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 年中考模拟检测(二)历史参考答案和评分说明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C 2.A 3.C 4.A 5.B 6.C 7.A 8.C 9.D 10.A 11.B 12.B 13.C14.D 15.A 16.B 17.C 18.D 19.A 20.D 21.D 22.B 23.B 24.D 25.C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26.张骞、玄奘 27. 1912、1927 28.三大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29.共产党宣言、联合国家宣言 30.萨拉托加、斯大林格勒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31.(1)秦朝:抵御北方匈奴的需要;(1 分)明朝: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1分)清朝:一方面采取怀柔政策,处理好民族关系;(1分)另一方面,清朝对破坏国家统一的分裂势力予以打击,平定了少数民族贵族发动的叛乱,并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机构加强管理。(1 分)(2)朝代:隋朝。(1分)意义:贯通南北交通,对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和运河沿岸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或: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1分)(3)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1分)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1 分)32.(1)①民族危机加深;②清政府失去民心;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⑤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⑥革命团体的组建以及革命力量的积蓄和发展等,都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准备了条件。(每点 1 分,意思相符,答出任意 4点即可,共 4分)(2)努力:理论:提出三民主义。(2 分)实践:①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③颁布法令,发展实业。④剪发辫,改称呼,学习西方生活方式。(每点 1 分,答出任意 2 点即可,共 2 分)33.(1)贡献: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赢得民族独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分)实施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2分)(2)特点:①由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改革;②改革开放是为实现民众富裕;③改革与开放同时进行,相互促进;④由向外国学习到引领时代潮流。(每点 2 分,答出任意 2 点即可,共 4 分)34.(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 分)资产阶级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分)(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权利法案》和法国大革命发表《人权宣言》相差 100周年。(2分)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分)法国大革命后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制。(1 分)(3)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法律保障。(2分)35.(1)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剧增、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的发展和国力增强,成为唯一与之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西方国家采用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每点 2 分,答出任意 2 点即可,共 4 分)(2)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促进了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每点 2 分,答出任意 2 点即可,共 4 分)2022 年中考模拟检测(二)历史试题时间:7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 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人工取火的出现 B.建筑技术的进步C.生产工具的改进 D.种植和饲养水平的提高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嬴政称始皇帝C.修筑了万里长城 D.完成统一大业在财政经济领域,汉武帝改变了汉初以来偏于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大力加强国家对 社会经济的干预和控制。这表现在A.兴修水利治理黄河 B.清查全国垦田数量C.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D.任用酷吏打击豪强汉代以前中原人民习惯于席地而坐,即跪坐。魏晋以来,随着胡汉杂居,胡床自北而 南广为流行,促使高足家具出现,改变了过去席地而坐的习惯。这说明A.民族交融推动汉人生活习惯改变 B.胡汉交融以汉族吸收胡人文化为主C.胡人汉化与汉人的胡化同步进行 D.胡族文化在中原地区得到广泛传播西方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把史料分为“有意”和“无意”两大类。前者的作者大都 “有意”以自己的文字左右时人和后人的想法,后者指原属过去历史事物的一部分而 遗留至今的、无意中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信息的那些史料。据此推知,下列属于无意史 料的是A.《汉书·王莽传》对王莽性格的描述 B.《三国志》中有关当时饮食的描述C.末代皇帝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 D.《资治通鉴》对赤壁之战的记载他治国好大喜功,穷奢极欲;穷兵黩武,三伐高丽;造舟车、制兵器、征粮草、召军士;劳民伤财,死伤无数;“耕稼失时,田畴多荒”;国力大损,天下骚动。材料中的 “他”是A. 秦 始 皇 B. 隋 文帝 C.隋炀帝 D.唐太宗北宋在知州以外设通判一职,原意为“州府之政,无不统治”,时人则根据其实际职能称之为“监州”。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A.制约地方长官 B.控制财政大权C.提高行政效率 D.分化宰相事权(历史模拟试题(二)第1页(共6页))2021 年 7 月 25 日,福建省泉州市以某一历史时期“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项目提名,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44 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提名中的“某一历史时期”是指A.商周 B.两汉 C.宋元 D.晚清魏源在《圣武记》中写道;“是时,朝廷已平三藩,定陇蜀,收台湾,鄂(俄)罗斯,天下无事。”这里的“圣祖”是A.汉高祖 B.宋太祖 C.元世祖 D.康熙帝“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辕,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使上海“ 海禁大开”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瑷珲条约》1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化掷金黄。”与“卅年求富更求强”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新申报》某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山东问题”,“公理战胜强权”,“罢课、罢工、罢市”等。这些情形出现于A.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C.国民革命时期 D.全面抗战时期1934 年新华影业公司上演新剧《红羊豪侠传》,颂扬太平天国“使远在西区之帝国主义大为震动”,其插曲《天下太平歌》反复咏叹“青天白日光明”“复兴汉族把国保”。这反映了A.影视公司偏爱历史题材 B.人民向往绝对平均主义C.民族危机激发抵抗情绪 D.土地革命激发人民热情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写道:“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此诗体 现的是A.反帝反封、爱国探索的五四精神 B.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C.坚定信念、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 D.百折不挠、信念坚定的长征精神1949 年,全国高校学生总数 11.65 万人,其中工科生 3.03 万人,占总学生数的 25.9%。1951 年,国家提出工科类高等院校调整方案。1952 年后,全国高校学生总数 19.11 万人,其中工科生的数量 6.67 万人,位列各科学生数第一,占比 34.8%。材料反映的这一调整方案A.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B.与“双百方针”的实行有关C.标志着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 D.导致高校文理科发展不平衡如右图是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该公司的前身是国营天桥百货商场,改 制后成为中国第一家多种经济成分入股集资的商业联合企业。该股票可以佐证当时中国A.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掀起高潮B.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探索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外资开始利用于经济发展我国的外交转变历程: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反对西方资 本主义阵营,到 20 世纪 70 年代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再到 20 世纪 90 年代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国。这种转变说明了我国A.充分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观察外国对华态度进行改变C.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D.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关系《十二铜表法》第九表有这样的条款:“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判处死刑。”在这里,《十二铜表法》A.保护了平民的合法权利 B.