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编制中国结【课题与课时】课题:劳动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劳动教育实践指导手册》小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7课 编制中国结)课时:2课时。【课程纲要依据与课程分析】《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总目标指出“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联系的整体认识。”本主题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指导课。课程纲要中明确要求“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本节课《编制中国结》是从学生真实生活出发,以认识制作中国结的方法与策略,使学生掌握中国结制作方法,从而学会制作中国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已在一年级已经初步学习了对物品的认识,有初步的认识能力。随着年级增高,五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增加,可以提高实践水平体验动手装饰生活的乐趣。【教学目标】1.学会使用常见的基本工具,掌握结、穿、绕、缠、编、抽等等基本技能2.通过教师的示范,鼓励学生从模仿到创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动手实践时间和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和条件,使所有学生都有所发展。3.通过学习实践,“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拓宽学生日常生活领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意志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制作中国结的方法,学会制作中国结。教学难点:通过对中国结的探究,体验动手装饰生活的乐趣。【评价任务】1.完成【活动一】了解中国结,学会中国结的编制方法。(检测目标1)2.完成【活动二】掌握中国结制作方法并动手尝试。(检测目标2)3.完成【活动三】通过对中国结的探究,体验动手装饰生活的乐趣。(检测目标3)【教学资源】红绳、大头针、泡沫板,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明确项目任务任务一:了解中国结运用以及分类任务二:吉祥结的编结二、制定项目实施计划1.根据现有的资源,每4位学生为一个小组,并选定小组长。2.由老师带领学生完成任务一。3.学生看图学编吉祥结,小组合作完成成品。完成任务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4.学生单独完成吉祥结的编织,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5.检查与评估三、项目实施1.谜语激趣导入:一缕红丝线,交错结龙凤。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2.新课探究:(1)中国结的运用(2)中国结的分类(3)吉祥结的制作认识:吉祥结的结构(包括四个耳翼、四个侧耳、中心部分)过程:第一阶段: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1)准备一根线。(2)左右各拉出两个耳翼第二阶段:教师布置任务,小组合作探究完成(3)逆时针一次取耳翼向右压相邻的耳(四个方向的线以逆时针方向相互挑压,以任意一耳起头即可)(4)收紧结体,调整(5)重复步骤c的做法,然后收紧结体(背面)(6)拉出耳翼,调整成形(外耳不能太小,否则结易松脱)点评:教师纠正学生编织过程中的问题,并示范正确编织方法(4分钟)3.新知巩固:每人至少完成一个吉祥结的编织4.作品展示与检查评估组内评选出最美的吉祥结,并点评;小组间互评,重点说缺点教师与学生互动,鼓励引导;个别点评;整体评价。四、课堂小结中国结的编制,要经过“编”、“抽”、“修”的过程,某一个结的编法是固定的,“抽”可以决定结体的松紧、耳翼的长短、线条的流畅与工整;“修”则是为结做最后修饰。【检测与作业】做吉祥结时,先把绳子摆成四个瓣,如果瓣数不同,编出来的结会有什么变化,让我们来试一试五个瓣(草花结)编出来的效果。【学后反思】中国结有哪些种类?制作吉祥结的方法是什么?【板书设计】7.编制中国结编 抽 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