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与科学思维是什么关系?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第一框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全力以赴抗击疫情。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而美国民众防控意识的淡薄对疫情防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美国国家危机意识的相对滞后、流感袭扰使民众陷入“警报疲劳”以及国家卫生战略存在的不足,均为美国民众淡薄疫情防控意识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探究问题:结合两个视频内容和上述材料,分析中美两国在防控疫情方面差距悬殊体现了我国的防疫举措在思维方式上有何特别之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2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1.1中的“懂得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1.2中的“掌握科学思维的特点”编写的。在第一单元中,前两课分别介绍了思维和思维的基本形态,逻辑的含义以及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第三课回答了何谓科学思维以及科学思维有何意义的问题。第三课是对前两课破题后的升华,在核心素养的教育上为学生明确了学习“逻辑与思维”课程模块的目的,也为教与学点明了效果评价的标准。第一框“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阐述了科学思维的含义,相应地指出了不科学思维的主要特征;阐述了怎么看待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之间的关系;重点阐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和可检验性等主要特征。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懂得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学会正确思维。2.理解科学思维的含义,了解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之间的关系,学会在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地解决问题。3.把握科学思维的特征,理解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科学思维结果的预见性和可检验性的含义,懂得实事求是,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思维能力,修正错误,追求真理。【核心素养】科学精神:通过联系实际,体会思维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掌握科学思维的客观性、预见性和可检验性,树立科学精神。公共参与:通过学习科学思维的含义及特征,自觉树立科学思维。【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科学思维的含义、两个基本条件。【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科学思维的特征。【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阅读材料《我国对新冠疫情防控的科学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并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方式。他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中国人民全力以赴抗击疫情。思考:什么是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具有哪些特征呢?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与科学思维是什么关系?教师总结导入新课: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新课讲授:出示课题: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第一幕:科学思维的含义议题二:从中美两国对疫情的不同态度探析科学思维的含义探究活动一:观看视频《面对新冠疫情,中国迅速的控制疫情,西方深陷疫情的泥潭》和《美国国家危机意识滞后、国家卫生战略不足、民众疫情防控意识淡薄》并阅读材料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全力以赴抗击疫情。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而美国民众防控意识的淡薄对疫情防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国家危机意识的相对滞后、流感袭扰使民众陷入“警报疲劳”以及国家卫生战略存在的不足,均为美国民众淡薄疫情防控意识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探究问题:结合视频内容和上述材料,分析中美两国在防控疫情方面差距悬殊体现了我国的防疫举措在思维方式上有何特别之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整理探究分析结果一、科学思维的含义1、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1)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2)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2、什么是科学思维(1)从科学思维与不科学思维的比较看: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不科学思维是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2)从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关系看: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第二幕:科学思维的特征议题二:从中国疫苗的研发探究科学的思维特征探究活动二:阅读材料《中国疫苗的研发》我国新冠疫苗终于研制成功!我国科学家没有盲目相信以往经验,而是从实际出发,坚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新冠病毒的持续研究,一定可以找到新冠病毒的内在联系。这说明科学思维要如实反映认识对象,能够对事物发展前景作出预判。我国坚持把疫苗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临床试验和疫苗接种的实践表明,我国的新冠疫苗对防控疫情是有效的,这也证明了我国疫苗研发思路的正确性。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的科学家研制出新冠病毒疫苗并投入使用取得良好效果所体现的科学思维的特征。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整理探究分析结果二、科学思维的特征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1)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2)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例】:毛泽东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他号召人们:“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中国革命需要学习别国革命的经验,但这种学习并不是要求人们去照抄书本上的个别词句或别国革命的具体公式。