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拔高金卷(湖南怀化专用)(word版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拔高金卷(湖南怀化专用)(word版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拔高金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轻轻地打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解决散步时的分歧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tān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诀别时收获着“好好儿活”的勇气;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zhù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在语文的世界里,尽收眼底的有一片片天光云影。滋润心田的有一股股清泉细流……
分歧(______) zhù(______)蓄 tān(______)痪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咄咄逼人。
B.小张今天下午才收到了他盼望已久的演唱会门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C.老师告诉咱们,如果基础部分不求甚解,日后会很麻烦。
D.我原来是个性格非常内向的孩子,平时不爱说话,上课也不积极发言,对班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B.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培养他们阅读和研究。孩子在幼年与书结缘是一个重大事件。当一个孩子喜欢阅读、与书为友时,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
C.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乃是评判一个优秀员工的首要条件。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4.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中的“城阙”指京城、都城长安,“城阙辅三秦”中的“城阙”指城楼两边的高台。
B.《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
C.“在抗疫的特殊时期,白衣护士把医院当成战场,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这是个因果关系的复句。
D.“母亲是我们家族中平凡而坚强的女性。”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母亲平凡而坚强。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3分)
A.目前的形式,依然严峻。狂风暴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B.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的教育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C.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D.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6.中华传统文化藏在古诗文中,以下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是各地的民歌;“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B.《马说》作者韩愈,字退之,宋代文学家,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C.古代文体“记”以记事为主,如《小石潭记》;“说”则多就事、物、现象抒发感想,常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如《爱莲说》。
D.《虽有佳肴》和《大道之行也》都出自于《礼记》。《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7.名著阅读。(6分)
“不,你得留下!我发誓你得留下——我会信守这个誓言。”
“告诉你我必须得走!”我反驳道,产生了某种强烈的激情,“你以为我能留下来,而在你面前什么也不是吗?你以为我是一个机器人?是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够容忍自己嘴里的一口面包被夺走,让自己的一滴生命之水从杯里溢出?你以为,由于我贫穷无名,相貌平平,地位低微,我就没有灵魂、缺乏感情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并不比你的差,我的感情并不比你的少!假如上帝赐予了我一些美貌和足够的财富,我就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此刻不是通过习俗和传统的东西和你谈话,甚至也不是通过人的肉体,而是通过我的灵魂在和你的灵魂说话。仿佛咱们两个都走过了墓穴,平等地站在上帝的脚旁——因为咱们本来就是平等的!”
(1)文段中加点的“我”是指________(人名),说这段话时“我”在________庄园做家庭教师。
(2)结合情节,说说引起这次对话的导火索是什么?
8.古诗文默写。(8分)
(1)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__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2)_______________,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
(3)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4)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离思的缠绵、爱情的坚贞,现在常用来表达对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6)《送东阳马生序》中写朝廷和父母给学生提供很好学习条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探究。(9分)
班级开展“建党100周年”综合性学习活动,宣传委员小天为了制作宣传海报,在班委工作微信群里向伙伴们求助。你在群里回应小天。
小天:班主任委托我策划“建党100周年”班级宣传活动。我拟用对联形式宣传主题,我准备的主题是:“百年大计谋福祉,千秋……”哎呀,我对不下去了,请伙伴们帮帮忙。
你:千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天:对得真巧!谢谢!我还想策划四个主题活动,已经设计了两个:“百年传承”——采访烈士后代,知晓英雄家风;“百啭千声”——举办歌唱比赛,唤起红色记忆。还缺两个以“百”字开头的活动名称和句式齐整的活动内容。伙伴们,给我支支招吧!
小文:“百年印记”——阅读党史资料,了解党的历史。
你:(2)_________________
小天:衷心感谢!我还想选一种花作为海报插图,并选用与这种花相关的诗文来赞扬革命烈士的品质。请大家不吝赐教哦。小文:我推荐梅花,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句可以用来赞美烈士矢志不渝的品质。
你:(3)__________________(提醒:回答此空,请回避试卷中已出现的花的诗文)
小天:完工了!谢谢大家!
二、阅读(49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材料一:
古人云,人如其字,学如其人。写字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识字本身,字是“门面”,一手好字,受益一生。本着更好地培养学生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选拔优秀书法俊才的初心,安徽省将举办首届中小学生优秀古诗词硬笔书写大赛活动。
比赛说明 线上海选:即日起至11月30日24:00. 将书写好的书法作品拍照后上传至大赛专用小程序。我们将在大赛官方平台组织投票,得票数排名前十的作者将获得“人气王”的称号,12月15日公示入围决赛选手名单。 现场决赛:2020年12月26日。 参加决赛选手到达指定地点分组现场书写,专家现场评审,每个组别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8名,优秀奖若干,现场颁发证书。
(摘选自安徽,2020年10月26日)
材料二:
如今,人们走进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法展,但水平往往参差不齐。普通人和书法爱好者经常会有“为什么书法家越来越多,字却越来越看不明白”的困惑。书法的美学标准发生变化了吗?
