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初中历史备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考点突破(word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考点一:新文化运动1.金冲及认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开创这一“功绩”的是( )A.胡适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蔡元培考点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图A“一大”嘉兴南湖游船会址问题:(1)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要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一大”何时在图A处继续举行?依据材料一,对“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这一结论加以说明。(4分)考点三 五四爱国运动3.20世纪初,上海闸北一家虫鸟店曾经贴出一副对联:“三鸟害人,鸦雀鸨;一群卖国贼,鹿獐螬”。此时,发生了( ) A.中国参加“一战” B.《二十一条》签订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考点四、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地位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涌现出众多的时代梦想家。他们顺应时代潮流。肩负时代使命,推动时代进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1918年至1919年元旦,李大钊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根据材料,概括1918年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了什么新的变化。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3分)(2)分析说明20世纪20年代中国进步思潮对社会的推动作用。5.1919年的5月7日,太原市学生联合会领导大中学生3000多人在文瀛湖畔集会,声讨日本帝国主义,抗议北洋军阀的卖国行为,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并宣读了致中国代表团电文。下列与这次集会直接相关的史实是。A.五四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北伐战争 D.一二九运动6.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相比较,其共同之处有。①都是爱国救亡运动。②都因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发生。③都有知识分子领导。④都表现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考点五、 洋务运动7.“这批舰船的动力系统均采用往复式蒸汽机,燃料为煤炭……北洋水师的煤炭从哪里来呢?好在李鸿章未雨绸缪,早在1877年就委派实业家唐廷枢在滦州开平筹建了矿务局”。由此可见( )A.北洋水师实力很弱 B.中国开始了工业革命C.民用工业服务于军事 D.中国实现了近代化8.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有识之士以“师夷长技”为指导思想。引进西方装备、机器和科学技术,兴办军事和民用工业,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 )A.推翻清王朝 B.传播民主科学思想C.自强和求富 D.地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考点六、 戊戌变法9.学生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话题展开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考点七、 甲午中日战争10.下图为《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运用相关历史学习技能完成下列各题。(1)请将下列地点的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方框内。(2分)A.邓世昌壮烈殉国的战役发生地点.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发生地点。(2)写出A地历史事件的名称,简述其反映的民族精神。(2分)(3)分析说明B地历史事件的影响。(1分)类型题:11.有学者认为甲午一战,以三个战役为重心,但某场战役历经5个多小时的激战,不仅决定了北洋水师和日本舰队的命运,而且也决定了战争全局。该战役是( )A.平壤之战 B.黄海海战 C.威海卫战役 D.辽东战役迁移类型题:【题目】12.《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中写道:“纪念日本战胜清国的一次盛大庆典,有东京平民构成的游行队伍进行在大街小巷.......在上野公园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座与实物相同比例的城门,用来代表朝鲜平壤的玄武门,这个景象象征着日本陆军占领平壤的赫赫战功。”下列关于这场战争结果和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开创用条约掠夺中国的“合法化” B.列强对华侵略进入了新阶段。C.签订了赔款数目最大的不平等条约 D.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起步知识链接(背诵注意事项):(1)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根本目的: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2)甲午中日战争的特点:日本首先挑起,海陆并进,朝鲜境内爆发但战事多发生在清朝统治中心进行。(3)甲午中日战的影响:①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②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③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迁移类型题:【题目】13.小颖在课外阅读中发现这样一段描述:“此战役北洋水师失利,自此战役后,清军退入威海卫,使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决定了甲午战争中清军的战败。”该战役是( )a丰岛海战 B.辽东半岛战役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知识链接:甲午中日战争的5场主要战役:丰岛海战:(朝鲜境内)1894.7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平壤战役:(朝鲜境内陆战)1894.9,左宝贵牺牲,平壤陷落。黄海海战:(中国境内)1894.9,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殉国,李鸿章命舰队躲进威海卫,日军夺取了制海权。辽东战役:(中古境内陆战)1894.10,日军旅顺大屠杀。威海卫之战:(中国境内)1895初,日本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考点八、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14.随着列强侵华的不断深入,清政府被迫签订更多的不平等条约,丧失更多的利益。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这场战争是近代列强在华投资的分水岭。战争之前,外国在华投资属于非法行为,受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抵制。战争之后,外国在华投资设厂合法化,从而获得空前大发展。(1)材料一中,“外国在华投资设厂合法化”是哪个不平的条约中内容的体现?分析这项内容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2分)材料二 条约规定:地方官对反帝斗争镇压不力者,“即行革职,永不叙用”。凡发生过反帝斗争的城镇,一律停止文武科考试五年。 --《中国近代史》(2)材料二中的“条约规定”指的是哪个条约的哪项规定?(2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清政府在多次与列强较量中都以失败告终的原因。