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质量与密度练习题+2022年安徽省各地中考物理模拟题选编(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章+质量与密度练习题+2022年安徽省各地中考物理模拟题选编(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质量与密度练习题
1.(2022·安徽淮北·一模)如图所示,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出现图甲所示的情形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B.小石块的质量为17.4g
C.利用图中信息,可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1.72×103kg/m3
D.若把图丙和图乙所示的测量顺序对调,则会导致小石块密度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2.(2022·安徽·合肥38中一模)如图,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若测得某个空心陶瓷冰墩墩纪念品质量为230g,总体积为300cm。若用玻璃打造一个形状体积完全相同的空心“冰墩墩”纪念品,则:玻璃冰墩墩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已知:ρ陶瓷=2.3×10kg/m,ρ玻璃=2.5×10kg/m)。
3.(2022·安徽黄山·一模)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进入人员密集的超市时要扫码、测温、用酒精对手部消毒。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________。
4.(2022·安徽合肥·模拟预测)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稳稳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火星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约为地球的 和 。,则火星的平均密度和地球的平均密度之比约为________。
5.(2022·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七中学一模)在“测量石块密度”实验中,如下图天平平衡后,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g/cm3。
6.(2022·安徽滁州·一模)我们在一些工地或交通要道常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显示屏上的一组数据“PM2.5:39ug/m3”其中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39ug/m3”指“39微克/米3”,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描述“PM2.5:39ug/m3”的意义:___________。
7.(2022·安徽滁州·一模)小丽要测量一个小石块的质量,她在实验室里借到了一架天平(附砝码)进行测量:
(1)图甲是小丽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其操作有错误,请你指出错误的操作:___________;
(2)正确调节天平平衡后,小丽误将金属块放入天平的右盘,在左盘中增减砝码,再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再次平衡,此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质量是 ___________g。
8.(2022·安徽合肥·模拟预测)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____cm3,液体的密度是______kg/m3.
9.(2022·安徽·阜阳实验中学一模)小慧先用已调平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在测体积时,由于石块无法放进量筒,他先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4g,再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的水,并用胶头滴管向烧杯中加减水,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用天平测出此时的总质量为152g,由此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______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0.(2022·安徽·合肥市第二十九中学模拟预测)测量某金属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中所示,所测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g;
(2)把金属块放入装有60cm3水的量简中,液面上升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kg/m3;
(3)测量体积时,若该物体有一定的吸水性,则所测的密度会______(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11.(2022·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一模)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他实验步骤如下:
(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2)小红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m1,倒入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2,再将盐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盐水较多,无法全部倒完,她及时停止了操作,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________。
12.(2022·安徽合肥·模拟预测)小明在测量一张A4纸的质量时,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小明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的左侧对准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若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调节,使横梁平衡;
(2)小明用天平测量40张A4纸的质量时,使用了3个砝码,其中1个100g、1个50g、1个20g,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一张A4纸的质量是________g。
13.(2022·安徽·合肥38中一模)在“用天平和量简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用天平利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______g;
(2)小聪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倒入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2。在将盐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盐水较多,无法全部倒完,他及时停止了操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聪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______,请帮小聪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
14.(2022·安徽·合肥市庐阳中学一模)在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并测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
③______;
④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液。请根据以上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将实验步骤③补充完整;
(2)食用油的密度ρ液=______(用题目中已知符号和你所补充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15.(2022·安徽合肥·模拟预测)小明同学为了测量“浦楼牌”陈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______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三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
B.将烧杯中一部分陈醋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陈醋的体积;
C.将待测陈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
(3)由图可得陈醋的体积为______,陈醋的密度是______。
16.(2022·安徽·阜阳实验中学一模)晨曦家有一个沉香木工艺品,他将工艺品带到实验室,想测量其密度.