“社会上书法的‘失范’,根本原因是书法教育的缺失。”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雄三桂说,“以前中小学还保留着书法课,虽然占课时不多,却能够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书法知识,打下一点基础。书法课取消后,大多数人连最基本的书法知识和审美常识都没有,千百年沿袭的传统虽然没有断裂,但也岌岌可危。”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刘涛介绍,在古代社会,文字书写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之间并无泾渭分明的界限。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唐朝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稿》,当时不过是信笔写下的文章,经意于文,无心于书,却成为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毛笔书法贵在“气韵生动”。书写有“法”,法是千百年中历代书法家积累的用笔技法与书写规则;书写有“道”,它表现着书写者优雅从容的心灵。书法是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密码,在笔势流动中,书法之美与诗文心性相通,涵养着国人的品格。圆,线条饱满、结实,具有浮雕感,其线条中锋用笔,也就是古人“折钗股”“锥画沙”“印印泥”所比喻的效果。涩,不浮滑,笔锋在纸面上遇到阻碍和抵抗,笔迟涩进,线条呈现出本身的力感。千百年来,书法的美学标准代代相传,虽有演变,不离其宗。当硬笔取代了毛笔,书法的间架结构、运笔方式量依然保留,写字还是一种习惯,但是,当键盘取代了手写,远离了提笔,没有了提、按、转折,生疏了一撇一捺,书法之美如同空中楼阁。
梁启超曾说,中国人的“写字”有四美:线的美,光的美,力的关,表现个性的美。林语堂在《吾国吴民》中也谈到“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
(摘选自《书法的美学标准变了吗》,文摘报,2017年3月11日)
材料三:
“天、地、人、手、足……”中国人的启蒙,大都从学写汉字开始,今天我们的工作生活,也时刻都离不开这个强大的交流工具。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患上“汉字失写症”,经常是一个字,看着认识,提笔就忘,一不小心就写成了错字、白字。
中华汉字源远流长,承载着灿烂的华夏文明,横竖撇捺的间架结构和抑扬顿挫的音调中,不仅包含丰富的语言含义,也别具东方的美感和韵律。而书写是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衍生出的书法艺术,更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瑰宝。“一字一世界,一笔一精神”,汉字不仅仅是沟通符号,某种意义上,它也是传统文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我们民族大树汲取养分的根须。
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学习外语、加强与世界的沟通交流当然必要,但也应该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园,把根留住。回望各国文字的兴衰起落,不也正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吗?在新的时代,汉字书写并非无谓之技,其背后,恰恰是民族血脉的传续,是文化自信的重塑,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强调汉字书写,并非是要逆潮而动,况且每个人兴趣禀赋不一,也未必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无论国家、社会、学校还是个人,都应当有这样一种文化自觉。规范汉字使用,支持书写教育,弘扬书法文化,吸引对此感兴趣的孩子和有志之士,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条件,从自身做起,促成一个写好汉字、用好汉字的氛围,在这些方面,我们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在笔尖上重新发现汉字之美,在黑白间架中传承中华文化,这是中小学生的功课,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摘选自《在笔尖上传续中华文明》,光明,2021年3月8日)
10.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徽省首届中小学生优秀古诗词硬笔书写大赛举办初衷是培养学生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选拔优秀书法俊才。
B.书写汉字时,食指指头距笔尖2.5厘米,正确的握笔倾斜度以不超过50度为宜。
C.汉字是我们的交流工具,但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患上“汉字失写症”。
D.汉字承载着灿烂的华夏文明,既有丰富的语言含义,也别具东方的美感和韵律。
11.材料二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2.结合三则材料,说说怎样才能做到“在笔尖上传续中华文明”?
(二)小说阅读(17分)
嘿,乌干菜!
赵霞
①“乌干菜”是我一个小学同学的绰号。他是从隔壁村转来的。老师介绍他时,他别别扭扭地站在讲台上,从脸到脚,黑得发亮。我们乡下形容一个人黑,常说“晒得跟乌干菜似的”。第二天,他就有了这个绰号。
②上课时,我们七嘴八舌地回答老师的提问,却从没见他回答问题。下课了,大家照例玩作一团。他呢,有时腼腆地站在一边观望,有时干脆到外头闲逛。一次体育课,测试跑步,“乌干菜”本来就黑,站在那儿,几乎没人注意。谁知发令号一落,他跑得那个快啊,把同组的男生远远甩在后头,这是他第一次让我们对他刮目相看。
③夏天,我们迷上了打乒乓。一下课,同学们就围到乒乓球桌边上,分成两队打。大个子张铁军,上课经常挨教鞭,乒乓球却打得最好。每次都是他指定一个男生跟他对垒,一球一胜负,按先后顺序挑选队友,依此类推。一个球结束,大伙儿都拍着球桌大声地喊叫:“选我!选我!”张铁军的样子,真是不可一世,他提溜着球拍,往人群里神气地一指,被选者犹如中彩般,高高兴兴走到他身边去。
④选到最后,剩下的两三人里,总有我。其实我体育也不差,只是不擅长球类。渐渐地,我就成了乒乓球桌上的零头。当零头的滋味真不好受,可也没办法。“乌干菜”也给剩在最后,大概因为他是新来的人。
⑤张铁军皱着眉头,擎着球板,挑瓜似的冲我们俩点来点去,勉强挑了我。球桌边,只剩精瘦的“乌干菜”一人。张铁军很豪爽地冲对手一挥:“‘零头’归你了。”一般碰上这种情况,对垒双方还得象征性地开一个球,用来判定“零头”的归属,这个球打得最敷衍,但好歹还有一胜一负、胜者增员的意思。“乌干莱”连这个资格都被取消了。看得出来,他挺不高兴,铁青着脸,不过他的脸本来就黑,也看不出太大变化。
⑥于是开打。眼看张铁军先截了对方的主将,又一路杀下去,对手越来越弱,张铁军索性打起了抬抬球。这是一种持定的打法,不管发球还是回球,故意把球抬得奇高,专门逗弄不在行的对手,一面抬,一面还有边上的队友助喊:“抬—抬—球”。这个“抬”字,要往上扬,还要拖得尽可能长。
⑦“乌干菜”最后一个上场。他绷着脸,咬着唇,显得两颊更瘦,脸面更黑了。我们甚至有些同情地看向他。只见他从球桌上提起球板,掂了掂,一个球开出去。嚯,这球快得!张铁军连忙接了,同时说了声“咦”。只见回球打了个旋,飞出台去。
⑧大家都不作声了。
⑨“再来一个!”张铁军并不气馁,却也不轻敌了。他们的球打得急起来,球桌上乒乒乓乓,看得我们伸长了脖子,忽然听见老师在敲讲台,大家猛地醒悟过来,上课了!原来连上课铃响也没听见。下课了,接着打。十个回合后,“乌干菜”胜了张铁军。