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为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必须认真地调查研究中国的情况,独立地思考和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2、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例】:2020年8月26日,中央气象台发布14级强台风巴威即将登陆辽宁地区的预报:“巴威”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维持或略有增强;即将移入黄海南部,移速逐渐加快,26日晚上开始强度有所减弱;将于27日上午在辽宁东部到朝鲜西部一带沿海登陆(台风级,12-13级,33-38米/秒),登陆后逐渐转为北偏东到东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并将变性为温带气旋。3、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1)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越是复杂的事物,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2)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例】: 材料一: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提出了几个与观测有关的预言,如光线在经过巨大星体时,在引力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弯曲。1919年5月29日,借助出现日全食的机会,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等人率领两支考察队,分别在非洲西部几内亚湾的普林西比岛和南美洲巴西的索布腊尔进行观测,从两地测得星光经过太阳时的平均偏转值与爱因斯坦预言的1.75″相差无几。材料二: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视问题要防止大而化之、隔靴搔痒,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直面问题,就不能有“遮丑心态”。遮丑不能去疾,只会阻碍改进的脚步。4、三个特征之间的关系:(1)科学思维的客观性、预见性、可检验性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2)离开客观性,就不会有预见性;正因为有预见性,才有可检验性。(3)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的思维能够更加自觉地走向科学的思维。例如: (1)月球探测工程参研人员开展“两个百分之百”的工作,扎扎实实地完成每一次实验,形成了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和科学思维的方法原则,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2)我国围绕探月计划三部曲“绕、落、回”,开展了“两个百分之百”的工作,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离开“扎扎实实地完成每一次实验”就不会有科学思维的结果的预见性。)(3)我国探月方案是否正确,“嫦娥号”绕月探测卫星发射成功,用事实回答了这一课题,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马克思主义的的实践观)小试牛刀:1929年,丹麦的达姆博士研制了一种饲料,并利用小鸡进行试验,发现食用了该饲料的小鸡皮下和肌肉都会出血。达姆进行了无数次试验,都没有解决小鸡出血的问题。直到1939年,达姆在农村调研时,发现食用了该饲料的农家小鸡,没有一只患出血症。他猜想农家小鸡一定是吃了某种能防治出血的特殊物质。经研究,他发现农家小鸡经常食用的绿色植物叶子中含有的维生素K,可以防治食用该饲料的小鸡患出血症。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要避免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逻辑错误,就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参考答案:(1)达姆进行试验、调研,体现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2)达姆通过调研分析,作出猜想,体现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3)维生素K对防治小鸡出血症有奇效,体现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本课小结: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导入新课思考:什么是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具有哪些特征呢?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与科学思维是什么关系?我国对新冠疫情防控的科学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并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方式。他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中国人民全力以赴抗击疫情。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第一框全书逻辑框架的大思路研究思维的规律和方法的学问逻辑思维规则辩证思维方法思维意识理性认识广义狭义逻辑学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广义狭义方法运用狭义逻辑学本册主线《逻辑与思维》本册主线树立科学思维、遵循逻辑思维规则、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科学思维创新思维能力第一单元知识体系树立科学思维观念不同用法逻辑学逻辑思维基本要求逻辑从中西方抗疫中体悟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从中国疫苗的研发探究科学的思维特征2从对疫情的不同态度探析科学思维的含义议题01科学思维的含义1从中美两国对疫情的不同态度探析科学思维的含义议题探究与分享面对新冠疫情,中国迅速的控制疫情,西方深陷疫情的泥潭探究与分享美国国家危机意识滞后、国家卫生战略不足、民众疫情防控意识淡薄探究与分享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全力以赴抗击疫情。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而美国民众防控意识的淡薄对疫情防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国家危机意识的相对滞后、流感袭扰使民众陷入“警报疲劳”以及国家卫生战略存在的不足,均为美国民众淡薄疫情防控意识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探究问题:结合两个视频内容和上述材料,分析中美两国在防控疫情方面差距悬殊体现了我国的防疫举措在思维方式上有何特别之处 新冠就是流行感昌!实践 证明实践 证明探究与分享采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指导抗疫工作,中国政府和人民全力以赴抗击疫情。我国的防疫举措思维方式美国国家危机意识的相对滞后、流感袭扰使民众陷入“警报疲劳”以及国家卫生战略存在的不足,均为美国民众淡薄疫情防控意识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美国的防疫举措思维方式分析回答探究问题:科学思维才能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不科学思维使美国深陷疫情的泥潭科学思维是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不科学思维是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内容真实,形式正确1、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1)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2)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一、科学思维的含义科学思维内容形式真实正确二者 统一2、什么是科学思维(1)从科学思维与不科学思维的比较看: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不科学思维是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一、科学思维的含义例如:2020年9月1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降水预报:14日08时至15日08时,吉林东南部、辽宁东部和西南部、河北东北部、山东中东部、江苏中北部、安徽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山东中部、辽宁东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80毫米)。