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本题列举的四个选项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
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
2、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气)+B(气)=2C(气)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 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② 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1·s-1③ 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70% ④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E(g) 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3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M和1mol N 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
A.20% B.40% C.60% D.80%
4、2A(g)2B(g)+C(g);△H>0,达平衡时,要使v正降低、c(A)增大,应采取
A.加压 B.减压 C.增加B的浓度 D.降温
5、一定条件下反应mA(g)+ nB(g)pC(g)+ qD(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平均反应速度v(C)= 2v(B)。若反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加大体系压强时平衡不移动,则m、n、p、q的数值可以是
A.2、6、3、5 B.3、1、2、2 C.3、1、2、1 D.1、3、2、2
6、向醋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则
A 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B 溶液的pH减小
C 醋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小 D 醋酸的浓度减小
7、右图所示为8000C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A是反应物
B.前2 min A的分解速率为0.1mol?L-1?min-1
C.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达平衡后,若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8、同温同压下,当反应物分解了8%时,总体积也增加8%的是
A.2NH3(g) ? N2(g)+3H2(g) B.2NO(g) ? N2(g)+O2(g)
C.2NO3(g) ? 4NO2(g)+O2(g) D.2NO2(g) ? 2NO(g)+O2(g)
9、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
H2(g)+Br2(g) 2HBr(g)g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10、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 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1、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同时生成0.2mol Z
12、在25℃时建立下列平衡:2NO2(g) N2O4(g );△H <0,若把烧瓶置于100℃的沸水中,下列情况:①颜色②平均摩尔质量③质量④压强⑤密度中不变的是
A.③⑤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3、1mol X气体跟a mol Y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g)+a Y(g) b Z(g)
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的转化率为50%。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3/4,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a=1,b=1 B.a=2,b=1 C.a=2,b=2 D.a=2,b=3
14、对于反应2SO2+O2 2SO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体积2SO2和足量O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SO3 B.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向右移动
C.平衡时,SO2消耗速度必定等于O2生成速度的两倍
D.平衡时,SO2浓度必定等于O2浓度的两倍
15、放热反应CO(g)+H2O(g) CO2(g)+H2(g)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1(CO)=c1(H2O)=1.0 mol/L,其平衡常数为K1。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H2O),平衡常数为K2,则
A.K2 和K1的单位均为mol/L B.K1 < K2 C.c2(CO)=c2(H2O) D.c1(CO)>c2(CO)
16、下图所示的直型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气体,左端放置不纯的镍(Ni)粉。在一定条件下,Ni可以与CO(g)发生如下反应:
但Ni粉中的杂质不与CO(g)发生反应。玻璃管内左右两端的温度分别稳定在350K和470K,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右端的主要物质是
A、纯Ni(s)和Ni(CO)4(g) B、纯Ni(s)和CO(g)
C、不纯Ni(s)和CO(g) D、不纯Ni(s)和Ni(CO)4(g)
17.两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A、B,在A中充入SO2和O2各1mol,在B中充入SO2和
O2各2 mol,加热到相同温度,有如下反应2SO2(g)+ O2(g) 2SO3(g),对此反应,下述
不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B>A B.SO2的转化率B>A
C.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百分含量B>A D.平衡时容器的压强B>A
18、在一定温度下将1molCO和1molH2O(g)通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反应:
CO(g)+H2O(g) CO2(g)+H2(g),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0.6mol,再通入4molH2O(g)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等于0.6mol B.等于1mol C.大于1mol D.大于0.6mol,小于1mol
19、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2NH3(g),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点a对应时间的逆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B.点 c处反应达到平衡
C.点d (t1时刻) 和点 e (t2时刻) 处n(N2)不一样
D.其他条件不变,773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上图中d点的值大
20、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 mol,n(SO3)=1.4 mol,此时SO2的物的量应是
A.0.4 mol B.0.6 mol C.0.8 mol D.1.2 mol
21、甲酸和乙酸都是弱酸,当它们的浓度均为0.10mol/L时,甲酸中的c(H+)约为乙酸中c(H+)的3倍。现有两种浓度不等的甲酸溶液a和b,以及0.10mol/L的乙酸,经测定它们的c(H+)从小到大依次为a、乙酸、b。由此可知
A、a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 B、a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
C、b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 D、b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
22、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B.在溶液中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
C.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温度、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相同
D.纯净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
23、下列各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CH3COOH H++CH3COO- B.KHSO4 K++H++SO
C.Al(OH)3===Al3++3OH- D.NaH2PO4 Na++H2PO
24、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的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少量烧碱溶液 ②升高温度 ③加少量冰醋酸 ④加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已知室温时,0.1 mol/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的pH=4 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
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
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16分)
26.(共5分)反应A(g)+B(s)C(g);△H<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则生成C的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 升温___ ; (2) 增大压强____ ; (3) 增大容器容积____ ;
(4) 加正催化剂____ ; (5) 加入B____ 。
27、(6分)已知某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按以下两步进行:
第一步:X+Y=Z 第二步:Y+Z=M+N+X
(1)此反应的总反应式为
(2)反应的中间产物是 (3)反应的催化剂是
28、(5分)可逆反应3A(g)3B(?)+C(?)(正反应吸热)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用“变大”、“变小”、“不变”或“无法确定”填空。
⑴若B、C都是气体,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⑵若B、C都不是气体,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⑶若B是气体,C不是气体,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⑷若B不是气体,C是气体。
①如果A的摩尔质量大于C的摩尔质量,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②如果A的摩尔质量小于C的摩尔质量,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22分)
29、(10分)(1)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 O2 (g) 2SO3(g) (△H< 0)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硫转化率_________,化学反应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
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
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
⑤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30、(共6分)常温、常压下,可发生如下反应:A(g)+B(g)C(g)+nD(g),若将2molA和2molB混合充入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如下:
温度/℃
压强/ Pa
C平衡浓度/ mol?L-1
25
1×105
1.0
25
2×105
1.8
25
4×105
3.2
25
5×105
6.0
(1) 可逆反应中,化学计量数n取值范围为 ,理由是 。
(2)在5×105Pa时,D的状态为 。
31、(共6分)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H>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 1 mol·L-1, c(N)=2.4 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 。
(2)若反应温度升高,M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 4 mol·L-1,c(N)=amol·L-1;达到平衡后,c(P)=2 mol·L-1,a=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32、在2L的恒容容器中,将2molN2和8mol H2在适宜条件下按下式进行反应:N2+3H22NH3,当在某一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此时生成氨气2mol,(1)求N2的转化率?(2)求化学平衡常数?
33、已知t℃、101kPa时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此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发生反应2A(g)+B(g) 2C(g),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是0.4。
(1)若恒温恒压时,开始充入4molC,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是 ,容器的体积为 L。
(2)若另选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仍控制温度为t℃,开始充入4molA和2molB,反应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是0.4,压强为101kPa。则该容器的体积为 L。
(3)若控制温度为t℃,另选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其体积为VL, 开始充入一定量的A和B,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仍是0.4,则开始充入的A和B物质的量应满足 a
26、(1)加快 (2)加快 (3)减慢 (4)加快 (5)不变 (6)加快
27、(6分)(1)(2)Z (3)X
28、⑴变小 ⑵不变 ⑶变小 ⑷①变小 ②变大
29、(1) 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越大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 (3)增大 增大 减小
(4)15—20min和25—30min (5)增加了O2的浓度 (6)a b
30、(1)n>1 压强增加到2倍,C的浓度只增加到1.8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故n>1。 (2)固态或液态
解析:(1)根据PV=nRT,温度、物质的量一定时,P1:P2=V2:V1。 若P1:P2=1×105 Pa : 2×105 Pa=1:2,则对应V2:V1=1:2,即体积变小一半,C的浓度应增大1倍,由1mol?L-1变为2mol?L-1。但是由于平衡移动变成1.8mol?L-1,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少的反应,故n>1。
(2)将压强由1×105 Pa变为4×105 Pa时,仍符合以上规律。将压强由4×105 Pa变为5×105 Pa时,P1:P2=4:5,C的浓度应为3.2×5/4=4 mol?L-1。但平衡时,C的浓度增加到6mol?L-1,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D为气体,则不可能。只有在A、B、C为气体,D不为气体时,才符合题意。
31、(1)25% (2)增大 (3)6
解析:(1)根据反应方程式,由生成了amolC,可知A反应了a/3mol,B反应了 2a/3mol,平衡时A为(1-a/3)mol,B为(3-2a/3)mol,C为amol,可计算出C的体积分数为25a%。(2)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民国五年二月《新青年》发表文章说:“击死奥大力(奥匈帝国)之男女两青年耳,竟演成一折天柱绝地维空前之大决斗。始则奥赛二国之睚眦,於是俄人与焉,德人与焉,法人、英人与焉。……如土耳其之弱、如意大利之中立,皆投入战争,惟恐或后。”这说明
①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②意大利在战争前保持中立
③土耳其追随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作战 ④一战参战国之多、范围之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 美国史学家鲍德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中说:“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 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惟一和全部,就是人类 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鲍德温在此
A.批评极端民族主义 B.肯定了民族解放运动
C.强调维护世界和平 D.关注弱势民族的呼声
3. “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K.M.潘尼卡界定一战性质的依据是
A.一战局限在欧洲国家范围内进行 B.一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
C.战后英法是主要的分赃国 D.一战给欧洲带来的毁灭性打击
4. 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历史,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政治人物的言论:
① 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英·格雷
② 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德·皮洛夫
③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法·福煦元帅
④ 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捍卫者。——美·威尔逊[Z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5. 斯塔夫里阿诺斯论述道:“两次世界大战战后时期的另一个差别是,1945年以后殖民地人民进行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权力的强化形成鲜明的对比。”“帝国权力的强化”指
A.战胜国展开军备竞赛 B.战胜国实施民族自决原则
C.战胜国采取“委任统治”形式 D.法国寻求安全保障
6. 从整体发展角度看,巴黎和会上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做出的有益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决策是
A.倡导建立国际联盟 B.按照民族自决原则,欧洲建立新国家
C.对殖民地的“委任统治” D.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7.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 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8. 在经济危机背景下,德日两国走上了建立法西斯专政,实行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1936年,与这两个国家相关的事件有
①德国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②亚洲出现世界大战策源地
③埃塞俄比亚首都沦陷 ④法西斯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A. 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9. 罗斯福在1940年12月《关于国家安全的“炉边谈话”》中说道:“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 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姑息纳粹。……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对 此材料背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宣告失败 B.纳粹占领了法国
C.美国“中立”政策被打破 D.美国的安全和利益受到威胁
10. 《探索,发现》之“战争警报”中叙述道:“苏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部署变革正在进行, 大量兵力和兵器要在短时间内进行一万公里以上的超长距离跨洲调动。”这次行动的意义是:
A.推翻拿破仑帝国 B.苏俄退出战争,实现和平
C.导致苏德战场的转折 D.促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11. 下列叙述中,不能准确体现因果关系的是:
A.德黑兰会议——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诺曼底登陆——法国巴黎光复,德国东西两线作战
C.雅尔塔会议——德意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D.《波茨坦公告》——日本宣布投降,二战胜利结束
12. 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四次战役时间顺序是
①莫斯科战役 ②中途岛战役 ③百团大战 ④阿拉曼战役
A. ③④②① B. ①④③②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②④
13.据统计,在1941-1945年,美国西部就建起了全国58%的铝工业,90%的镁工业,71%的飞机 制造业,52%的造船工业。”为此一些史学家惊呼“战争使这个国家向西部倾斜了!”最能说 明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西进运动促进了西部工业经济发展
B.战争对东部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促使工业西迁
C.这种现象是政府资金大规模倾注西部的结果
D.西部地区土地广袤,资源丰富,拥有发展工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14.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形。1943年,导致希特勒颓丧的事件有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 ②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③北非德意军队防线的崩溃 ④诺曼底登陆成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 一战中的西班牙宣布中立,并因此获益;1939年佛朗哥则建立了法西斯独裁政权,那么二
战期间的西班牙属于何种身份?
