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母亲河-长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3母亲河-长江

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第二课第三框《母亲河——长江》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课标:1-2-5描述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总体面貌,了解其基本特征。
解读:本课标对应的教材内容是第五单元第一、第二课。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势地形、土壤植被、主要气候类型、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等;人文环境特征,包括人口数量与分布、少数民族分布、交通运输状况等。行为动词“描述”,知识: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总体面貌、基本特征。描述要关注的重点:格局、成因、影响。
二、【教材简析】:
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母亲河——长江》是第五单元第二课第三框的第二课时内容。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包括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概况。本框内容主要介绍中国的母亲河之一——长江,它基本沿袭了旧教材的内容,在编排上图文并茂,地图、图片、图表多种素材并用,适合学生进行活动和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地图(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教材结构体系:
第一框 复杂多样的地形(中国的地形特征)
山川秀美 第二框 季风的影响(中国的气候特征)
第三框 母亲河(中国的水文特征)黄河、长江
三、【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了解长江的发源地、上中下游分段及各段的自然景观。
  (2)运用地图说出长江流经的地形区和气候区及其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3)运用相关资料了解长江的利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4)培养良好的读图和用图习惯,养成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良好习惯。
 2.知识与技能
  (1)了解长江的发源地、上中下游的分段、流经的地形区、主要支流等等。
  (2)了解长江对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影响。
  (3)了解长江目前的开发利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利用地图建立起长江流域的整体感。
  (2)通过音乐、视频、动画、图片等方式创设情境,了解长江,增进对长江的热爱之情。
  (3)感受和理解长江对中华民族的巨大影响。
  (4)在对长江流域产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的探究中,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长江的发源地、上中下游分段及其自然景观;长江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巨大影响。
教学难点:长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五、【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
教学思想:
从整体论的思想角度,让学生了解长江的概况,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长江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一条亿万年生生不息的大江;一条孕育了伟大民族的大江;一条蕴涵着丰厚历史的大江;一条充满了时代活力的大江。学好长江这一课,能唤起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感叹,能增强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情境导入法、启发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播放映有长江风景的《长江之歌》,师生一齐卡拉OK。把学生带进学习长江的氛围。
设问:长江在祖国的什么位置?
教学方式:学生思考并提问。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课堂的开始即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去感性认识长江,如长江的位置、形状等。
教学环节一:长江概况
学生自主学习并试着完成以下表格
发源地

注入的海洋

全长

流经的地形区

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上中下游的分界线

主要支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将自己自学可以探知的有关长江的信息收集整理到表格内,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读图的能力,归纳的能力。
教学环节二:课件演示与提问
【展示】动画演示长江的源头和注入的海洋。
   利用课件突破难点,让学生对长江有整体的感知和印象。
  【展示】动画演示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直观显示出长江流经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
  【启发】可见,长江流经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请同学们找到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的横断山脉,再找到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的巫山,想一想:河水在穿山越岭(穿越横段山脉和巫山)时会形成什么样的特征?
多峡谷急流。
【提问】请说说有哪些著名的峡谷。
在地图上准确找出虎跳峡、长江三峡的位置。
【提问】江水穿行在峡谷间,落差非常大,可见长江蕴藏着非常丰富的什么资源?
水能资源。
  【展示】动画顺序演示长江流经的省级行政区。(11个)
  利用课件突破难点,让学生很快能感知、了解长江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展示】动画演示长江上、中、下游河段的划分。让学生用蓝笔在教材P21页的图上做记号。
  有助于学生感知和记忆。
  【展示】动画演示长江的主要支流。
  利用课件突破难点,形象生动。
  【承转】长江水系就好像一棵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干支交错,枝枝相连,布满整个流域,因此长江干流的水量非常充沛。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处在哪种气候区?
  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处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长,降水丰沛。
  【承转】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并且南北支流密布。有些年份,南北支流同时涨水,长江就特别容易出现什么灾害?
  洪涝灾害,1998年的特大洪水就是如此。因此防洪是综合治理好长江的首要任务。
4.课堂小结:本课时我们同学一起学习了关于长江的概况,从长江的源头、注入的海洋、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的地形区、流经的省级行政区、主要的支流等方面,对长江的概况有了一个基本的梳理,接下来请同学们通过一组习题来巩固今天所学。
5.拓展运用:填空题、选择题、材料题若干(参见PPT)
6.作业布置:作业本P13-15
七、【板书设计】:
母亲河2——长江
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
河流概况 长度、流域面积、流量
支流、分段、名称
上游
河流特征 中游
下游
开发利用
人河关系
治理保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