人们为中央气象台预报内容的真实、形式的正确而惊叹。王奶奶说:“庚子年必有大难,你看,新冠肺炎疫情还没完全过去,台风又来了……”科学思维不科学思维2、什么是科学思维(2)从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关系看: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一、科学思维的含义科学思维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思维方式实践中02科学思维的特征1从中国疫苗的研发探究科学的思维特征议题探究与分享我国新冠疫苗终于研制成功!我国科学家没有盲目相信以往经验,而是从实际出发,坚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新冠病毒的持续研究,一定可以找到新冠病毒的内在联系。这说明科学思维要如实反映认识对象,能够对事物发展前景作出预判。我国坚持把疫苗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临床试验和疫苗接种的实践表明,我国的新冠疫苗对防控疫情是有效的,这也证明了我国疫苗研发思路的正确性。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的科学家研制出新冠病毒疫苗并投入使用取得良好效果所体现的科学思维的特征。探究与分享我国新冠疫苗终于研制成功!我国科学家没有盲目相信以往经验,而是从实际出发,坚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新冠病毒的持续研究从实际出发,坚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新冠病毒的持续研究,一定可以找到新冠病毒的内在联系。分析回答探究问题: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临床试验和疫苗接种的实践表明,我国的新冠疫苗对防控疫情是有效的,这也证明了我国疫苗研发思路的正确性。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1)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2)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二、科学思维的特征【例】:毛泽东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他号召人们:“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中国革命需要学习别国革命的经验,但这种学习并不是要求人们去照抄书本上的个别词句或别国革命的具体公式。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为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必须认真地调查研究中国的情况,独立地思考和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2、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二、科学思维的特征【例】:2020年8月26日,中央气象台发布14级强台风巴威即将登陆辽宁地区的预报:“巴威”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维持或略有增强;即将移入黄海南部,移速逐渐加快,26日晚上开始强度有所减弱;将于27日上午在辽宁东部到朝鲜西部一带沿海登陆(台风级,12-13级,33-38米/秒),登陆后逐渐转为北偏东到东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并将变性为温带气旋。3、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1)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越是复杂的事物,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2)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二、科学思维的特征【例】: 材料一: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提出了几个与观测有关的预言,如光线在经过巨大星体时,在引力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弯曲。1919年5月29日,借助出现日全食的机会,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等人率领两支考察队,分别在非洲西部几内亚湾的普林西比岛和南美洲巴西的索布腊尔进行观测,从两地测得星光经过太阳时的平均偏转值与爱因斯坦预言的1.75″相差无几。 材料二: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视问题要防止大而化之、隔靴搔痒,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直面问题,就不能有“遮丑心态”。遮丑不能去疾,只会阻碍改进的脚步。4、三个特征之间的关系:(1)科学思维的客观性、预见性、可检验性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2)离开客观性,就不会有预见性;正因为有预见性,才有可检验性。(3)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的思维能够更加自觉地走向科学的思维。二、科学思维的特征例如: (1)月球探测工程参研人员开展“两个百分之百”的工作,扎扎实实地完成每一次实验,形成了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和科学思维的方法原则,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2)我国围绕探月计划三部曲“绕、落、回”,开展了“两个百分之百”的工作,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离开“扎扎实实地完成每一次实验”就不会有科学思维的结果的预见性。)(3)我国探月方案是否正确,“嫦娥号”绕月探测卫星发射成功,用事实回答了这一课题,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马克思主义的的实践观)小试牛刀1929年,丹麦的达姆博士研制了一种饲料,并利用小鸡进行试验,发现食用了该饲料的小鸡皮下和肌肉都会出血。达姆进行了无数次试验,都没有解决小鸡出血的问题。直到1939年,达姆在农村调研时,发现食用了该饲料的农家小鸡,没有一只患出血症。他猜想农家小鸡一定是吃了某种能防治出血的特殊物质。经研究,他发现农家小鸡经常食用的绿色植物叶子中含有的维生素K,可以防治食用该饲料的小鸡患出血症。上述材料体现了科学思维的哪些特征?维生素K对防治小鸡出血症有奇效,体现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通过调研分析,作出猜想,体现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进行试验、调研,体现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本框小结特征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结果具有可检验性结果具有预见性基本条件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含义内容真实形式正确科学思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教学设计.doc 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pptx 生活在中国,你们就偷着乐吧.mp4 美国的疫情防范意识.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