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音乐2《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上册音乐2《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

资源简介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设计
【课型】
以欣赏教学为主的音乐综合课。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创作于1942年。是一首以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叙事歌曲。它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优美而富于表现力的曲调很吸引学生。这首叙事歌曲是在民间分节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用一个起承转合四句体结构的旋律来咏唱多段歌词,颂扬了一个放牛娃大智大勇、诱敌就歼并为之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事迹。歌曲的音调富有民歌风味,清纯朴实,旋律婉转起伏,情感容量大,使人百唱不厌。歌曲有独唱和合唱两个版本,在演唱中根据各段词意采用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速度、力度等)进行表情处理以及多声部的和声效果,使这首合唱曲产生了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本课通过这两种演唱形式的对比聆听,感受不同的效果。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性格也逐渐开始内化,内心心理活动更加丰富,同时也不敢表现自己。和教唱课相比,欣赏课更难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抗日英雄的崇敬和缅怀之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怀。感悟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同时,明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需要英雄精神;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情景剧的编创活动,在表演中投入情感;并能哼唱《歌唱二小放牛郎》的主题旋律,培养学生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
3、知识与技能: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词曲作者和歌曲体裁,并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欣赏合唱版《歌唱二小放牛郎》,能结合速度、力度、演唱形式、情绪等各音乐要素对各段进行分析,准确掌握各段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2、难点:分角色表演音乐情景剧《歌唱二小放牛郎》及第六段的创作声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人物角色道具、纸、笔
【教学方法】
欣赏法、演示法、讨论法、创作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看一看) (播放革命英雄抗战视频。)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吗?”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段视频,让我们一起来看吧!”(师播放视频。)师:“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你的心情怎么样?”师:“是啊,视频把我们带入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当年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今天就让我们踏上红色之旅,去寻找一位抗日小英雄的足迹。一路上山风呼啸、鸟儿嘤鸣,让我们静静地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师播放独唱版本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并写课题板书。) 生:“喜欢!”(看视频,感受真实的战争画面。)生:“沉重!”(完整聆听) 用真实的战争画面,把学生代入战火纷飞的年代,渲染课堂气氛。
二、教授新课(听一听)1.完整聆听(独唱版) 师:“这首歌曲,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师:“讲述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为了干部和老乡的安全,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最后自己却牺牲了的感人事迹。”师:“为歌颂、赞扬一个历史故事或者事件,而创作的歌曲叫做叙事颂歌。常用第三人称来演唱。”(师板书:叙事颂歌) 生:“……”。 音乐是听觉艺术,让学生从听着手来了解歌曲内容,并了解叙事颂歌的概念。