(2分)精选试题:15.“除化学家制造家……考有新物新法,因创为新字,自应各从其本字外,凡通用名词自不宜抄袭掺杂。近日少年习气,每喜于文字间袭用外国名词谚语……中国自有通用名词,何必拾人牙慧。”以上言论最有可能出自A.洋务运动倡导者 B. 维新思想倡导者C. 新文化运动倡导者 D. 马克思主义倡导者16.下列知识卡中的名言反映出这些杰出历史人物高尚的精神品质,其中一项明显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17.190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泣哽咽的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他后悔莫及”。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时人激奋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A、开放沿海通商口岸 B、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C、允许列强开设工厂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18.为下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三角形处应填写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历史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 戊戌变法 东北抗日历史人物 洪秀全 李鸿章 康有为 杨靖宇19.下面是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两次侵华战争后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①图一是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②图二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③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地区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④两次战争导致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考点一:新文化运动1.解题思路: 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的历史功绩分别是:陈独秀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蔡元培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考点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问题:(1)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要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一大”何时在图A处继续举行?依据材料一,对“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这一结论加以说明。(4分)答案:原因:中国资产阶级政党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工人阶级不断壮大需要先进政党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任答一点得1分)时间:1921年7月31日;说明:开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领导工人运动,形成了工人运动的高潮;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反帝反封建斗争进入新阶段。(任答两点得2分)考点三 五四爱国运动3.试题解析:(1)从时间、地点进行判断。(2)找关键词“三鸟害人,卖国贼,鹿獐螬”判断为曹汝霖、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国贼。故为五四运动。答案D考点四、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地位4.解题思路:根据材料,1915年即为新文化运动的前期,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的言论主旨为宣传民主科学,而1918年至1919年元旦即为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先后发表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历史背景要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国际上,十月革命胜利为中国提供了新的救国方案;国内,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形成,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逐渐壮大。答案:(1)变化: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民主和科学:,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1分)背景: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新的救国方案;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日益壮大;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革命斗争精神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2)分析说明20世纪20年代中国进步思潮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知,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的进步思潮,分析其对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作用即可。答案: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答出以上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5.试题解析:从时间直接判断,能排除BCD 故答案A6.试题解析:“公车上书”是通过维新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不具有反封建性,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故④不选择。答案A考点五、 洋务运动7.答案:C 开平矿务局即开平煤矿,是清末洋务运动开始后官督商办的大型新式采煤企业。位于滦州开平,现唐山市开平区。是洋务派开办的重要民用企业之一,开平矿务局是民用工业,1876年,李鸿章派唐廷枢筹办。8.解题思路:分析四个选项是否为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的统治。A与洋务运动目的相悖,B项传播民主科学思想的运动是新文化运动;C项自强和求富与题干中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的目的完全对应,故C正确。D项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口号的运动是五四运动。故选C考点六、 戊戌变法9.解题思路:A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而不是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C项,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而不是封建制度。(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D项,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而不是民主和自由。考点七、 甲午中日战争10.解题思路:甲午中日战争大规模的战役,共有四次,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第(1)问,从图中方框的地理位置,可以找到上框附近有大东沟,下框附近有荣成湾;据此判断出:上框是邓世昌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的战役发生地;下框是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发生地。