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地理八下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2课时教案教材分析 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地形单元之一,作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以黄土广袤、水土流失严重著称。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知道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认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间的关系以及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探索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治理,树立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念。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运用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危害。(2)阅读图文资料,分析和归纳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阅读图文资料,积极参加探究活动,尝试分析、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提升其读图、分析和归纳整理能力以及自主合作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后果及治理措施的探讨,初步梳理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危害。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教学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危害。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逻辑推理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 播放黄土高原视频,回答问题:(1)视频中老百姓反映了什么问题?(2)这种问题带来什么样的后果?(3)他们最大的愿望是做什么? 观视频回答问题 带着问题观视频,感知问题,为探究做好铺垫活动一:探究严重的水土流失 1.出示黄土高原的景观图片,提问互动:看到这样的景观,你会怎样形容它的特征呢?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追问:是什么原因导致水土流失的呢?2.播视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你从这个实验中发现了什么问题?水土流失会和哪些因素有关呢?补充: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还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有关。3.开展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植被、坡度、土壤、降水的关系。(1)说说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2)讨论不同的土质、不同的坡度、不同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4.师生共同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总结人为原因:(1)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2)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5. 说一说: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真的会面临这样的威胁吗?(展示图片,联系最初看到的视频)借助资料探究:三门峡位于黄河中游末段,黄河携带的从黄土高原流失的泥沙,几乎全部经过这里。据三门峡水文站实测,黄河最高含沙量达746千克/米3,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联系生活中:“跳进黄河洗不清”,知道原来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关。提示:黄河之害在于黄河泥沙。因此,治黄的关键是控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6.探究严重的水土流失有带来哪些后果?①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②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1.互动交流:黄土高原的景观可以描述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学生回答:水土流失2.观视频谈启示学生讨论:和土壤、坡度、降水、植被等有关3.实验探讨——参与与交流、总结。(1)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烧杯里的水越少),水土流失的状况相对不会特别严重(杯子里的沙土越少)。(2)发现与交流:①沙土土质比黏土土质的水土流失严重。②陡坡比缓坡的水土流失严重。③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4.归纳总结:(1)土壤: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2)地形: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地面坡度大;(3)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4)植被: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5.说一说读一读专家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检测:黄土高原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上千万吨化肥6.合作探究:根据图文资料说出自己的见解。 步步追问,引出水土流失的探究通过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认识与水土流失有关的因素,真实而有效在逐步推理中理解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从实验到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再到总结原因,层层递进,易于学生接受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善于归纳的学习习惯活动二:探究水土保持 1. 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要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2.交流:人们做了哪些措施改善了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让这里的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总结:(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3.展示资料——黄土高原地区某县生态建设4.深入探究:(1)阅读图6.37和图6.38,说说打坝淤地和林草护坡对水土保持的作用。在沟谷中修筑拦土坝——拦截坡地流失的表土——堆积形成肥沃的田地总结:两者的作用是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减少水土流失。(2)开展角色扮演: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大举措。请你参加关于黄土高原退耕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温馨提示:退耕还林、还草要因地制宜,还要解决好还林、还草后土地的管理和利用问题,还有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发展问题。提示话题:退耕是一项综合举措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1.读一读,说一说,展示人们生活变好了——借助农民之口2.谈一谈: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是怎么做的?3.从图中认识黄土高原地区人们在工程方面做的努力。4.思考与交流(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沟谷和坡地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读图,说说打坝淤地和林草护坡对水土保持的作用。(2)角色扮演:(1)陡坡地应全部退耕保留的缓坡耕地应修建梯田耕作;(2)退耕结合植树种草,发展林、牧等多种经营,解决好农民的生活出路(3)退耕的同时要控制人口的增长,减轻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的压力。(4)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认知,加深对黄土高原治理措施的认识让学生在“做”中学,在“说”中获得更深入的认知课堂总结:课堂达标 1.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 )①地表破碎,坡度大 ②土质疏松,易受流水侵蚀 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④修路采矿⑤缺乏植被保护 ⑥过垦过牧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⑤⑥ D. ①②③④⑥2.下列不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主要危害的是( )A. 土壤肥力下降 B. 泥沙下泄,淤塞河道C. 经常导致大风暴雨天气,容易发生洪涝灾害D. 使河流下游形成“地上河”,增加发生洪涝灾害的频率3.下列农业生产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A. 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B. 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C. 