(1)晨曦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端调,使横梁平衡;
(2)晨曦再把工艺品放在天平左盘,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工艺品的质量为______g;
(3)量筒内盛280mL的水,将工艺品放入量筒的过程中,系在工艺品上的细线突然脱落,工艺品沉入水中时一部分水溅在量筒内壁,此时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工艺品的密度为______ kg/m3;
(4)同组同学观察到了晨曦测量的全过程,提示晨曦,这样测得的工艺品密度要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17.(2022·安徽安庆·一模)小敏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游码移至零刻度,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________;
(2)当天平平衡后,小敏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图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①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②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③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
(3)由图中数据及计算可得待测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18.(2022·安徽亳州·一模)如图所示,是小明在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情景。
(1)调节天平平衡时,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应是向_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_g。
19.(2022·安徽·合肥38中一模)小宇捡到了一小块玛瑙石,想知道它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
(1)按图甲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这一过程中出现了错误,纠正错误后,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出该玛瑙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玛瑙石的质量是__________kg;
(2)利用量筒测量玛瑙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这块玛瑙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kg/m3。
20.(2022·安徽滁州·一模)学习了密度知识后,由小明等同学组成的物理兴趣小组准备测量牛奶的密度。他们选取的实验器材有:牛奶、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方案:
①用天平测量出烧杯的质量m1;
②向烧杯中倒人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
③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简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
④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________;
通过分析交流,小明认为在此方案中,测量牛奶的体积误差较大,导致牛奶密度的测量值不准确。为了减小误差,你可以将以上的实验步骤顺序重新调整为_______。
21.(2022·安徽合肥·模拟预测)在“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
(1)小李同学首先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g;
(2)为了测量出石块的体积,小李同学先往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乙所示。他的操作合理吗?为什么?答:__________;
(3)四个小组测量出的石块密度如下表所示: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2.5×103 kg/m3 2.6g/cm3 1.0×102 kg/m3 2.5g/cm3
其中错误的是第________组的测量结果;
(4)对实验进行评估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放置天平的操作台面不水平,测出的质量偏大
B.放置天平的操作台面不水平,测出的质量偏小
C.先测石块体积,后测石块质量,测出的密度偏小
D.先测石块体积,后测石块质量,测出的密度偏大
22.(2022·安徽合肥·一模)明明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想测量自制盐水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甲所示,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他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天平平衡后,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①测得空烧杯的质量;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
③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体积V,如图丙所示;
④盐水的密度_______。
23.(2022·安徽亳州·模拟预测)实验小组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等器材测量牛奶的密度。
(1)天平调平衡后,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来回摆动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__________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红线;
(2)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16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小明测量的牛奶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g/m3;
(3)在向量简倒入牛奶后,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量筒上部的内壁上残留有一部分牛奶,这将导致测出的牛奶密度会__________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4.(2022·安徽·马鞍山市成功学校一模)小明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的测量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B.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倒入到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D.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1)请根据以上步骤,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_____(填字母代号);
(2)若在步骤B中测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55.8g,其余步骤数据如图所示,则该液体的密度是 _____kg/m3。
