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 第三课(第1课时)《丰收的节日》备课人: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第九册 第三课(第1课时)《丰收的节日》课型:唱歌综合课教材分析:《丰收的节日》是一首塔塔尔族民歌。歌曲运用了明快的节奏和鲜明的民族韵律,描绘了少数民族庆丰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表达了他们分享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歌曲前半部分欢快、活泼,主要由“!!@ !653| 55 56!@| ”、“335 321^|111|ecbcxzN|qq1|目标质量指南: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演唱新疆塔塔尔族民歌《丰收的节日》,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情绪,体验人们丰收后载歌载舞的喜悦心情,抒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热爱。2、过程与方法: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听辨、分析、学唱的过程中感受、理解和体验音乐所刻画的形象,并运用合唱的形式表现歌曲。3、知识与技能:通过分声部合作,进一步了解合唱,并尝试用统一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感受多声部的音乐效果。2教学重难点:1、初步学会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清脆、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丰收的节日》。2、在演唱时能初步表现出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情绪,做到节奏准确,音色统一。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听唱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法、示范法、对比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多媒体播放伴奏音乐,复习四年级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师:刚才我们复习了新疆少儿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我们知道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那么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听一段音乐,欣赏一些图片,猜一猜这段音乐是新疆哪个名族的?答案就在图片中,仔细听仔细看哦。(多媒体背景音乐:《丰收的节日》伴奏音乐。)生:新疆塔塔尔民族2、课件介绍塔塔尔族风土民情。塔塔尔族是中国新疆境内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他们属于白色人种。信仰伊斯兰教,服饰风格整洁、艳丽,刺绣装饰精美,装束接近欧洲民间服饰,男子服饰与维吾尔族相似。塔塔尔族人民能歌善舞,他们的音乐舞蹈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节奏鲜明,活泼动听。塔塔尔族的乐器种类繁多,著名的有“库涅,,(二孔直吹的木箫)、“科比斯’’(置于唇间吹奏的口琴)、二弦小提琴)舞蹈活泼,吸收了维吾尔、俄罗斯、乌孜别克等族舞蹈的特点,又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按照传统习惯,舞蹈中的男角色要由女子扮演。舞蹈的动作活泼、灵巧、奔放。男子多踢蹲、跳跃的动作,女子多手部和腰部动作。3、师:“了解了塔塔尔族的风土民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疆塔塔尔族民歌《丰收的节日》二、歌曲新授1、初听全曲,感受歌曲情绪,设问: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场面?引导学生感受新疆塔塔尔族人民丰收时的喜悦心情。2、复听全曲: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根据演唱形式把歌曲分为A齐唱B合唱C结束句三个部分3、再次聆听范唱,学跳简单的新疆舞动作(1)教师示范(2)请个别学生示范(3)分组练习(4)集体展示4、学习A段(1)跟琴用“lu”哼唱曲调,请学生找找哪些乐句应该唱得跳跃?哪些乐句应该唱得连贯?(2)小声跟唱,解决一字多音,对比解决前倚音。1=C2/4(3)慢速连贯轻声唱,要求吐字清晰。(4)加快速度轻声唱。5、分声部学习B段(1)节奏训练1=2/4 XXX XXXX|XX X0| XXX XXXX|XX X ||(2)听B段范唱,找出两个声部完全相同的乐句,跟琴唱一唱。1=C2/4(3)把全班分成两个部分,分别学习演唱两个声部。一声部学习,观察两个乐句歌词相同,旋律是否相同。跟琴默唱。1=C2/4(4)二声部学习:找出旋律相似的两个乐句和旋律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并学唱。1=C2/4(5)跟琴学习C段结束句。1=C2/43、完整表演,声部合作1、学生分声部合唱,指名两生律动上台带动学生,一生一声部,一生二声部。2、两个声部同时跟唱各自声部。1)、指导唱好节奏及力度变化2)、用串铃辅助演唱3)、指导有表情唱,加强装饰音。3、跟伴奏合唱全曲。四、拓展欣赏今天我们一起学唱了塔塔尔族的歌曲《丰收的节日》,塔塔尔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学习了他们的歌曲,就不得不提到他们的舞蹈,今天啊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视频,播放的就是塔塔尔族人们载歌载舞的场面。请同学们一边观赏一边模仿他们的动作一起来感受一下塔塔尔族舞蹈的魅力。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感受了丰收的欢乐,但在丰收的背后,有让人更加感动的场面,那就是辛勤的劳动。同学们要热爱劳动,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每粒粮食,生活中不浪费学会感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