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第三课 从维新到革命 主备: 马秋艳 审核: 王叶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的斗争背景、经过及结 果。2.培养比较、理解和认识问题的能力。3.中国资产阶级艰难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并失败的过程了解,明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然抉择的道理,坚定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念。【自学环节】:1.维新变法运动的领袖是 ,当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2.1905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联合各地的革命者,成立了 , 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 全国政党,同时提出 “ ”的革命纲领。3. 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 发动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成立革命政府,这次革命称为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 制度,使 思想深入人心。4.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 帝下诏退位, 覆亡,3月,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从此中国进入 时期, 混战连年不断。邹容是 的杰出代表,著有《 》一书 【精练环节】:6.材料分析题 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认为,日本能够强大起来,是因为它实行了君主立宪制;中国要摆脱悲惨的命运,不能只在军事、经济和教育方面学习西方,必须像日本那样,在政治上也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据此回答问题。(1)康有为认为“中国要摆脱悲惨的命运”,其方法是什么? (2)在变法过程中他是如何实施的?(3)康有为的主张在变法过程中是否得到了全面的体现?为什么?(4)你认为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5)这一事件的结局给我们什么启示?【随堂练习】:一、基础题 1.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的成立 C.保国会的成立 D.《定国是诏》的颁布2.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 ( )A.京师大学堂 B.掠夺中国白银 C.时务学堂 D.万木草堂三民主义是指是 ( )①民族 ②民主 ③民权 ④民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4.要想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最理想的去处是 ( )A.武昌、南京 B.天津、北京 C.延安、遵义 D.上海、广州5.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程中,尝试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二、提高题 辛亥革命失败主要的依据是 ( )A.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B.没有提出彻底的革命纲领 C.没有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 D.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有位老人说他出生于民国三年。民国三年指的是 ( )A.1913年 B.1914年 C.1915年 D.1916年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 光复会 C.华兴会 D.中国同盟会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要学习西方政治体制 B.是否要用暴力废除君主制 C.是否要发展资本主义 D.是否要发展民权三、拓展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道路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19世纪中期是“器物变革”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制度变革”时期。(1)你认为材料中的“器物变革”时期和“制度变革”时期各指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观点。(3)简要说明促成“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外部的原因。第六单元第三课 屈辱的岁月主备: 王叶 审核: 陈国勤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描述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过程,说出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的内容;树立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以及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自学环节】1.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 )A.左宗棠 B.魏源 C.林则徐 D.邓世昌2.从1840年中英 起,中国进入了一个艰难求索、曲折发展的时期。3.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 发动者: 借口: 目的: 4.1860年, 联军占领北京,洗劫了清朝皇家园林—— 5.根据书本内容,完成下列表格条约时间签订国家内容影响《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精练环节】6.“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铜灯半盏,燃尽田地房廊。”这一对联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事件对人民的危害 ( )A.鸦片输入 B.烟草输入 C.鸦片战争 D.虎门销烟7.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虎门销烟严重损害了英国利益 B.鸦片贸易可以牟取暴利,英国要维护鸦片贸易 C.英国工业处于急剧扩张时期,企图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在远东没有侵略基地,企图通过侵略中国从而控制远东各国8.鸦片战争期间的清朝皇帝是 ( )A.咸丰帝 B.道光帝 C.同治帝 D.光绪帝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鸦片作为一种毒品,在历史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距今一百六十多年前中英之间因而发生的那场战争,便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急剧的变化。(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输入鸦片?(2)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主要灾害是什么?(3)建国后在天安门广场建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什么把“虎门销烟”作为重要表现的内容? 【随堂练习】一、基础题 1.中国汇入工业文明大潮始于 ( )A.18世纪40年代 B.19世纪40年代 C.19世纪60年代 D.19世纪末2.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设工厂始于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香港地区由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组成,其中英国攫取香港岛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二、提高题4.