25.(2022·安徽合肥·一模)在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图的实验探究,并设计了如下表格: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总/g 倒出盐水的质量m/g 倒出盐水的体积V/cm 盐水的密度ρ/g/cm
30.2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想直接使用天平进行测量。此时,同组同学马上阻止说:小丽的做法不对更正错误后,这时小丽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2)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后,置于天平的左托盘止,天平重新平衡时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如图丙所示,根据表中的部分信息,得出盐水的密度ρ为______g/cm;
(3)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1,接着向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后,测出总质量为m2,再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为V,然后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 ,与小丽测出的盐水密度比较,则ρ ______ρ(选填“>”、“<”或“=”)
26.(2022·安徽合肥·模拟预测)小明利用柠檬、蜂蜜制成了美味柠檬汁,为了能测出美味柠檬汁的密度,他们从实验室借来了天平、量筒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如下操作: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好天平
B.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
C.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柠檬汁,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柠檬汁的总质量
D.把烧杯中的柠檬汁倒入量筒中,测出柠檬汁的体积
(1)同组的小红对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并进行了调整,你认为小红调整后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
(2)按照调整后的操作,实验测出的数据如下图所示,则柠檬汁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27.(2022·安徽宿州·一模)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水和轻质的细线测量一个不溶于水的小石块的密度大小。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先将托盘天平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将天平调节平衡。然后将石块放在天平左盘,把50g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指针静止在图甲中A的位置,当他再向右盘中加入5g的砝码时,指针静止在图甲中的B位置,则他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
(2)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接下来,先将适量的水注入量筒中并记下水的体积,然后用细线系着石块缓慢地放入量筒中让其浸没,如图丙,则该石块的密度大小为______kg/m3。
28.(2022·安徽合肥·模拟预测)小花同学在安宁河边检到一块漂亮的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小石块,她想测量这块小石块的密度,
于是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1)小花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天平横梁调节平衡后开始称量石块的质量,称量过程中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操作,其中有一处操作错误的是______;
(2)改正错误后,小花同学重新进行测量。天平调节平衡后她将小石块放入天平的右盘并通过在左盘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恢复平衡,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如图乙所示,记录好数据后小花立即发现自己的操作是错误的,但是也可以通过这种测量方法正确计算出小石块的质量。你认为小石块的质量应该是______g;
(3)她发现小石块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步骤如下:
a.将小石块轻轻放入空烧杯中,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小石块浸没,在水面达到的位置上做标记,然后取出小石块;
b.先往量筒中装入80mL的水,然后将量筒中的水慢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中剩余的水的体积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cm3。
(4)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由图甲知道,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故A错误;
B.由图乙知道,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
m=10g+5g+2.2g=17.2g
故B错误;
C.由图丙知道,水的体积为3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40mL,则石块的体积
V=40mL-30mL=10mL=10cm3
由知道,石块的密度
故C正确;
D.若把图丙和图乙所示的测量顺序对调,小石块上面会沾有一些水,测量的质量偏大,由知道,会导致小石块密度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故D错误。
故选C。
2.250
【解析】
根据密度公式 知该“冰墩墩”所用陶瓷的体积为
空心玻璃冰墩墩的质量为
3.体积1m3的酒精质量为0.8×103kg
【解析】
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所以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酒精的质量是0.8×103kg。
4.
【解析】
假设地球体积为V,质量为m,则火星的质量为m,体积为V,火星的平均密度和地球的平均密度之比约为
5.2.66
【解析】
由图中可知,石块的质量为
m=20g+5g+1.6g=26.6g
石块的体积为
V=40mL-30mL=10mL=10cm3
故由可得,石块的密度为
6.见解析
【解析】
由题意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39ug/m3”指“39微克/米3”可知,“PM2.5:39ug/m3”的意义是指大气中每立方米中含有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39微克。
7. 游码没有归零 76.4
【解析】
(1)[1]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如果游码没有归零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标尺的零刻度会右移的游码的位置,影响测量结果。
(2)[2]用天平称量物体,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物体的质量与游码读数之和
所以该金属块的质量是
8. 250 0.8×103
【解析】
(1)水的质量:
m水=m总1﹣m瓶=400g﹣150g=250g,
瓶子的容积:
V瓶=V水===250cm3;
(2)液体的质量:
m=m总2﹣m瓶=350g﹣150g=200g,

ρ液===0.8g/cm3=0.8×103kg/m3.
