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6.1《大堰河—我的保姆》(共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6.1《大堰河—我的保姆》(共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艾青
1.了解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诗的运用和作用。
2.学习用诗歌的形式描写并抒发感情。
3.学习、把握诗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4、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难点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目标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现代诗歌异彩纷呈,盛极一时,其中不乏忧国忧民之作。追忆历史的光阴到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 ,思念感激之情冲击着诗人的心,挥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涵了浓浓深情的诗歌,是呈给自己乳母的感恩之作,更是呈现给中国劳苦大众的一首赞美诗。这位诗人就是艾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1.写作背景
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5岁时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空气里长大”的。因此他对他的养母大堰河(大叶荷)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刻骨铭心的。
一、导入
2.作者介绍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皈田蒋村。他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国运动被捕,在狱中开始诗歌创作。1935年10月出狱,次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大堰河》,受到文坛重视。
艾青的主要作品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海岬上》等。他的诗运用散文化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刻画艺术形象,语言朴素清新,韵律和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3.题目解说
艾青的保姆大堰河,是离艾青老家五里远的大叶荷村人,很小就被卖到艾青的家乡——畈田蒋村当童养媳。她“卑微到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人们只好用她的出生地“大叶荷”称呼她,浙江金华方言中,“大堰河”与“大叶荷”谐音,因此,把她叫成“大堰河”。大堰河一生命运非常悲惨,与前夫生了三个孩子;前夫死后,从邻近村招赘,又生了两个孩子。那时农民生活非常艰难,除了苛捐杂税,还有地主盘剥。大堰河孩子多,生活更是艰难,她受尽煎熬,仅四十多岁就离开了人世。
1.读准字音
荆棘 jīng jí 虱子shī
掐死qiā 火钵bō
凌侮 líng wǔ 冰屑xiè
炖肉 dùn 叱骂 chì
碾碎niǎn 忸怩nǐu ní
模样 mú 给予jǐ
团箕 jī 悄然qiǎo
2.理解词义
童养媳:旧社会中领养人家的女孩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后结婚,叫童养。童养的儿媳妇叫童养媳。
二、预习
瓦菲: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 。
典押:一方把土地或房屋等物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付利息,议定年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
天伦叙乐:家庭骨肉团聚的欢乐。
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悉索:象声词,细微的声响。
冬米:即糯米,也叫江米
麦糟:麦子酿酒后剩下的残渣,可作猪食用。
凌侮:欺侮,侮辱。
漂泊: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匾:ɑ.上面题着作为标记或表示赞扬文字的长方形木牌;b.用竹篾编成的器具,圆形平底,边框很浅,用来养蚕或盛粮食。
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B )
A.酱碗 抚摸 凋花 扭扣
B.B.棺材 叱骂 漂泊 咒语
C.菜蓝 辉煌 凌侮 凄苦
D.D.青苔 虱子 围裙 瓦霏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 )
为了他,常________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
在师傅和地主的________声里过着日子。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________。
A.悄悄 叱骂 凌侮
B.静静 叱骂 欺负
C.悄悄 责骂 凌侮
D.静静 责骂 欺负
5.选词填空:
忸怩 扭捏
①别____________,大方一些。
②她____________了大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
答案:
忸怩 扭捏
6.理清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节)写大堰河得名的原因及大堰河与自己的关系;
第二部分(4-8节)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质,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与尊敬;
第三部分(9-11节)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
第四部分(12-13节)表达写作目的和对大堰河的赞美、思念之情。
情感线索
1.从哪些地方表现出大堰河对诗人有慈母般的爱?
(1)第4节,用八个排比句集中写大堰河对乳儿的爱。这八句实在是八个出色的细节,把她的爱心写得非常具体、充分。“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两句首尾反复,起了点化、强调感情的作用。
(2)第5节,叙写“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之后,发问道:“啁,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显而易见,从哭声中传达出来的是对乳儿的爱。这种间接表现的方法是十分有力的。
(3)第8节,进一步写大堰河对乳儿之爱,其细节有切糖、夸画、赞儿、梦做“婆婆”等。特别是那个梦,表现她具有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写得浪漫,富有幻想、激情。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爱至极致,不禁做起梦来。她的梦可以看作对乳儿的祝福,当然也表现出她个人的精神要求。不过,她很本分,知道自己地位低下,不配享受这幸福,所以她不敢把梦对人说。
三、导读
2.大堰河勤劳纯朴、宽厚善良、只求奉献的精神品质在哪些地方表现出来?
第4节,描写她在家整天做家务,带孩子,忙得不可开交。
第7节,用6个排比句集中写她在乳儿家劳动,年复一年,始终“含着笑”,显得那样勤劳纯朴,宽厚善良。为了乳儿,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洗衣、做菜、喂猪、熬汤、收麦晒豆……什么都肯干,表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
3.为什么说大堰河的形象意义决不仅仅是对大堰河个人的讴歌与赞美?
大堰河的性格特征和不幸遭遇,在旧社会颇有典型性。
诗人在第12节里明确写道:这首诗是“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由此可见,“大堰河”是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保姆。诗人对她的讴歌和赞美,实质上是对广大劳动妇女的讴歌和赞美。
4.如何理解“紫色的灵魂”?
