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设计: 审核:7.3溶液的浓稀表示【课前复习】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C.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2.向10g水中加入2g 食盐并搅拌,使其完全溶解,这时的食盐溶液( )A.是饱和溶液 B.是不饱和溶液 C.质量不确定 D.不确定是否饱和溶液3.向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固体,保持温度不变,溶液中( )A.溶液质量增加 B.溶质质量增加C.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增加 D.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不变4.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5.在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10g固体,充分搅拌后,还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又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水前,溶液是一定饱和溶液 B.加水前,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C.加水后,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 加水后,溶液一是不饱和溶液6.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 浓溶液 B. 稀溶液 C. 含100克水的溶液 D. 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7.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克 B. 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 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 将45℃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时,两溶液均析出晶体【新授课程】【学习目标】1.了解有色溶液的颜色深浅与溶液浓稀的关系,能够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掌握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操作步骤及方法。讨论:溶液浓稀的判断①同种有色溶液颜色的深浅,可粗略地反映溶液是浓还是稀。比如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颜色越深则浓度越大。②没有颜色的溶液,则需要根据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进行定量的判断,这就要涉及溶液浓稀的定量表示,即溶液的浓度问题。一.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之比,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通常以___________表示,通常用下式表示:溶质质量分数= ×100% =意义:表示一定量 中含有 的质量强调:1、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有色溶液的颜色越 ;2、公式换算:溶质质量m质 = ;溶液质量m液 = = ;溶剂质量m剂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练习:序号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1 5 g 45 g2 5g 100 g3 200 g 0、9%4 10 g 2%5 1000 g 5%1.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时,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单位必须统一,最后计算的结果换算成___________形式。2.溶质质量是指___________在溶液中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不包括未溶解或结晶析出的固体质量。3.溶液具有均一性,故溶液中各部分___________都相等;溶液具有稳定性,一瓶溶液长期放置,只要外界条件不变,其___________不变。二.溶液稀释的计算(1)计算依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2)计算方法a加水稀释:A×a%=(A+m水)×b%,(A表示浓溶液质量,a%表示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表示稀释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mx表示加入水的质量)。例: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现要把40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 )A.196 g B.156 g C.155.2 g D.8.16 gb.溶液增浓(无溶质析出)的计算(1)溶液增浓的方法:加溶质、蒸发溶剂、加入同种溶质的浓溶液。(2)计算方法①加溶质:Axa%+B=(A+B)xc%,A表示原溶液的质量,a%表示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表示加入的溶质质量;c%表示加入溶质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②蒸发溶剂:A×a%=(A-B)xc%,A表示原溶液的质量,a%表示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表示蒸发的溶剂质量;c%表示蒸发溶剂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例: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入食盐10g B.加入水50g C.蒸发掉水50g D.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c.同一种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混合的计算(1)计算依据:混合后溶液的总质量等于混合前两溶液的质量之和,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混合前两溶液的溶质质量之和。2)关系式:A×a%+B×b%=(A+B)×c%,A、B分别表示混合前两种溶液的质量,2%、5%分别表示混合前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表示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例:160g质量分数为50%的NaNO,溶液与100g质量分数为50%的NaNO.溶液湿合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27.5% B.50% C.25% D.2.8%d.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1)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参加反应的一般是溶液中的溶质。所以利用化学方程式列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时,要以溶质的质量列比例,而不能用溶液的质量列比例。将足量的石灰石与100g15%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求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气体 在计算时不能将100g稀盐酸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应先计算出稀盐酸中溶质(HC1)的质量:100g×15%=15g,将15g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2)求反应中消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溶质的质量,然后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3)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首先确定所得溶液的溶质(一般是反应生成的能溶于水的生成物);然后求出所得溶液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溶液的质量=反应物(溶液)的质量总和一生成气体的质量一生成沉淀的质量。特别提醒;计算反应中消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注意加入的溶质是否完全反应,如果没有完全反应,求出参加反应的溶质对应溶液的质量,然后再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三.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例配制50克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1、需氯化钠的质量:需水的质量:2、 ( )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的质量,倒入 中。用 ml的量筒量取水,快到刻度线时用 滴加至凹液面的最低处3、将量筒里的水注入装有氯化钠的 中,并用 搅拌。搅拌目的:4、装入试剂瓶,贴上标签仪器: 、 、 、 、 、【实验误差分析】操作 误差分析 溶质质量分数A.用含有不溶性杂质的固体药品来配制溶液 溶质的实际质量偏小B.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质量,时砝码放在左盘, 溶质的实际质量偏小物体放在右盘(称量时使用了游码)C.