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地理八下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第1课时教案教材分析 本节是本章的最后一节,是学习省区地理的具体体现,并且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课程标准也规定北京为必学区域。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本节是中国区域地理省级区域的开始,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城市区域学习的方法,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后面的内容,并且可以自学其他教材中没有介绍的区域。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学会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2)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了解北京的位置与范围,古城与新城的变迁。(2)能够利用各类地理信息,说出北京具备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城市职能的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描述北京的位置、范围。(2)说出北京的职能。。教学难点: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 互动交流:出示奥运五环,提问:2022年冬季奥运会在哪里举办?请同学们欣赏中国北京冬奥会宣传片——播放视频,提出问题:1.你从视频中观看到了哪些信息?2.北京作为冬奥会的主办地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回答问题:在中国北京举行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与同学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和思考冬奥会的举办地选在北京的原因。 设置播放视频,互动交流环节为探究北京激发学生的欲望活动一.读图归纳—定位置 1.互动提问:想一想:我们要了解北京的位置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呢?补充:经纬度位置:找出主要的经纬线,描述所在的温度带。相对位置: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海陆位置:所在的地形区,是否濒临海洋。2.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请根据图中信息描述北京的地理位置。(教师提供——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和北京地图)3.互动交流与归纳整理: 经纬位置: (40°N ,116°E),位于北温带,属于暖温带。相对位置:东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海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面临渤海。 1.说一说:描述北京的位置可以从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等三个方面进行。2.说一说:看图描述北京的位置。3.归纳整理: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标画出北京的经纬度。说出北京的人口和面积。 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的知识归纳描述位置的方法,既能锻炼学生对已有方法的应用,也能让学生更系统的描述北京的位置。活动二.析图发现—探环境 1.引导学生分析北京的气候:(教师提供温度带图和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2.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图,归纳北京的地形、地势特征。提出问题:(1)地形特点:以 为主。(2)山脉:西— ,北— 。(3)地势特点: 高 低。3.探究北京的河流:说出北京的主要河流,并分析地形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再次强调:地势影响河流的流向;河流流向反映这个地区的地势特征。4.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分析北京成为古都的自然条件及城址变迁。出示问题:(1)阅读教材地图6.44,认识北京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注意从地形、纬度、地势、河流、战略等)方面讨论。(2)阅读图6.45,分析北京古城城址的变迁(空间变迁过程、变迁与水源的关系)5.展示交流——分组展示:(1)从地形、地势、河流待方面,讨论北京自然地理条件的优势。(2)鼓励学生综合信息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教师归纳:北京依山傍水,靠近海洋,进能攻,退能守,西面和北面有广大的腹地,资源丰富,所以地理位置优越。(3)提问: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城址在空间上是怎样变化的?补充:旧城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空间分布上从辽南京城原址逐渐向北、向东扩展,至明清时又向南缩,至明清时期演变为“凸”字形。追问:分析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拓展:而且不断向大的河流和湖泊靠近,便于利用河流和湖泊进行生活用水的取用、运输和防御等。 1.分析归纳: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春秋短,冬夏长。2.读图分析与交流整理3.读图与交流:(1)主要河流 。(2)大致流向: → 。(3)注入海洋: 。4.合作交流:读图分析,小组内交流,积极参与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5.展示交流:(1)气候:地处暖温带,气候适宜,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河流:有河流流经,能够提供水源、航运和防御之利;周围地区能源、粮食等供应充足。地形:地形平坦开阔,周围三面环山易守难攻;有对外联系的通道,距海近,有便利的交通条件(2)说一说(3)读图分析变化:旧城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观察发现:无论北京古城城址怎样变迁,始终靠近河流和湖泊。 认识北京的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要注重方法的引领,以问题填空的形式降低难度开展小组合作,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引导学生学会从图中提取信息,学会读图,用图活动三.举例归纳—探职能 1.出示新中国成立的图片和简单的资料: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成为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2.提问:北京的这些职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机构和建筑上呢?3.