(1)一方面,紫色是高贵、神圣的象征,“紫气东来”、“紫禁城”。大堰河身份虽卑贱,但她慈爱、善良、勤劳,集中了人之美德,她的灵魂最高贵、最伟大。
(2)另一方面,紫色是伤痕的颜色,是凝血的颜色,是因窒息而死的人的颜色,代表了不幸、苦楚、伤痛和死亡,大堰河苦难一生,结局悲惨,因而称之为“紫色的灵魂”。
5.如何理解“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赞美大堰河固然是艾青写这首诗的初衷,但诗人的笔触远不止于此,他是要通过对大堰河勤劳、善良、宽厚、淳朴的形象的塑造,写出整个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正是这千千万万的劳动群众,挤干了乳汁,流尽了血汗,养活了别人,自己却一无所有,过着悲惨的生活。
所以,诗人把诗“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他们的儿子”,就使诗的主题思想有了更深广的社会意义,即表达了对像大堰河一样的劳苦大众的赞美与同情。
6.分析大堰河的形象。
(1)身份:大堰河一生干过两种活,在诗人小时,他是乳母,诗人五岁后她便做了佣工。
(2)个性特征:
①“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是主句,主句是承接关系复句。一连串“在你……之后”是状语,这些状语构成排比,这些排比句一方面了具体地铺叙了大堰河的极度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表明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养乳儿,时时给他以温暖,处处给他以爱抚,充分表现出大堰河的勤劳及对乳儿无私的爱。我们感到,这里尽管贫穷尽管粗陋,但这里有母爱的拥抱和抚摸。
②“她含着笑,”在诗的第七节反复出现,这突出了她淳朴、宽厚、善良、本分的性格特征。她以自己的双手换取自己和一家最低的生活需求,她为此感到满足——她对生活的要求就那么低!流露出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我们以后将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在这篇小说里,林嫂逃出婆家来到鲁四老爷家帮佣,虽然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也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用鲁迅先生的话说,那时的下层劳动人民“想当奴隶而不得”,这当上了奴隶的人们都那么愉快、满足,这是多么的悲哀啊!
7.《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抒情主人公有哪些特点?
(1)对劳动人民非常热爱,对抚育他成长的大堰河充满怀念和感激之情;
(2)他憎恨自己出身的那个阶级,憎恨黑暗的旧社会,是地主阶级的“叛徒”;
(3)感情真挚、热烈,襟怀坦白,爱憎分明。
艾青曾多次说过:“诗人必须说真话。”他还说:“诗人只能以他的由衷之言去震撼别人的心。”这首诗正是依靠真情实感方才打动千百万读者的心。
1.中心思想
《大堰河——我的保姆》通过塑造勤劳、善良、宽厚、淳朴却命运凄苦的大堰河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以及像大堰河一样的劳苦大众的赞美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个不公的世道的控诉和诅咒。
2.写作特点
①以叙事性细节描写入诗。
这首诗几乎通篇选用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量细节构成幅幅画面,诗人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化成叙事性的诗句,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如诗的第4节,通过对大堰河一系列劳动细节的描写,表现了大堰河生活的辛劳和对“我”的爱。
【总结】
②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抒情诗,但它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在娓娓的陈述之中,传达了对大堰河的挚爱之情。全诗不断地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使这种感情更加凝重、隽永,也使诗歌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如第3节首尾句反复说“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进一步渲染了思念之情,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③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
如大堰河生前与死后的对比,大堰河的梦与现实的对比,农民生活与地主生活的对比,“我”在亲生父母家和在乳母家的感受的对比等。对比手法的运用有助于突出诗人在诗中所要表达的主旨。
1.自由诗
自由诗是中国现代新诗的一种主要形式。一般认为,美国诗人惠特曼是自由诗的创始者。“五四”前后,自由诗开始在我国流行,它运用现代白话写作,不拘泥于外在的韵律和音节等,诗体不受任何框式的束缚,段、行和字数都不固定。以语言的自然节奏为基础,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即使押韵,用韵也极自由。以句法多变,表现灵活见长。因此,虽称自由诗为一种形式,但它又无特定的诗形,而是这一类自由体诗的统称。郭沫若创作的《女神》是中国自由诗走向独立的代表诗集。
中国自由诗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外国诗歌显著影响,如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风对郭沫若等人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印度泰戈尔等诗人的诗情也为不少人所接受。
自由诗在抗战时期因艾青、田间等人的提倡,得到极大的繁荣。艾青关于诗的散文美的主张,使自由诗的存在进一步得到了理论的解释。
四、延伸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4题。
太阳【注】
艾青
从远古的墓茔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开
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1937年春
(选自《中国现代名诗三百首》)
【注】本诗写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此时诗人出狱刚一年多,摄转于常州、上海、杭州,生活不定,四处漂泊。
(1)本诗围绕“太阳”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结合诗歌简要概括。
(2)诗人用意象“太阳”表现了怎样的道理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对“太阳向我滚来”一句,闻一多先生认为不如改为 “我向太阳奔去”。这两种写法哪一个更好 为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