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1课《走进春天》【教学主题】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的景色及人和动物的活动。【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形成创意,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外化性行为,注重功能性。"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春天是很多艺术作品中经常表现的题材。春天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河岸上随风轻摆的杨柳,树林里悄悄绽放的迎春,操场上正在放风筝的孩子,田地里忙于春耕的农民。春天是春游的好时光,绿色的春天万物复苏,春天中的美景美不胜收,令学生印象深刻,是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造的有利时机。引导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的情景。2、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形、色等美术语言,学习尝试了多种绘画造型等工具,也多渠道体验了现代教学的媒材效果,能运用说说、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物象,有一定的色彩基础,也具备了一定的线条以及多种材料的运用能力和交流能力,但学生的动手操作、绘画表现能力还处于学习发展阶段。【教学目标】1、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构图及色彩经验表现春天的情景。2、引导学生根据命题进行创作,体会创作的乐趣。3、培养学生的想象与造型能力,通过绘画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热情。同时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的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观察春天的色彩变化和各种人与动物的活动,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色彩、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所需要条件】1、教具准备:教学课件、绘画图片。2、学具准备:彩色纸、画纸等绘画工具。【评价任务】1、学生根据本课的学习如何用构图和色彩表现春天。2、通过绘画提高学生的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热情。同时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的情怀。【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想从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 (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 》)歌曲里唱道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谁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迷人的春天。导入新课《走进春天》播放图片:这幅图让我想到了苏轼在诗中所写: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似乎对春总有诉不完的情感,谁还知道关于春的诗句?春天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春天是一首首抒情的诗。【设计意图: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想象。】二、出示课件,感受春天。(一)感受春天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春天的美景,利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你从哪些地方感觉到春天来了 学生思考回答:看到了树木、田野、花草、放风筝的人、农民在耕地、踏青的人等;从春天的色彩、春天里人的活动等感觉到春天来了。(二)尝试发现1.除了用色彩表现春天,还可以通过什么表现春天 你知道哪些 学生描述如:添画小燕子、蜜蜂、蝴蝶等表现春天。2.谁来说一下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发表看法。这么美的春天,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它留住呢 你能把它画出来吗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同学们画笔下多姿多彩的春天。三、评价交流(一)实践练习布置作业:今天我们就以春天为主题,用春天的色彩把春天里的所见所闻画出来。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教师巡视指导。(二)展示评价1.学生自愿展示作品,并告诉大家是怎样想的,怎样表现的。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比一比,哪幅画面最美丽 你认为哪里最有意思,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一)课堂小结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可以到大自然里尽情感受春天的美,还要做个护花使者,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二)拓展延伸用绘有春天颜色的纸,剪成漂亮的拉花,装扮教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