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水的实际体积偏大D.烧杯、试剂瓶中原来有少量水 水的实际体积偏大E.将药品倒入烧杯中时有少量撒在外面(或称量纸上 溶质的实际质量偏小残留少量固体药品)F.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水的实际体积偏小G.往烧杯中倒水时有水溅出 水的实际体积偏小H.砝码已生锈 溶质的实际质量偏大I.天平使用不正确,如称量前没有调平衡 称量前指针右偏(或左偏),药品的实际质量偏大(或偏小) 偏大(或偏小)J.将配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 不影响【课堂检测】1. 配制100克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选用不当的是( )A. 10mL量筒 B. 电子天平 C. 玻璃棒 D. 烧杯2.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计算、溶解、称量、量取 B. 溶解、量取、计算、称量C.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D. 称量、量取、溶解、计算3. 某粗心的同学在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操作明显有误的一项是( )A. B.C. D.4. 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A. 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B. 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C. 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D. 称取5.0g二氧化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5. 农业上需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经检测,配制好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用生锈砝码称C.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 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6. 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配制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和溶解B. 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漏斗和试剂瓶C. 称量8g氢氧化钠固体时,在托盘天平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D. 量取42mL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7.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2)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3)t3℃时,将70 g甲物质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4)t3℃时,将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______℃,它们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8. 如图是小李同学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流程图。(1)用托盘天平称量______g氯化钠固体。(2)用______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蒸馏水的量。(3)图E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_。(4)下列操作中,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是______(填字母符号)。a.所用NaCl中含有杂质b.装瓶时洒出少量溶液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d.量取水时仰视读数7.3溶液的浓稀表示答案【课前复习】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C.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2.向10g水中加入2g 食盐并搅拌,使其完全溶解,这时的食盐溶液( D )A.是饱和溶液 B.是不饱和溶液 C.质量不确定 D.不确定是否饱和溶液3.向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固体,保持温度不变,溶液中( D )A.溶液质量增加 B.溶质质量增加C.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增加 D.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不变4.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D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5.在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10g固体,充分搅拌后,还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又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加水前,溶液是一定饱和溶液 B.加水前,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C.加水后,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 加水后,溶液一是不饱和溶液6.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D )A. 浓溶液 B. 稀溶液 C. 含100克水的溶液 D. 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7.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克 B. 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 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 将45℃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时,两溶液均析出晶体【新授课程】【学习目标】1.了解有色溶液的颜色深浅与溶液浓稀的关系,能够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掌握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操作步骤及方法。讨论:溶液浓稀的判断①同种有色溶液颜色的深浅,可粗略地反映溶液是浓还是稀。比如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颜色越深则浓度越大。②没有颜色的溶液,则需要根据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进行定量的判断,这就要涉及溶液浓稀的定量表示,即溶液的浓度问题。一.溶质质量分数:__溶质质量______________与___溶液质量__________之比,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通常以____百分数_______表示,通常用下式表示: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 = 溶解度/溶解度+100g意义:表示一定量 溶液 中含有 溶质 的质量强调:1、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有色溶液的颜色越 深 ;2、公式换算:溶质质量m质 = 溶液质量X 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m液 = 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 =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溶剂质量m剂 = 溶液质量- 溶液质量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溶解度/溶解度+100g 。练习:序号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1 5 g 45 g 50g 10%2 5g 95g 100 g 5%3 1.8g 198.2 200 g 0、9%4 10 g 490g 500g 2%5 52.6g 1000 g 1052.6g 5%1.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时,____溶质_______与____溶液_______的单位必须统一,最后计算的结果换算成_____百分数______形式。2.溶质质量是指__溶解_________在溶液中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不包括未溶解或结晶析出的固体质量。3.溶液具有均一性,故溶液中各部分__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都相等;溶液具有稳定性,一瓶溶液长期放置,只要外界条件不变,其_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不变。二.溶液稀释的计算(1)计算依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2)计算方法a加水稀释:A×a%=(A+m水)×b%,(A表示浓溶液质量,a%表示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表示稀释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mx表示加入水的质量)。