完整聆听(合唱版)3.分段聆听(合唱版本) 师:“这首歌曲是由方冰作词劫夫作曲。刚才我们聆听的是独唱形式,后来又由钟维国把它改编成了合唱演唱形式,这节课主要来学习合唱版的。让我们来听听独唱和合唱有什么不同的效果呢!”(师完整播放合唱版《歌唱二小放牛郎》)第一段:情景再现师:“让我们把时间再次回到1942年9月16日的早上。二小是个放牛郎,他的家乡是在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那里也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可是,有一天……”(师播放第一段音乐)师:“歌曲第一段告诉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是谁?音乐的速度?力度?演唱形式?情绪?”第二段:敌人进村师:“放牛的王二小为何会弃自己的牛不顾,发生了什么吗?让我们来继续往下听。”(师播放第二段音乐)师:“原来是敌人进村了。这段歌曲的速度?力度?演唱形式?情绪?”第三段:二小被抓师:“敌人进村后想干什么呢?让我们来继续往下听。”(师播放第三段音乐)师:“可怜的二小被敌人抓去带路了。歌曲的速度?力度?演唱形式?情绪?”第四段:敌入埋伏圈师:“被敌人抓去带路了,如果你是王二小,你会怎么做?二小又是怎么做的?让我们来听一听。”(师播放第四段音乐)师:“原来二小把敌人带入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歌曲的速度?力度?演唱形式?情绪?”第五段:愚蠢的敌人(演一演)师:“愚蠢的敌人被二小带入了埋伏圈后,又表现出了怎样的可笑模样呢?”(师播放第五段音乐)师:“此段歌曲稍快的速度、力度、情绪?”师:“敌人胆小如鼠。这里出现了几个角色?谁能来上台表演?”(师请生上台表演这段情景剧,各角色人物特点稍作提示。用纸张和弹舌模拟风声和马蹄声。)第六段:歼灭敌人(奏一奏)师:“愚蠢可笑的敌人放心大胆地往前走着,突然间……”(师播放第六段音乐)师:“突然间,游击队的埋伏兵四面八方放枪炮,打的敌人鬼哭狼嚎无处逃,真是大快人心啊!”师:这段歌曲速度、力度、情绪有什么变化?师:“这段歌曲采用的是哪种演唱形式?轮唱这种演唱形式更好的描绘了游击队歼灭敌人的痛快场面。”师:让我们也来当一回游击队员!(模拟枪声:X X .| X— | X X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X |)第七段:二小牺牲师:“这场仗打得真是痛快啊!咦,二小呢?”(师播放第七段音乐)师:“二小被敌人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上面!歌曲的力度、情绪有什么变化?”第八段:歌颂二小(唱一唱)师:“战争胜利了,可我们的二小却牺牲了。”(师播放第八段音乐)师:“歌曲的速度?力度?演唱形式?情绪?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对二小的无限崇敬和怀念之情。”(师带生学唱第八段歌曲旋律。)第九段:事迹传扬师:这感人的英雄事迹传遍了每个村庄,让我们再次聆听感受这动人的旋律!比较第九段和第八段有什么不同? 生:“……”(生聆听)生:“王二小。”生:“稍慢、中强、领唱加合唱、平静地。”(生聆听)生:“稍慢、中强、领唱加合唱、讲述地。”(生聆听)生:“稍快、中强、合唱、紧张地。”(生聆听)生:“变快、强、领唱加合唱、自信地。”(生聆听)生:“……”。生:“二小、敌人。”(部分学生上台表演。)(生聆听)生:……生:“轮唱。”(生用笔敲击纸张模拟枪声)生:“强、无限悲愤地!”(生聆听)生:“中速、稍弱、悲伤地、颂扬地。”(学唱第八段旋律。)生:音高、力度、情绪……) 以故事情景再现的形式开始,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故事中。带着问题分段聆听,比较各段音乐要素的变化,更深入地理解内容和情感。用情景剧的表演形式,表现歌曲,更好的融入角色。用模拟声响伴奏的形式,师生、生生合作,培养合作意识。通过对比聆听八、九两段,激发学生对抗日英雄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三、拓展延伸(说一说) 过渡语:“十三岁的二小虽然身躯是那么的弱小,可是他的举动却是那么的伟大!其实在新中国的道路上还有许多这样的英雄,你还知道哪些抗日英雄吗?”师:“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有毅然走向敌人铡刀的刘胡兰,还有誓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及我们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他们都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师:“什么样的人才是英雄呢?”师:“这些人是不是英雄?”(师举例)师:“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师:“在如今的和平年代,还需要英雄吗?”师:我们国家主席,习爷爷曾满怀深情地说:“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在他看来,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不管什么工作、什么岗位,只要我们“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这个时代的英雄!” 生:“……。”生:“……。”生:“……。” 激发学生对抗日英雄的崇敬和缅怀之情。通过对英雄的讨论,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领悟时代需要英雄,英雄就在身边,人人都有机会成为英雄!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习爷爷对我们少年儿童这样说,让我们齐读。师:“最后,让我们在国旗下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生:“……!”生:“时刻准备着!” 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怀。
板书设计 《歌唱二小放牛郎》叙事颂歌词: 方冰曲: 劫夫合唱改编:钟维国
【教学反思】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