展示第一组材料:出示中南海:党中央国务院所在地;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在地;天安门:国家举行重大庆典活动;提问:这些部门体现什么职能呢?4.展示第二组材料:请分析三幅图分别说明了北京的哪种城市职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大剧院拓展材料:展示位于北京的国家图书馆和中央电视台、国家体育馆、水立方、鸟巢等体现文化中心的部门。5.展示第三组材料:分析三幅图分别说明了北京的哪种城市职能?拓展: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北京举行,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其国际交往中心的职能。 1.看图,读一读2.自主说一说:3.展示交流:读材料回答,这些都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4.析图与互动交流:这些都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5.读图交流:这些都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国际交往中心 鼓励学生“说”在交流中调动学生的生活知识,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新知课堂总结:课堂达标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开。读图,回答1~3题。1.若你是两会的一名记者,你能够准确介绍北京的位置吗( )A.华北平原西北角 B.华北平原东北角C.濒临渤海 D.与河南省、天津市相邻2.关于北京的自然环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全年温和湿润B.地形以山地为主C.春季多风,夏季多雨D.河流自东南流向西北3.若要给人大代表介绍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应选( )A.故宫 B.人民大会堂C.鸟巢 D.中关村科技园4.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2020年9月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这也是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在线下举办的第一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吸引了来自148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万家境内外企业和机构参会。这体现了北京的职能是( )A.全国文化中心 B.全国经济中心 C.全国政治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5.2020年5月,我国全国人大会议和全国政协会议(简称“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体现的北京主要城市职能是( )A.政治中心 B.经济中心 C.文化中心 D.交流中心 随堂练习,巩固基础,课堂达标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第六章 北方地区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节(1)祖国的首都—北京情境导入中国——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在哪里举办?情境导入1.你从视频中观看到了哪些信息?2.北京作为冬奥会的主办地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图文资料,认识北京作为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城市职能。使用地形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通过课堂活动能够对简要评价北京的位置。讲授新课想一想:我们要了解北京的位置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呢?经纬度位置:找出主要的经纬线,描述所在的温度带。相对位置: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海陆位置:所在的地形区,是否濒临海洋讲授新课请根据图中信息描述北京的地理位置。40°N116°E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地区讲授新课40°N116°E经纬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位于 平原的西北角,面临 海。东临 市,其余三面被 省包围。(40°N ,116°E),位于北温带,属于暖温带。华北渤天津河北归纳北京的地理位置:面积:1.68万平方千米人口:1961.9万讲授新课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春秋短,冬夏长。探气候讲授新课1.地形特点:以 为主。2.山脉:西— ,北— 。3.地势特点:高 低。说地形燕山军都山西山华北平原请根据图中信息归纳北京的地形地势特征。平原西山军都山西北东南探河流说出北京的主要河流,并分析地形与河流之间的关系?1.主要河流:。2.大致流向:→ 。3.注入海洋:。永定河、温榆河、潮白河西北东南渤海地势——河流流向影响讲授新课讲授新课小组合作:分析北京成为古都的自然条件及城址变迁。阅读图6.45,分析北京古城城址的变迁(空间变迁过程、变迁与水源的关系)阅读教材地图6.44,认识北京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注意从地形、纬度、地势、河流、战略等)方面讨论。讲授新课1.从地形、地势、河流待方面,讨论北京自然地理条件的优势。气候:地处暖温带,气候适宜,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地形:地形平坦开阔,周围三面环山易守难攻;有对外联系的通道,距海近,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河流:有河流流经,能够提供水源、航运和防御之利;周围地区能源、粮食等供应充足。讲授新课北京依山傍水,靠近海洋,进能攻,退能守,西面和北面有广大的腹地,资源丰富,所以地理位置优越。请综合信息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平原地区山地地区山地地区讲授新课2.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城址在空间上是怎样变化的?旧城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空间分布上从辽南京城原址逐渐向北、向东扩展,至明清时又向南缩,至明清时期演变为“凸”字形。凸讲授新课分析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无论北京古城城址怎样变迁,始终靠近河流和湖泊,而且不断向大的河流和湖泊靠近,便于利用河流和湖泊进行生活用水的取用、运输和防御等。讲授新课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成为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讲授新课中南海党中央国务院所在地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在地天安门国家举行重大庆典活动请分析三幅图分别说明了北京的哪种城市职能?1.