A.中立国 B.同盟国 C.轴心国 D.轴心国控制区
16. 漫画反映的是苏德战场上发生根本转折的一次战役。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是这一漫画标题的是
A.《莫斯科郊外的烽火》
B.《伏尔加河上的磨坊》
C.《巴巴罗萨计划的丧钟》
D.《照耀德国国会大厦的红星》
17.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探求了二战的起源,他为本卷定下的主题是:“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好心肠”实为英国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换取自身的安全
B.“恶人”主要指德意日法西斯力量
C.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二战的重要史料
D.丘吉尔的言论揭示了二战爆发的根源
18. 这是一场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这也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这场战争是
A.朝鲜战争 B.柏林危机 C.古巴导弹危机 D.海湾战争
19. 从战争爆发因素的角度看,海湾战争与二战后历次中东战争的主要相同之处有
A. 大国的卷入、宗教的冲突 B.宗教的冲突、民族问题
C. 土地等资源的争夺、民族问题 D. 土地等资源的争夺、大国的卷入源]
20. 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号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在被委任统治前,巴勒斯坦隶属:
A.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B.俄罗斯帝国 C.奥匈帝国 D.大英帝国
21.一位参加过海湾战争的美国高级指挥官曾说“沙漠风暴行动是与理想的敌人进行的一场理想的战争...... 我们获得了理想的联盟,理想的设施和理想的战场”。对这一观点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A.理想的敌人:科威特的行径遭致世界舆论的一致谴责
B.理想的联盟:美国成功组织起多国参与的“联合国军”
C.理想的设施:多国部队广泛使用各种先进的战争技术
D.理想的战场:美国连年战争,具有丰富的沙漠作战经验
22. 读下表。表中数据主要反映了
①联合国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
②当今世界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③维和行动是当今世界维护和平的最主要途径
④当今世界各地仍有许多威胁人类和平的因素存在
2012年联合国、区域组织和联盟以及临时联盟实施的和平行动数量(按地区分类)
实施的组织
非洲
美洲
亚洲
欧洲
中东
世界
联合国
8
1
4
3
4
20
区域组织或联盟
6
2
4
19
4
33
非固定联盟
1
3
3
7
总计
15
3
9
22
11
60
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 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B.《联合国家宣言》首次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
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24. 根据右图的内容,它的主题应当是
A. 施里芬计划 B.慕尼黑阴谋
C.诺曼底登陆 D.杜鲁门主义
25. 历史上常见某次战争的结果蕴酿成另一次战争的起因。下列几组战争有这种因果关系的是
①普法战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中日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④第三次中东战争与第四次中东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26题16分,27题15分,28题19分,共50分。)
26. 丘吉尔、斯大林、罗斯福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丘吉尔针对日益临近的世界大战说:“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法国被德国吃掉。……如果英法联合一致行动,仍然无法抗击德国,那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俄国。……为了挽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
——《圣彼得堡来客》
材料二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过丘吉尔将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
——《丘吉尔的一生》
在材料一、二中,丘吉尔均称俄国为“魔王”,为什么?(2分)
材料三 斯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于世界。这个比拟并不适当。……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英美报纸将斯大林格勒战役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的原因是什么?(2分)为什么毛泽东认为这个比拟不适当? (2分)
材料四 ?罗斯福去世时,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14日发表的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中称:“罗斯福忠实地继承了华盛顿、杰斐逊、林肯以来最优秀的民主传统,从他开始从政的时候起,一直就本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争取自由的精神和一切反民主的敌人作了坚决而不倦的斗争。”
材料四中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如何?(4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给罗斯福这样高的评价?(6分)
材料一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之一。这场战争由于以美国为首的10多个国家的军事干预而演变成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国际战争。美国、中国以及苏联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名义,其目标是遏制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为了支援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保卫祖国的安全,中国政府和人民派出志愿军进入朝鲜,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最终赢得了朝鲜战争的伟大胜利。
—— 引自《朝鲜战争》
材料二
历史上,石油与国际争端密切相关。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要求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改变对以色列的庇护政策,决定利用石油武器教训西方大国。1 0月1 6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石油价格,第二天阿拉伯产油国减少石油生产,并对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两个月后石油价格提升了3—4倍。西欧和日本为了各自的利益和保证原油,被迫公开谴责以色列的侵略行径,对美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政策采取拒绝合作的态度,纷纷直接同阿拉伯产油国谈判签订石油贸易协定。
材料三: 2003年世界石油探明储量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5分)
(2)材料二中提到“石油与国际争端密切相关”。请结合20世纪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举两例即可)。(2分)
(3)从朝鲜战争到伊拉克战争反映了西欧国家和美国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据材料一、二分析,为什么西欧和日本一改追随美国的政策,而与阿拉伯国家合作?(6分)
28.两次世界大战后,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望。
材料一? 漫画家把国际联盟比喻为一架大桥,大桥最关键的一块砖头——美国却空缺了。大桥的左边树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国际联盟大桥,由美国总统负责设计。”大桥的右边,山姆大叔正跷着二郎腿悠闲地抽烟,头枕着的正是那块最关键的砖头。
(1)漫画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头枕着那块最关键的砖头使其空缺的具体原因。(3分)
材料二 联合国之旨为: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上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
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
——《联合国宪章》
1948年6月开始,联合国先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60次左右的维和行动。这些维和行动有助于控制局部性冲突的升级。1988年,联合国维和部队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宪章》关于安理会的主要规定,(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在中东问题中的影响。(4分)
材料三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要么是不听国联的话,要么就是根本不理它。
材料四 联合国成立以来头三十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的印象……但它在普遍裁减军备方面却一事无成。它也未能制止苏美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然而,可以论断,联合国主要的贡献在于制止苏美之间发生直接冲突。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迎面冲突。结果,种种危机愈演愈烈,成为剧烈的争吵,但未形成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祸殃。
——摘自伯恩斯·拉尔夫 《世界文明史》
据材料三、四,指出作者对于国联和联合国在制止危机方面的分析是否正确?结合所学说明理由。(4分)
材料五: 20世纪50~60年代部分歌曲
人物
作 品
约翰·列依
《给和平一个机会》《想象》
鲍勃·迪伦
《随风而逝》《战争的主人》《大雨将至》《敲开天堂的大门》
菲尔·奥克斯
《战争结束了》
约翰·丹佛
《我们制造武器干什么?》
……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终于于1952年12月12日在维也纳胜利地召开了。到会国家85个,代表1880名。这里面正式代表1627名,列席代表102名,来宾105名,国际组织代表46名。代表性是非常广泛的,……这一盛大的会议,真可以说是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不同派别的人类大集会。
……讨论了三个中心问题:(一)关于民族独立与国际安全;(二)关于停止现行战争,首先是朝鲜战争;(三)关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
——摘自《关于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的经过和成就的报告》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6分)
杭西高2013年3月考高二历史答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26题16分,27题15分,28题19分,共50分。)
26. (1)在材料一、二中,丘吉尔均称俄国为“魔王”,为什么?(2分)
(2)英美报纸将斯大林格勒战役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的原因是什么?(2分)为什么毛泽东认为这个比拟不适当? (2分)
(3)材料四中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如何?(4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给罗斯福这样高的评价?(6分)
27.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5分)
(2)材料二中提到“石油与国际争端密切相关”。请结合20世纪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举两例即可)。(2分)
(3)从朝鲜战争到伊拉克战争反映了西欧国家和美国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据材料一、二分析,为什么西欧和日本一改追随美国的政策,而与阿拉伯国家合作?(6分)
28.(1)漫画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头枕着那块最关键的砖头使其空缺的具体原因。(3分)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宪章》关于安理会的主要规定,(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在中东问题中的影响。(4分)
(3) 据材料三、四,指出作者对于国联和联合国在制止危机方面的分析是否正确?结合所学说明理由。(4分)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6分)
26. (1)材料一中称沙俄为“魔王”,因为沙俄一贯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是英国重要的竞争对手(1分);材料二中称苏联为“魔王”,是因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本质区别(1分)。
(2)两次战役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2分)
不适当:凡尔登战役是帝国主义间非正义的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联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役。(2分)
(3)(从1945年4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及中美团结对敌的关系角度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朝着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方向发展,德、日法西斯国家灭亡已指日可待;中美两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御敌。(4分)
(从新政、战争及中美关系角度归纳)罗斯福推行新政,引领美国逐步度过了美国有史以来最罕见的经济危机,避免走上法西斯主义的道路;罗斯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领导作用和做出的重大贡献,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高度评价;也表示中国共产党希望战后建立民主的国家。(6分)
(1)美国和苏联“冷战”对峙;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美国企图称霸世界;西欧国力衰退,依附美国;朝鲜内战爆发。(5分)
(2)二战前夕,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1990年海湾战争(伊拉克突袭科威特)等。(2分)
(3)变化:由依附美国到与美国对抗。(2分)
原因: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国际影响力减弱;西欧、日本国家实力和国家国际地位提高;伊拉克战争严重损害了西欧主要国家的利益。(6分)
分析基本正确。(1分)
理由:20世纪30年代,国联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都没有起到制止侵略维护和平的作用。比较客观地辩证地指出联合国成立后三十年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美苏矛盾,但在防止美苏发生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3分)
特点: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范围上:参与阶层广泛,遍及各大洲,具有全球性:组织上: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6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我国广东丹霞山、河南云台山、云南石林、黄山、庐山、嵩山、张家界、五大连池等八处为“世界地质公园”。据此完成1~2题。
1.其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五大连池 B.石林 C.嵩山 D.庐山
2.其中离我国主要的旅游消费市场较近的是( )
A.五大连池 B.黄山 C.石林 D.张家界
3.下列名胜古迹全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一组是
A.庐山、武夷山、青城山——都江堰 B.泰山、庐山、黄山
C.泰山、武夷山、峨眉山——乐山大佛 D.黄山、黄龙、长城
4.黄山的成因及地貌景观类型分别是
A.断块山、变质岩地貌 B.断块山、花岗岩地貌
C.火山、岩浆岩地貌 D.火山、火山地貌
5.如图1,广东丹霞山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其地貌景观属于
A.火山地貌景观 B.花岗岩地貌景观 C.砂岩地貌景观 D.山水组合景观
6.以下关于皖南古村落的主要景观特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纳西族木府为核心的保存完整的高原古城
B.以古代银行业而兴盛的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城
C.中国最著名的园林城市 D.充分体现徽派建筑艺术的明清古代民居
7.以下四个世界遗产的主要地貌景观,明显区别于其他三者的是
A.三江并流 B.黄龙风景名胜区 C.九寨沟 D.南方喀斯特
8.以下关于世界名胜的景观特色的描述,正确的是
A.泰姬陵是位于印度的白色大理石建筑,是体现印度教艺术的瑰宝
B.柬埔寨吴哥窟是辉煌的印度教建筑群
C.比利牛斯-珀杜山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
D.特洛伊城是位于希腊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艺术原型
图2为庐山景区游览路线图,读图完成9~10题。
9.庐山景区的旅游资源属于
A.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B.世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C.地质地貌景观旅游资源 D.气象气候景观旅游资源
10.苏东坡赞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在欣赏庐山名景时需要
A.优选欣赏角度 B.把握观赏时机 C.提高审美能力 D.培养审美情趣
11.下列有关旅游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华山的峭壁是沿花岗岩的垂直裂隙经风化而成
B.峡谷地貌景观大多分布于大江大河的中游地带
C.北方皇家园林规模宏大,色调以黑白为主
D.南方古典园林幽雅婉丽,布局常呈对称形
在我国内陆地区,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雅丹地貌。俗称“魔鬼城”(如图3所示)。完成第12~16题。
12.图中“魔鬼城”景观,其岩石按成因属于
A.岩浆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花岗岩
13.图中“魔鬼城”景观形成过程的主导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沉积一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一流水浸蚀
C.甲流水沉积一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一风力侵蚀
14.下列地区不是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地区的是( )
A.新疆 B.甘肃 C.山西 D.青海
15.到图示地区自驾游,必须携带的物品是( )
A.GPS导航、墨镜、矿泉水、药品 B.地图、拐杖、创可贴、帐篷
C.防晒霜、清凉油、卫星电话、雨具 D.罗盘、羽绒服、对讲机、防水服
16.我国雅丹地貌典型分布地区湖泊干涸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围湖造田种粮 C.过度采伐林木 D.过度农垦用水
图4
17.图示的四处世界遗产中,历史文化价值最突出的是( )
A.a B.b C.c D.d
18.黄山和武夷山( )
A.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B.都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C.客源市场都仅限于国内 D.都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右图5是某旅行者拍摄的风景照片,读图完成19~20题。
19.该风景照片的拍摄时间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0.图中的山地景观属于( )
A.花岗岩地貌景观 B.黄土地貌景观
C.火山地貌景观 D.喀斯特地貌景观
图5
右图6为华山和西安碑林两个旅游点的游客文化程度构成曲线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为了获得观赏华山风景的最佳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择特定地点,雨过天晴时候观赏
B.“自古华山一条路”,宜远眺,不宜近观
C.华山的雪景非常美丽,适宜在冬季游览
D.手扶铁链亲历攀登之艰,才能体会华山之险
22.下列关于华山和西安碑林游客文化程度构成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大专以上文化的游客数量西安碑林比华山多
B.大专以下文化的游客比例西安碑林比华山多
C.西安碑林游客的文化程度比华山高 图6
D.华山游客的文化程度比西安碑林高
右图所示的白色大理石建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上世纪80年代被列为世界遗产,读图完成23~24题。
23.图示世界遗产是典型的宗教建筑,该宗教是 ( )
A.佛教 B.印度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24.文物保护部门发现在其白色大理石建筑表面出现了
片片黄斑,成因可能是( )
A.铁钉的锈迹 B.酸雨腐蚀
C.游客脏手触摸 D.沙尘暴带来