表明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强调法律的公平与公正程序“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 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新文明诞生。”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A.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B.促使希腊文明逐渐走向衰落C.促使东方文明迅速走向衰落 D.致使东西方文化遭毁灭打击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论述:“(这场运动)关心的是人活着时的现实世界而不是人死后的世界;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这场运动A.宣扬人有生存、自由的权利 B.主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大力宣传自由、平等的思想 D.提倡以人为本享受现世生活《全球通史》中写道:“1914 年以前,欧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然而,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 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A.造成了欧洲国家巨大的经济损失 B.导致了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C.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D.冲击了欧洲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列宁曾说过:“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把这个想法付诸行动是 实施了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1936 年,罗斯福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在为挽 救一种伟大而且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对该材料理 解正确的是新政A.通过国家直接干预摆脱了危机 B.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C.是为了争夺全球霸主地位需要 D.出于适应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 ”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A.大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B.美国争霸野心最大C.苏联与美英间的矛盾 D.大国争霸意图显现二战后,美国欲“遏制”苏联,称霸世界,首先就要保证西欧这块资本主义阵地。如 果西欧由于经济凋敝、政局动荡或发生革命而最终落入苏联的势力范围,对美国来说 是不堪设想的。为此,美国A.提出杜鲁门主义 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C.推行马歇尔计划 D.利用西欧对付苏联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出使西域,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 西行天竺研习佛法,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年 8 月 1 日,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8. 的完成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使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共 (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 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9.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联合发表《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942年,美英苏中等 26 个国家签署了《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30. 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有人曾对中国古代两项伟大工程评价道:一项是阳刚的一撇,另一项是阴柔的一捺, 在中国大地上书写了一个巨大的“人”字。材料一:“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史记·蒙恬列传》据《明史》记载,明中后期增修加固长城,“筑敌台三千,起居庸关至三(山)海关,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 ——《明史》“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 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康熙材料二 右图大运河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至明朝修缮长城和清朝不修长城的原 因。(4 分)材料二图是哪一朝代修筑的运河,并分析其开通的历史意义。(2 分)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这两项伟大工程蕴含的历史价值。(2 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我们考察 19 世纪末以来湖北出现的新的经济土壤、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中,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的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武昌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据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是现代文明所赐》 材料二: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经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 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 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1904 年 8 月 31 日)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武昌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 幸运之果”。(4 分)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说明孙中山为此所进行的努力。(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脉相承又不拘定法的创新精神,是近代以来中国追寻梦想的逻辑,“变者,天道也”,但托古改制、变法维新等种种改良方案都无法实现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承载着历史选择和人民冀望的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深刻的伟大革命,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开辟出一条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道路,用伟大创造点亮伟大梦想的明灯。材料二:40 多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改不改”的回答更加坚定,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改什么”“怎么改”的认识更加一致,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民之所望,改革所向。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让发展活力充分迸发,让社会财富竞相涌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正是改革开放最本原的初心。40 多年来,既坚持在立足国情中探索发展道路,又注重在放眼世界中把握时代潮流,打开国门搞建设,坚持开放优先,以开放促改革。今日中国之开放,不只是与世界同行的自我发展,更是回击逆流、引领潮流的主动担当。——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人民日报宣言:改革开放天地宽》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发展所做出的贡献。(4 分)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改革开放的特点。(4 分) 34.观察并分析下图,回答问题。图示表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有何关系?(2 分)图示中反映的相差 100 周年的分别是哪两大事件?(2 分)这两个事件之后最终确立的政治制度有何不同?(2 分)图中纵轴上列出的法律文献有何共同点?(2 分)当前,俄乌战争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战争的原因表面看是俄乌两国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实质上看是美国不断推动北约东扩并与乌克兰建立所谓“友好关系”,大大压缩了俄罗斯的安全空间,才是俄乌矛盾激化的原因。冷战曾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探讨“冷战的前世今生”。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 强国。与此同时,苏联力量也逐渐强大,国际地位大大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力量的 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西方国家提出了用除直 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一场没有硝烟的“冷战”在以美国 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材料二:……这期间,虽然双方有着巨大的分歧和敌对立场,但是都尽量避免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取而代之的是“军备竞赛”“科技竞赛”“太空竞赛”“外交竞争”等“冷”的竞争方式,双方“相互遏制,并不动武”。……并且随着这种竞争,两大阵营对科技的研究和探索不断深入,间接地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在这一时期高速发展。……随着两大阵营对抗的加剧,为了彰显其正义性,获得更多的“盟友”,双方在亚非拉推动“去殖民化”运动,帮助“第三世界”独立和发展。根据材料一,归纳二战后美苏“冷战”兴起的原因。(4 分)依据材料二,归纳“冷战”给世界带来的影响。(4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2年山东省聊城临清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docx 历史二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