例: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现要把40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 B )A.196 g B.156 g C.155.2 g D.8.16 gb.溶液增浓(无溶质析出)的计算(1)溶液增浓的方法:加溶质、蒸发溶剂、加入同种溶质的浓溶液。(2)计算方法①加溶质:Axa%+B=(A+B)xc%,A表示原溶液的质量,a%表示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表示加入的溶质质量;c%表示加入溶质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②蒸发溶剂:A×a%=(A-B)xc%,A表示原溶液的质量,a%表示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表示蒸发的溶剂质量;c%表示蒸发溶剂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例: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C )A.加入食盐10g B.加入水50g C.蒸发掉水50g D.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c.同一种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混合的计算(1)计算依据:混合后溶液的总质量等于混合前两溶液的质量之和,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混合前两溶液的溶质质量之和。2)关系式:A×a%+B×b%=(A+B)×c%,A、B分别表示混合前两种溶液的质量,2%、5%分别表示混合前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表示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例:160g质量分数为50%的NaNO,溶液与100g质量分数为50%的NaNO.溶液湿合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B )A.27.5% B.50% C.25% D.2.8%d.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1)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参加反应的一般是溶液中的溶质。所以利用化学方程式列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时,要以溶质的质量列比例,而不能用溶液的质量列比例。将足量的石灰石与100g15%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求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气体 在计算时不能将100g稀盐酸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应先计算出稀盐酸中溶质(HC1)的质量:100g×15%=15g,将15g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2)求反应中消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溶质的质量,然后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3)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首先确定所得溶液的溶质(一般是反应生成的能溶于水的生成物);然后求出所得溶液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溶液的质量=反应物(溶液)的质量总和一生成气体的质量一生成沉淀的质量。特别提醒;计算反应中消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注意加入的溶质是否完全反应,如果没有完全反应,求出参加反应的溶质对应溶液的质量,然后再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三.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例配制50克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1、 计算需氯化钠的质量: 2.5g需水的质量: 47.5g2、 量取 ( )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的质量,倒入 烧杯 中。用 50 ml的量筒量取水,快到刻度线时用 胶头滴管 滴加至凹液面的最低处3、 溶解将量筒里的水注入装有氯化钠的 烧杯 中,并用 玻璃棒 搅拌。搅拌目的: 加速溶解4、装入试剂瓶,贴上标签仪器: 托盘天平 、 量筒 、 胶头滴管 、 烧杯 、 玻璃棒 、 细口瓶【实验误差分析】操作 误差分析 溶质质量分数A.用含有不溶性杂质的固体药品来配制溶液 溶质的实际质量偏小 偏小B.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质量,时砝码放在左盘, 溶质的实际质量偏小 偏小物体放在右盘(称量时使用了游码)C.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水的实际体积偏大 偏小D.烧杯、试剂瓶中原来有少量水 水的实际体积偏大 偏小E.将药品倒入烧杯中时有少量撒在外面(或称量纸上 溶质的实际质量偏小 偏小残留少量固体药品)F.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水的实际体积偏小 偏大G.往烧杯中倒水时有水溅出 水的实际体积偏小 偏大H.砝码已生锈 溶质的实际质量偏大 偏大I.天平使用不正确,如称量前没有调平衡 称量前指针右偏(或左偏),药品的实际质量偏大(或偏小) 偏大(或偏小)J.将配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 不影响 不变【课堂检测】9. 配制100克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选用不当的是( B )A. 10mL量筒 B. 电子天平 C. 玻璃棒 D. 烧杯10.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C )A. 计算、溶解、称量、量取 B. 溶解、量取、计算、称量C.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D. 称量、量取、溶解、计算11. 某粗心的同学在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操作明显有误的一项是( B )A. B.C. D.12. 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A )A. 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B. 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C. 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D. 称取5.0g二氧化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13. 农业上需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经检测,配制好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B )A.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用生锈砝码称C.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 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14. 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配制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和溶解B. 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漏斗和试剂瓶C. 称量8g氢氧化钠固体时,在托盘天平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D. 量取42mL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15.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30g_____。(2)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乙=丙》甲____。(3)t3℃时,将70 g甲物质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160____g。(4)t3℃时,将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___t2___℃,它们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16. 如图是小李同学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流程图。(1)用托盘天平称量___2.5___g氯化钠固体。(2)用___50___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蒸馏水的量。(3)图E中玻璃棒的作用__加速溶解____。(4)下列操作中,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是_ad_____(填字母符号)。a.所用NaCl中含有杂质b.装瓶时洒出少量溶液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d.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溶液×溶液×%××溶液×溶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