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辛丑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总理衙门的设立5.19世纪末,在中国占有“势力范围”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俄国6.《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主要是因为( )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对列强的活动 C.清政府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在北京 D.清政府允许各国在北京划定使馆界三、拓展题7.材料:“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法国作家雨果(1)材料中的“夏宫”指的是什么地方?(2)材料中的“抢劫”、“付之一炬”指哪一场战争中的什么事件?(3)那两个强盗是谁?他们为什么要到“夏宫”所在的国家来?结果如何?第六单元第四课 工业化和城市化主备: 马秋艳 审核: 王叶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2.通过分析工业革命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以及小组讨论整合各类信息,培养自主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学会理性、科学地看待工业革命的后果。3.通过学习,全面了解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客观分析其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感受现实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自学环节】:1.工业革命前, 是英国的主要生产部门;工业革命开始后,占据国民经济主导地 位的是 。2.三大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是 ,第二产业是 ,第三产业 是 、交通运输业、银行业、 等。3.随着工业的发展, 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 生活方式逐渐取代原来的 生活方式,人们把这种变化成为 。4.在美国,位于哈德孙河注入大西洋入海口处的城市是 ;英国最大的城市是 。5.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出现了交通拥挤、 等“ ”【精练环节】: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语》对城市化的定义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1)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最早追溯到什么时候?为什么?(2)现代人应该怎样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随堂练习】:一、基础题 1.促使农业在国民收入中比例下降的原因是 ( )A.工业的发展 B.人口的迁移 C.城市化的出现 D.农民不愿种地2.工业革命后,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的是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城市3.使农村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降低的原因是 ( )A.土地面积的减少 B.农业机械化的出现 C.政府赋税的减少 D.亨利·福特4.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了 ( )A.农耕文明时代 B.工业文明时代 C.政治文明时代 D.商业文明时代5.应对现代社会日益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许多问题,最好的办法是 ( )A.只要治理好本国的“城市病”即可 B.先治理后规划C.先发展后治理 D.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提高题 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工业化必然促进城市化 ②城市化会进一步推进工业化 ③工业化会使城市人口增加 ④城市化只会产生“城市病”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④ 8.下列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 )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工业 ④商业 ⑤银行业 ⑥服务业A.①②③ B.②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④⑤⑥到1900年,下列城市人口最多的是 ( )A.上海 B.纽约 C.伦敦 D.巴黎三、拓展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其首都伦敦城市规模一度不断扩大,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城市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大气污染严重,号称“雾都”。材料二:“像一切流经工业城市的河流一样,流入城市的时候是清澈见底的,而在城市的另一端流出时却又黑又臭,污浊不堪。”伦敦泰晤士河曾被称为“死河”。以上材料反映出英国伦敦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哪两方面弊病?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正确看待城市化和工业化?英国伦敦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我国社会发展有哪些警示作用?第六单元第四课 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 主备: 马秋艳 审核: 王叶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现代文明生活的内涵,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2.分析生活方式变迁的原因。【自学环节】:1.19世纪后半期,欧美国家纷纷调整教育政策,开始大力发展教育。美国、法国等国家实行了( )制,使国民的整体( )得到提高。2.在农业社会,( )是等级的重要标志。在工业革命后的欧美国家,( )的上层社会服饰逐渐被抛弃,( )的服装流行。3.工业化在改变( )的同时,也对人类的( )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世纪末,率先进入工业社会的国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与( )有了根本的不同,奠定了( )的基础。4.妇女地位的提高和教育的普及是由于( )需要劳动力。5.( )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使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精练环节】:6.比较分析:类别早期生活现代生活衣食住行7.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前人的生活有这么大的不同?【随堂练习】:一、基础题 1.洗衣机在伦敦水晶宫博览会上第一次展出是在 ( )A.1851年 B.1861年 C.1890年 D.1895年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革命后交谊舞日益流行 B.工业革命后妇女从家庭走向社会C.农业社会里,只有少数人能接受正规教育 D.服饰是工业社会等级的重要标志3.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这说明( )A.机器的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工业革命消灭了封建势力 D.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劳动的积极性4.“三八”国际妇女节,是纪念哪个国家的妇女在哪一年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而设定的节日 ( )A.