⑩跟张铁军一样,“乌干菜”一直打到我们队最后一个人——也就是我。但跟张铁军不一样,他并没有给我吃抬抬球,当然四盘我还是都败了。于是,他又跟张铁军碰到了一块儿,这就该重新选队员了,一向选队员的都是张铁军和另一个男生,现在忽然冒出个新手,球桌边热闹起来,都想看“乌干菜”怎么选,他眉毛也不扬地,往我身上一指:“她。”这就明显有点打抱不平的意味了,好在大伙儿也不见怪。
后来我到底上没上场,已不记得了。只记得头一次在球桌上受到如此优待那扬眉吐气的感觉。那天走过他的课桌,我对他说,你的球打得好喔。他笑了笑,也不说话。只是每次打球,只要轮到他挑队员,我一定排在前列。这样一打就是两年。我们平常也不搭话,走到球桌边,不知怎的,就有一股患难与共的冲动,不由自主地升起。
后来,我们都转到镇小去读书,不在一个班了。有一次在路上,忽然又见到了他。我高兴地喊他:“嘿,乌干菜!”他转过头来,对我笑笑,露出一口细白的牙齿。也许是他的脸黑,衬得牙齿白极了。
他的笑容,到现在我还记得。
(有删改)
13.根据上下文,下列词语中最适合替换第③段划线部分的一项是( )
一个球结束,大伙儿都拍着球桌大声地喊叫。
A.喧嚷 B.喧腾 C.喧嚣 D.喧闹
14.联系上下文,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第③— 段,“乌干菜”“跟张铁军不一样”的地方有(1)_______,(2)_______,(3)_______,由此可以看出“乌干菜”是个_______的人。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反复写“乌干菜”的黑,突出了他其貌不扬、朴实无华的特点。
B.第⑧段独句成段,强调“乌干菜”的出色球技给大家带来强烈的震撼。
C.“患难与共”是说“我”和“乌干菜”心有默契,每次都做好一起输球的准备。
D.文章的结尾简短而有余味,表现“我”念念不忘与“乌干菜”的儿时友情。
17.结合全文内容,赏析标题的妙处。
(三)诗歌鉴赏(6分)
(甲)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8.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写丰年农村一片欢悦的气象,表现农家待客的盛情。
B.(甲)诗尾联写诗人希望从今以后,能够随时地趁着月明来闲游。
C.(乙)诗标题的意思是:(诗人)经过松源的时候,在漆公店吃早餐。
D.(乙)诗第二句写诗人赚取了行人的信任,其实也是一场错误的欢喜。
19.甲诗颔联和乙诗分别蕴含什么哲理?请简要概括。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乙)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①,求英奇于仄陋②,采贤俊于岩穴③。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④,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⑤;盈握之璧⑥,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⑦。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⑧乎?”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辟命:征兆、任命。②仄陋:指地位底下的人。③岩穴:指隐士。④亡国之余:亡国的遗民。蔡洪为三国时吾人,魏灭吴,所以这样说。⑤孟津之河:黄河。⑥盈握之璧: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⑦何必常处:何必一定产生在固定的地方呢?⑧苗裔:后裔、后代。
20.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汉 室 倾 颓 奸 臣 窃 命 主 上 蒙 尘
2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每自比于管仲/采贤俊于岩穴。
B.先主器之/君吴、楚之士。
C.而智术浅短/有何异才而应斯举。
D.将军岂愿见之乎/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22.解释句中加点词。
(1)凡三往,乃见。(_____________)
(2)先主遂诣亮。(_____________)
(3)欲信大义于天下。(_____________)
(4)昔武王伐纣。(_____________)
23.翻译(甲)文中画线句。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24.刘备为求贤而___________(填一成语),由此可知,在对才人的认知上他与蔡洪是有共识的。蔡洪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
三、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行路”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请你对此进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拔高金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轻轻地打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解决散步时的分歧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tān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诀别时收获着“好好儿活”的勇气;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zhù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在语文的世界里,尽收眼底的有一片片天光云影。滋润心田的有一股股清泉细流……
分歧(______) zhù(______)蓄 tān(______)痪
【答案】qí 贮 瘫
【解析】本题考查字义字形。作答时要注意形近字和同音字。注意:分歧的“歧”读作“qí”,贮蓄的“贮”不能写成“储”。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咄咄逼人。
B.小张今天下午才收到了他盼望已久的演唱会门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C.老师告诉咱们,如果基础部分不求甚解,日后会很麻烦。
D.我原来是个性格非常内向的孩子,平时不爱说话,上课也不积极发言,对班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
【答案】B
【解析】A.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与“他盼望已久的”相矛盾,使用错误;C.不求甚解:只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漠不关心: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B。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B.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培养他们阅读和研究。孩子在幼年与书结缘是一个重大事件。当一个孩子喜欢阅读、与书为友时,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
C.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乃是评判一个优秀员工的首要条件。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答案】D
