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小古文阅读练习(一)吴起①守信昔②吴起出,遇故人,而止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④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⑤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⑥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①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②昔:从前。③止:留住。④求:寻找。⑤俟(sì):等待。⑥为:坚守。1.“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一句中的“之”指的是( )A.吴起 B.朋友 C.食物 D.军队2.“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一句中的“恐”的意思是( )A.恐惧 B.恐慌 C.担心 D.使害怕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吴起守信的一项是( )①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②起曰:“待公而食。”③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④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吴起“不食待之”的原因是( )A.朋友告诉吴起不要先吃。 B.吴起不想在答应别人后又食言。C.吴起要在军队里树立威信。 D.吴起怕被人说闲话。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二)文徵(zhēnɡ)明习字文徵明临①写《千字文》,日②以十本为率③(lǜ),书遂④大进。平生于⑤书,未尝⑥苟且⑦,或答人简札(zhá),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⑧精妙⑨。(注释)①临:临摹。②日:每天。③率:标准。④遂:于是,就。⑤于:对,对于。⑥尝:曾经。⑦苟且:随便,马虎。⑧愈益:愈加,更加。⑨精妙:精致巧妙。1.(理解字词)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以十本为率(用) B.书遂大进(书写)C.或答人简札(有时) D.故愈老而愈益精妙(因此)2.(感知句义)写出画“-- ”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3.(正确选择)能说明文徵明练书法练得多的是( )。A.日以十本为率 B.书遂大进C.平生于书,未尝苟且 D.故愈老而愈益精妙4.(正确选择)文徵明“愈老而愈益精妙”的原因是( )。A.有兴趣,肯用功 B.练得多,人聪明C.练得多,不随意 D.不随意,有耐心5.(评价人物)读了短文,你觉得文徵明是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三)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zuò)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注释】:①程颐:宋代著名理学家,上门求学之人每天络绎不绝②盖:大概。③瞑坐:打瞌睡。④游酢zuò:杨时的同学。1.整体感知:给这则小古文加标题,下面最合适的是哪个( )A.囊萤映雪 B.尊师重道 C.程门立雪 D.雪中送炭2.字词理解:对照译文,照样子解释加点字的意思。例:杨时见程颐于洛(求见)(1)时与游酢侍立不去(_______) (2)颐既觉(_______)3.迁移运用:你从杨时的行为中感受到了什么?像这样的成语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试着再写出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4、划线句子的意思:【答案】一1.B 2.C 3.D 4.B5.想要让军队信服,不守信用是不行的。【答案】二1.B 2.因此,他的年纪越大,书法就越精致巧妙。3.A 4.C5.文徵明是一个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人。【答案】三1.C 2. 离开 睡醒3.我从杨时的行为中感受到了他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精神。这样的成语故事还有囊萤夜读、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4、一天杨时与游酢二人去拜见老师程颐,正碰上老师坐着小睡,他们怕惊动老师,就在门外等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