英国 1905年 B.美国 1905年 C.美国 1909年 D.德国 1909年5.十九世纪后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是 ( )A.生活观念 B.农业化 C.价值观念 D.工业化二、提高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工业革命使第二产业迅速发展 ②工业化使城市数量增加 ③工业化使休闲娱乐大众化 ④工业化使人们开始追求饮食结构的合理化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生活内容,哪些是19世纪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出现的 ( ) ①食肉的习惯 ②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的发展 ③家电的发明使用 ④简朴实用的服装的流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三、拓展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美国,仅在1890——1910年期间,劳动妇女的人数就从400万增加到750万……19世纪后半期,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制,使整体文化水平得到了提高。试问:工业化的发展与妇女地位的提高和文化教育的普及有没有关系?为什么?第六单元第一课 工业革命的新阶段 人在工厂主备: 王叶 审核: 陈国勤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描述电力的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说出工厂与手工工场生产的不同;认识到一切成功源于勤学多思,从而培养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自学环节】1. (时间),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 。2.工业革命新阶段的成就:国别姓名发明或发现法拉第发电机比利时爱迪生美国电话德国卡尔本茨美国飞机3.这一时期, 国和 国后来居上,率先实现了电气化,工业发展的势头超过了 国。4.1771年, 国出现了第一家纺纱工厂,1840年前后的英国,以 为主的工厂基本取代了手工工场。5.19世纪后半期,一个制造滑膛枪的美国人尝试了一种 的生产方法;20世纪初,美国人 首先采用 生产方法,大批量生产汽车,最终成为著名的汽车大王。【精练环节】6.工业革命的发展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和 。7.19世纪70年代,人类进入了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太空时代8.1840年前后,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9.关于工厂与手工工场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工厂规模大,手工工场规模小 ②工厂采用机器生产,手工工场采用手工劳动③工厂的劳动纪律严格,手工工场的劳动纪律松散④工厂的分工合作程度高,手工工场的分工合作程度低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随堂练习】一、基础题 1.被誉为“发明大王”的是 ( )A.贝尔 B.福特 C.爱迪生 D.莱特兄弟2.在工业革命的新阶段,新兴的工业部门不包括 ( )A.纺织工业 B.石油工业 C.化学工业 D.汽车工业二、提高题3.对比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和工业革命的新阶段,完成下面的表格。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工业革命的新阶段发生时间主要技术发明成果及发明人工业发展领先国家主要工业门类主要影响三、拓展题4.材料一:1870年前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应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它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突破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两个国家后来居上,成为世界经济强国?(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哪些发明创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请举二例说明。第六单元第一课 工业革命的兴起 “科学的世纪”主备: 王叶 审核: 陈国勤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说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分析相关资料,举例说明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所起的作用;通过观察思考,分析19世纪之所以被称作“科学的世纪”的原因。【自学环节】1.早期工业革命:(1)开始时间 ,(2)开始国家 ,(3)开始行业 ,(4)出现新的动力机器 ,其影响 。(5)工业革命期间的一些主要发明:瓦特发明 ; 发明蒸汽机车。(6)蔓延: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 、 等国家。(7)影响: 世纪 年代, 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 。2.工业革命期间,西欧各国认识到 的重要性,大力鼓励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 的 《 》 一书问世。19世纪因而被称为“ ”。3.19世纪,西欧国家普遍重视科学研究的表现有 ( )①经费上支持 ②实验室的配备 ③大学增设自然科学课程 ④鼓励组织科学学会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④4.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下列属于这一世纪的发明有 ( )①瓦特制造出的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②英国人史蒂芬逊发明的蒸汽机车 ③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的电动机 ④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的电灯 ⑤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的可实际使用的发电机 ⑥美国人福特发明了流水线生产方法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精练环节】5.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的是 ( )A.瓦特 B.史蒂芬逊 C.哈格里夫斯 D.阿克莱特6.19世纪中叶,当时世界上惟一的工业国是 (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31年,英国出版了一本名为《机器的成绩》的书。书中对工业革命前后的情况进行了这样的对比:“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人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五百人当中没有一人;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人不穿袜子。”材料二 1820—1869年,法国的蒸汽机由39台猛增到3.2万台。交通运输发展也很快,19世纪30年代,法国建成了第一条铁路,到1870年,管法国铁路总长度已近1.8万千米。(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涉及的共同问题是什么?(2)引起材料一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二中的“蒸汽机”“铁路”与工业革命中哪两位人物有关?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随堂练习】一、基础题1.世界上的工业革命最早兴起于 ( )A.18世纪中期的英国 B.18世纪中期的法国 C.19世纪中期的德国 D.19世纪中期的美国2.