【解析】A.重复累赘,去掉“大约”或“左右”。B.缺少宾语,在“培养他们阅读和研究”后加“的习惯”。C.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故选D。
4.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中的“城阙”指京城、都城长安,“城阙辅三秦”中的“城阙”指城楼两边的高台。
B.《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
C.“在抗疫的特殊时期,白衣护士把医院当成战场,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这是个因果关系的复句。
D.“母亲是我们家族中平凡而坚强的女性。”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母亲平凡而坚强。
【答案】B
【解析】A.错误,改为:“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中的“城阙”指城楼两边的高台,“城阙辅三秦”中的“城阙”指京城、都城长安;C.错误,句子间不构成因果关系;D.错误,“母亲是我们家族中平凡而坚强的女性。”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母亲是女性;故选B。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3分)
A.目前的形式,依然严峻。狂风暴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B.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的教育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C.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D.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D.有误,“蜿蜒而立的”后面应使用句号。句号表示一句话的结束,新一句话的开始,提示读者该句的表达意思已结束。从“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到“蜿蜒而立的”,直述的文意已完足。“那些冰塔……”已经是新一句话的开始了;故选D。
6.中华传统文化藏在古诗文中,以下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是各地的民歌;“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B.《马说》作者韩愈,字退之,宋代文学家,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C.古代文体“记”以记事为主,如《小石潭记》;“说”则多就事、物、现象抒发感想,常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如《爱莲说》。
D.《虽有佳肴》和《大道之行也》都出自于《礼记》。《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答案】A
【解析】B.“宋代”判断错误,韩愈是唐代文学家;C.“‘说’常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判断错误,应该是“铭”。如《爱莲说》改成《陋室铭》;D.“道家”判断错误,《礼记》是儒家论著;故选A。
7.名著阅读。(6分)
“不,你得留下!我发誓你得留下——我会信守这个誓言。”
“告诉你我必须得走!”我反驳道,产生了某种强烈的激情,“你以为我能留下来,而在你面前什么也不是吗?你以为我是一个机器人?是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够容忍自己嘴里的一口面包被夺走,让自己的一滴生命之水从杯里溢出?你以为,由于我贫穷无名,相貌平平,地位低微,我就没有灵魂、缺乏感情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并不比你的差,我的感情并不比你的少!假如上帝赐予了我一些美貌和足够的财富,我就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此刻不是通过习俗和传统的东西和你谈话,甚至也不是通过人的肉体,而是通过我的灵魂在和你的灵魂说话。仿佛咱们两个都走过了墓穴,平等地站在上帝的脚旁——因为咱们本来就是平等的!”
(1)文段中加点的“我”是指________(人名),说这段话时“我”在________庄园做家庭教师。
(2)结合情节,说说引起这次对话的导火索是什么?
【答案】(1)简·爱 桑菲尔德
(2)罗切斯特说要和英格拉姆小姐结婚。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都采取独立自主、积极进取态度, 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1)从“由于我贫穷无名,相貌平平,地位低微,我就没有灵魂、缺乏感情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并不比你的差,我的感情并不比你的少”可知,文段中的“我”是简·爱,说这话时简·爱在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2)结合原著内容可知,这段话是罗切斯特和简·爱在花园里的一段经典对白。当时,罗切斯特告诉简·爱自己要与英格拉姆小姐结婚,以此来试探简·爱。
8.古诗文默写。(8分)
(1)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__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2)_______________,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
(3)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4)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离思的缠绵、爱情的坚贞,现在常用来表达对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6)《送东阳马生序》中写朝廷和父母给学生提供很好学习条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肉食者鄙 烟笼寒水月笼沙 八百里分麾下炙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等“鄙、笼、麾、炙、廪、裘葛”字词容易写错。
9.综合探究。(9分)
班级开展“建党100周年”综合性学习活动,宣传委员小天为了制作宣传海报,在班委工作微信群里向伙伴们求助。你在群里回应小天。
小天:班主任委托我策划“建党100周年”班级宣传活动。我拟用对联形式宣传主题,我准备的主题是:“百年大计谋福祉,千秋……”哎呀,我对不下去了,请伙伴们帮帮忙。
你:千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天:对得真巧!谢谢!我还想策划四个主题活动,已经设计了两个:“百年传承”——采访烈士后代,知晓英雄家风;“百啭千声”——举办歌唱比赛,唤起红色记忆。还缺两个以“百”字开头的活动名称和句式齐整的活动内容。伙伴们,给我支支招吧!
小文:“百年印记”——阅读党史资料,了解党的历史。
你:(2)_________________
小天:衷心感谢!我还想选一种花作为海报插图,并选用与这种花相关的诗文来赞扬革命烈士的品质。请大家不吝赐教哦。小文:我推荐梅花,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句可以用来赞美烈士矢志不渝的品质。
你:(3)__________________(提醒:回答此空,请回避试卷中已出现的花的诗文)
小天:完工了!谢谢大家!