政治中心讲授新课北京高等院校120多所,科研院校170多个,各类博物馆120多个,另外还包括国家级文艺团体、国家级新闻出版单位等。2.文化中心请分析三幅图分别说明了北京的哪种城市职能?讲授新课全国藏书最多的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书籍3119万册,其中古籍善本有200余万册,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中央电视台中国重要的新闻舆论机构,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中国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具有传播新闻、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讲授新课鸟巢水立方国家博物馆讲授新课北京有130多个外国大使馆北京有17个国际组织和地区代表机构北京有约7000家外国机构、企业和跨国公司代表机构北京有约200个外国新闻驻京纪者站3.国际交往中心请分析三幅图分别说明了北京的哪种城市职能?讲授新课亚太经合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该组织为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亚太区内各地区之间促进经济成长、合作、贸易、投资的论坛。课堂小结祖国的首都——北京地理位置位于暖温带、中纬度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西、北靠山被河北、天津包围面积、人口自然环境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西北流向东南职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随堂训练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开。读图,回答1~3题。1.若你是两会的一名记者,你能够准确介绍北京的位置吗( )A.华北平原西北角B.华北平原东北角C.濒临渤海D.与河南省、天津市相邻A随堂训练2.关于北京的自然环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全年温和湿润B.地形以山地为主C.春季多风,夏季多雨D.河流自东南流向西北3.若要给人大代表介绍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应选( )A.故宫 B.人民大会堂C.鸟巢 D.中关村科技园CA随堂训练4.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2020年9月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这也是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在线下举办的第一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吸引了来自148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万家境内外企业和机构参会。这体现了北京的职能是( )A.全国文化中心 B.全国经济中心C.全国政治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5.2020年5月,我国全国人大会议和全国政协会议(简称“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体现的北京主要城市职能是( )A.政治中心 B.经济中心 C.文化中心 D.交流中心DA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地理八下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第2课时教案教材分析 本节是本章的最后一节,是学习省区地理的具体体现,并且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课程标准也规定北京为必学区域。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本节是中国区域地理省级区域的开始,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城市区域学习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后面的内容,并且可以自学其他教材中没有介绍的区域。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能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2)让学生学会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认识方法和思路。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合作探究结合直观的图文资料,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2)阅读教材图文资料,通过课堂活动、小组讨论,认识北京的新变化,能举例说出北京城市建设成就。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合理发展区域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根据城市的历史条件处理城市建设中“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保护”的现实矛盾。教学难点:学会根据城市的历史条件处理城市建设中“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保护”的现实矛盾。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资料分析法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北京著名景点欣赏》提出问题:1.你从视频中观看到了哪些景点?2.这些景点反映了北京什么样的职能呢? 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说出所观所感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为探究北京做铺垫活动一:游名胜谈变化—细说古城 1.课件出示北京城的历史变化,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北京的发展,从而知道北京市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2. (承接)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的名胜古迹。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知道北京有哪些著名的名胜古迹?3.引导学生展示交流: 补充与拓展:(1)前门大街是老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有许多中华老字号。近年来,经过大规模的修缮政治,前门大街恢复了民国初年的风貌。 (2)南锣鼓巷是我国现唯一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 (3)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4)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的皇家陵寝的总称。