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五年级下三四单元知识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科版五年级下三四单元知识点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科版五年级(下)科学三、四单元知识点
三单元:光
光源
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像太阳、星星、发光的萤火虫等叫天然光源,燃烧的纸张、点燃的蜡烛、发光的手电筒等叫人造光源。
电光源的发展:碳极弧光灯-碳丝白炽灯-钨丝白炽灯-荧光灯-发光二极管(LED)。
光的传播
光的传播路线:沿直线传播;证明: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
光的反射
概念: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
实例:汽车反光镜、潜望镜、穿衣镜、医用额镜、月亮…
光的色散与混合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可以被分解成7种颜色的单色光(色散):
白光→←红、橙、黄、绿、蓝、靛、紫(单色光)
三原色光:红、绿、蓝。
光线与视觉
视觉的形成: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晶体状→大脑加工→视觉。
人的视觉与光的强弱有关。光线越强,眼睛受刺激,看不清;光线太弱,看不见;光线适中,眼睛舒适,看得清楚。
我们看到的非光源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黑色物体可以吸收所有颜色的色光;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其他颜色的物体只能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
地球的运动
自转
绕转中心:地轴(倾斜)
周期:24小时
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的现象;证据:傅科摆。
春分(3月21日左右)和秋分(9月23日左右)昼夜等长,夏至(6月22日左右)白昼时间最长,冬至(12月22日左右)白昼时间最短。
公转
绕转中心:太阳
周期:1年
方向:自西向东
轨迹:椭圆
地球公转产生四季。
根据一年中的冷暖变化与昼夜长短的对应关系,四季划分为: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次年2月为冬季。
日影随季节有规律的变化。夏至日影最长,冬至日影最短,春分、秋分在中间变化。(圭表、登封观星台都是古人对四季的深刻研究)
人类的认识历史
地心说: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日心说:哥白尼,认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颗普通行星,其自身又自转。成为近代天文学的奠基。
补充:
地球自转与公转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
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但四季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轴倾斜。
昼与夜交汇处,称为晨昏线;由昼转夜为黄昏,由夜转昼为黎明,晨昏线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夏季,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照射面积大,获得太阳能量多,温度高;南半球太阳斜射,照射面积小,温度低,则为冬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