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欣赏课《大河之舞》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欣赏课《大河之舞》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四整年的音乐课的熏陶和培养,已经具备和掌握了基本的音乐技能和知识。比如:旋律的高低、音乐的节奏特点、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等;他们会自信、有感情地演唱、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表现做出简单的评价等。三、三维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二)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视频,播放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通过模仿、小组合作创编、教师传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丰富音乐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积极健康的流行音乐。(三)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爱尔兰踢踏舞的特点,感受大河之舞气势宏大的舞蹈场面。2、 感受踢踏舞的热烈情绪,在欣赏旋律的同时体会节奏变化带来的快感。 3、学跳踢踏舞的基本舞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运动协调感。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热烈、激昂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和宏大的舞蹈场面。五、教学难点:听辨舞步的节奏变化,跟随音乐即兴敲击节奏。 六、教学关键:在视听结合与教师示范中完成。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大河之舞》的视频、踢踏舞视频八、教学流程(与信息技术挂钩)、教学评价、教学反思: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走进新的音乐领域。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进入主题。初次完整欣赏乐曲 师:首先老师请你们听这段音乐,听后,请你说出你对这段音乐的感受,从节奏和情绪的变化上去看,能分出几部分 如果同学们能听出是什么乐器主奏就更好了。听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随老师用指尖点节奏感受音乐。 师:乐曲给你们的感受是欢快、热情奔放的;主奏乐器是小提琴。但是,同学们注意到了吗 这首乐曲除了乐队的音响以外,还加入了其它的音响。加入了什么声音,你们听出来了吗 师:这首乐曲除了乐队的音响以外,还加入了脚步声。因为这首乐曲是爱尔兰典型的民间踢踏舞的音乐。(学生如果回答不出来,老师就让学生再听第一段主题A,主题A反复两三遍就可以了。主要启发学生听乐队音响以外的声响。) 师:乐曲分为几部分 (如果学生回答出是两部分,老师要请学生说原因。如果学生能回答可分为两部分,但回答不出原因,老师要引导学生,可以请学生看乐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围绕音乐的要素、音乐的主奏乐器进行倾听,使之留下深刻的记忆。分段欣赏 师:那么我们通过节奏、情绪上的娈化,可以看出,乐曲分为两个部分。 欣赏第一部分 师:刚才同学们也听出来了,这首乐曲中还加入了舞蹈者的脚步声。那么乐曲的节奏又是如何跟着舞者的脚步发展变化的呢? 师:我们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边看黑板上老师画的图谱,并随着舞蹈者的脚步声拍手感受一下第一部分的情绪。(老师点击第一主题)再听:(教师边听边画出图谱)使学生感受舞者脚步节奏的变化。师:通过音乐,请你说说舞蹈者脚步的节奏是怎样变化的 师:第一段音乐是怎样的情绪 欣赏第二部分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第二部分曲谱。 师:第二段的节奏有明显的变化,音乐加入了什么样的节奏类型 师:对,加入了后十六分音符,我们看着第二部分的曲谱,用手划拍视唱感受一下。(学生划拍小声练习唱谱。) 师:下面请同学们小声用“哒”随琴伴奏哼唱,并加入拍击。 师:后十六分音符的加入又使得旋律有了怎样的情绪变化呢 好,下面请同学们听录音,感受一下第二部分音乐的情绪。(跳跃的、不稳定的;动感十足的,气氛更加强烈。舞者激烈的脚步、奔放的情绪从音乐中可以感受出来。)师:好的,同学们,刚才我们着重将这首乐曲两部分的音乐从节奏和情绪上分析了一下。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首乐曲是谁创作的吗 这首乐曲就是由爱尔兰著名的音乐家比尔·惠南创作的《大河之舞》音乐剧其中的一段音乐。 设计意图:围绕乐曲的主题音调、音乐要素、段落之间的对比进行教学设计,加深学生对作品整体结构的把握。四、完整欣赏 1、观看《大河之舞》视频。师:让我们再次完整欣赏《大河之舞》音乐剧中的这首乐曲。请同学们边听乐曲边看一看爱尔兰舞者的踢踏舞表演,好不好 2、介绍《大河之舞》的背景 师:《大河之舞》是什么 它是一部音乐剧。共分四场。这部音乐剧主要表现了爱尔兰古老的历史,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就不在这里一一介绍了。刚才我们欣赏的那首乐曲只是《大河之舞》音乐剧其中的一段音乐。老师希望你们能记住《大河之舞》这段音乐。 师:《大河之舞》这部音乐剧的舞蹈风格是什么呢 是利落流畅的爱尔兰踢踏舞 是热情奔放的西班牙的佛朗明哥 还是气质优柔的古典芭蕾 还是活力动感的现代舞 都不是,又都是。它融合了以上几种舞蹈风格,这就是《大河之舞》。 设计意图:在对乐曲熟悉了解的基础上,视听结合,加以老师的讲解,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并对作品及作品形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五、学跳踢踏舞 师:同学们,多么激昂的旋律、多么热烈的节奏、多么宏大的舞蹈场面。 师:同学们,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独树一帜。其实咱们中国也有自己本民族的踢踏舞。有谁知道是哪个民族的 师:对,是藏族。由于老师的脚不方便不能给大家现场跳,但是老师给大家欣赏一段藏族踢踏舞的视频,同学们想不想看? 师:在这之前老师提到了,爱尔兰的踢踏舞融合了热情奔放的西班牙佛朗明哥踢踏舞,汲取了气质优柔的古典芭蕾及活力动感的现代舞的精髓。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爱尔兰的踢踏舞,爱尔兰踢踏舞分为花式舞步和基本舞步,我们学习简单的基本舞步。 基本站姿:头正、身直、肩展,重点强调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放松。 脚步动作:踝关节放松,同时还要能控制 . 教师教基本舞步 随音乐把舞步连起来,加拍手 师鼓励:你们真像一群爱尔兰的舞者呀。 师:今天我们欣赏、学习了爱尔兰的踢踏舞。今后,老师有机会还会教大家学跳藏族的踢踏舞。 设计意图:学跳踢踏舞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丰富音乐的学习内容。六、课堂总结 师:《大河之舞》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它印证了这一点:一个被遗忘的舞蹈因为一群热爱它的爱尔兰人,走向了广阔的世界。《大河之舞》不仅是世界舞蹈的瑰宝,也是整个爱尔兰民族的骄傲。这节课我们只借用爱尔兰踢踏舞了解了外国民间舞蹈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外国民间舞蹈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学习,例如:俄罗斯民间舞蹈、印度民间舞蹈等等,希望没事的时候去感受一下这些世界的艺术瑰宝。请同学们记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学生随老师弹奏的《大河之舞》按节奏拍手出教室。)设计意图: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积极健康的流行音乐,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有效地将课堂内容延伸至课堂以外。。教学评价:本课遵循音乐聆听与音乐活动的设计,教学目标的制定适切、具体,教学过程整体设计合理,给学生自主创造的空间,教学民主。教学反思: 优势:本节课是一节音乐欣赏课,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针对学生好动的生理特征,结合他们生活中的体验,将教学内容活动化,以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并进行创编等各项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享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同时让他们体会到向目标出发时的愉快心情,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不足及改进:本课教师讲解过多,可适当放手,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