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的发明 ( )A.珍妮纺纱机 B.水力纺纱机 C.蒸汽机 D.蒸汽机车3.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观点的书籍是 ( )A.《物种起源》 B.《人类的故事》 C.《天演论》 D.《论法的精神》二、提高题4.英国较早地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这是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 ( )A.资本条件 B.资源条件 C.市场条件 D.制度条件5.关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这是一场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革命 ②科学技术发挥了第一生产力的作用③它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④它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革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6.关于工业革命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工业革命依赖于科技发明 B.工业革命推动了科技发展 C.两者相互促进 D.两者完全独立三、拓展题7.材料一:1814年1月,反法联军兵临巴黎城下,巴黎理工学校的全体师生向拿破仑请战,面临灭顶之灾的拿破仑却说:“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后来这句话被镌刻在巴黎理工学校荣誉大厅的天花板上,成为该校最引以为豪的地方。材料二:这是一个创建理论体系的科学时代,涌现出一大批影响至今的科学理论,如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1)材料一中拿破仑所说的“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体现了什么?(2)材料二中“这个科学时代”指的是哪个世纪?该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主要依据是什么?(3)综合材料一、二,谈谈当今时代我们重视科学技术的重要意义?第六单元第三课 悲壮的抗争 “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备: 王叶 审核: 陈国勤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说出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的典型事例,描述地主阶级中“开眼看世界”的开明人士的思想和洋务运动的内容及实践,通过学习,宏扬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报效祖国.自强不息的爱国情怀,同时认识到封建君主专制的腐朽和地主阶级不能拯救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危机。【自学环节】1.在鸦片战争中,年过六旬的老将 亲自上阵,在虎门炮台指挥作战;在甲午战争的黄海战役中,致远舰管带 与舰上官兵二百多人壮烈牺牲。2.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时间 领导人 地点 3. 开创了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被誉为近代中国“ 的第一人”。4.魏源在他编著的《 》中,提出“ ”,主张学习西方的长处,以抵抗西方的侵略。5.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 、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等;口号: ; 战争的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6.1862年,北京设立的 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1861年, 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正式外交机构。7.把下列人物和对应的事件连起来关天培 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 太平天国洪秀全 鸦片战争徐 骧 洋务运动林则徐 《海国图志》魏 源 抗击日军李鸿章 虎门销烟【精练环节】8.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运动是 ( )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C.奕?、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 D.康有为发起的戊戌变法9.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最直接的证明是 ( )A.维新运动的失败 B.甲午战争的失败C.辛亥革命的爆发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10.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真正不曾遇到的新情况,即 ( )A.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C.中央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D.满汉地主阶级联合镇压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二:“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材料三:“购买外洋枪炮则今日救时第一要务。”——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魏源、李鸿章、曾国藩等人倡导的这场运动史称什么?(2)这场向西方学习的运动包括哪些内容?(3)如何评价这场运动?【随堂练习】一、基础题 1.台湾军民发誓“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失台”的斗争应发生在 ( )A.1894年 B.1895年 C.1900年 D.1901年2.被太平天国农民军击毙的外国侵略者“洋枪队”头目华尔是 ( )A.英国人 B.法国人 C.美国人 D.德国人3.19世纪60—90年代,中国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 ( )A.洋务运动 B.维新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4.1888年,主持创建北洋海军的是 ( )A.奕?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左宗棠二、提高题5.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民用企业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福州船政局 D.湖北织布局6.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性质是 ( )A.单纯的反封建农民起义 B.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C.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D.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7.1862年洋务派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同文馆,下列关于这个学堂创办初期的场景描述正确的是 ( ) A.有些外国教师在学堂授课 B.学堂坐落在风景优美的上海黄浦江畔 C.学生入学一律要剪掉辫子 D.大批科举出身的人纷纷涌入学堂学习三、拓展题8.材料: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序》(1)《海国图志》的作者是谁?(2)“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3)作者对待西方的态度和前人有什么不同?