图7
下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5~27题
25.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⑤ D.④⑥
26.如果④是石灰岩,则⑤为
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岩 D.板岩
27.①处岩石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
A.含有生物化石
B.有较多的气孔
C.由方解石组成
D.有明显的层理 图8
28.下列关于该处地质事件发生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下沉沉积—岩浆入侵—挤压褶皱—发生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B.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发生断裂—岩浆入侵—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C.下沉沉积—岩浆入侵—发生断裂—挤压褶皱—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D.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岩浆入侵—发生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29.图中①、②处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的是
A.石英岩、大理岩 B.板岩、大理岩 C.板岩、片麻岩 D.石英岩、片麻岩
30.下列景区中,与图10属同种地貌的世界遗产是
A.雁荡山 B.黄山 C.武陵源 D.华山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燕山山脉的结合部,花岗岩石林地貌为其主要特色之一。读图11,回答31~32题。
图11
31.图中“石林”景观,按照成因,其岩石为
A.玄武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岩浆岩
32.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地壳下降一岩浆活动一风化、侵蚀 B.地壳上升一岩浆活动一风化、堆积
C.岩浆活动一地壳上升一风化、侵蚀 D.岩浆活动一地壳下降一风化、堆积
读我国某地“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图(图12),回答33~34题。
图12
33.图12中所表示的地形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
A.玄武岩分布区 B.石灰岩分布区 C.大理岩分布区 D.花岗岩分布区
34.下列风景名胜与图示景观相似的是
A.桂林山水 B.武夷风光 C.黄山怪石 D.华山险峰
读图13及文字(歌词节选)材料,回答35~36题。
35.若游人在图13中H湖观赏到大量的鸿雁群,则最可能是在
A.清明节前后 B.端午节前后 C. 中秋节前后 D.春节前后
36.根据图文信息,观赏鸿雁要
①把握观赏时间与季节 ②位于特定的位置观赏
③品味鸿雁文化的内涵 ④领略自然人文的和谐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有专家提出,在京津其地区以个别城市为主体可以构成下图所示的草原生态旅游圈、皇家遗产旅游圈、滨海度假旅游圈、红色文化旅游圈的旅游网络结构模式。结合图文材料,回答37~38题。
37.代表草原生态旅游圈、皇家遗产旅游圈、滨海度假旅游圈、红色文化旅游圈的排序是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38.一直以来,京津冀地区旅游合作收效甚微的主要瓶颈因素是
A.地形阻隔 B.交通不便 C.行政分区 D.资金不足
下图15是我国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读图回答39~40题。
图15
39.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和岩石成因搭配正确的是
A.断裂上升— 花岗岩 B.褶皱弯曲 —变质岩
C.断裂上升— 变质岩 D.褶皱弯曲 —花岗岩
40. 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 (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C.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 D.平明登日观 举手开云关
图16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 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读图回答41~42题。
41.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
A.断裂上升 B. 褶皱弯曲
C. 冰川堆积 D.风力侵蚀
42.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C.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 图16
D.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
图17为某地旅游资源情况调查图,读图回答43~44题。
43.该地的旅游现状是:
A.旅游资源不够丰富 B.娱乐设施不够齐全
C.交通设施比较落后 D.观光团体数量较多
44.若到该地旅游,从安全角度考虑,不需要过多考虑的是
A.食品卫生和当地治安安全 B. 交通安全
C.天气变化的影响 D.泥石流的影响
图18为2004年和2007年台胞游客分布图,读图回答45~46题
图18
45.从2004年到2007年,下列四地台胞游客数量增加最快的是
A.西藏 B. 甘肃 C.福建 D. 山东
46.对台胞游客来说
A.海南因热带风情而增长迅速 B. 福建因距离近及侨乡优势而增长迅速
C.海运是出游大陆的主要交通方式 D. 东北的夏日暖阳最具吸引力
图19是“我国甲、乙两省的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47~50题。
47. 乙省大量游客前往甲省旅游的主要原因是
A.甲省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 B.甲省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多
C.甲乙两省旅游资源特点差异明显 D.乙省到甲省的旅游距离较近
48. 与乙省比,甲省的旅游客源市场有明显差距,主要原因是
A.客源市场的分布范围较小 B.旅游资源与客源主体的距离较远
C.旅游资源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较小 D.政府对旅游业的发展缺乏正确引导
49.甲省旅游资源分布图中的两个世界自然遗产地,夏秋旅客人数明显多于冬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民族节日和风俗习惯 B.国家旅游黄金周政策
C.地形、气候 和交通 D.季节性保护遗产政策
50.据统计,乙省旅游收入明显高于甲省,其主要原因是
A. 乙省旅游资源较丰富,世界遗产及国家级风景区较多
B. 乙省的交通通达性好,周围地区经济较发达
C. 甲省旅游资源没有特色,景区比较分散
D. 甲省的物价比乙省低,旅游收入少
2013年杭州市西湖高中高二3月考
地理试卷答题卷
第Ⅱ卷(综合题,25分)
本卷共2小题,25分。其中51题10分,52题15分。
51.(10分)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图20为我国某区域图
图20
材料二:“十一五”期间,该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541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0.61亿元。
(1)甲海是 。乙海是 。(2分)
(2)该区域盐场较多,试分析该区域制盐的自然条件。(2分)
(3)分析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3分)
(4)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除了气候、地形外还可能有哪些?(3分)
52.(15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尼罗河流域图(图21)和埃及旅游交通图(图22)。
材料二:地理学家发现,尼罗河口附近海域有腐殖质(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含量很高的沉积层。如图23所示。
(1)分析青尼罗河的流量特点。(6分)
(2)古代尼罗河洪水泛滥时往往地中海有赤潮发生,试分析原因。(3分)
(3)联系上题简述腐殖质含量很高的沉积层形成过程。(2分)
(4)旅游业是埃及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根据材料分析埃及发展旅游业的有利因素。(4分)
(2)尼罗河泛滥时,从中上游带来大量营养物质(1分),加上尼罗河沿岸和尼罗河三角洲是主要农耕区,受洪水影响,耕地大量营养物质流失,致使海域出现富营养化,藻类过度繁殖(1分),尼罗河泛滥时,正值夏季,海水的水温高(1分),从而出现赤潮现象。
(3)赤潮发生时,藻类爆发,导致底层海水缺氧,海水底层腐殖质被微生物分解得少(1分),加上洪水泛滥带来大量的腐殖质,(1分)形成腐殖质含量高的沉积层出现。
(4)旅游资源丰富;(1分)集群状况好;(1分)历史文化价值高;(1分)交通便捷,通达性好。(1分)
(4)(共4分)该国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名胜古迹、尼罗河沿岸风光和沙漠奇景,旅游资源丰富(1分);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好;(1分)位于地中海沿岸,交通便利; (1分)靠近经济发达的欧洲,市场广阔。(1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1.5分,共60分)
1、2013年1月电影演员徐峥导演的《泰囧》已创造了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并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
2、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发表2013年新年讲话,指出:“中国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的选择,郑重的承诺”。文化学者认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因为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的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②“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
③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④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意志强加于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每年的母亲节在5月份,在2012年的母亲节中,日本人送给母亲的是红石竹,泰国人送茉莉花,大多数国家通常是送康乃馨,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爱。而中国人则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浓浓的亲情:在母亲节这一天,人们会送给母亲鲜花、蛋糕、亲手烹制的饭菜等礼物。这说明
①世界各民族文化渐趋融合 ②世界各民族文化没有差别
③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④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每年都有网络流行语,由国内举行的“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概括过去的一年,以美丽的汉语来评点不断变化的中国与世界。如2009年的“被”、2010年的“涨”、 2011年的“控” 以及2012年的“梦”等。“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宗旨是
①彰显汉语魅力,推进汉语传播 ②立足群众实践,体会文化内涵
③促进文化创新,加强文化融合 ④见证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5、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收入、前程
B.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6、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①文化具有继承性 ②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③文化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文化是由人和自然创造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2012年我国很多居民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参观自然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进行红色旅游,参加文明社区、文明城市共建活动,旁听“水电调价听证会”,这些活动难以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这是因为
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亦步亦趋
C.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D.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集中表现
8、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灯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C.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9、我国历史上人才辈出,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泼墨写下了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的志向。这种诗句之所以会代代相传是因为
A、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文化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能影响经济和政治生活 D、凡是文化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0、2010年12月某省启动了“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2013年1月又开展了“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两大活动所体现的共同文化生活道理是
A.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B.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
C.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
11、上高二中校训是“学无止境,气有浩然”,许多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把校训、育人目标等都书写在墙壁等醒目位置,让墙壁“说话”,而且这种教育方式有时是“无声胜有声”。这主要是因为
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可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无形中发挥教育作用
④这种强制性的方式更有成效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2、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12年召开的十八大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出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接班人。这表明
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②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③改革开放前,我国不重视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④改革开放后,文化的作用才显得重要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3、2012年我国平均每人读书2本、韩国6本、以色列12本,“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创造未来”。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这表明读书
A.可以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B.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能够塑造人
C.是人们享用文化的表现 D.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14、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
①语言文字 ②宗教信仰 ③思想理论
④文学艺术 ⑤民居建筑 ⑥人们的每次实践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15、3D动画片越来越受人们喜爱,全球首部动画片《孔子》,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讲述孔子从一个贫贱少年成长为万世师表的励志故事,再现2500多年前孔子的成长历程以及儒家文化的形成渊源。动画片《孔子》这一创意有利于
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 ②改造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变革
③青少年树立崇高理想,追求更高道德目标④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考莫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这说明
①文化是由个人创造的 ②民间艺术元素决定了文化作品的成败
③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继承 ④文化由人创造,反过来又影响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2012年7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奥运会期间,很多商家都适时地推出了各类展现英国传统文化的体育纪念品,深受世界各地游客的喜爱,这同时也让英国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英国体育纪念品的热卖说明
①商品交换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8、2012年食品安全再次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内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丰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原则是
A.“八荣八耻”荣辱观 B.诚信意识 C.集体主义 D.为人民服务
19、近年来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
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
20、2013年我国准备发射“天宫二号”,近年来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
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1.右边漫画《素质》启示我们
A. 科学文化素质决定了思想道德素质
B.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
C.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有强制性要求
D.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22.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阐述伟大的“中国梦”时特别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对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的警示和要求。这种重实干的时代精神
①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②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③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④有利于推动综合国力提高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C.①③④ ? D.②③④
23.中国作家莫言充满着“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以乡土作品崛起,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表明
A. 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B. 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来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 以人为本,维护农民的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24.2012年9月,因日本政府单方面宣布对钓鱼岛的国有化计划,义愤填膺的中国人自发举行反日游行示威,人们边游行边高呼“爱我中国”、“还我钓鱼岛”口号,高唱《国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歌曲,现场民众情绪高涨。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B.中华民族具有爱好和平的传统
C.中华民族具有天下为公的传统美德 D.中华民族具有团结统一的精神
25.一首叫做《江南Style》的韩国舞曲的MV于2012年7月中旬在互联网上发布,用了3个月时间,全球点击数已达3.25亿次,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在中国,它也成为从明星到草根竞相模仿的对象。这表明???????