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D. 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力发展林业生产4.右图所示两省,改善环境的措施中不包括 ( )A. 在两省大力退耕还林还草B. 甲省a山脉东侧降水多,可以开发梯田C. 乙省b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可以发展生态旅游业D. 在两省生态恶劣的地方,可以实施生态移民5.下列关于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用工程措施就可以标本兼治B.可以在河流干流上修建水库蓄水,在陡坡上修水平梯田C.使黄土高原地区全部退耕还林,使土不下坡D.因地制宜调整农林牧的用地结构,使农林牧相结合6.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风沙危害 B.水土流失 C.植被破坏 D.土质疏松7.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因素有( )A.降水集中,且多为暴雨 B.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C.黄土中许多物质溶于水 D.乱砍滥伐,过度开垦和放牧 随堂练习,巩固基础,课堂达标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第六章 北方地区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情境导入1.视频中老百姓反映了什么问题?2.这种问题带来什么样的后果?3.他们最大的愿望是做什么?学习目标结合图文资料,通过课堂探究,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能阐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及经验。通过实验及教材图文资料分析,了解水土流失,能列举出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后果。讲授新课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什么原因导致水土流失的呢?水土流失你从这个实验中发现了什么问题?水土流失会和哪些因素有关呢?讲授新课讲授新课降水土的疏松植被坡度大小人类的不当行为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哪些因素有关呢?讲授新课1.说说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烧杯里的水越少),水土流失的状况相对不会特别严重(杯子里的沙土越少)。讲授新课2.讨论不同的土质、不同的坡度、不同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缓坡陡坡黏土沙土小雨暴雨①沙土土质比黏土土质的水土流失严重。②陡坡比缓坡的水土流失严重。③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讲授新课水土流失的原因1.土壤: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2.地形: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地面坡度大——自然原因讲授新课③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④植被: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讲授新课水土流失的原因——人为原因①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②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讲授新课说一说: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真的会面临这样的威胁吗?讲授新课C组展示噢!“跳进黄河洗不清”,原来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关。三门峡位于黄河中游末段,黄河携带的从黄土高原流失的泥沙,几乎全部经过这里。据三门峡水文站实测,黄河最高含沙量达746千克/米3,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黄河之害在于黄河泥沙。因此,治黄的关键是控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上千万吨化肥。讲授新课①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的水土流失有带来哪些后果?讲授新课②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讲授新课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要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环境农民收入生活优美了提高了富裕了讲授新课人们做了哪些措施改善了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让这里的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讲授新课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陡坡地种草、灌木和山杏缓坡地建梯田,种山杏和优质牧草黄土高原某县生态建设讲授新课2.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大举措。请你参加关于黄土高原退耕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1.阅读图6.37和图6.38,说说打坝淤地和林草护坡对水土保持的作用。讲授新课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沟谷和坡地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读图,说说打坝淤地和林草护坡对水土保持的作用。打坝淤地示意在沟谷中修筑拦土坝打坝拦截坡地流失的表土淤地堆积形成肥沃的田地种田林草护坡示意少量清水林草带浑浊泥流两者的作用是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减少水土流失。讲授新课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大举措。请你参加关于黄土高原退耕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退耕还林、还草要因地制宜,还要解决好还林、还草后土地的管理和利用问题,还有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发展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研讨会陡坡地应全部退耕保留的缓坡耕地应修建梯田耕作。退耕结合植树种草,发展林、牧等多种经营,解决好农民的生活出路。退耕的同时要控制人口的增长,减轻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的压力。退耕是一项综合举措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讲授新课课堂小结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原因:后果:自然原因:土壤、植被覆盖、降水、坡度人为原因:滥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活动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等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随堂训练1.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 )①地表破碎,坡度大 ②土质疏松,易受流水侵蚀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④修路采矿⑤缺乏植被保护 ⑥过垦过牧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⑤⑥ D. ①②③④⑥2.下列不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主要危害的是( )A. 土壤肥力下降B. 泥沙下泄,淤塞河道C. 经常导致大风暴雨天气,容易发生洪涝灾害D. 使河流下游形成“地上河”,增加发生洪涝灾害的频率BC随堂训练3.下列农业生产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A. 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B. 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C. 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D. 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力发展林业生产4.右图所示两省,改善环境的措施中不包括 ( )A. 在两省大力退耕还林还草B. 甲省a山脉东侧降水多,可以开发梯田C. 乙省b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可以发展生态旅游业D. 在两省生态恶劣的地方,可以实施生态移民AB随堂训练5.下列关于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用工程措施就可以标本兼治B.可以在河流干流上修建水库蓄水,在陡坡上修水平梯田C.使黄土高原地区全部退耕还林,使土不下坡D.因地制宜调整农林牧的用地结构,使农林牧相结合6.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风沙危害 B.水土流失 C.植被破坏 D.土质疏松7.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因素有( )A.降水集中,且多为暴雨 B.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C.黄土中许多物质溶于水 D.乱砍滥伐,过度开垦和放牧DBD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3.2.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实验.mp4 6.3.2.2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版).mp4 6.3.2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教案.doc 6.3.2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