第六单元第二课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主备: 王叶 审核: 陈国勤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描述帝国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状况和影响,分析整体世界形成对落后国家的影响以及海底地革命和日本明治维新,培养全面地辩证地认识问题的能力。【自学环节】1.工业革命后, 、 、 、 等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出现,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将达尔文的进化论介绍到中国的是 ,将《茶花女》翻译成中文的是 。3. ,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到 世纪初,世界最终形成为一个整体。4.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被 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毕,他们控制和奴役着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被称为 国家。其中占有殖民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国。5.19世纪中期的日本处于 的统治之下,是一个 .封建落后的农业国家。1868年,日本进行了改革,史称“ ”。改革后的日本成为亚洲 走上工业化的国家。 6.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其中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7.19世纪中期,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主要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8.拉丁美洲第一个摆脱西方国家殖民统治的是 ( )A.美国 B.海地 C.古巴 D.委内瑞拉9.19世纪中期,首先对日本进行殖民掠夺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精练环节】10.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快殖民侵略步伐的目的是 ( )A.传播工业文明 B.占领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C.帮助亚非拉人民发展经济 D.宣扬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势力11.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是 ( )A.废藩置县,集权中央 B.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兴办工业企业 C.效仿西方建立起学校教育体系 D.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西方化12.19世纪,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和殖民掠夺,亚非拉国家的正确应对是 ( )A.通过反抗斗争,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B.顺应工业文明的大潮进行改革,照搬照抄西方的文明制度 C.顺应工业文明的大潮进行改革,使自己富强起来 D.老老实实变成西方的殖民地13.整体世界的形成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产生的影响不同。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整体世界的形成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亚非拉地区的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么?(2)这种影响导致的结局是什么?【随堂练习】一、基础题 1.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开辟新航路 B.出现新型交通工具C.出现新型通讯工具 D.进行工业革命2.下列因素中,影响整体世界形成的有 ( )①铁路 ②远洋巨轮 ③电话 ④电报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3.19世纪末的30年间,移民海外的欧洲人多达2100万,其中半数来到了 ( )A.美国 B.中国 C.印度 D.澳大利亚4.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是 ( )A.罗格 B.顾拜旦 C.维凯拉斯 D.萨马兰奇二、提高题5.下列对20世纪初整体世界形成的描述有误的是 ( )A.世界基本形成了统一的市场 B.大洋洲的港口城市成为了连接各国的枢纽 C.出现了海外移民的热潮 D.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更加广泛6.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快了对亚非拉国家的 ( )A.侵占土地 B.倾销商品 C.掠夺财富 D.殖民掠夺7.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呈现出“文明与野蛮相交织”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西方的工业文明扩展到世界各地 ②亚非拉国家逐步出现了工业文明 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快了对亚非拉国家的殖民掠夺 ④亚非拉国家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8.明治维新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明治天皇政权 B.发展经济,挽救民族危机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 D.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三、拓展题9.材料:日本政府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1872年颁发“学制令”,建立完整的小学.中学.大学的近代学校体制。提倡学习欧美资产阶级文明,吃西餐,穿燕尾服,理分发,跳交谊舞,盖洋楼,欧化风靡一时。(1)这次改革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改革的性质又是什么?(2)这次改革对日本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第六单元综合探究六 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 主备: 马秋艳 审核: 王叶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古今交通工具的比较,体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按专题收集素材的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合作意识。3.回顾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培养尊重科学的信念和励志创新的精神。【自学环节】:1.蒸汽机的发明者是 ,这个发明把人类社会带入了 时代。2.蒸汽机带来的生产变革,在交通运输方面尤为显著。1814年, 国人 发明了蒸汽机车,把人类带入了“火车时代”。科学家 根据 的理论,发明了内燃机。人们用内燃机作动力,发明了汽车,大大提高了人们出行的速度。4.1903年,美国人 发明了飞机,把人类带入了交通运输的新纪元。【精练环节】:5.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可以翻十万八千里,就是5.4万千米。如果以步行(以日行40千米计算);骑马(日行200千米计算);汽车(80千米/小时计算);高速列车(300千米/小时)计算;喷气式客机(850千米/小时计算)的方式完成这段路程。通过以上五种方式,各自需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工业革命前后在交通工具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从交通工具的变化谈谈工业革命对社会进步的影响。【随堂练习】:一、基础题 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明当时的交通工具是 ( )A.汽车 B.飞机 C.火车 D.马2.