A.现代人的文化生活离不开网络
B.借助现代生产和传播手段,一种文化产品可能迅速被人们认同和接受
C.网络文化就是人们所需要的高雅文化
D.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消费消除了地域、民族的差别
26.据分析,审丑文化、从众心理、群体效应和偶像崇拜,都在为《江南Style》的流行推波助澜。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无论人们将《江南Style》的走红分析得多么透彻,都很难预料下一首“神曲”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下列对此说明正确的是
A.流行文化的产生和传播没有规律可循
B.流行文化都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不应干涉制止
C.流行文化都是某个时期的先进文化,应大力提倡普及
D.对于流行文化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
27.2012年4月29日上午,以“相约狂欢昆明,体验七彩云南”为主题的2012年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昆明狂欢节启动。在昆明大观楼的演出舞台上,巴西“国舞”桑巴舞和巴西特有的阿谢舞,动感、豪放的莎莎舞和阿拉伯肚皮舞,舞步奔放的美国西部牛仔舞、法国康康舞……不时赢得观众掌声。这表明
①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动力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民族节日蕴涵着一个民族的多重文化因素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8.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
29.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0.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发射成功。著名词作家屈原和著名曲作家印青创作最新单曲《放飞》,这是为中国航天英雄,也是为更多中国航天事业幕后默默付出的科学家们量身打造的,以歌颂永远繁荣昌盛日益强大的中国航天事业。上述材料表明
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创新要注入时代精神
③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31.2012年6月29日,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讨论并通过将中国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元上都遗址是中国元代都城遗址,被认定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奇妙结合的产物,史学家称誉它可与意大利古城庞贝媲美。元上都遗址
①展示了我国历史文化成就 ②成就了我国民族文化的领先地位
③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特色 ④演绎了不同民族文化的本质区别
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2.2012年2月17日伦敦时装周开幕,开场节目 “山水·2012中国时装秀”惊艳亮相,成为最大亮点。2月22日,李云迪钢琴音乐会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举办。4月,中国将作为主宾国参加伦敦国际书展,届时,更多的表演和展览将向英国民众呈现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英国举办中国文化年有利于
①中英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②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③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④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3.多年前,单身老人再婚,被视为给子女找麻烦;现在支持单身老人再婚,被写进了2012年8月13日发布的新24孝标准中。这表明
①孝文化的基本内涵已发生根本性改变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③要为孝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④进行孝文化创新必须博采众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4.2012年9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邀到清华大学看望师生时指出,今天我们要培养和重塑民族的道德理性,就必须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这是因为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文化继承以文化积累作为保障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④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5. 2012年11月26日,北京召开全国动漫企业座谈会指出,动漫产业的发展关键靠创意,动漫创作者要立足于我国极为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和生活实践,创作出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动漫作品。这体现了
①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36.2012年以来,中日围绕着钓鱼岛问题争端不断。2012年8月15日,中国保钓人士冲破日本军警的重重阻拦,登上钓鱼岛并插上了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宣布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此举大大长了中国人民志气,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国保钓人士的壮举体现了
①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③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时刻保持团结统一 ④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爱好和平的精神风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7.2012年1月4日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在北京开幕。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社会文化多样性不排斥正确的思想导向,而且更加要求正确的思想导向。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永不褪色的旗帜。”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最根本的是
A.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B.培育“四有”公民
C.以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代替文化多样性 D.坚持“百花开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8.2012年6月13日,国家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于群在“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系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12年年底之前,全国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归口管理的各级国有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将实现全部免费开放。国有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是
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
②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举措
③对某些文化产品经济价值的否定和社会价值的肯定
④把文化产业从市场中分离出来加以发展的措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9.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誉为“东方的圣经”。这体现了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
③文化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④文化传播都是伴随着商业贸易的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40.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人们明明知道交通法规和安全隐患,但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有时就无所顾忌。这种现象告诉我们,培育文明风尚重在
A.树立崇高道德理想 B.选择科学的世界观
C.宣传教育,开拓创新 D.脚踏实地,付诸行动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10分)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也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重要论述,指出:我们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践中,切实提高文化自觉,切实增强文化自信,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更大贡献,努力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42.2012年7月24日,一场暴雨突袭北京。在那个暴雨倾盆的夜晚,发生了太多太多感人的事情。在暴雨面前,公安、消防、排水、环卫等公职人员坚守在抗洪抢险的最前线,他们用实际行动阐释着一个道理,坚守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在帮助五十余人脱离险境后,李方洪所长倒下了;东城区广渠门桥下,随着一名交警的呐喊“谁来帮忙拉一把”,几十名市民冲上去,把住绳子,随着武警的指挥口号,把一辆辆被大水淹没的车辆拉了上来;排水职工在暴雨中站在下水井旁,用身体警示行人和车辆;环卫工人不惜趴在地上把整个身体浸在半米深的水中清理排水口杂物;154名农民工积极主动参与救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描绘着人世间“最美”的画卷。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弘扬“最美”精神,培育文明风尚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43.材料一:2012年6月16日至29日,“神州九号”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与“天宫一号”自动、手动交会对接顺利完成,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又向前迈出新的一步。2012年6月1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到达马里亚纳海沟7062米的深度,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极限深潜技术的国家。2012,神九飞天、蛟龙入海。
材料二:承载着亿万中华儿女的“中国梦”。中国“天宫一号”和“蛟龙”科研团队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齐心协力、自力更生、知难而进、艰苦奋斗、勇于拼搏、无私奉献,攻克了一个有一个难关。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和深海探测技术又向前迈出新的一步,壮大了和平力量。他们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天宫一号”和“蛟龙”科研团队是怎样展示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10分)
44. 材料二:乔布斯的一生都与“创新”一词紧密相连。苹果公司不仅重视科技创新,而且更重视企业文化创新。苹果公司不仅是卖产品,而且也是卖文化,卖生活方式。苹果公司文化的核心是鼓励创新,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一方面激发公司员工的创新动力,另一方面在产品设计上专注于顾客的想法和需求。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请你谈谈苹果公司的成功对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有哪些启示?(12分)
杭西高2013年3月考高二政治参考答案
(4)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既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同时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5)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加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增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每点2分)
42.(1)①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分)②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模范活动,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2分)③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2分)④脚踏实地,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2分)
43.①“天宫一号” 和“蛟龙”科研团队无私奉献,展示了爱国主义精神;
②他们齐心协力,展示了团结统一的精神;③他们自力更生、知难而进,展示了自强不息的精神;④他们艰苦奋斗、勇于拼搏,展示了勤劳勇敢的精神;
⑤他们使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和深海探测技术又向前迈出新的一步,壮大了和平力量,展示了爱好和平的精神。(每点5分)
44.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②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要依托科技进步,运用当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和发展。
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 )
A. B. C. D.
.已知曲线的一条切线的斜率为,则切点的横坐标为 ( )
A.3 B.2 C.1 D.
.已知是不同的直线,是不同的平面,则“”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B., C., D.,
.若函数,则的值为 ( )
A. B. C. D.
.函数的导数是 ( )
A. B. C. D.
.已知P是椭圆上的点,F1、F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若,则△F1PF2的面积为 ( )
A.3 B.2 C. D.
.在长方体中, 和与底面所成的角分
别为和,则异面直线和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已知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当时,,且,
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
A. B. C. D.
.函数在区间(2,+)内是增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函数的导函数为,不妨把方程称为导方程,其判别式,若,设其两根为,则当时,三次函数的图像是( )
二、填空题(本大题7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对应横线上)
11.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12.曲线在它们的交点处的两条切线互相垂直,则的值是 ★ .
13.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___★ ___.
14. 若关于x的不等式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 ★
15.函数的极大值为正数,极小值为负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椭圆
的四个顶点,为其右焦点,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T,
线段与椭圆的交点恰为线段的中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
17.现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是两个命题,则“为真”是“为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②若椭圆的两个焦点为,且弦过点,则的周长为
③过点与抛物线仅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3条;
④导数为0的点一定是函数的极值点.其中不是真命题的序号是 ★ .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8. 如右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C是⊙O上的动点(异于A、B),过动点C的直线VC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D,E分别是VA,VC的中点.
(1)求证:直线ED⊥平面VBC;
(2)若VC=AB=2BC,求直线EO与平面VBC所成角大小的正切值.
19. 已知为奇函数,且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1)求的解析式;
(2)若方程仅有一个实根,求的范围。
20.已知是椭圆的两个焦点,为坐标原点,点在椭圆上,且,⊙是以为直径的圆,直线:与⊙相切,
并且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当,求的值.
21.设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且时,
取极小值,
(1)求的值,
(2)当时,图象上是否存在两点,使得过此两点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并证明你的结论。
(3)若时,求证:,
2013年3月考高二数学文科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C
B
A
A
D
D
B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8分)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解析】用表示交点T,得出M坐标,代入椭圆方程即可转化解得离心率.
17.①②④
三、解答题
在正△OBC中,OK=,且OK//AC,OK⊥平面VBC
∴EK是斜线EO在平面VBC上的射影,∴∠OEK就是所求线面角的大小,
而EK是RT△VBC的中位线,∴EK= ---------------3分
∴tan∠OEK=
19.解、(1)为奇函数
过点
(2)设,即
当变化时,变化情况如下表:
1
+
0
-
0
+
↗
极大值
↘
极小值
↗
所以的极大值 极小值
要与轴只有一个交点,只需或
故当时,与轴只有一个交点
20.(1)依题意,可知,∴ ,解得
∴椭圆的方程为………………………………………………………5分
(2)直线:与⊙相切,则,
即………………………………………………………………………6分,
由,得,………………………8分
∵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设
∴,
∴,
.…………………………14分
所以任两点的切线的斜率的积不可能为-1
所以图像上不可能存在两点,使得过此两点处的切线互相垂直
(3) 所以函数在区间是减函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设a、b、c、d∈R,则复数(a+bi)(c+di)为实数的充要条件是( )
A、ad-bc=0 B、ac-bd=0 C、ac+bd=0 D、ad+bc=0
3、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是( )
A、-2 B、0 C、 2 D、4
4、已知函数y=f(x)在区间(a,b)内可导,且x0∈(a,b)则 的值为( )
A、f’(x0) B、2 f’(x0) C、-2 f’(x0) D、0
5、f(x) =ax3+3x2+2,若f’(-1)=4,则a的值为()
A、 B、 C、 D 、
6、设y=8x2-lnx,则此函数在区间(0,)和(,1)内分别为()
A、单调递增,单调递减 B、单调递增,单调递增
C、单调递减,单调递增 D、单调递减,单调递减
7、曲线y=x3+x-2?在点P0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y=4x-1,则点P0点的坐标是()
A、(0,1) B、(1,0) C、(-1,0) D、(1,4)
8、设 y=loga (a>0,a≠1),则y’=( )
A、 B、lna C、—logae D、logae
9、有甲、乙、丙、丁四位歌手参加比赛,其中只有一位获奖,有人走访了四位歌手,甲说:“是乙或丙获奖。”乙说:“甲、丙都未获奖。”丙说:“我获奖了。”丁说:“是乙获奖。”四位歌手的话只有两句是对的,则获奖的歌手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当时,有不等式 ( )
A、 B、当时 ,当时
C、 D、当时,当时
二、填空题(4小题,共20分)
11、y=x2e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12、函数y=x+2cosx在区间[0,]上的最大值是 。
13、观察圆周上n个不同点之间所连的弦,发现两个点可以连一条弦,3个点可以连3条弦,4个点可以连6条弦,5个点可以连10条弦,即……,由此规律可归纳得出 。
14、已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且函数的导数记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 是方程的根;②1是方程的根;③ 有极小值;
④有极大值 ; ⑤ 。
15、若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为,三边长为,则三角形的面积;根据类比的思想,若四面体的内切球的半径为R,四个面的面积为,则四面体的体积= 。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2+22+…+n2=(n∈N*).
17、设函数f(x)=
(Ⅰ)求f(x)的单调区间;
(Ⅱ)讨论f(x)的极值。
18、已知,
(Ⅰ)求证:;
(Ⅱ)若,利用①的结论求的最大值。
19、把边长为60cm的正方形铁皮的四角切去边长为cm的相等的正方形,然后折成一个高度为cm的无盖的长方体的盒子,要求长方体的高度与底面边长的比值不超过常数,
(Ⅰ)用和表示出长方体的体积的表达式,并给出函数的定义域;
(Ⅱ)问取何值时,盒子的容积最大,最大容积是多少?
第二部分:加试题
(说明:月考成绩为第一部分得分除以2再加上第二部分得分)
2.若f(x)=x3-ax2-3x在x∈[1,+∞)上是增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 ▲
3.若不等式>0对于满足条件>>的实数、、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4.已知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且,又于, 若动点的坐标满足方程,则 ▲ .
二、解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如图:在直三棱柱中,,.
(Ⅰ)若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为,求棱柱的高;
(Ⅱ)设是的中点,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当棱柱的高变化时,求的最大值.
16.已知函数(b为常数).
(Ⅰ)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与函数的图象相切,求实数的值;
(Ⅱ)设,若函数在定义域上存在单调减区间,求实数的取值范 围;
参考答案
(2)假设当n=k(k∈N*)时等式成立,即12+22+…+k2=
那么,12+22+…+k2+(k+1)2
=+(k+1)2=
==
=,
即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根据(1)和(2),可知等式对任何n∈N*都成立.
17. 解析由已知得,令,解得 。
(Ⅰ)当时,,在上单调递增;……………4分
当时,,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0
+
0
0
极大值
极小值
从上表可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在上单调递增。 ………………8分
(Ⅱ)由(Ⅰ)知,当时,函数没有极值;当时,函数 在处取得极大值,在处取得极小值
18、(一)①证明,
两式相加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②
则,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19.、解析:(1)设长方体高为cm,则底面边长为,
长方体容积(单位:cm3) ;
∵. 即函数定义域为,
(2)
令于是
x
(0,10)
10
(10,30)
V'(x)
+
0
-
V(x)
↑
↓
①当在x=10时,V取得最大值为
;
②当取得最大值
.
加试部分
1. 2. 3. (-∞,4) 4.4
5 解法1:(Ⅰ)由三棱柱是直三棱柱可知,即为高,
如图1,因为,所以是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连接,因为,所以.
在Rt△中,由,,可得. 3分
又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为,所以,即△为正三角形.
于是.