9.2.6×103
【解析】
图中石块的质量为
m=50g+20g+5g+3g=78g
石块排开水的质量
m水=104g+78g-152g=30g
石块的体积等于石块排开水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10. 54.4g 2.7×103 偏大
【解析】
(1)[1]由图可知,砝码的质量为50g,游码的数值为4.4g,所以物体的质量
m=50g+4.4g=54.4g
(2)[2]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0cm3,由图可知将金属块放入量筒后,量筒的读数为80cm3,所以金属块的体积
V=80cm3-60cm3=20cm3
由密度公式可知金属块的密度
(3)[3]物体有一定的吸水性,会导致物体体积测量值比实际体积偏小,根据可知,利用该方法测量的木块密度会偏大。
11. 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解析】
(1)[1]如图甲所示,盐水和烧杯总质量为62g,如图乙所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30cm3,盐水密度为
(2)[2]量筒中盐水为倒出的盐水体积,只需测出倒出盐水的质量即可,因此可再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可求得盐水密度为
12. 左 4.29
【解析】
(1)[1]根据图像可知,天平指针向右偏,说明右边偏重,所以应把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2]40张A4纸的质量为
所以一张A4纸的质量为
13. 32 称出烧杯与烧杯中剩余盐水的质量m3
【解析】
(1)[1]如图甲所示,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的读数为2g,故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盐水的质量为
(2)[2]要测出盐水的密度需要分别测量盐水的体积与质量,这里已经测出了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只需要测出倒出后灯杯中剩余液体与烧杯的质量就可以了,两者的差值为倒出盐水的质量。所以增加的步骤为测出烧杯与烧杯中剩余盐水的质量m3。
[3]倒出盐水的质量为
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
14. 测出烧怀和杯内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
【解析】
(1)③[1]前两步已经测量出了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由可知,还需测出量筒内食用油的质量,已知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所以还要测出烧怀和杯内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
(2)[2]由实验步骤可知,量筒内食用油的质量为
m=m1-m2
因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食用油的密度为
15. 游码 CBA 40 1.125×103
【解析】
(1)[1]使用天平测量时,因游码向右的移动相当于增加右盘的质量,所以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2]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m2;将烧杯中陈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陈醋的体积V;再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m1,故正确的顺序是:CBA。
(3)[3]图中量筒中陈醋的体积为
V=40mL=40cm3
[4]图中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为
m2=50g+20g+10g+2.2g=82.2g
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为
m1=20g+10g+5g+2.2g=37.2g
量筒中陈醋的质量为
m=m2﹣m1=82.2g﹣37.2g=45g
陈醋的密度为
16. 左 72 1.2×103 偏大
【解析】
(1)[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向右偏,平衡螺母应该向左调节。
(2)[2]图乙中工艺品的质量
(3)[3]图丙中工艺品的体积
工艺品的密度
(4)[4]工艺品沉入水中时,一部分水溅在量筒内壁,使所测的工艺品体积偏小,质量测量的是准确的,根据可知,测量的密度偏大。
17. 向右移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 ②③① 0.85×103
【解析】
(1)[1]调节天平时,游码移至零刻度,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说明左边的质量较大,因此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
(2)[2]当天平平衡后,小敏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图所示,为了减小误差,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先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然后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最后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故正确的顺序是②③①。
(3)[3]由图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
待测液体的质量为
量筒的分度值为4mL,待测液体的体积为60mL,待测液体的密度是
18. 左 77.4
【解析】
(1)[1]指针如图甲所示,即指针偏右,表明右边重一些,则接下来的操作应是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2)[2]如图乙所示,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的读数为2.4g,根据天平的读数方法,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19. 0.027 2.7×10
【解析】
(1)[1]由图乙可知,玛瑙石的质量为
m=20g+5g+2g=27g=0.027kg
(2)[2]由图丙知,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0mL,量筒内水和玛瑙石的总体积为30mL,则玛瑙石体积为
V石=30mL-20mL=10mL=10cm3
玛瑙石的密度为
20. ②③①④
【解析】
[1]由实验步骤①②,牛奶的质量为
m=m2-m1
由实验步骤③可知牛奶的体积为V,则牛奶的密度为