【答案】示例:(千秋)伟业开新篇;(千秋)伟业护安康 示例:“百折不挠”——讲述长征故事,弘扬革命精神; 我推荐莲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可以用来赞美烈士高洁、质朴的品质。
【解析】一空考查对联。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主题要围绕“建党100周年”的主题,形式上,根据对联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意思相关、字数相等的要求,从题目设定的情景中选取词性相同的词语和结构相同的短语,示例:(千秋)伟业筑辉煌。二空考查设计活动形式的能力。为某个主题设计活动,活动的内容要与主题密切相关,要有可行性。如讲故事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本活动主题是“孝建党100周年”。示例:“百炼成钢”——了解英雄故事,传承英雄精神。三空考查积累识记能力。选用与花相关的诗文来赞扬革命烈士的品质。如:我推荐梅花,梅花“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句可以用来赞美烈士顽强不屈的品质。
二、阅读(49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材料一:
古人云,人如其字,学如其人。写字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识字本身,字是“门面”,一手好字,受益一生。本着更好地培养学生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选拔优秀书法俊才的初心,安徽省将举办首届中小学生优秀古诗词硬笔书写大赛活动。
比赛说明 线上海选:即日起至11月30日24:00. 将书写好的书法作品拍照后上传至大赛专用小程序。我们将在大赛官方平台组织投票,得票数排名前十的作者将获得“人气王”的称号,12月15日公示入围决赛选手名单。 现场决赛:2020年12月26日。 参加决赛选手到达指定地点分组现场书写,专家现场评审,每个组别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8名,优秀奖若干,现场颁发证书。
(摘选自安徽,2020年10月26日)
材料二:
如今,人们走进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法展,但水平往往参差不齐。普通人和书法爱好者经常会有“为什么书法家越来越多,字却越来越看不明白”的困惑。书法的美学标准发生变化了吗?
“社会上书法的‘失范’,根本原因是书法教育的缺失。”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雄三桂说,“以前中小学还保留着书法课,虽然占课时不多,却能够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书法知识,打下一点基础。书法课取消后,大多数人连最基本的书法知识和审美常识都没有,千百年沿袭的传统虽然没有断裂,但也岌岌可危。”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刘涛介绍,在古代社会,文字书写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之间并无泾渭分明的界限。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唐朝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稿》,当时不过是信笔写下的文章,经意于文,无心于书,却成为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毛笔书法贵在“气韵生动”。书写有“法”,法是千百年中历代书法家积累的用笔技法与书写规则;书写有“道”,它表现着书写者优雅从容的心灵。书法是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密码,在笔势流动中,书法之美与诗文心性相通,涵养着国人的品格。圆,线条饱满、结实,具有浮雕感,其线条中锋用笔,也就是古人“折钗股”“锥画沙”“印印泥”所比喻的效果。涩,不浮滑,笔锋在纸面上遇到阻碍和抵抗,笔迟涩进,线条呈现出本身的力感。千百年来,书法的美学标准代代相传,虽有演变,不离其宗。当硬笔取代了毛笔,书法的间架结构、运笔方式量依然保留,写字还是一种习惯,但是,当键盘取代了手写,远离了提笔,没有了提、按、转折,生疏了一撇一捺,书法之美如同空中楼阁。
梁启超曾说,中国人的“写字”有四美:线的美,光的美,力的关,表现个性的美。林语堂在《吾国吴民》中也谈到“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
(摘选自《书法的美学标准变了吗》,文摘报,2017年3月11日)
材料三:
“天、地、人、手、足……”中国人的启蒙,大都从学写汉字开始,今天我们的工作生活,也时刻都离不开这个强大的交流工具。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患上“汉字失写症”,经常是一个字,看着认识,提笔就忘,一不小心就写成了错字、白字。
中华汉字源远流长,承载着灿烂的华夏文明,横竖撇捺的间架结构和抑扬顿挫的音调中,不仅包含丰富的语言含义,也别具东方的美感和韵律。而书写是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衍生出的书法艺术,更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瑰宝。“一字一世界,一笔一精神”,汉字不仅仅是沟通符号,某种意义上,它也是传统文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我们民族大树汲取养分的根须。
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学习外语、加强与世界的沟通交流当然必要,但也应该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园,把根留住。回望各国文字的兴衰起落,不也正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吗?在新的时代,汉字书写并非无谓之技,其背后,恰恰是民族血脉的传续,是文化自信的重塑,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强调汉字书写,并非是要逆潮而动,况且每个人兴趣禀赋不一,也未必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无论国家、社会、学校还是个人,都应当有这样一种文化自觉。规范汉字使用,支持书写教育,弘扬书法文化,吸引对此感兴趣的孩子和有志之士,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条件,从自身做起,促成一个写好汉字、用好汉字的氛围,在这些方面,我们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在笔尖上重新发现汉字之美,在黑白间架中传承中华文化,这是中小学生的功课,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摘选自《在笔尖上传续中华文明》,光明,2021年3月8日)
10.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徽省首届中小学生优秀古诗词硬笔书写大赛举办初衷是培养学生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选拔优秀书法俊才。
B.书写汉字时,食指指头距笔尖2.5厘米,正确的握笔倾斜度以不超过50度为宜。
C.汉字是我们的交流工具,但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患上“汉字失写症”。
D.汉字承载着灿烂的华夏文明,既有丰富的语言含义,也别具东方的美感和韵律。
11.材料二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2.结合三则材料,说说怎样才能做到“在笔尖上传续中华文明”?