在Rt△中,由,得,即棱柱的高为. 6分
(Ⅱ)设,如图1,过点在平面内作于F,则
由平面,平面,得.
而,所以平面.
故就是与平面所成的角,即. 9分
(Ⅰ)因为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所以,… 4分
即,得,解得. ………… 6分
(Ⅱ)由是的中点,得,于是.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于是由,,可得
即 可取, ………… 8分
于是.
而.…… 12分
令,
因为,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
故当时,的最大值. ……… 15分
6.解:(Ⅰ)因为,所以,因此,
所以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3分
由得,
由,得……………………7分
(Ⅱ)因为,
所以,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不给分。)
1.下列关于产生感应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
B.只要闭合导线作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导体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
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若不作切割磁感线的运动,闭合电路中就一定没有感应电流
D.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电路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
2.如图所示,将一个矩形小线圈放在一个大匀强磁场中,线圈平面平行于磁感线,则线圈中有感应电流产生的情况是( )
A.当矩形线圈作平行于磁感线的平动
B.当矩形线圈作垂直于磁感线的平动
C.当矩形线圈绕ab边作转动时
D.当矩形线圈绕ad边作转动时
3.如图所示,矩形线框abcd位于竖直放置的通电长直导线附近,导线框和长直导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线框两竖直边跟长直导线平行。当导线框向左平移时,导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方向是( )
A.沿adcba方向 B.沿abcda方向
C.无感应电流 D.电流方向时刻在变化
4.如图所示,两个线圈绕在同一根软铁棒上,当导体棒A运动时,发现有感应电流从a向b流过灯,则下列关于A的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向左匀速运动 B.向右匀速运动
C.向左加速运动 D.向右加速运动
5.如图所示,LA和LB是两个相同的小灯泡,L是一个自感系数相当大的线圈,其电阻值与R相同.由于存在自感现象,在电键S闭合和断开时,灯LA和LB先后亮暗的顺序是( )
A.接通时,LA先达最亮,断开时,LA后暗
B.接通时,LB先达最亮,断开时,LB后暗
C.接通时,LA先达最亮,断开时,LA先暗
D.接通时,LB先达最亮,断开时,LB先暗
6.如图所示是某交流发电机产生的交变电流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定( )。
A.此交变电流的周期为0.1s B.此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Hz
C.将标有“12V,3W”的灯泡接在此交变电流上,灯泡可以正常发光
D.与图像上a点对应的时刻发电机中的线圈刚好转至中性面
7.如图所示,变压器输入电压不变,当电键S闭合,两交流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为( )
A.都变小 B.都变大
C.A1变大,A2变小 D.A1不变,A2变小
8.输送功率为P,输送电压为U,输电线电阻为R,用户得到的电压为U1,则错误的是( )
A.输电线损失的功率为 B.输电线损失的功率为;
C.用户得到的功率为 D.用户得到的功率为
9.一正方形闭合导线框abcd,边长为0.1m,各边电阻均为1Ω,bc边位于x轴上,在x轴原点O右方有宽为0.2m、磁感应强度为1T的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区,如图所示,当线框以恒定速度4m/s沿x轴正方向穿越磁场区过程中,如图所示中,哪一图线可正确表示线框从进入到穿出过程中,ab边两端电势差Uab随位置变化的情况( )
10.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竖直放在匀强磁场中,匀强磁场沿水平方向且垂直于导轨平面.导体AC可以贴着光滑竖直长导轨下滑.设回路的总电阻恒定为R,当导体AC从静止开始下落后,下面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 )
A.导体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导体速度达最大时,加速度最大
C.导体加速度最大时所受的安培力最大
D.导体速度达最大以后,导体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R中产生的热量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一闭合线圈有50匝,总电阻R=20Ω,穿过它的磁通量在0.1s内由8×10-3Wb增加到1.2×10-2Wb,则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 V,线圈中的电流强度I= A。
12.某交流电的电流i=400sin40πt安,这个电流的最大值是______A.该交流电的频率是______HZ.
1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表达式u=311sin314t(V),变压器的变压比是10:1,次级负载电阻R为20Ω,,则负载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初级线圈的输入功率为_____W。
14.如图所示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
(1)将图中所缺导线补接完整。
(2)如果在闭合电键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了一下,那么合上电键后,将线圈A迅速插入线圈B时,电流计指针___ ____;线圈A插入副线圈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迅速向左移动时,电流计指针__ ___。(填“向右偏”或“向左偏”)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15.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面内的平行金属框架宽为L=0.4m,金属棒ab置于框架上,并与两框架垂直,整个框架位于竖直向下、磁感强度B=0.5T的匀强磁场中,电阻R=0.09Ω,ab的电阻r=0.01Ω,摩擦不计,当ab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以v=2.5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时,求:
(1)回路中的感应电流的大小;
(2) 恒力F的大小;
(3) 电阻R上消耗的电功率.
16.如图甲,平行导轨MN、PQ水平放置,电阻不计.两导轨间距d=10cm,导体棒ab、cd放在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每根棒在导轨间的部分,电阻均为R=1.0Ω.用长为L=20cm的绝缘丝线将两棒系住.整个装置处在匀强磁场中.t=0的时刻,磁场方向竖直向下,丝线刚好处于未被拉伸的自然状态.此后,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不计感应电流磁场的影响.整个过程丝线未被拉断.求:⑴0~2.0s的时间内,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与方向;⑵t=1.0s的时刻丝线的拉力大小.
17.图甲为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原理图,其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匀速转动,线圈的匝数n=100,电阻r=10Ω,线圈的两端经集流环与电阻R连接,电阻R=90Ω,与R并联的交流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在t=0时刻,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穿过每匝线圈的磁通量Φ随时间t按图乙所示正弦规律变化。求:
(1)该发电机旋转的角速度;
(2)交流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的最大值;
(3)电路中交流电压表的示数。
附加题(1-5不定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金属杆ab以恒定的速率v在光滑平行导轨上向右滑行,设整个电路总电阻为R(恒定不变),整个装置置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杆中的电流强度与速率v成正比
B.磁场作用于ab杆的安培力与速率v成正比
C.电阻R上产生的电热功率与速率v成正比
D.外力对ab杆做功的功率与速率v成正比
2下图是法拉第研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模型的原理图.将铜盘放在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铜盘,图中a、b导线与铜盘的中轴线处在同一平面内,转动铜盘,就可以使闭合电路获得电流.若图中铜盘半径为L,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回路总电阻为R,从上往下看逆时针匀速转动铜盘的角速度为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回路中电流大小恒定
B.回路中电流方向不变,且从b导线流进灯泡,再从a流向旋转的铜盘 C.回路中有大小和方向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D.若将匀强磁场改为仍然垂直穿过铜盘的正弦变化的磁场,不转动铜盘,灯泡中也会有电流流过
3.如图所示,图线a是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当调整线圈转速后,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如图线b所示,以下关于这两个正弦交流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图中t = 0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均为零
B.线圈先后两次转速之比为3:2
C.交流电a的瞬时值为V
D.交流电b的最大值为V
4.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个不变形的单匝金属圆线圈,线圈所围的面积为0.1m2,线圈电阻为1.规定线圈中感应电流I 的正方向从上往下看是顺时针方向,如图(1)所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时间0~5s内,I的最大值为0.1A
B.在第4s时刻,I的方向为逆时针
C.前2 s内,通过线圈某截面的总电量为0.01C
D.第3s内,线圈的发热功率最大
5、如图(1)所示,水平放置的线圈匝数n=200匝,直径d1=40cm,电阻r=2Ω,线圈与阻值R=6Ω的电阻相连.在线圈的中心有一个直径d2=20cm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按图(2)所示规律变化,试求:
(1)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 (2)电压表的示数;
(3)若撤去原磁场,在图中虚线的右侧空间加磁感应强度B=0. 5T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试证明将线圈向左拉出磁场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上的电荷量为定值,并求出其值.
6.如图所示,MN、PQ为间距L=0.5m足够长的平行导轨,NQ⊥MN。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37°,NQ间连接有一个R=5Ω的电阻。有一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0=1T。将一根质量为m=0.05kg的金属棒ab紧靠NQ放置在导轨上,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与金属棒的电阻均不计。现由静止释放金属棒,金属棒沿导轨向下运动过程中始终与NQ平行。已知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当金属棒滑行至cd处时已经达到稳定速度,cd距离NQ为s=2m。试解答以下问题:(g=10m/s2,sin37°=0.6,cos37°=0.8)
(1)当金属棒滑行至cd处时回路中的电流多大?
(2)金属棒达到的稳定速度是多大?
(3)当金属棒滑行至cd处时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是多少?
(4)若将金属棒滑行至cd处的时刻记作t=0,从此时刻起,
让磁感应强度逐渐减小,可使金属棒中不产生感应电流,
则磁感应强度B应怎样随时间t变化(写出B与t的关系
式)?
15.(1)5A(2)1N(3)2.25W
16答案:⑴1.0×10-3A,顺时针 ⑵1.0×10-5N
17.(1)100rad/s(2)200V(3)126V
1AC2AB3BCD4BC
5.解:
(1)达到稳定速度时,有
(1分)
(2分) (1分)
(2) (1分)
(1分)
得: (1分)
(3)E=mgsin370s—μmgcos370s—mv2=0.1J (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1分/题,共计20分)
1.下图中字母表示的特定的物质或结构,不正确的是
A.A表示脱氧核糖
B.B表示核糖核苷酸
C.C表示蛋白质
D.D表示染色体
2. 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没有生物膜结构,为原核生物
B.大肠杆菌中有两种核酸,但遗传物质只有一种
C.大肠杆菌的可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基因重组
D.其细胞壁可以通过纤维素酶分解掉
3.近亲结婚会增加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主要原因在于
A.近亲结婚容易使后代产生新的致病基因
B.近亲结婚的双方携带的致病基因较其他人多
C.部分遗传病由显性致病基因所控制
D.部分遗传病由隐性致病基因所控制
4.某夫妇所生的2个孩子的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则该对夫妇再生出两个基因型均为AA的孩子的几率是
A.1/2 B.1/4 C.1/8 D.1/16
5.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①F1代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1代表现型的比例
③F2代基因型的比例 ④F2代表现型的比例 ⑤F1代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A.②④ B.①⑤ C.④⑤ D.①②
6.在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G+C)=0.4,则在其互补链、整个DNA分子中,这一比值分别是
A.0.4和0.4 B.0.6和1 C.2.5和1 D.0.4和1
7.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恰当的是( )
? A、 鉴定一匹白马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
B、区分狗的长毛和短毛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测交
? C、不断的提高小麦的抗病系的纯度用测交
? D、检验杂种灰兔F1的基因型用杂交
8.右图为人类某遗传病的系谱图(涂阴影的表示男性患者)该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是
A.Y染色体上的基因 B.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C.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D.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9.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哪一组杂交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
A.WwDd×wwdd B.WWDd×WWdd C.WwDd×wwDD D.WwDd×WWDD
10.据研究,SARS病毒有多种变异类型,艾滋病病毒HIV约有100种不同的形态,SARS和HIV能形成较多不同变异类型的根本原因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环境变化 D.染色体畸变
11.下列情况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A.第5号染色体短臂的部分基因缺失 B.用花药培养出了单倍体
C.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部分结构 D.多一条21号染色体
12.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当气温上升到25.5 ℃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个现象可以说明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 基因突变与温度有关 D. 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13.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不同的有机物。下列被标记的部位组合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4.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或R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D.染色体是DNA的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15.下列各项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
①DNA复制 ②RNA复制 ③转录 ④翻译 ⑤逆转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16.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17.“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操作及结果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同位素35S、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用同时被35S、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经标记的大肠杆菌
C.35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并经保温、搅拌与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离心管沉淀物中
D.由于噬菌体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所以需要寄生生活
18.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19.下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错误的叙述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D.基因决定果蝇的性状
20.下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C.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
D.突变基因必将传递给子代个体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2分/题,共计40分)
21.用溶液培养法培养小球藻时,若用放射性的32P标记培养液中的KH2PO4,则一段时间后,在小球藻细胞中不能够检测到放射性的物质或结构是
A.细胞核 B.线粒体 C.核糖体 D.中心体
22.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下图为此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
C.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母亲
D.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23.假设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a、Cc和Dd)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该生物的部分精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情况,请判断其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
A.2个精原细胞 B.3个精原细胸 C.4个精原细胞 D.5个精原细胞
24.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
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红眼对白眼显性 B. 亲本白眼雄果蝇是纯合子
C. 眼色和性别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D. 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5.从成分、功能方面将细胞器进行归类,不合理的是
A.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
B.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C.含有RNA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叶绿体
D.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
26.下列杂交组合及其子一代表现型情况不能反映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是
A.白花×白花,子一代白花∶红花= 403∶98
B.高茎×矮茎,子一代598棵都为高茎
C.长翅雄性×残翅雌性,后代56只雌性都为长翅,63只雄性都为残翅
D.长毛狗×短毛狗,子一代4只都为长毛狗
27.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三次,则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以及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依次是
A.1/2、7/8、1/4 B.1/4、1、1/16 C.1/4、7/8、1/8 D.1/4、1、1/8
28.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图。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三种DNA分子的位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1、G2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B、C
B.培养基中需加入ATP和相应的酶
C.图中②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是31P和32P
D.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29.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单倍体植株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②单倍体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③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只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
④单倍体就是一倍体 ⑤未受精的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都是单倍体
A.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
30.具有100个碱基对的DNA片断,内含60个鸟嘌呤。如果该DNA连续复制3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A.80 B.120 C.280 D.420
31.如图所示过程,在动植物细胞中正常情况下只能发生的是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③⑤ D.①③⑤
32.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白花甜豌豆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
B.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一定不是3:1
C.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甜豌豆之比为9:7
D.若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5,则亲本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