[2]由于在实验步骤③中,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简中时,烧杯内壁会有部分牛奶的残留,测得的牛奶的体积V偏小,测量的牛奶密度偏大。正确的做法是先测烧杯中牛奶的总质量,在将牛奶导入量筒,测出体积,并测量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最后算密度,而此题中是要求将实验步骤顺序重新调整,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重新调整的顺序为:②③①④。
21. 43 不合理,量筒中装的水太多 三 D
【解析】
(1)[1]由图甲可知石块的质量为
m=20g+20g+3g=43g
(2)[2]由图像可知,量筒中装入了过量的水,可能会导致石块放入后水超出量程,无法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所以不合理。
(3)[3]由表格可知,第二、第四组数据中石块的密度分别为
第三组数据明显与其它组差异较大,因此第三组数据错误。
(4)[4]AB.无论放置天平的操作台面是否水平,在称量之前都需要对天平进行调平衡,因此实验结果不会受到影响,故AB错误;
CD.先测体积,后测质量,体积是准确的,但由于放入水里的石块上会附着水,导致质量偏大,据 知,计算的密度也偏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2. 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红线
【解析】
(1)[1]从图甲可看到,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红线,但是游码没有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这时要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
(2)[2]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如图乙所示,这个总质量大小
而空烧杯的质量,则烧杯中盐水的质量
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33g;从图丙可以看到,这些盐水的体积
盐水的密度
盐水的密度为。
23. 用镊子移动游码 1.1×103 偏大
【解析】
(1)[1]由图得,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指针指向分度盘左边,说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小于物体的质量,因此应用镊子移动游码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红线。
(2)[2]由图乙得,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
由图丙得,剩余牛奶和烧杯的质量为
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
牛奶的密度为
(3)[3]在向量简倒入牛奶后,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量筒上部的内壁上残留有一部分牛奶,这将导致测出的牛奶的体积偏小,因此密度会偏大。
24. DBCA
【解析】
(1)[1]在测量时,需要先将天平调平衡,然后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测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然后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所以操作顺序是DBCA。
(2)[2]由乙图可知,砝码质量为35g,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在标尺上的刻度值为2.4g,所以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
倒入量筒中的液体体积为
由甲图可知,量筒分度值为2mL,液体体积为
液体密度为
25. 右 1.1 >
【解析】
(1)[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想直接使用天平进行测量。小丽的做法不对,不对之处是游码未归零,更正后,指针偏左,所以,小丽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2]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根据题意和图乙知道,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总=52.2g
由表格数据知道,倒出部分盐水后烧杯和剩余盐水的 m=30.2g,则倒出盐水的质量
m′=m总-m=52.2g-30.2g =22 g
量筒中盐水体积为20cm3,所以盐水的密度为
(3)[3]另一同学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时,因烧杯壁粘有液体,不能将盐水全部倒入,致使体积偏小,由知道,测量的密度偏大,即ρ′>ρ。
26. ACDB 1.05×103
【解析】
(1)[1]测量液体的密度时,如果先测烧杯的质量,后测柠檬汁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把柠檬汁倒入量筒后,烧杯壁会残留少量柠檬汁,导致所测体积变小,所测密度变大,所以正确顺序是:ACDB。
(2)[2]由图示可知,烧杯和柠檬汁的总质量是m1=154.2g,倒入量筒中柠檬汁的体积是V=44cm3,剩余柠檬汁和烧杯的总质量是m2=108g,所以量筒中柠檬汁的质量为
m=m1-m2=154.2g-108g=46.2g
所以柠檬汁的密度
27. 取下5g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2.62×103
【解析】
(1)[1]把50g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指针静止在图甲中A的位置,指针偏左,说明物体的质量大于50g;再向右盘中加入5g的砝码时,指针静止在图甲中的B位置,指针偏右,说明物体的质量小于55g;此时最小的5g砝码也不能使横梁平衡,则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取下5g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2)[2]由图乙可知,天平的分度值是0.2g,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m=50g+2.4g=52.4g
由图丙可知,小石块的体积为
V=40mL-20mL=20mL=20cm3
小石块的密度为
28. 称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 52 20 2.6×103
【解析】
(1)[1]天平在测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来调节天平平衡,不能移动平衡螺母。
(2)[2]小花重新测量时,将小石块放入右盘,正确的测量应是左物右码,那么此情况下,小石块的质量
m=m砝码-m游码=55g-3g=52g
(3)[3]由图丙知,量筒的读数为60mL,小石块的体积
V=80mL-60mL=20mL=20cm3
(4)[4]小石块的密度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