【答案】
10.B
11.对比论证,将“硬笔书法”与“键盘打字”进行对比,突出论证了硬笔书法也讲究书法美学标准“气韵生动”,而键盘打字却少了书法之美。
12.①举办书法比赛,培养书写兴趣,选拔优秀书法俊才;②开设书法课,推行书法教育,了解最基本的书法知识和审美常识;③社会、学校和个人应当把规范汉字使用、支持书写教育当作一种文化自觉;④从自我做起,促成一个写好汉字、用好汉字的氛围。
【解析】
10.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依据材料一中的图表,正确的握笔倾斜度应该是40—50度之间。“不超过50度为宜”理解不正确。故选B。
11.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判断及作用的分析。将将“硬笔书法”与“键盘打字”进行对比,运用了对比论证,结合本段句子“毛笔书法贵在‘气韵生动’”“当硬笔取代了毛笔,书法的间架结构、运笔方式量依然保留”,突出有力地论证了硬笔书法也讲究书法美学标准“气韵生动”;结合“书法之美如同空中楼阁”,论证了键盘打字却少了书法之美。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1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梳理和概括。①依据材料一“本着更好地培养学生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选拔优秀书法俊才的初心,安徽省将举办首届中小学生优秀古诗词硬笔书写大赛活动”可提炼概括为:举办书法比赛,培养学生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选拔优秀书法俊才;②依据材料二中“以前中小学还保留着书法课,虽然占课时不多,却能够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书法知识,打下一点基础。书法课取消后,大多数人连最基本的书法知识和审美常识都没有”提炼概括为:在学校增加书法课,推行书法教育,了解最基本的书法知识和审美常识;③依据材料三的“强调汉字书写,并非是要逆潮而动,况且每个人兴趣禀赋不一,也未必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无论国家、社会、学校还是个人,都应当有这样一种文化自觉”提炼概括为:社会、学校和个人应当把规范汉字使用、支持书写教育当作一种文化自觉;④根据材料三“规范汉字使用,支持书写教育,弘扬书法文化,吸引对此感兴趣的孩子和有志之士,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条件,从自身做起,促成一个写好汉字、用好汉字的氛围”提炼概括为:从自我做起,促成一个写好汉字、用好汉字的氛围。
(二)小说阅读(17分)
嘿,乌干菜!
赵霞
①“乌干菜”是我一个小学同学的绰号。他是从隔壁村转来的。老师介绍他时,他别别扭扭地站在讲台上,从脸到脚,黑得发亮。我们乡下形容一个人黑,常说“晒得跟乌干菜似的”。第二天,他就有了这个绰号。
②上课时,我们七嘴八舌地回答老师的提问,却从没见他回答问题。下课了,大家照例玩作一团。他呢,有时腼腆地站在一边观望,有时干脆到外头闲逛。一次体育课,测试跑步,“乌干菜”本来就黑,站在那儿,几乎没人注意。谁知发令号一落,他跑得那个快啊,把同组的男生远远甩在后头,这是他第一次让我们对他刮目相看。
③夏天,我们迷上了打乒乓。一下课,同学们就围到乒乓球桌边上,分成两队打。大个子张铁军,上课经常挨教鞭,乒乓球却打得最好。每次都是他指定一个男生跟他对垒,一球一胜负,按先后顺序挑选队友,依此类推。一个球结束,大伙儿都拍着球桌大声地喊叫:“选我!选我!”张铁军的样子,真是不可一世,他提溜着球拍,往人群里神气地一指,被选者犹如中彩般,高高兴兴走到他身边去。
④选到最后,剩下的两三人里,总有我。其实我体育也不差,只是不擅长球类。渐渐地,我就成了乒乓球桌上的零头。当零头的滋味真不好受,可也没办法。“乌干菜”也给剩在最后,大概因为他是新来的人。
⑤张铁军皱着眉头,擎着球板,挑瓜似的冲我们俩点来点去,勉强挑了我。球桌边,只剩精瘦的“乌干菜”一人。张铁军很豪爽地冲对手一挥:“‘零头’归你了。”一般碰上这种情况,对垒双方还得象征性地开一个球,用来判定“零头”的归属,这个球打得最敷衍,但好歹还有一胜一负、胜者增员的意思。“乌干莱”连这个资格都被取消了。看得出来,他挺不高兴,铁青着脸,不过他的脸本来就黑,也看不出太大变化。
⑥于是开打。眼看张铁军先截了对方的主将,又一路杀下去,对手越来越弱,张铁军索性打起了抬抬球。这是一种持定的打法,不管发球还是回球,故意把球抬得奇高,专门逗弄不在行的对手,一面抬,一面还有边上的队友助喊:“抬—抬—球”。这个“抬”字,要往上扬,还要拖得尽可能长。
⑦“乌干菜”最后一个上场。他绷着脸,咬着唇,显得两颊更瘦,脸面更黑了。我们甚至有些同情地看向他。只见他从球桌上提起球板,掂了掂,一个球开出去。嚯,这球快得!张铁军连忙接了,同时说了声“咦”。只见回球打了个旋,飞出台去。
⑧大家都不作声了。
⑨“再来一个!”张铁军并不气馁,却也不轻敌了。他们的球打得急起来,球桌上乒乒乓乓,看得我们伸长了脖子,忽然听见老师在敲讲台,大家猛地醒悟过来,上课了!原来连上课铃响也没听见。下课了,接着打。十个回合后,“乌干菜”胜了张铁军。
⑩跟张铁军一样,“乌干菜”一直打到我们队最后一个人——也就是我。但跟张铁军不一样,他并没有给我吃抬抬球,当然四盘我还是都败了。于是,他又跟张铁军碰到了一块儿,这就该重新选队员了,一向选队员的都是张铁军和另一个男生,现在忽然冒出个新手,球桌边热闹起来,都想看“乌干菜”怎么选,他眉毛也不扬地,往我身上一指:“她。”这就明显有点打抱不平的意味了,好在大伙儿也不见怪。
后来我到底上没上场,已不记得了。只记得头一次在球桌上受到如此优待那扬眉吐气的感觉。那天走过他的课桌,我对他说,你的球打得好喔。他笑了笑,也不说话。只是每次打球,只要轮到他挑队员,我一定排在前列。这样一打就是两年。我们平常也不搭话,走到球桌边,不知怎的,就有一股患难与共的冲动,不由自主地升起。
后来,我们都转到镇小去读书,不在一个班了。有一次在路上,忽然又见到了他。我高兴地喊他:“嘿,乌干菜!”他转过头来,对我笑笑,露出一口细白的牙齿。也许是他的脸黑,衬得牙齿白极了。
他的笑容,到现在我还记得。
(有删改)
13.根据上下文,下列词语中最适合替换第③段划线部分的一项是( )
一个球结束,大伙儿都拍着球桌大声地喊叫。
A.喧嚷 B.喧腾 C.喧嚣 D.喧闹
14.联系上下文,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第③— 段,“乌干菜”“跟张铁军不一样”的地方有(1)_______,(2)_______,(3)_______,由此可以看出“乌干菜”是个_______的人。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反复写“乌干菜”的黑,突出了他其貌不扬、朴实无华的特点。