33.用15N、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再让其侵染细菌,则可以在子代噬菌体的
A.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DNA中找到15N和32P
C.外壳中找到35S D.DNA中找到15N、32P、35S
34.关于蓝藻、黑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都能进行有丝分裂
C.都含有核糖体、DNA、RNA D.都含有叶绿体
35.右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其中e位于X的非同源区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从染色体情况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两种配子
B. 若只考虑3、4与5、6两对染色体,该个体能形成四种配子,且配子间比例相等
C. 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B、b间自由组合
D. 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36.如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图乙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质内
B.图中催化图甲、乙所示两过程的酶1、酶2和酶3是相同的
C.图丙中a链为模板链?b链为转录出的子链
D.图丙中含有两种单糖、五种碱基、五种核苷酸
37.右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Dd的某动物正在分裂的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A.该状态的细胞可发生基因重组现象
B.若①上有A基因,④上有a基因,则该细胞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C.①②③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④⑤⑥为另一个染色体组
D.若①是X染色体,④是Y染色体,其余则是常染色体
38.下列有关育种说法正确的是
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F1自交后代就有可能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B.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具备更多的优良性状
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种自交后代约有1/4为纯合子
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
39.人类在正常情况下,精子形成过程中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数目和类型包含有
①44+XY ②44+XX ③22+Y ④22+X ⑤44+YY
⑥88+XXXX ⑦88+XXYY ⑧88+YYYY
A.①③④⑦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⑦ D.①②③④⑤
40.利用某种植物的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植物基因型AABB。这种植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
体组成是(注:图中 表示染色体形态)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0分)
51. 下面表示蜘蛛的丝腺细胞合成蛛丝蛋白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两图中遗传信息流动的过程 。
(2)甲图中的②与乙图中 (用数字表示)是同一物质,合成后的作用是 。要完成乙图中的生理过程除了需要此物质外,还需要的条件有 。
(3)甲图中③ 是 ,决定乙图中②的密码子是 。连接②与③的化学键结构式为 。
52. 上图A、B是某种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A图细胞中含有????对同源染色体。
(2)B图细胞中染色体①上基因B与突变基因b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阶段。
(3)若图B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Bb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有两个:①?????????????、或②????? ????????? ?? 。(必须说明时期和具体染色体的行为)
(4)D图坐标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y1和y2依次为?? ?、??? ? ,在D图坐标中画出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变化曲线图。
53. 玉米(2n=20)是一种雌雄同株植物。下表表示5个玉米纯系的表现型、相应的基因型及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其中②~⑤品系均只有一个性状属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
(1)若要进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选择品系②和③作亲本是否可行? ;
原因是 。
(2)选择品系③和⑤做亲本杂交得F1,F1再自交得F2,则F2表现为长节高茎的植株中,纯合子的几率为 。
(3)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玉米种子都是杂交种。现有长果穗(A)白粒(b)和短果穗(a) 黄粒(B)两个玉米杂合子品种,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长果穗黄粒(AaBb)玉米杂交种的目的,科研人员设计了以下快速育种方案。
①请在括号内填写相关的基因型。
②处理方法A和B分别是指 、 。以上方案所依据的育种原理有 和 。
54.葫芦科中一种称为喷瓜的植物其性别不是由异型的性染色体决定,而是由3个复等位基因aD、a+、ad决定的,每株植物中只含有中的两个基因。它们的性别表现与基因型如表8所示,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性别类型
基因型
雄性植株
aDa+、aDad
两性植株
a+?a+、a+?ad
雌性植株
ad?ad
(1)由表2可知,决定雌性、雄性、两性植株的基因依次是 。?
(2)aD、a+、ad这三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
(3)请解释雄性植株中不存在纯合子的原因:?????? ??????。?
(4)雄株I与雌株杂交,后代中既有雄株又有雌株,且比例为1:1,则雄株I的基因型 ? 。?
(5)为了确定两性植株的基因型,用上述表格的植株为实验材料,设计最简单的交配实验,用遗传图解加以说明。?
(4)1 1/2 见右图(图2分)
53(1)不行 控制粒色和节长的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2)1/9(3)①Aabb aaBb AAbb aaBB
②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处理(次序不能更换)
染色体畸变 基因重组
54⑴ad 、aD、a+ (全对才给分)
⑵ aD对a+、ad 为显性,a+对ad为显性(2分。少答给1分,其余情况不给分)
⑶因为两个亲本不可能同时提供aD基因,否则两个亲本都是雄性⑷aDad?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 共79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 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 满分5分)
1. What will the man probably do?
A.Take a rest. B.Go to a party. C.Meet his boss.
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He has been caught copying a report. B. He is not free at the moment.
C.He won't leave till the last minute.
3. What is the woman concerned about?
A.Her health. B.Her character. C.Her appearance.
4.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The fridge will be fixed. B.The room will be warmer.
C.The lights will be switched on.
5. What does the man imply?
A.The woman already has too many shoes.
B.The new shoes do not look good enough.
C.He doesn't care where to put the new shoes.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满分15分)
6. Why doesn't the man want to fly?
A.He wants to enjoy the scenery. B.He thinks it's dangerous.
C.He likes taking the bus.
7. Which means of transport does the woman prefer?
A.The bus. B.The train. C.The car.
听第7段材料, 回答第8、9题。
8. Why is the woman worried?
A. She doesn't know what to read. B. She hasn't finished her task.
C. She has no time to write her book.
9.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has been to Europe with the woman.
B. He has forgotten to write his reports.
C. He has finished reading all the books.
听第8段材料, 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at helps to impress the interviewer in the first place?
A. Appropriate body language. B. Excellent memory. C. Natural voice.
11. What should the man do before the interview?
A. Practice handshaking. B. Recite the answers to possible questions.
C. 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mpany.
12. What advice does the woman offer about the topic of salary?
A. Not to mention it at the first interview.
B. Not to bring it up in a roundabout(绕圈子的) way.
C. To let the interviewer mention it next time.
听第9段材料, 回答第13至16题。
13. How does the man kill time?
A. By eating potato chips. B. By watching TV. C. By taking a walk.
14. What does the woman dislike?
A. The square. B. The parks. C. The city.
15.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A. Entertainment. B. Income. C. Quietness.
16. What do the man and woman disagree on?
A. Whether the city needs a symbol.
B. Whether the amusement park should be built.
C. Whether the square is a good place for a walk.
听第10段材料, 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at kind of English lessons does the speaker recommend?
A. Examination skills. B. Reading and writing.
C. Listening and speaking.
18. How can a learner take the lessons when he is not online?
A. By using the downloaded sound files.
B. By making conversations with others.
C. By reviewing words, phrases and idioms.
19. What is mentioned as an advantage of the speaker's online course?
A. It improves learners' English skills quickly.
B. It offers learners better study methods.
C. It helps learners to make friends.
20. What's the speaker's idea about learning English?
A. Being confident in learning. B. Learning English little by little.
C. Having clear learning goals.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3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l分, 满分15分)
21. It was proved that drunk-driving was________for the death of five people in Nanjing.
A. to blame B. blamed
C. being blamed D. blaming
22. A better plan was ________at yesterday's meeting.
A.put forward B.put away
C.put down D.put on
23. The teacher stressed again that the students should not________any important details while retelling the story.
A.bring out B.let out C.leave out D.make out
24. The medical team________ten doctors and six nurses.
A.makes up B.consists of
C.adds up D.consists in
25.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has________time and time again its position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clarified B.proved C.made sure D.showed
26. A quarrel________, which made him________his family.
A. was broken out; break away
B. broke out; break away from
C. was broken away; break down
D. broke down; break out
27. The girl acted properly and confidently during the job interview, which made a deep________on the employer.
A. impression B. expression C. permission D. admission
28. We are hoping that these measures taken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will help________things a bit.
A. sweep up B. speed up C. make up D. save up
29. Tom is a promising student. I am sure that with his________effort, he will make a very successful scientist.
A. usual B. constant C. content D. normal
30. The chief editor demanded that the article ________immediately.
A. must be submitted B. would be submitted
C. submits D. be submitted
31. Once we have________some knowledge, things do not become more difficult, but comprehensible.
A. required B. acquired C. inquired D. inspired
32. —Have you finished your book report?
—Not yet. I couldn't________on it with so loud music next door last night.
A. draw B. devote C. direct D. concentrate
33. So suddenly ________that the animals in the zoo looked very frightened during the total solar eclipse (日全食).
A. did the sky turn dark B. the sky did turn dark
C. turned the sky dark D. was the sky turned dark
34. I don't think Tom's remarks are________;he is not supposed to say so.
A. in place B. in peace
C. in surprise D. in trouble
35. Although the entrance to the cave was very narrow, those visitors managed to________through it.
A. press B. squeeze C. break D. cut
完形填空(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 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 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I watch her and her mother decorate her college dormitory room. Everything is in place organized and arranged. Her room nicely accommodates not only her clothes and bric-a-brac(小摆设), but her ___36___ as well. I begin to accept that her room at home is no longer hers. It is now ours, our room for her when she ___37___.
I ___38___ myself thinking of when I held her in the cradle of my arm, in the chair alongside my wife's hospital bed. One day old. So ___39___, so beautiful, so perfect, so ___40___ dependent on her new, ___41___ parents. Time marches relentlessly(不停地).
She looks up now, catching me ___42___ at her, causing her to say to her mother." Mom, Dad's looking at me ___43____”.
The last few days, I touch her arm, her face--- ___44___ that when my wife and I return home, she will not be ___45___ us. I have so much to say, but no ___46___ with which to say it.
My ___47___ changed from the day I drove this child home from the hospital. I saw myself ___48___ that day, and it has led to a lot of places that I would never have found on my own.
She says, “It'll be all right, Dad. I'll be home from school ___49___.” I tell her she will have a great year but I say little else. I am afraid somehow to speak and I only hold on to our good-bye hug a little longer, a little ___50___.
I gaze into her eyes and ___51___to go. My wife's eyes follow her as she leaves us. ___52___ do not. Maybe if I don't look, I can imagine that she really hasn't ___53___ ; I know that what she is embarking upon(开始) is exciting and wonderful. I remember what the world looked like to me ___54___ everything was new.
As I walk to the car with my wife at my side, my eyes are wet, my heart is sore, and I realize that my life is ___55___ forever.
36. A. sister's B. teachers' C. mother's D. roommates'
37. A. lives B. visits C. separates D. graduates
38. A. force B. leave C. find D. have
39. A. small B. big C. funny D. strong
40. A. severely B. totally C. slightly D. strictly
41. A. innocent B. casual C. qualified D. inexperienced
42. A. laughing B. staring C. glaring D. looking
43. A funny B. frightening C. kind D. sad
44. A. expecting B. imaging C. knowing D. doubting
45. A. for B. with C. within D. along
46. A. sentence B. quotes C. saying D. words
47. A. day B. career C. life D. age
48. A. easily B. carefully C. differently D. seriously
49. A. quick B. soon C. fast D. rapidly
50. A. gentler B. softer C. tighter D. warmly
51. A. start B. turn C. run D. wonder
52. A. Hers B. My wife's C. Mine D. Ours
53. A. gone B. grown C. born D. found
54. A. although B. where C. when D. why
55. A. destroyed B. beginning C. ended D. changing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每题2分, 共12题, 满分24分)
阅读下列短文, 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 选出最佳选项, 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The new mayor of Hillsdale, Michigan, is a man of the people, ready to listen to their problems, but only until 6 p.m. Then he has to do his homework. Michael Sessions, 18, beat former mayor Douglas Ingles, 51, by just two votes and became the new mayor of Hillsdale. He is America's youngest mayor.
As Sessions was too young to enter the election in the spring of 2005, he registered- to vote on Sept. 22, one day after his 18-year-old birthday. The day after that he started his write-in campaign, which means he should persuade voters to remember his name and write it by hand on the voting ballots(选票)·
To help get his name known, Sessions earned$700 by selling apples over the summer. He spent the money on posters and put them on the Hillsdale's lawns.
