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7—2弹力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2、弹力产生的条件3、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4、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课堂笔记重点 认识弹力产生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难点 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器材 教师演示用:弹簧、直尺、弹簧秤、拉力器、气球、铁架台、相同质量的钩码若干只、微小形变演示仪、橡皮泥、乒乓球。学生实验用:橡皮筋、橡皮泥、弹簧、直尺、钩码一组、弹簧测力计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力?2、力的三要素是什么?3、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二、新课1、创设教学情景,提示学习目标2、预习交流展示:(小组展示、提交问题、教师收集问题、学生板演)3、教师精讲(一)弹性(二)弹力(三)弹簧测力计1、用途2、原理3、使用方法三、达标测评一、填空题1.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_______的大小的工具,它是根据弹簧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2.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1)测量前要了解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____,要明确____________,还必须要_________。(2)在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___________方向一致。(3)读数时,眼睛观察指针的视线应与弹簧测力计的刻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记录结果时,既_______________,还要注明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1、关于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发生形变,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 B.用力压桌子,桌子是坚硬物体不会发生形变C.物体发生的形变只有弹性形变 D.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变形,它的弹性很好2、.一个弹簧挂30N的物体时,弹簧伸长1.2cm,若改挂100N的物体时,弹簧的总长为20cm,则弹簧的原长是( )A.12cm B.14cm C.15cm D.16cm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B、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可以用cm、mm等做单位 C、弹簧测力计不能测量各种力D、能发生形变的弹簧只有拉伸时才能产生弹力四、反馈作业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过程中,如下操作合理的顺序是 ( )a.轻轻来回拉动两次挂钩 b.把待测力加在挂钩上 c.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弄清刻度上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顿 d.调整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对准零刻度线) e.待指针稳定后读数A.abcde B.bcdae C.dabce D.cdabe2、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测力计的指针已指在0.2N处,那么当弹簧测力计3.8N,被测的力大小为( )A.4N B.3.8N C.3.6N D.无法确定3、有三根弹簧并联成的拉力器,如果将一根弹簧拉长5cm,需要用力15N;则若拉力器拉长10cm,所需拉力( ) A.30N B.15N C.90N D.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误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0N,则物体的重力( ) A.一定等于5.0N B.一定大于5.0N C.一定小于5.0N D.不一定小于5.0N5、如图所示,将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然后用两只手捏住外壳上的环水平地拉,两只手对拉环的拉力F1、F2大小相等,设F1=F2=F当测力计静止时( ) A.测力计的读数均为2F B.测力计的读数均为零 C.测计力的读数均为F D.测力计的读数均为F/2五、下节预习内容:1、什么是重力?2、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3、重力的方向如何?4、什么是重心?学习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