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2解析三大诉讼一、教学目标必备知识:诉讼的含义和特点;诉讼的主要类型关键能力:明确诉讼解决纠纷必须严格依法进行。明确诉讼在多元纠纷解决方式中的地位,正确运用诉讼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人民法院依法审判的权威。科学精神:了解非诉讼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法治意识:通过学习,树立依法解决纠纷的意识。公共参与:通过学习,在生活中提高合理有效解决纠纷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诉讼的含义及其特点2.调整诉讼关系的三部法律3.诉讼的类型及其差异教学难点1.刑事附带民事诉讼2.提起诉讼的主体四、课前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李某在城里开了一家土特产销售店,长期以来一直向城里的一家大型超市供应土特产。春节前,李某向该超市老板讨要剩余的货款,老板不但不给,还将其打伤。李某很是气愤,回家约了几个人准备对老板实施报复。思考:李某的想法对吗?他应该通过什么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讨论交流点拨:李某的想法是不对的。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不能靠暴力来解决纠纷,要寻求合法的程序和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超市老板不给货款并伤人的行为,李某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过渡:怎样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解析三大诉讼。2、新课讲授(一)诉讼及其特点探究与分享18岁的小学生张某放学回家经过邻居吴某家门口的时候,被从吴某家蹿出的一条恶犬咬伤。张某的父母马上带着张某去医院治疗,共花去医疗费3000多元。张某的父母要求吴某支付这笔费用,遭到吴某的拒绝。张某的父母准备到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的诉讼。思考:什么是诉讼?张某的父母是否可以提起诉讼?学生讨论交流回答点拨:诉讼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由于张某被吴某家恶犬咬伤,但吴某拒绝支付医疗费用,构成民事侵权纠纷,属于民事争议案件,张某的父母可以提起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知识总结:(1)诉讼的含义:诉讼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2)诉讼的地位: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结合课本86页,谈谈什么是诉讼法,诉讼法的种类有哪些?总结:诉讼法①含义:用于调整诉讼法律关系、规范诉讼活动与程序的法律是诉讼法。②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属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探究与分享22020年3月15日是第38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人民网主办,人民健康、中国消费者报社协办主题为“凝聚你我力量”的“2020年3 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线上主题活动。活动上,中消协公布2020年“啄木鸟奖”获得者,为起诉上海迪士尼的大学生王洁堂,中消协表示,“华东政法大学学生王洁莹,作为新一代年轻消费者的代表,不向消费侵权行为妥协,不畏经营者强势,依法依规理性维权,为广大消费者争取合法权益的行为。2019年,王洁堂因携带零食进入上海迪士尼乐园时被园方工作人员翻包检查,认为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认定上海迪士尼乐园禁止游客携带食品入园的格式条款无效,并赔偿损失。几经周折,在王洁莹的坚持不懈,与社会各方以及舆论的持续关注和强烈要求下,上海迪士尼最终作出改变,允许游客携带自己食用的食物进入乐园,并划定专门的野餐区域,同时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安检流程,尽可能降低安全检查对游客体验的影响。思考:结合上述案例,谈谈诉讼的特点有哪些?学生讨论交流回答知识总结:诉讼的特点(1)公权性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2)程序性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解决纠纷。诉讼是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诉讼活动,无论是法院还是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都应按照诉讼法设定的程序实施诉讼行为,违反诉讼程序常常会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3)强制性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诉讼的强制性既表现在案件的受理上,又反映在裁判的执行上。调解、仲裁均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只要有一方不愿意选择上述方式解决争议,调解、仲裁就无从进行。诉讼则不同,只要原告的起诉符合诉讼规定的条件,无论被告是否愿意,诉讼均会发生。同时,若当事人不自动履行生效裁判所确定的义务,法院可以依法强制执行。(4)终局性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一切案件或纠纷,一旦进入司法程序,由司法机关依法作出生效的判决、裁定或决定,便应得到最终解决或平息,任何机关和个人都不应再作处理,以维护法律的权威,维护社会关系的稳定(二)诉讼的主要类型探究与分享思考:(1)在诉讼目的上,诉讼的三种类型有什么不同?(2)在提起诉讼的主体方面,诉讼的三种类型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交流回答点拨:(1)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刑事诉讼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2)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行政诉讼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知识总结:比较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案件性质 民事案件 行政案件 刑事案件诉讼目的 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 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提起诉讼的主体 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 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 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适用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名词点击:行政相对人 自诉 公诉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机关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权益受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诉,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3、结束新课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类型它们在案件性质、诉讼目的、提起诉讼的主体、诉讼内容和程序、适用法律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4、课堂小结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们重点学习了诉讼的特点和诉讼的三种类型。知道了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能够区分三种诉讼类型,知道其适用条件和法律,能够在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运用法律手段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六、板书设计解析三大诉讼(一)诉讼及其特点(二)诉讼的主要类型七、课后作业完成本框同步课时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