Sessions' month-long campaign included going door to door, explaining his ideas of the town's future in the kitchens of his neighbors. "They'd look at me, and say‘How old are you again? How much experience do you have?'And I say‘I'm still in high school', "he said. Sessions promised Hillsdale's voters he would renew local economy. “I was hopeful the whole time, ”he explained. One day he spent so long out on the streets knocking on the doors that he ended up in a hospital emergency room·
Sessions said that his schoolwork will not get in the way of his job as a mayor. “From 7:50 a.m. to 2:30p.m., I'11 be a student. From 3 to 6, I'11 be the mayor of Hillsdale," he said.
“He did a very brave thing that couldn't have been easy for him to do, "said Jack Vettel, a councilman in Hillsdale, a city of 8,200 about 75 miles southwest of Detroit. "He does care about this town. He's been here all his life. ”
Sessions will receive$3, 600 a year during his four-year term, and will work out of his bedroom since the town does not provide the mayor with an office.
56. What is TRUE of Sessions' election campaign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Sessions launched his election campaign on Sept. 22.
B. Sessions worked so hard that he once tried to persuade people in a hospital.
C. Sessions won the election campaign by a very close outcome.
D. Sessions felt disappointed when asked about his age and experience.
57. In order to gain more support from the voters Sessions had to do all these things EXCEPT_.
A. put up posters' B. renew the economy
C. sell apples D. talk to neighbors in. kitchens
58.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passage?
A. American mayors usually work from 3 p. m. to 6 p. m.
B. In America, young people are encouraged to get involved in politics.
C. All teenagers are allowed to enter political elections.
D. American mayors receive a salary of 3, 600 a year during their 4-year term.
5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st summarize the text?
A. Schoolboy becomes American's youngest mayor.
B. How to become a teenage mayor.
C. Hard work is the ticket to success.
D. Never too young to shake the world.
B
Every spring scores of people flock to the Buzzard Festival at Hinckley, Ohio. They come to watch for buzzards. Most would be glad just to take a look at a buzzard. If they do see one of these" flying garbage cans", it will probably be circling high in the sky. From there it can watch the ground for signs of the waste and the dead animals on which it feeds.
The buzzard is the ugliest bir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fact, it may well be the ugliest bird in the world. It has a small, bare, pink head. Its thick body is covered with dark, rough feathers.
In spite of its looks, the buzzard is important to the people of Hinckley. It is their first sign of spring. After a winter in the south, buzzards return to their homes in the north. In the Hinckley area, they always return on March 15. No one knows why. But they have come back to Hinckley Ridge on that day, sure as clocks work, for at least forty years.
The excitement starts in February. By the middle of March it has reached a high peak. Bets are placed. Prizes go to the person who sees the first buzzard. Radio stations and newspapers tell of the coming festival. And on the weekend after March 15 the people of Hinckley hold their Buzzard Festival.
The people come and look around. They chat. They eat their fill of pancakes and sausages. Then they drive past Buzzard's Roost on Hinckley Ridge.
A lot of them stop near the road at the stand set up to give information to visitors. There they can hear, from a recording, the main facts about the buzzard. They can see a stuffed buzzard. They can look at some pictures taken of buzzards in other years. With good luck and a strong pair of field glasses, they may sight one or two live buzzards high in the sky.
Buzzards may be ugly. They may be "flying garbage cans". But in Hinckley they are just as welcome as the swallows in Capistrano, California. It would be a sad spring indeed if the buzzards ever failed to come back to Hinckley Ridge.
60. A good title for this story would be __________.
A. The Hinckley Buzzard Festival
B. Buzzard, the Ugliest Bird
C. Why the Buzzard Has a Pink Head
D. The Return of“The Garbage Can"
61. The buzzard is called the "flying garbage can" because it __________.
A. is ugly B. eats waste and dead animals
C. looks like a garbage can D. collect rubbish on the ground
62. The surprising thing about Hinckley's buzzards is that_.
A. they spend the winter in the south
B. they come very close to the town
C. they return on the same day each year
D. both buzzards and swallows return to Capistrano on March 15
63. At the information stand, visitors to Hinckley's Buzzard Festival can _________.
A. learn some facts about the buzzard
B. easily see a live buzzard
C. take some pictures with the background of live buzzards
D. feed their fill of pancakes and sausages to buzzards
C
I have a friend who lives by a three-word philosophy: Seize the moment. Just possibly, she may be the wisest woman on this planet. Too many people put off something that brings them joy just because they haven't thought about it, don't have it on their schedule, didn't know it was coming or are too strict to depart from their routine.
I can't count the times I called my sister and said,“How about going to lunch in half an hour?” She would gasp and stammer(结结巴巴地说), “I can't. I have clothes on the line. My hair is dirty. I wish I had known yesterday. I had a late breakfast. It looks like rain.”And my personal favorite response:“It's just Monday.”She died a few years ago. We never did have lunch together. From then on, I've tried to be a little more flexible.
Life has a way of going faster as we get older. The days get shorter, and the list of promises made to ourselves gets longer. One morning, we awaken, and all have to show for our lives is repetition of “I'm going to”,“I plan on” and “Someday, when things are settled down a bit.”
When anyone calls my“seize the moment” friend, she is open to adventure and available for trips. She keeps an open mind on new mind on new ideas. Her enthusiasm for life is contagious. You talk with her for five minutes, and you're ready to trade your bad feet for a pair of Rollerblades and skip an elevator for a bungee cord.
My lips have not touched ice cream in 10 years. I love ice cream. The other day, I stopped the car and bought a triple-decker. If my car had hit an iceberg on the way home, I would have died happy.
Now go on and have a nice day. Do something you WANT to, not something on your SHOULD DO list.
64. The example of the writer's sister serves as__________.
A. an argument B. an introduction C. a support D. a conclusion
65. The writer thinks that the underlined excuse “It's just Monday.”is acceptable, because __________.
A. it is still likely that they can have lunch together some time later
B. it sounds most reasonable of all the excuses.
C. it shows respect for the writer's suggestion
D. it indicates the time when they can have lunch together
66. The underlined word “contagious” in the fourth paragraph means “_________”.
A. appropriate B. influential C. practical D. evident
67.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writer by writing this passage?
A. To suggest how time flies.
B. To persuade busy people to relax.
C. To advise people to keep their promise.
D. To convince readers to be flexible on their schedule for practical joy.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21分)
一 短文改错:(共10小题, 满分10分)
下面短文中共有10个错误, 请找出并按要求在文中标记并改正在短文下的横线上。
如多一个词: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在短文下边横线上写出该词, 并也用斜线划掉。
如缺一个词: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 在短文下边横线上写出该加的词。
如错一个词: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 在短文下边横线上写出改正后的词。
My grandfather was a teacher. He was the head teacher of a school for boys at the ages of thirteen and eighteen. I know that he was a kind man, because when I am young, he gave me presents, and set me on his knees, and told me stories. And the boys at his school were afraid of him. At school, when he walked into a room full of noise boys, there was silence at once. When he looked at a boy with a certain look in his eye, that boy went red in the face, and looked down his shoes. If a boy brought to him careless work, my grandfather picked up a boy's book and threw it across the room, shouting,“Do it all again, and take it back in the morning!” If the boy was later, or if he forgot to take the work, he had to do it again.
二 书面表达(满分11分)
中暑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疾病,严重者可以危及生命。请根据图片内容并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常识,写一篇介绍中暑以及如何对中暑患者进行急救的短文。
参考词汇:中暑heatstroke;抬起elevate;保持呼吸通畅maintain an open airway
杭西高2013年3月高二英语考试
参考答案
21-25 AACBA 26-30 BABBD 31-35 BDAAB
36-40 DBCAB 41-45DBACB 46-50DCCBC 51-55BCACD
56-60 CBBAA 61-65 BCACA 66 B 67 D
短文改错:
My grandfather was a teacher. He was the head teacher of a school for boys the ages of thirteen and eighteen. I know that he was a kind man, because when I young, he gave me presents, and set me on his knees, and told me stories. the boys at his school were afraid of him. At school, when he walked into a room full of boys, there was silence at once. When he looked at a boy with a certain look in his , that boy went red in the face, and looked down his shoes. If a boy brought him careless work, my grandfather picked up boy's book and threw it across the room, shouting, “Do it all again, and it back in the morning!”If the boy was , or if he forgot to take the work, he had to do it again.
参考范文:
Heatstroke is an illness caused by being in great heat for too long.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heatstroke is the high body temperature.
Care should be centered on lowering the body temperature as quickly as possible. Failure to do this may result in death. The right first aid measures for heatstroke are as follows: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1分, 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痉挛(jìng) 赝品(yàn) 踯躅(chú) 颐指气使(yí)?
B.倾圮(pǐ) 脚踝(huái) 蜷缩(quán) 卷帙浩繁(zhì)
C.蹒跚(shān) 黏泥(nián) 伛偻(yǔ) 戛然而止(gá)
D.干瘪(biě) 龌龊 (chuò) 皱襞 (bì) 掎角之势(j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抱怨 媲美 纡尊降贵 阒无一人
B.勋绶 暴燥 破釜沉舟 浮想联翩
C.震撼 凋敝 风弛电掣 美轮美奂
D.摩娑 周正 端庄雍容 踌躇满志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黑人得不到公民的 ,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②易中天为在“百家讲坛”讲好“汉代风云人物”, 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③别的什么都不会有,只有________着光亮和黑暗的空间,中间隔着一条条粗大的茎干,也许在更高处还有一些色彩不很清晰的——淡淡的粉红色或蓝色的——玫瑰花形状的斑块,随着时光的________,它会越来越清楚,越——我也不知道怎么样……
A.权利 批阅 充实 流逝 B.权力 批阅 充塞 消逝
C.权利 披阅 充塞 流逝 D.权力 披阅 充实 消逝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清兵卫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自不同地区的葫芦,把小小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
B.多次饰演伟人形象的著名演员唐国强内心睿智而沉着,既有书生的儒雅又有帝王般的霸气,他的风度令人侧目而视。。
C.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D.素芭的这种语言琳琅满目,从蟋蟀鸣叫的草地到星空无言的世界,只有手势、表情、音乐、哭泣和叹息,充盈在那广阔的语言世界。
5.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炼金术士》是一部以事件辅佐人物成长的小说,它讲述的是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梦见在埃及金字塔附近埋着一批宝藏,在吉卜赛老妇人和撒冷之王麦基洗德的引导下踏上寻梦之旅和抵达梦想。
B.米兰·昆德拉说过,如果小说有某种功能,那就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这说明小说这个文体,不是要将世界简单化,而是将看似简单平凡的事物复杂化。
C.在法国传统文学中,莫泊桑的宗师是福楼拜和他的《包法利夫人》,直截了当与不拘陈规的叙述方式和节奏对他影响很大。
D.所谓象征,就是通过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情感,它要求象征物和被象征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能使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反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广阔的思考空间。
6.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青年》,长篇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我们现在所指的“托尔斯泰主义”指的是他曾创立的一种思想体系,主要包括不抵抗主义,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勿以暴力抗恶三方面的内容。
B、“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中,特别是小说和电影中广为应用的写作技巧。“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代表作家有德国的歌德、席勒,法国的乔治·桑,英国的雪莱、拜伦。
C. 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丹柯》充满了“有价值东西被毁坏”的悲剧性,而情节设置上一波三折又进一步凸显了主题的悲剧意味,丹柯这一英雄形象也因此显得丰厚饱满。从审美效果来说,结尾崇高的悲剧色彩更能使作品获得成功。
D. 《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而《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他的生活信念,也是海明威要表达的思想——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必须具有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7.填写下列空格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曾看到她在几架翼琴的伴奏下跳波洛涅兹舞,曾听见她用懒洋洋的声音朗诵《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篇什。于是那古朴的、充满幻想的生活又映现在我眼前……当初, , , , ,她们长长的睫毛妩媚地垂在忧悒而温柔的双眸上……?
