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学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学案
分子、原子、离子及他们的性质
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 粒子。
基本性质:(1)分子的 和 都 。(2)分子总是在不断的 ,温度越高,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 ;(3)分子间有一定的 ;(4)同种分子的性质 。
用分子--原子论的观点解释:(1)由 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 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 发生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是,原物质的分子 了变化,生成了其他的新分子。
原子的概念: 。
原子的基本性质:(1)质量和 都 。(2)原子在不断的 。(3)原子之间有一定的 。
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国际上是以 为标准, 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符号为 。(2)计算公式:相对原子质量==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相对原子质量≈ +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元素的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最少有 层,最多有 层;第一层最多排 个电子,第二层不超过 个,最外层不超过 个电子(只有1层的最外层不超过 个)。
离子定义: 比如:钠离子 (写符号,下同)
氧离子 氢氧根离子 氯离子 铝离子 硫酸根离子 亚铁离子 铁离子
离子分为 离子和 离子。分别举例:
10、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的种类
原 子
离 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粒子结构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
粒子电性
电性
显 电性
显 电性
符 号
用元素符号表示,如Na
用阳离子符号表示,如Na+
用阴离子符号表示,如Cl—
联系
电子 电子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电子 电子
11、2Mg2+中化学计量数的2的意义: 右上角的2的意义:
二、微粒与物质间的关系
1、你还能记得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单质、化合物、核电荷数等这些概念吗?给这些概念找个合适的地方?

2、原子的构成


(1)根据表中信息完成其余空格
原子种类
原子核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15
31
填写的依据
(2)经测定某个原子中共有25个粒子,其中有9个粒子不显电性,则它的相对原子质量___ ____。
(3)在分子、原子、质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
①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②构成分子的微粒 ;
③构成原子的微粒 ;④带负电荷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_;
⑤显中性的粒子 ;⑥质量最小的微粒 。
练一练:(1)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写出一个或一组合理答案即可)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 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 。
(2)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60 B.O2 C.H D.Cu
3、学完本课题后,你对“分子、原子、元素、纯净物”四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有哪些认识?请在“□”中填写上述四个概念,并在“→”上表示它们间的相互关系。
4、原子、离子结构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1)按照规律在图中补上所缺的结构图,你所画的是 (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
这两种结构区分的方法是
(2)右图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 中子数 B.质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数
(4)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同种元素的粒子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5)以上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元素化学性质最相似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6)确定某种微粒是原子还是离子,依据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如:
a)若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如Na+ 、Mg2+ 、Al3+等;
b)若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如H、O、Ne、Cl、Ar等;
c)若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如Cl-、、S2- 、F-等。
(7)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元素的化合价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
元素的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结构是否稳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
一般 个电子
活泼,易 电子
非金属元素
一般 个电子
活泼,易 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
一般 个电子(除 )
不活泼, 电子
(8)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决定元素种类
(9)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 (11)三决定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10)相对原子质量≈ + 决定原子的质量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 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 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三、物质的简单分类
(1)请写出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和生活中常见混合物的实例各一个 、 。
(2)物质分类关系网:
请你根据各种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之间相互关系,将物质、化合物、纯净物、稀有气体、非金属、氧化物、混合物、单质、金属等按照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编织出物质分类关系网。
四、元素符号、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一)、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符号依次是______________;显正一价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地壳中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第二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有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食盐的主要成分 +2价的锌元素 。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_______;物质燃烧需要的一种气体________;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_______;化学性质最稳定的一族“家庭成员”有(写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元素符号、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宏观
微观
元素(H)
化学式(H2)
1、【2012·宿迁】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钙"应理解为(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2、下列符号中,只有微观意义的是( )A.C60 B.2O2 C.H D.Cu
3、【2012·福州】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MgCl2——氯化镁 B.Ca+2——钙离子 C.2H——2个氢元素 D.O2——2个氧原子
化学计量数a表示:
右下角的b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X正上方的±m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X右上角的n±表示:
4.下列符号①2K+ ②2NO ③SO42- ④ ⑤2Hg 中的“2”的意义各不相同,其中,表示原子个数的是_______(用序号表示),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_,表示离子个数的是________,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______,
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__________。
(三)有关化合价、化学式的计算
1、把下列物质以Cl化合价由高到低为标准排队: > > > > 。
HCl HClO KClO3 Cl2 HClO4
2、烟草中含有对健康危害(尼古丁),其化学式为C10H14N2,试计算:
(1)尼古丁由 种元素组成,1个尼古丁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其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
(2)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 (3)尼古丁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4)尼古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5)与8.1克尼古丁所含氮元素相等CO(NH2)2的质量是多少?
3.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
选 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
A
给篮球充气
分子间有间隙
B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
分子是有质量的
C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分子是运动的
D
电解水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4.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B.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
5.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60个N原子可以结合成一个N60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一个N60分子中含有30个N2分子
C.N60和N2的性质完全相同 D.N原子的结构简图为
6.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了地震。为防止灾后疫情出现,防疫人员用过氧乙酸(C2H4O3)、次氯酸钠(NaClO)进行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B.次氯酸钠是氧化物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7.我市桃花江核电站已获得国家发改委式批准开展前期工作。核电站常用的某种核原料的原子中含一个质子二个中子,对于该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原子核电荷数为2 B.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C.该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D.该原子核带3个单位正电荷
8. 碘原子的原子核内带53个单位的正电荷,由此不能确定的是( )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电子数 D 核电荷数
9. 在氧气(O2)和二氧化硫(SO2)两种物质中( )
A、都含有氧分子 B、都含有两个氧原子 C、都含有氧元素 D、都含有两个氧元素
10. 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
A B C D
11.构成水的粒子是 ,构成铜的粒子是 ,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 。
12. 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1)正三价的铝元素 (2)两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3)形成酸雨的气体
⑷2个磷原子_______ ⑸-2价的硫元素______⑹1个氢氧根离子_____ ⑺ 3个三氧化硫分子__ __2个镁离子 。
13.下列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是:
(1)H2SO4 2H 2O3 2Al3+ 2Fe2+
14.【2012·株州】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被破坏,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它的化学式是C6H8O6。计算: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