师生共同总结: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提问:北京有哪些有特色传统文化的建筑呢?出示图片,进行总结:北京城中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四合院、胡同、牌楼等令人流连忘返。 5.引导学生利用北京城区的变化讨论:北京旧城的城市布局。 追问:思考:北京旧城为什么会这样布局?6.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故宫为例了解北京名胜古迹的保护。——近年来,参观北京故宫的游客数量剧增,给故宫保护带来了很大压力。对于下面的建议,说说你的看法。(1)提高门票价格(2)限制每天的门票销售数量(3)提倡文明、环保的游览行为(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虚拟旅游共同交流:(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虚拟旅游可以提前了解名胜古迹,但是不能取代实地的参观。 1.阅读北京的发展历史,总结北京的建城史和建都史。2.发现与交流: 八达岭长城、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3.展示与交流(1)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黄宫,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现为故宫博物馆,是我国文物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2)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它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4.说一说:知道北京四合院、胡同等。5.说一说,结合课本和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探讨。6.小组合作学习:(1)提高门票价格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效果不会很明显,也加重了游客的负担。(2)限制每天的门票销售数量可以有效保护故宫。(3)游客文明、环保的游览行为是保护名胜古迹的关键 简单的梳理北京的发展史,为理解北京成为历史古城做好铺垫课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表达展示的能力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学习参与活动二:感悟现代气息—游历新城 1.出示图片: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新区不断涌现。(承接)北京的现代化体现在哪些方面?2.引导学生说一说,读一读。——认识北京的重点功能区(1)中央商务区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与标志,一般位于城市的黄金地带。是北京最富有活力和最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地区。(2)金融街是对我国金融业颇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区,拥有中国人民银行等众多银行和我国最高金融决策和监管机构。3.北京的现代化还体现在交通上——认识北京现代化立体化交通网络(1)出示北京的交通线路图,提问:观察北京的交通线路图,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环形公路把主要放射状交通干线连接起来,放射状交通干线便捷了中心城区的对外联系(2)出示北京轨道交通线路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3)展示北京的铁路和首都国际机场。4.活动拓展:(一)认识北京的现代化下面是生活在北京的一些中学生对城市现代化的体会。结合你的认识和感受,说说你对城市现代化的理解。(1)从我家去学校路途虽然较远,但是我乘坐地铁上学从来没有迟到(2)我居住的小区已经铺设了宽带网,其可以在家里享受极速“冲浪”的网上愉悦。(3)现在,在北京主要的道路两侧、大厦周围、小区的各个角落都能见到满眼的绿色,绿地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二)活动二:阅读下列材料,针对“ 四合院和胡同是拆除还是保护”这一议题,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1)我家居住的四合院就是一个大杂院。这里拥挤不堪,卫生条件差,房屋年久失修,交通也不方便。我们希望能尽快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2)我去过世界上许多著名城市,北京吸引我的不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而是体现老北京特色的四合院和胡同。(3)过去,我们拆掉了北京的城墙。现在我们要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四合院和胡同承载着北京的传统文化,是北京特有的城市风貌。5.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北京——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发展与问题图文展示北京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文化特色与时代风貌相结合6.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新北京、新定位该怎样做?为了实现目标,国家和人民做了哪些努力?(1)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北京把大型钢铁企业“首钢”迁出北京。“首钢”旧址改建成首钢工业遗址公园,成为北京西部综合服务中心和后工业文化传译产业区。(2)为建造宜居城市,北京在城市中心打造了一批开放的街心公园、绿地和广场。皇城根遗址公园南北长2.4千米,在紫禁城和王府井商业街之间构筑了一条绿色走廊。 1.图文结合,感悟北京是一个现代化大都市2.说一说,读一读。(1) 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王府井商业街拥有众多的大型商场,具有数百年悠久历史的著名商业区3.观察与发现:(1)北京市区交通四通八达,形成了网状的交通网络,方便人们的出行(2)说一说:城市轨道交通也很发达,并且已初步建设成网。(3)总结: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4.阅读思考与交流评价:(1)材料一体现了北京的交通设施建设的现代化(2)材料二体现了北京的信息化(3)材料一体现了北京的绿地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活动二探讨总结:北京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注意在保持旧城基本布局和原有风貌的基础上,一些重要的四合院、胡同和特色街区得到保护和修缮。同时还兴建了一些现代建筑。漫步北京街头,可以看见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既具文化特色,又显时代风貌。5.图文结合,感受北京的现代气息与古文化并存的格局6.