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34张ppt+3视频,其中有2个为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34张ppt+3视频,其中有2个为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第一框 公民基本权利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和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人身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
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运用你的经验:早上,小云爸爸妈妈去上班并且妈妈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已退休领取养老金的爷爷奶奶去公园散步,小云去上学。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 权。
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 权;
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 权;
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 权;
受教育
被选举
劳动
物质帮助
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
1.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
(1)选举权和
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
(3)监督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法律规定
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是什么?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A:满足条件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年满十八周岁
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B:意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A: 内容
言论、出版
集会、结社
游行、示威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思考: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何重要意义?
B: 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公务用车占道逆行被网友举报 交警:司机记3分罚款100元!
一辆公务用车在堵车严重时占道逆行插队。网友表示公务用车无特殊,参与交通更应守规矩,希望交警部门能够严厉教育并处罚。2022年1月26日,四川省凉山州公安交警接到网友举报后,随即对该车行驶轨迹进行查证,对驾驶员吉牛某某的交通违法行为处以记3分、罚款100元的处罚。
思考一:该网友的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我国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A、内容: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我国公民
针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3)监督权
行使监督权应
注意些什么?
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诬告陷害
C、注意事项:
思考二: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何意义?
B、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包括权利 内容 意义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
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
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2022年1月4日泰州市公安局接到市民薛某报警,称自己被孙某、韩某、吴某威胁殴打还被关在房子里面。警方立即开展调查工作,顺利锁定韩某、吴某所在位置,并将2人成功抓捕归案。
在2021年11月份,薛某曾通过韩某向孙某、吴某2人借款共计30余万元,薛某与3人约定过几天就还,但随后自己便失去联系。1月4日3人将薛某先后带至房间关起来。
2020年1月10日韩某、吴某、孙某因涉嫌非法拘禁罪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思考:薛某欠债不还是错误的,为何其他三人男子受到惩罚呢?
三人的行为属于非法拘禁,侵犯了薛某的人身自由权,因此会受到惩罚。此案例告诉我们,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要选择合法的方式维权。
观看视频,结合课本37-38页内容,思考问题。
1.人身自由的含义及内容
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人身自由
人格尊严
住宅
通信自由和
通信秘密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2.人身自由的地位
二、人身自由
非法搜查公民身体
非法剥夺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非法拘禁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宪法规定:
①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②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二、人身自由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思考:视频当中男孩不经允许公开读同学日记并嘲笑同学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对此宪法有何规定?
A、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宪法规定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B、保护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必要性。
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
C、人格尊严包括的内容: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 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二、人身自由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名誉权 内容:名誉就是一个人的名声,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评价
侵权表现:公然谩骂、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都属于侮辱行为;无中生有,道听途说,添油加醋,捏造事实中伤、诋毁、诬告他人等,属于诽谤行为。
荣誉权 内容:荣誉是国家、社会、组织授予公民的一种美名或称号。
侵权表现:①非法剥夺公民已经获得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或奖章;②挖苦、讽刺和打击荣誉获得者③拒发、扣发荣誉人应得的物质奖励
肖像权 内容:包括一个人的照片、画像、雕塑、录像等。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报酬权。
侵权表现: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二是恶意使用公民肖像,如恶意诋毁、玷污、丑化公民肖像,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偷拍他人照片等
姓名权 内容:姓名包括正式姓名,笔名、艺曾用名等
侵权表现:干涉他人决定、使用和改变自己的姓名;盗用、冒用他人姓名等
隐私权 内容:身高、体重、身体缺陷、健康状况、家庭地址、通信秘密、个人住宅,行李、书包等,都属于个人隐私
侵权表现:擅自侵入公民住宅或非法监听、监视、搜查等,侵扰他人的私生活,打听、公开、传播他人的隐私,偷看他人的日记、信件、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家长或老师偷看未成年人信件或日记等
A、住宅不受侵犯的原因
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
B、住宅不受侵犯的宪法规定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郭某伙同李某、任某、张某强行到段某的表姐赵某家中找段某催要贷款。赵某表示联系不上弟弟段某,要求郭某等人离开,几人非但拒不离开,还在赵某家睡了一夜。
思考:赵某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
二、人身自由
(3)住宅不受侵犯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宪法规定:除因国家安全或者 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 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二、人身自由
包括内容 侵权表现 意义
人身自由权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有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人格尊严权 住宅权 通信自由权 找出我国为了保障公民人身自由,有哪些禁止性规定?
非法逮捕、非法拘禁、非法搜身
任何形式的侮辱、诽谤、诬告陷害
非法搜查、非法入侵
损毁或私自获取通信内容等
财产权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文化权利
三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1.财产权
(1)财产权的重要性
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2)财产权的宪法规定
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三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1、我买了一台电脑,放在书房里
3、我把电脑租给某电脑房
2、我用电脑做课件、上网
4、我把电脑卖给别人
(占有权)
(使用权)
(收益权)
(处分权)
2.劳动权
(1)劳动权的重要性
②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可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①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权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三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1)物质帮助权的宪法规定
3.物质帮助权
三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2)国家如何保障公民的物质帮助权?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物质帮助权所需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4.受教育权
(1)含义
宪法规定,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2)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意义
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三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3)国家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权采取的措施
①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②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5.文化权利
(1)文化权利的宪法规定
①公民有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造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②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三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内容 我国宪法规定
社会经济权利 财产权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
文化教育权利 受教育权
文化权利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地位: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措施: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医疗卫生事业。
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意义: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政策:义务教育制度、资助政策。
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措施:对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四、其他权利
(1)平等权;(2)宗教信仰自由;(3)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思考:以上图片反映了我国公民还有哪些其他权利?
辩一辩
1、老人生前将拾荒收入捐给贫困学子,
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2、拾荒老人真实身份是教师,从事教师职业,
说明老人享有什么权利?
3、老人每月有5000元的养老金,
说明老人享有什么权利?
4、老人捐资助学,
是维护了寒门学子的什么权利?
5、杭州图书馆向拾荒老人开放,
是尊重老人的什么权利?
财产权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文化权
公民基本权利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自由
监督权
二、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三、社会经济与
文化教育权利
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四、其他权利
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
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名誉权
(2)荣誉权
(3)肖像权
(4)姓名权
(5)隐私权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