B.第⑧段独句成段,强调“乌干菜”的出色球技给大家带来强烈的震撼。
C.“患难与共”是说“我”和“乌干菜”心有默契,每次都做好一起输球的准备。
D.文章的结尾简短而有余味,表现“我”念念不忘与“乌干菜”的儿时友情。
17.结合全文内容,赏析标题的妙处。
【答案】
13.A
14.写了“乌干菜”在平时上下课时沉默腼腆的表现,与跑步时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也为下文他在乒乓球比赛中击败张铁军的惊人表现做铺垫。
15.挑选队员时不趾高气扬 遇弱时不打抬抬球羞辱对方 获胜被夸时谦虚平和不张扬 有才能而不自傲、同情弱者尊重人
16.C
17.“嘿,乌干菜!”运用感叹句作为标题,强烈地表达了“我”对“乌干菜”的怀念,以及对他在童年时给予我尊重和帮助的感激和赞美。一个“嘿”字,突出了与之重逢时的欣喜,“乌干菜”这个绰号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同时口语入题,充满生活气息,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13.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A.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B.喧腾:形容声音杂乱像开了锅似的。C.喧嚣:是指声音大而嘈杂、吵闹之意;吵闹、喧哗。D.喧闹:声音大而热闹;喧哗吵闹。根据词意,最适合替换“大声地喊叫”的词语是“喧嚷”,故选A。
14.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本文第②段“却从没见他回答问题。下课了,大家照例玩作一团。他呢,有时腼腆地站在一边观望,有时干脆到外头闲逛”,写了“乌干菜”在平时上课时的沉默,下课时的腼腆;与“他跑得那个快啊,把同组的男生远远甩在后头,这是他第一次让我们对他刮目相看”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他打乒乓球战胜张铁军做铺垫。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阅读第③— 段,“乌干菜”“跟张铁军不一样”的地方有:第③段“每次都是他指定一个男生跟他对垒,一球一胜负,按先后顺序挑选队友,依此类推”,第⑩段“他眉毛也不扬地,往我身上一指”可概括出:挑选队员时不趾高气扬;第⑥段“张铁军索性打起了抬抬球。这是一种持定的打法,不管发球还是回球,故意把球抬得奇高,专门逗弄不在行的对手”,第⑩段“但跟张铁军不一样,他并没有给我吃抬抬球,当然四盘我还是都败了”可概括出:遇弱时不打抬抬球羞辱对方;第 段“那天走过他的课桌,我对他说,你的球打得好喔。他笑了笑,也不说话。只是每次打球,只要轮到他挑队员,我一定排在前列”可概括出:获胜被夸时谦虚平和不张扬。由此可见,“乌干菜”球技出色却不高傲,他朴实无华、懂得尊重人,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
16.C.“每次都做好一起输球的准备”有误。结合第④段“渐渐地,我就成了乒乓球桌上的零头。当零头的滋味真不好受,可也没办法。‘乌干菜’也给剩在最后,大概因为他是新来的人”和第 段“只是每次打球,只要轮到他挑队员,我一定排在前列。这样一打就是两年。我们平常也不搭话,走到球桌边,不知怎的,就有一股患难与共的冲动,不由自主地升起”分析,“患难与共”是说“我”和“乌干菜”有同样的遭遇,然而“乌干菜”球技出色,后来每次他都先挑我做队员,不让我做“零头”。故选C。
17.本题考查对标题的理解。(1)本文标题“嘿,乌干菜!”中的“乌干菜”,表明文章的写作对象是“乌干菜”。(2)用上感叹号是表达强烈感情。上小学时,“乌干菜”从隔壁村转来,他球技出色,在打乒乓球时他会选我做队员,尊重我,我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童年。感叹号表达了作者对“乌干菜”的思念之情,同时感谢“乌干菜”对作者在童年时的尊重和帮助。(3)一个“嘿”字,表示招呼、赞叹或惊异,突出了与之重逢时的惊喜与快乐。口语话的语言,生活气息浓厚。(4)“乌干菜”是线索,贯穿全文。(5)为什么要和“乌干菜”打招呼?标题设置了悬念,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诗歌鉴赏(6分)
(甲)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8.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写丰年农村一片欢悦的气象,表现农家待客的盛情。
B.(甲)诗尾联写诗人希望从今以后,能够随时地趁着月明来闲游。
C.(乙)诗标题的意思是:(诗人)经过松源的时候,在漆公店吃早餐。
D.(乙)诗第二句写诗人赚取了行人的信任,其实也是一场错误的欢喜。
19.甲诗颔联和乙诗分别蕴含什么哲理?请简要概括。
【答案】
18.D
19.甲诗颔联:在迷惑中只要不放弃追求,终会豁然开朗。乙诗:不被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
【解析】
18.D.“写诗人赚取了行人的信任,其实也是一场错误的欢喜。”错误。乙诗第二句意思是: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赚”是骗的意思,富于幽默的风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下山并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轻松容易,人们往往会上当受骗,空自欢喜,表现了行人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后失落的样子,表达了行人的无奈沮丧之情。故选D。