认识北京的发展方向:国家首都、世界城市、 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 图文结合,了解北京的重点功能区,从而深入感受北京的现代化对学生的观察与发现,教师要及时评价和补充,使学生获得科学、有序的地理知识设置活动讨论,既能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巩固,也能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北京现代化大都市的体现通过活动和材料的思考探究,建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项目的观念课堂总结:拓展应用 想一想,为什么说北京四合院与自然环境的天作之合?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比如"坐北朝南"、"四围合一"等。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出示地图,引导学生思考:线索1:坐北朝南北京地处北半球中纬度,阳光从南面照射过来,这就决定了合院的采光取向,进而形成“面南”意识。此外,受季风影响,这里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四合院建筑也自然而然地以坐北朝南作为它的最佳方位选择。线索2:四围合一是北方民居的代表,一般来说平原(地形)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宽敞的院落有利于采光。由于四合院的地势在总体安排上往往是西北高东南低,水自西北向东南流。这样一来,东南的排水作用就凸显出来,四合院的院门就设计在东南方位。 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锻炼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的兴趣课堂达标 1、下列属于北京特色文化的是( )A、四合院、京剧 B、窑洞、腰鼓 C、高脚屋、孔雀舞 D、雕房、锅庄舞2、北京既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又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长城、颐和园、鸟巢等B.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四合院应该全部拆除C.中央商务区属于北京的重点功能区D.市区形成了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3.为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北京的环境要全面改善,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A.北京实现城区绿色覆盖率达到48%B.北京市投入巨额资金将工业企业迁出中心市区C.对重要旅游景点的古迹全部进行拆建D.大部分场馆的建设将考虑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4.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是( )A、利用名胜古迹发展旅游业 B、在城区大量开采地下水C、山区砍伐林木,增加耕地面积D、鼓励外低人口迁入,扩大城市规模 随堂练习,巩固基础,课堂达标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第六章 北方地区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节(2)祖国的首都—北京情境导入1.你从视频中观看到了哪些景点?2.这些景点反映了北京什么样的职能呢?学习目标阅读教材图文资料,通过课堂活动、小组讨论,认识北京的新变化,能举例说出北京城市建设成就。通过课堂合作探究结合直观的图文资料,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讲授新课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约70万年前)燕、蓟都城(3000多年前)秦、汉、隋、唐、宋北方重镇辽南京 (938年)金中都 (1153年)元大都 (1272年)明北平 (1368年)明、清北京 (1403年)陪都国都全国政治中心看历史长河中的北京变化北京市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讲授新课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的名胜古迹。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名胜古迹?发现:八达岭长城、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讲授新课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黄宫,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现为故宫博物馆,是我国文物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它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讲授新课前门大街是老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有许多中华老字号。近年来,经过大规模的修缮政治,前门大街恢复了民国初年的风貌。南锣鼓巷是我国现唯一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讲授新课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的皇家陵寝的总称。讲授新课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长城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讲授新课传统文化建筑郡王府牌楼四合院胡同北京城中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四合院、胡同、牌楼等令人流连忘返。讲授新课北京聚成分内城和外城,其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北京旧城是在元朝的大都城基础上改建完成的。明朝初年缩减了大都城的北城,1553年,又在城南加筑了外城,使旧城呈现独特的“凸”字形轮廓。一条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的长约8千米的中轴线纵贯旧城南北,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的建筑,都沿这条中轴线呈对称分布。说一说北京旧城的城市布局讲授新课作为皇宫的紫禁城居于旧城的中心,体现了“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帝王思想。面向南方是旧城布局的主导方向,这既有利于居室避寒采光,又体现“面南而王”的传统观念。北京旧城方方正正,街道纵横交错,全城布局均衡对称,堪称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作。思考:北京旧城为什么会这样布局?讲授新课提高门票价格限制每天的门票销售数量提倡文明、环保的游览行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虚拟旅游近年来,参观北京故宫的游客数量剧增,给故宫保护带来了很大压力。对于下面的建议,说说你的看法。以故宫为例了解北京名胜古迹的保护。讲授新课游客文明、环保的游览行为是保护名胜古迹的关键限制每天的门票销售数量可以有效保护故宫提高门票价格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效果不会很明显,也加重了游客的负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虚拟旅游可以提前了解名胜古迹,但是不能取代实地的参观。