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通过前期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信息系统的组成、功能、原理,掌握了信息系统的支撑技术,硬件组成、网络组建、软件开发……,这个章节,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来体验信息系统搭建的完整过程。回顾导入第4.1搭建信息系统的前期准备四章主要内容1.需求分析2.可行性分析3.开发模式的选择4.概要设计5.详细设计开发 “意愿”搭建“室内环境实时监测系统”切实可行的“规划”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开发模式的选择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分析、论证、清晰化的过程只有严谨的执行这个过程,才能保证开发工作的针对性、高效率与低风险!前期准备01需求分析02搭建信息系统前要明确用户对所搭建的信息系统的目标期待,并由此分析该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资源和环境需求、用户界面需求、可扩展性需求等。目标期待功能需求性能需求资源和环境需求用户界面需求可扩展性需求需求分析02(1)目标期待用户搭建此信息系统的期待以及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功能需求对系统目标在技术层面上达到的功能进一步界定。用户想利用此信息系统实现的功能称为功能需求。①核心需求:必须要有的功能。②拓展需求:可以使系统更令人满意的功能。③创新需求:功能不急迫,一般要采用比较新的技术方法。需求分析02(3)性能需求存储容量、运行时间、传输速度、安全保密等性能。(4)资源和环境需求硬件:终端设备,具体的传感设备型号,需要什么外部设备和数据通信接口。软件:采用什么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或用什么语言编写代码。使用方面:使用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需求分析02(5)用户界面需求关注界面的友好性是用户能够方便、有效、愉悦地适用该系统的关键之一。(6)可扩展性需求开放的系统架构,方便以后进行扩充或修改。可扩展性体现在两方面:①系统技术本身的可扩展性②业务应用的可扩展性“室内环境实时监测系统”的目标与功能需求可行性分析03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判断信息系统是否有必要搭建、有无可能实施,对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必要性是否应该马上开始进行系统搭建,有迫切需要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可行性技术经济社会意义考察在现有普遍使用的技术条件下是否可能实现系统的搭建,如存储要求、速度要求、通信要求等。评估费用和效益,力争费用可行、投入产出合理。主要针对要在社会环境中工作的信息系统,考察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作用。综合考虑有无可能实施在可行性分析结束之后,应将分析结果用可行性报告的形式编写出来,形成正式的工作文件。“室内环境实时监测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开发模式的选择04架构 客户端程序 系统的通讯开销 应用程序的升级和维护 服务器负荷C/S架构B/S架构专用的应用程序小复杂、难度大客户端服务器端同时升级低浏览器大简单、难度小只升级服务器端高根据信息系统的具体功能和应用场景来确定开发模式,选择开发方法,搭建信息系统一般采用C/S模式或B/S模式。“室内环境实时监测系统”的开发模式选择概要设计05模块结构设计系统物理配置数据库管理系统选择把系统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硬件设备配置、应用软件的选择和通信网络的选择和设计等。考虑数据库的性能、数据的类型、数据库管理平台和安全保密性能等。系统分析阶段,从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等方面解决系统核心问题“做什么”,即明确系统的功能。而系统概要设计主要解决系统核心问题“怎么做”。详细设计06对系统组成部分进行物理设计,明确“先干什么,后干什么”①输入设计:数据内容的确定、输入方式与设备的选择、输入数据的正确性校验②输出设计:确定输出内容、输出格式,选择输出设备和介质③人机界面设计:友好、美观、简洁、统一④数据库设计:确定数据库结构,数据交换格式⑤代码设计:系统代码编写规则、编码设计和代码维护设计⑥安全设计:提出安全设计方案“室内环境实时监测系统”的界面设计课堂练习需求分析阶段研究的对象是( )A.用户需求 B.分析员要求C.系统要求 D.软硬件要求下列有关搭建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户界面需求和可扩展性需求属于搭建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范畴B.资源环境需求包括硬件方面、软件方面和使用方面C.用户界面的友好性是用户能很好使用信息系统的关键因素D.系统的可扩展性包括系统技术本身的可扩展性和用户操作的友好性DA课堂练习小刘设计了“烟雾监测信息系统”,该系统通过传感器收集数据并对其进行存储和处理,系统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系统采用B/S模式搭建B.该服务器无需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C.执行器无法响应PC客户端的请求D.该系统客户端无法获取输入端传感器的数据A课堂小结开发 “意愿”切实可行的“规划”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开发模式的选择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做什么是否有必要做,是否可行大概怎么做具体怎么做搭建信息系统的前期准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