①她们娇妍的脸庞上流露出贵族的气度
②在贵族庄园里有过多么好的少女和妇人啊
③她们的华发梳成古色古香的发式
④她们的肖像从墙上俯视着我
A.①④③② B.③④①②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6分)
提 琴
[美国]保·琼斯
从我幼年时一直到长大离开家上大学,甚至在那之后,我舅舅迈克的小提琴一直被视为家中的珍宝。它已成为某种象征。
我还记得迈克舅舅第一次让我瞧他那把小提琴。他打开陈旧的黑盒子,里面衬垫着鲜艳华丽的绿天鹅绒,那把琴静静地平卧其中。“现在你可看见了一把出自名匠的古琴。”他语调庄重地告诉我,并且让我透过琴面的f形音孔观看里面褪了色的标记。是他父亲给了他这把琴,追根溯源,琴是一位先辈从意大利带来的。
我父亲是一位面包师傅,在爱塞克斯大街新开辟的面铺是他从事的一桩最大的冒险事业。下面打算作为面包房,背面将辟为冷饮室,里面的桌子都是大理石贴面。当父亲头一次告诉母亲这个计划时,他心里异常兴奋。
“我告诉你,玛丽,根本不会有危险,”看见母亲脸色不对头,父亲说道,“你只要在这份三千美元的借贷申请书上签个名就行了。”
?“可如果是抵押贷款,”她呜咽地说道,“他们可以把我们一家子撵到街上,我们要成为叫花子的,卡尔。”
“我想稍微讲几句。”舅舅说。他站起来从陈列柜顶上取下那把小提琴,“我从报上读过,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卖五千元。把它拿去卖了,卡尔。”
“哦,迈克!”母亲很吃惊。
“我可不愿那么做,迈克。”父亲说道。
“如果你赶快的话,”迈克舅舅告诉他,“你可以在老埃雷特关店之前赶到他那里。”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于是我父亲腋下夹着提琴盒出门了。
过了一阵子父亲从前门进来,他吹着口哨,脚步轻捷,可是仍然夹着那只提琴盒。他做的头一件事便是将琴盒放回到陈列柜顶上的老地方。
“我都已经走到埃雷特那家店的门口了,可我心里突然起了个念头,”父亲解释道,“我们干吗要卖它?就放在老地方不挺好的吗?这就像我们有了一只保险箱,里面放着崭新的五十张一百元面额的票子。有了这笔钱,我们就用不着为那笔三千元的贷款担惊受怕了。你说是吗,玛丽?如果我们要还的话,只消穿过三条马路到埃雷特那家店去就行了。”
母亲显出欣喜的表情:“我很高兴,卡尔。”
“一个很明智的主意,”迈克舅舅裁决道,“另外,我自愿把这把琴留给小玛丽,供她在大学里念书的费用。”
那笔贷款并没有给家里造成麻烦。我进中学后,上午上课,下午就在店里帮忙。
在我即将上大学的那年夏天,迈克舅舅溘然长逝,于是他的小提琴便传给了我。
“他们难道没有让你们勤工俭学的方案吗?”一天晚上,父亲问我。
我告诉他确实有。
“我想那样最好。”他突然说道,“我在你衣柜的抽屉里放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两百元,应该够缴你开始的那些费用了。你母亲可是就指望那把小提琴的。”
母亲确实是这样。不过她不再忧心忡忡,这把琴已经属于我了。
在我离家的头一天,父母都在店里忙着,我提着这把琴来到埃雷特的乐器店。这位老人从后房走出来,眼睛像猫头鹰般一眨一眨。
我打开琴盒:“它值多少钱?”
他拿起琴来:“卖二十五元,也许能卖到五十元,这就要看谁愿意要它了。”
“可这是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呀。”我说。
“不错,这上面确实有他的标记,”他彬彬有礼地说道,“许多小提琴上都有这种标记,可并不是真的,这也绝不会是真的。”他好奇地凝视着我,“我以前见过这件乐器,你是不是卡尔·恩格勒的女儿?”
“是的。”我简短地回答道。当然,这把琴我没有卖掉,我把它带回家,放到楼上自己的房间去了。在我离家前最后那次晚餐席上,母亲偶然朝陈列柜顶上瞟了一眼。“琴呢?”她问道,一面把手贴在自己胸口,“你们把它卖了?”
父亲显得很忧虑,看到我摇摇头。“在楼上我的衣箱里,”我告诉她,“我想把它放到学校我的房间里,平时看到它就使我想到自己的家。”
母亲高兴起来,显得很满意。“此外,”我继续说道,“那样的话,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我需要钱用,你们就用不着为我担心了。这就像我拥有了一个装得满满的钱匣子,是这样吗,爸爸?”
“是这样,玛丽,是这样的。”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8.小说第二段为下文哪些情节提供了依据?请分点概括说明。(4分)
9.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复杂的心理?(4分)
(1)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
(2)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10.请概括“我”(小玛丽)这一形象的主要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
11.小说第一段说:“它已成为某种象征。”请结合全文,探究“象征”一词的丰富内涵。(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2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唐代小说,完成12-16题目。(18分)
离魂记 陈玄祐
天授三年,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性简静寡知友。无子,有女二人。其长早亡,幼女倩娘端妍绝伦。镒外甥太原王宙,幼聪悟,美容范。镒常器重,每曰:“他时当以倩娘妻之。”后各长成,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家人莫知其状。后有宾僚之选者求之,镒许焉。女闻而郁抑,宙亦深恚恨。托以当调,请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之。
宙阴恨悲恸,决别!上船,日暮,至山郭数里。夜方半,宙不寐,忽闻岸上有一人行声甚速,须臾至船。问之,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宙惊喜发狂,执手问其从来。泣曰:“君厚意如此,寝梦相感。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将杀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宙非意所望,欣跃特甚。遂匿倩娘于船,连夜遁去。倍道兼行,数月至蜀。
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其妻常恩父母,涕泣言曰:“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天地)之下,胡颜独存也?”宙哀之曰:“将归,无苦。”遂俱归衡州。既至,宙独身先至镒家首谢其事。镒曰:“倩娘病在闺中数年,何其诡说也?”宙曰:“见在舟中。”镒大惊,促使人验之。果见倩娘在船中,颜色怡畅。讯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异之,疾走报镒。室中女闻喜而起,饰妆更衣,笑而不语。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其家以事不正,秘之。惟亲戚间潜有知之者。后四十年间,夫妻皆丧。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
玄祐少尝闻此说而多异同,或谓其虚。大历末,遇莱芜县令张仲规,因备述其本末。镒则仲规堂叔,而说极备悉,故记之。
12.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宙亦深恚恨(非常,十分)??????B.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白白地)
C.今将夺我此志(强行改变)??????D.见在舟中(看见)
13.下列句子中的“其”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家人莫知其状???????????????? B.其妻常恩父母
C.何其诡说也?????????????????? D.或谓其虚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 B.他时当以倩娘妻之
C.其妻常恩父母???????????????? D.家人异之
15.对这篇小说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镒从前曾答应自己的外甥王宙,等女儿长大以后,把女儿送到太原去和王宙结婚,可后来张镒却答应了宾僚的求婚,把女儿嫁给了宾僚。
B.张镒被征调到京城去做官,但张镒不愿离开清河,就派王宙到京城去贿赂朝廷官员,于是才有了王宙与倩娘的生离死别。
C.当王宙和倩娘决别上路以后,倩娘自杀身亡,然后她的灵魂追上了王宙,和王宙私奔到四川,并生下了两个孩子,后来又和王宙一起回到了清河娘家。出人意料的是,在这五年里,张镒家竟然还没有埋葬倩娘。
D.陈玄祐小时候曾听到过倩娘离魂的事,后来又亲耳从张镒的堂侄、莱芜县令张仲规那里听到这件事的始末,意在表明这件事是真实的,而不是作者胡编乱造出来的。
1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每题3分)
(1)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天地)之下,胡颜独存也?
(2)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
(二)古诗文默写。(5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李密《陈情表》)
② ▲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 《渔父》 )
③ ▲ ,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④???????▲??? ?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⑤ ▲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四、作文(40分)
18.窗外,雨依旧下着,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好像在诉说着什么……
请自拟标题,并以此为开头,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答卷
一、 (选择题各3分,共2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二、阅读(共16分)
8.小说第二段为下文哪些情节提供了依据?请分点概括说明。(4分)
9.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复杂的心理?(4分,每题各2分)
(1)
(2)
10.
(4分)
11.
(4分)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12
13
14
15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
(3分)
(2)
(3分)
17、名句名篇默写(5分)
(1)
(2)
(3)
(4)
(5)
四、作文(40分)
18.窗外,雨依旧下着,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好像在诉说着什么……
请自拟标题,并以此为开头,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四、作文(60分)
窗
外
,
雨
依
旧
下
着
,
那
淅
淅
沥
沥
的
雨
声
,
好
像
在
诉
说
着
什
么
…
…
100
200
300
400
600
700
800
900
1000
《外国小说欣赏》语文试题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8、①舅舅决定忍痛卖琴。②父亲去卖琴。③舅舅把它作为财产送给“我”。④母亲舍不得卖琴。⑤我去卖琴。(本题5分,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2分,四点及以上得5分)
9、(1)因被迫卖掉祖传珍宝而痛苦无奈;为能用这把提琴帮助妹妹一家渡过难关而欣慰。(3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全得3分,意思对即可)
(2)父亲估计到‘我’知道了真相,既赞许‘我’的做法,又为‘我’知道真相,过早地承担家庭的责任而感到无奈和不忍。(答“估计‘我’没有了解到事情的真相而轻松,同时又怕‘我’从自己的眼神中看出破绽因心虚而回避”也对)(3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全得3分,意思对即可)
10、主要性格特点:勤劳、能体贴理解家人。(答“善解人意”、“成熟懂事”也可)(2分)作用:①“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深化主题;③通过“我”侧面烘托“父亲”的形象。(4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11、①关键时刻舅舅决定卖琴帮助我们,后来又把它作为财产送给我;母亲不愿轻易卖琴:琴是亲情的象征;②父亲得知琴是赝品却并没说破,而是巧妙地保护着舅舅的梦想和母亲的希望:琴是善良心地的象征;③“我”得知真相后,理解并学习父亲的处理方式,琴见证了父亲对“我”的影响:琴是精神财富的象征。(本题6分,言之成理,答出两点即可)
12、C 13、C 14、D 意动,其他名作动 15、D
附译文:
武则天天授三年,清河郡有个张镒,因为到衡州做官,就在那里安了家。张镒性情简淡好静,少有知音朋友。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长女早年夭折,幼女名唤倩娘,端庄美丽,无人能及。张镒的外孙王宙是太原人士,从小就聪明有悟性,貌美有风仪。张镒非常器重这个外甥,每每对他说:“将来定当把倩娘嫁给你做妻子。”渐渐的,倩娘和王宙各自长大了,他们私下里时时彼此爱慕思念,家人却并不知道。后来张镒的幕僚中有去选部的人向张家求亲,张镒就同意了。倩娘听闻此事,郁郁寡欢;王宙知道后也深深怨恨,随即托词说应当调任,向张家请辞去京城。张家劝止不住,于是厚礼相待地送走了外甥。 王宙与舅舅告别上船,心中暗暗悲怆。傍晚时分,船行水路穿过山峦几重停在了数里之外。半夜里,王宙正辗转难眠,忽然听到岸上有人赶来,步履非常迅速匆忙,片刻之间就到了船边。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倩娘赤着脚徒步追来。王宙欣喜若狂,抓住倩娘的手问她因何而来。倩娘泣声回答道:“你的情谊是如此厚重,即便在睡梦里我都感应。如今父亲将我许给别人,强行改变我的意愿,而我又知道你对我情深似海不会轻易改变,我前思后想惟恐你杀身徇情,所以不顾性命、舍弃了家人来私自投奔。”王宙听完喜出望外,欢欣雀跃。于是就将倩娘隐匿在船中,连夜船行而去。两人加速赶路,不出数月就到了四川。
又过了五年,两人已经生了两个儿子,与张镒更是音信断绝。倩娘思念父母,常常对着王宙哭泣说:“我当年不肯辜负你的情义,背弃了礼仪伦常和你私奔。从那时到现在五年了,与父母恩断义绝(和父母断绝来往),生在天地之间,有什么脸面一个人活下去呢?”
王宙听了,也为妻子的话伤心,说:“我们这就将回去,再也不必为远离双亲而痛苦。”于是夫妻二人一起回到了衡州。等到了衡州,王宙独身一个人先到了舅舅张镒家中,为自己带走倩娘的事谢罪叩头。张镒诧异道:“我女儿倩娘明明卧病家中已经好几年了,你怎么这样胡说呢!”王宙说:“你若不信,可以到船上与倩娘相见!”张镒大惊,忙差家人去看,果然看到倩娘坐在船中,神情怡然欢畅,见到来验看的家人,还询问说:“我父母可否安泰?”家人惊为异事,急忙跑回来告知张镒。此时内室中卧病多年的女儿也听闻后欢喜地起身,梳妆更衣,笑颜逐开却并不说话。这倩娘出去迎接她,忽然两人完全合为一个,她们的衣服裤子也都叠合在一起。 张家觉得这件事终究算是离奇不正,于是隐瞒不说。只有亲戚中偶有偷偷知道的。后来又过了四十年,王宙倩娘夫妇过世了。他们的两个儿子因为孝廉而获取了功名,当了县丞县尉。 我陈玄佑年少的时候常常听说这个故事,或雷同或相异,或有人说是假的。唐代宗大历年末,我遇见了莱芜县令张仲规,他向我详细讲述了这个故事的本末。因为张镒是他的堂叔,而他的讲说也十分细致完备,我因此把它记录下来。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