讲授新课现代化的大都市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新区不断涌现。讲授新课1.认识北京的重点功能区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与标志,一般位于城市的黄金地带。是北京最富有活力和最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地区。中央商务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讲授新课王府井商业街拥有众多的大型商场,具有数百年悠久历史的著名商业区。金融街是对我国金融业颇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区,拥有中国人民银行等众多银行和我国最高金融决策和监管机构。讲授新课2.认识北京现代化立体化交通网络观察北京的交通线路图,你发现了什么?发现: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环形公路把主要放射状交通干线连接起来,放射状交通干线便捷了中心城区的对外联系。讲授新课城市轨道交通也很发达,并且已初步建设成网。讲授新课中国首都国际机场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北京高铁北京的现代化除了体现在现代化的功能区和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还体现在哪些方面?讲授新课认识北京的现代化下面是生活在北京的一些中学生对城市现代化的体会。结合你的认识和感受,说说你对城市现代化的理解。从我家去学校路途虽然较远,但是我乘坐地铁上学从来没有迟到我居住的小区已经铺设了宽带网,其可以在家里享受极速“冲浪”的网上愉悦。现在,在北京主要的道路两侧、大厦周围、小区的各个角落都能见到满眼的绿色,绿地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交通设施建设信息化绿地与环境保护讲授新课我家居住的四合院就是一个大杂院。这里拥挤不堪,卫生条件差,房屋年久失修,交通也不方便。我们希望能尽快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我去过世界上许多著名城市,北京吸引我的不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而是体现老北京特色的四合院和胡同。过去,我们拆掉了北京的城墙。现在我们要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四合院和胡同承载着北京的传统文化,是北京特有的城市风貌。阅读下列材料,针对“ 四合院和胡同是拆除还是保护”这一议题,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讲授新课北京胡同老舍故居北京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注意在保持旧城基本布局和原有风貌的基础上,一些重要的四合院、胡同和特色街区得到保护和修缮。同时还兴建了一些现代建筑。漫步北京街头,可以看见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既具文化特色,又显时代风貌。清醇王府大门钱市胡同讲授新课3.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发展与问题传 统 建 筑 与 现 代 建 筑传统建筑现代建筑讲授新课文 化 特 色 与 时 代 风 貌文 化 特 色时 代 风 貌讲授新课“国家首都、世界城市、 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想一想:新北京、新定位该怎样做?传统中轴:历史文化核心区北中轴:体育文化南中轴:商业文化综合区长安街:政治文化核心区城市发展,传统的历史文化建筑也要保护讲授新课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北京把大型钢铁企业“首钢”迁出北京。“首钢”旧址改建成首钢工业遗址公园,成为北京西部综合服务中心和后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区。为建造宜居城市,北京在城市中心打造了一批开放的街心公园、绿地和广场。皇城根遗址公园南北长2.4千米,在紫禁城和王府井商业街之间构筑了一条绿色走廊。课堂小结祖国的首都——北京历史悠久的古城现代化的大都市三千年建成史、八百年建都史名胜古迹长城、故宫、颐和园、明十三陵、周口店猿人遗址传统文化建筑:胡同、四合院城区建设交通建设重视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环境质量的改善发展方向:国家首都、世界城市、 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拓展应用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比如"坐北朝南"、"四围合一"等。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想一想,为什么说北京四合院与自然环境的天作之合?拓展应用结合北京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北京地处 半球中纬度,阳光从南面照射过来,这就决定了合院的采光取向,进而形成“面南”意识。此外,受季风影响,这里冬季盛行偏 风,夏季盛行偏 风,四合院建筑也自然而然地以坐北朝南作为它的最佳方位选择。线索1:坐北朝南北北南拓展应用是北方民居的代表,一般来说 (地形)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宽敞的院落有利于采光。由于四合院的地势在总体安排上往往是高东南低,水自西北向 流。这样一来,东南的排水作用就凸显出来,四合院的院门就设计在 方位。线索2:四围合一平原西北东南东南结合北京的地形地势及河流特点随堂训练1、下列属于北京特色文化的是( )A、四合院、京剧 B、窑洞、腰鼓C、高脚屋、孔雀舞 D、雕房、锅庄舞2、北京既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又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长城、颐和园、鸟巢等B.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四合院应该全部拆除C.中央商务区属于北京的重点功能区D.市区形成了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AC随堂训练3.为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北京的环境要全面改善,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A.北京实现城区绿色覆盖率达到48%B.北京市投入巨额资金将工业企业迁出中心市区C.对重要旅游景点的古迹全部进行拆建D.大部分场馆的建设将考虑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4.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是( )A、利用名胜古迹发展旅游业 B、在城区大量开采地下水C、山区砍伐林木,增加耕地面积D、鼓励外低人口迁入,扩大城市规模AC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4.1北京2022冬奥会申奥宣传片.mp4 6.4.1祖国的首都—北京 教案.doc 6.4.1祖国的首都—北京.pptx 6.4.2北京景点欣赏.mp4 6.4.2祖国的首都—北京 教案.doc 6.4.2祖国的首都—北京.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