解题思路:第2问,大东沟附近爆发的是黄海海战,根据邓世昌等民族英雄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作答。第3问,荣成湾附近爆发的是威海卫战役,注意设问是B地历史事件的影响,而不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答案:(2)黄海海战。(1分)精神:英勇无畏,舍身救国,视死如归、慷慨就义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1分) (3)影响:威海卫战役北洋海军全军覆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类型题:11.试题解析:考点:甲午中日战争本题考查甲午海战,要求学生结合甲午战争的过程特征来分析。学生要对基础知识进行扎实的掌握。① 平壤之战是在朝鲜陆地上的战争,不是海战。不能决定北洋水师和日本舰队的命运。故排除A② 黄海大战后北洋舰队放弃了黄海和渤海的制海权,日本舰队取得了这一地区的制海权。这就决定后来两支舰队的命运也决定了战争全局的结果。故选B③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最终结局清军失败。故排除C④ 辽东之战是陆地上进行,不是海战。故排除D迁移类型题:12.试题解析:考点:甲午中日战争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题干抓关键信息“日本战胜清国”、“日本陆军占领平壤”等关键词句判断是:“甲午中日战争”。A是《南京条约》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开创了用条约的形式,对中国掠夺的合法化先河。C为《辛丑条约》4.5亿两,合利息9.8亿两,以海关税为担保D中国近代化起步为“洋务运动”故答案B 进入新阶段(即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知识链接(背诵注意事项):(1)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根本目的: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2)甲午中日战争的特点:日本首先挑起,海陆并进,朝鲜境内爆发但战事多发生在清朝统治中心进行。(3)甲午中日战的影响:①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②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③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迁移类型题:【题目】13.试题解析: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战争。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与全舰官兵牺牲。黄海海战后,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日军由此夺得黄海制海权,1895年初,日军陆海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因黄海海战清军退入威海卫,制海权落入日本之手,决定了清军的最终失败。故选C知识链接:甲午中日战争的5场主要战役:丰岛海战:(朝鲜境内)1894.7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平壤战役:(朝鲜境内陆战)1894.9,左宝贵牺牲,平壤陷落。黄海海战:(中国境内)1894.9,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殉国,李鸿章命舰队躲进威海卫,日军夺取了制海权。辽东战役:(中古境内陆战)1894.10,日军旅顺大屠杀。威海卫之战:(中国境内)1895初,日本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考点八、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14.解题思路:第1问,“外国在华投资设厂合法化”出自《马关条约》,导致列强对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1)《马关条约》(1分)影响: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了资本输出为主,加深了民族危机,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1分)。第2问,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是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清政府与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中的条款,“保证禁止反帝运动”中的内容。第3问,分析原因类的题,一般要考虑内因和外因,具体到本题既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两个角度分析。答案:(2)《辛丑条约》(1分),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1分)(3)腐朽的封建制度;清政府的腐败;落后的军队武器装备;清政府的军事指挥不利,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经济、科技的落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和军队武器装备的先进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1点得1分,共2分)精选试题: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体西用”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洋务运动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这就必然在客观上加速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不以洋务派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解答 洋务派是在器物层面上学习外国,中体西用,与“除化学家制造家…考有新物新法,因创为新字,自应各从其本字外,凡通用名词自不宜剿袭搀杂”相符,故A正确;B项学习西方的制度,C项学习西方的思想。D没有反映马克思主义,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学习西方:从器物(技术)---到制度----到思想文化。洋务运动学器物(技术)--戊戌变法学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学民主共和制--新文化运动学思想文化。点评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16.解题思路:①本题体现了对家国情怀的考查。题干设计的是对历史人物精神品质的分类。 ② B、C、D项名言体现的都是爱国主义精神,而历史学家司马迁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为实现理想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故选A17.试题解析:核心素养解读:史料实政解析:材料呈现的是伴随着近代中国遭受的侵略,国门被打开,特别是《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完全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另外,也可以运用时空观念解决本题。题干时间关键词是“1901年”,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年为《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故选D18.试题解析:核心素养:家国情怀解析:空对应人物是李鸿章,与他相关的历史事件主要有成立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故选B19.试题解析:(1)属于图片型选择题,考查对历史地图的解读能力。要仔细观察历史地图上的图例和地名等信息,判断其反映的基本史实或历史现象。(2)根据图片中开放的通商口岸名称及地点可判断①②③正确。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④可以排除,故选择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