19.本题考查对诗歌主题的领悟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从诗歌的整体构思上来把握,关键是要先将这句诗的意思用通俗的现代汉语解释一下,然后再分析情感,做到万无一失。阅读文本可知,甲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蕴含的人生哲理是: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乙诗中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乙)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①,求英奇于仄陋②,采贤俊于岩穴③。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④,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⑤;盈握之璧⑥,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⑦。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⑧乎?”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辟命:征兆、任命。②仄陋:指地位底下的人。③岩穴:指隐士。④亡国之余:亡国的遗民。蔡洪为三国时吾人,魏灭吴,所以这样说。⑤孟津之河:黄河。⑥盈握之璧: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⑦何必常处:何必一定产生在固定的地方呢?⑧苗裔:后裔、后代。
20.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汉 室 倾 颓 奸 臣 窃 命 主 上 蒙 尘
2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每自比于管仲/采贤俊于岩穴。
B.先主器之/君吴、楚之士。
C.而智术浅短/有何异才而应斯举。
D.将军岂愿见之乎/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22.解释句中加点词。
(1)凡三往,乃见。(_____________)
(2)先主遂诣亮。(_____________)
(3)欲信大义于天下。(_____________)
(4)昔武王伐纣。(_____________)
23.翻译(甲)文中画线句。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24.刘备为求贤而___________(填一成语),由此可知,在对才人的认知上他与蔡洪是有共识的。蔡洪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
【答案】
20.汉 室 倾 颓 / 奸 臣 窃 命 / 主 上 蒙 尘
21.D
22.总共 拜访 通“伸”,伸张 讨伐,征讨
23.这个人值得登门拜访,不应该委屈他前来。将军应该屈尊亲自前去拜访。
24. 三顾茅庐 英雄不问出处(或“圣贤所出,何必常处?”)。
【解析】
20.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故停顿节奏为: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21.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A.于:把/在;B.之:代词,他/助词,的;C.而:表转折/表修饰;D.乎:语气词/语气词。故选D。
22.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注意:凡,总共;诣:去,到,这里是拜访的意思;信,通“伸”,伸张。
23.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字词:就见,意思是到诸葛亮那里拜访。就,接近;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枉驾,屈尊;顾,拜见。
2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依据题干概括作答。从“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可知,该成语应该是“三顾茅庐”。诸葛亮和蔡洪都是出身卑微的,刘备不顾他身份低微,三顾茅庐。结合乙文内容,蔡洪也举例论述了人才和出身没有关系,认为“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所以他们的共识是“英雄不问出处”或“圣贤所出,何必常处”。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点睛】
参考译文:
【甲】文: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乙】文:蔡洪来到洛阳,洛阳当地的人对他说:" 官署刚刚成立,百官都在招募下属,在出身卑微的人当中求英俊奇特的人才,在山野隐士中征俊杰。你是吴楚之地的读书人,亡国之人,有什么特殊才能来参加征召呢?" 蔡洪回答:" 夜明珠不一定出产在黄河里;一手握不下的壁玉也不一定非要采自昆仑山中。大禹生在东夷,文王生在西羌。圣贤之士的诞生地,不必是1个固定的地方。从前武王讨伐纣王,把商朝愚顽的百姓迁到了洛阳,恐怕各位就是那些刁顽之民的后代吧!
三、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行路”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请你对此进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是说,我们平时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更多的只是一些前人概括提升的理论知识,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学了这些知识之后,还要亲历亲为地去实践、印证一下,这样书本上的知识才能转换成自己的知识,这就是“读书”和“行路”之间的关系,这两者是紧密结合的,就如红军初期都是搬用前苏联的革命成功经验,一味地在大城市与敌人进行殊死拼杀,结果总是以失败而告终,后来采用了结合当时中国国情实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才使中国的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据此,可以得出本则材料的立意:理论与实践结合才是成功之道等。文体选择记叙文或是议论文都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完成这篇作文的写作。创作记叙文,应从自己的真实生活选择自己因为理论联系实践获得成功的正面例子,或者自己因为只注重理论或实践而遭遇失败的反面例子,引出“理论与实践”相相合的主旨。创作议论文,应以从材料中分析出的立意为中心论点,以清晰的论证思路,严密的论证语言证明论点的正确,做到以理服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