德国人卡尔*本次能够发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直接得益于哪项科技成果 ( )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电动机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标志是 ( )A.电力的广泛运用 B.珍妮纺纱机 C.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D.蒸汽机车4.下列饮食生活现象不可能出现在农业社会的是 ( )A.喝茶 B.吃肉 C.吃巧克力 D.喝酒5.下列关于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社会是从农业社会发展而来的 B.农业社会的主要交通工具有马、船、骄子、畜力车等 C.工业社会时期有电梯、钢筋混泥土建筑等 D.巴黎在农业社会时期就是领导世界服饰发展的中心二、提高题 在工业文明时期,人们习以为常的交通工具是 ( ) ①汽车 ②火车 ③载人航天飞船 ④飞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现在老百姓的业余活动十分丰富,下列活动中属于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果的是 ( ) ①看电视 ②听广播 ③弹钢琴 ④看戏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是 ( ) ①流水线生产 ②电动机 ③出现铁路 ④汽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三、拓展题 9.材料: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的不断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如此,人类征服了时间和空间。在古代,人类一直以坐马车、骑马或乘帆船所需旅行的小时数来表示地方之间的距离。但现在,人类穿着一步跨七里格的靴子跨过了地球。你认为新型交通工具的不断出现对人类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第六单元第四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主备: 马秋艳 审核: 王叶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明白社会从两极分化到工人运动,从自发的经济斗争到自觉的政治斗争,是资产阶级社会矛盾激化的体现。2.知道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国际工人运动进入到一个新阶段。【自学环节】:工业革命就像一把双刃剑,它给人类带来了 ,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 的 。2.工业革命以后,西方社会的两个主要阶级是 和 。3.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代表有法国人 、 和英国人 等。4.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欧洲爆发了好几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如法国 和 英国 。5.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6.1871年3月,巴黎人民起义,建立了工人政权—— ,它是建立自己政权 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 。【精练环节】: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大批失业的工人陷入绝望的地步,甚至发生公开的暴动。材料二: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从此,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1)工业革命后,社会形成了哪两大对立的阶级?(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有什么重要意义?(3)工业文明时代社会的最强音是什么?【随堂练习】:一、基础题 1.成为工业时代的最强音的是 ( )A.空想社会主义 B.共产主义 C.自由竞争 D.社会主义2.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是 ( )A.第一国际 B.巴黎公社 C.十月革命 D.法国大革命3.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特点的是 ( )①设计了理想社会的蓝图 ②批判资本主义③主张走革命斗争的道路④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4.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政治纲领 B.没有走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C.反动力量过于强大 D.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5.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主要体现在 ( )A.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 B.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城市化进程开始 C.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D.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二、提高题 6.“它们像是两个民族;没有来往,没有同感;象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星球上的居民, 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吃不同的食物,按不同的方式生活”, “它们”指 ( )A.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 B.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C.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 D.农奴主与农奴7.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工人运动有 ( ) ①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②英国宪章运动 ③义和团运动 ④太平天国运动A.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②③ 8.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是 ( ) ①马克思 ②恩格斯 ③欧文 ④列宁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三、拓展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傅立叶勾画出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充满损人利己行为的图景:在那里,医生希望生病 的人越多越好,生起病来病情越重越好,病期越长越好;建筑师希望每天失火,火 烧得越大越好,烧毁一条街、半个城更好;律师希望家家打官司;玻璃商希望冰雹 把所有的玻璃都打碎。材料二: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 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思想理论?这种思想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材料二出自什么文献?作者是谁?有什么意义和影响?(3)材料一的理论与材料二的理论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从维新到革命.doc 屈辱的岁月.doc 工业化和城市化1.doc 工业化和城市化2.doc 工业革命新阶段.doc 工业革命的兴起.doc 师夷长技以制夷.doc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doc 综合探究六.doc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