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9份,答案不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9份,答案不全)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国北京某公司研制出了第一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CPU芯片——“龙芯”一号,下列有关用于芯片的材料叙述不正确的是
A.“龙芯”一号的主要成分是SiO2 B.它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
C.它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D.它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2.下列物质中,属于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是
A. 青铜 B.钢材 C.18K 金 D.钛合金
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Ca2+、CO32-、C1- B.K+、H+、SO42-、NO3-
C.Cu2+、H+、OH-、NO3- D.Na+、Ag+、NO3-、C1-
4.为了验证Na2CO3固体中是否含有NaHCO3,下列实验事实及判断中,正确的是
A.溶于水后加石灰水,看有无沉淀 B.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
C.加热后称重,看质量是否变化 D.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是否呈黄色
5.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
A.将固体熟石灰和氯化铵混合加热 B.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
C.将烧瓶中的浓氨水加热 D.将分液漏斗中的浓氨水滴入装有生石灰的烧瓶中
6.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常用的干燥剂 B. 常温下都可以储存于铝罐中
C.分别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都降低
D.一定条件下和铜反应中都表现出强氧化性和强酸性
7.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 =BaSO4↓表示的是
A.Ba(NO3)2+H2SO4 = BaSO4↓+2HNO3 B.BaCl2+Na2SO4 = BaSO4↓+2NaCl
C.BaCO3+H2SO4 = BaSO4↓+H2O+CO2↑ D.BaCl2+H2SO4 = BaSO4↓+2HCl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06 g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A
C.通常状况下,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1-个数为NA
9. 下列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 )
A.干燥的氯气 B.次氯酸钠溶液 C.漂白粉溶液 D.双氧水
10.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单质与单质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
A.Na2O B.FeCl2 C.NO D.SiO2
11.为了检验某FeCl2溶液是否变质,应选用的试剂是( )
A.NaOH溶液 B.KSCN溶液 C.铁片 D.石蕊试液
12.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能生成NaOH的是( )
A.Na2O和H2O B.Na2O2和H2O
C.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 D. Ca(OH)2溶液和NaCl溶液
13.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滴入KI溶液中,溶液不会发生变化 B.新制的氯水呈黄绿色
C.氯水中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久置的氯水颜色变浅
1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是因为表面覆盖着保护膜 C.实验室制备Al(OH)3,常用铝盐溶液与NaOH反应 D.Al(OH)3是一种医用胃酸中和剂
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有很强的还原性 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C.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D.热稳定性:Na2CO316.右图表示的是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下表中的从属关系不正确的是( )
Z
Y
X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A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化学反应
B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C

电解质
化合物
D
碱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17.如图,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不会产生的现象是( )
A.钠沉入水面下
B.产生气体
C.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D.钠熔化成小球
18.下表中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主要操作
A
SiO2
Fe2O3
HCl
过滤
B
Na2CO3
NaCl
BaCl2
过滤
C
FeCl2
FeCl3
Cl2
过滤
D
碘水
Br2
CCl4
萃取
19.从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因素考虑,用铜制取硝酸铜,方法最佳的是 ( )


20.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这种物质是( )
A. 盐酸 B. 氢氟酸 C. 烧碱 D.纯碱
21.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的是( )
A. NH4Cl B. Na2CO3 C. Al(OH)3 D.AlCl3
22.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
A.铜 B.氯化钠溶液 C.蔗糖 D.熔融的氢氧化钠
23.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N2 B.CO2 C.NO2 D.SO2
24.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A.Cl2 B. O2 C.SO2 D.NH3
25.向50ml 18mol/L的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 )
A.等于0.9mol B.大于0.45mol,小于0.9mol C.等于0.45mol D.小于0.45mol
景洪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题(共4道题,共46分)
26.(14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装置来验证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的产物中含有SO2和CO2。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二氧化硫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
(1)实验时,反应产生的气体应从 端通入装置。(用“a”或“b”填空)
(2)A瓶的实验现象是 ,A瓶溶液的作用是 ,B瓶溶液的作用是 。
(3)讨论中某同学认为两次出现品红溶液不必要,
你认为 (填“能”或“不能”)去掉C瓶,C瓶溶液的作用是 。
(4)要证明产物中含有CO2的实验现象是:C中品红溶液 ,D中澄清石灰水 。
27.(10分)A、B、C、D四种物质之间有图5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B、C、D均为化合物,且C为红棕色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A和C的化学式:A , C 。
②B→C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③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④在图示D→C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其中,D表现出强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8.(10分)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或其溶液)的转化关系,已知在常温常压下,A是固体,B、C、D、E是非金属单质且都是气体;C呈黄绿色;F是淡黄色的化合物;化合物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化合物I和J通常状况下呈气态;J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请完成下列填空:
(1)D的化学式 、F的化学式 。
(2)F和CO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写出G溶液与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将少量单质C通入盛有淀粉碘化钾溶液的试管中,液体变为蓝色。请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解释溶液变蓝的原因: 。
(5)实验室常用来制取J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9.(12分)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金属A的焰色为黄色,金属B既能跟酸又能跟强碱反应,金属C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四位。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C 、
F 、 H 、 乙
(2)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③
反应⑥
三、计算题(共1道题,共4分)
30.将一份CaCO3粉末放入500mL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的CO2气体体积为22.4L,求
(1)CaCO3的质量。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创立皇帝称号的是
A、大禹 B、成汤 C、周武王 D、秦王赢政
3、电影《女附马》中有这样的一段唱词:“为救李郎离家园,谁知皇榜中状元”。材料中的“中状元”是通过
A、察举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世袭制
4、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A.内阁的设置 B.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设置 C.南书房的设置 D.军机处的设置
5、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6、19世纪中期,一位正直的英国人在评论一场战争时说:“我从没有听到过比这次对战争的起源更不公德,进行时更给英国丢脸的战争。”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如果想了解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你最好去去参观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 B、北伐战争纪念馆
C、抗日纪念馆 D、解放战争纪念馆
8、第一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三民主义
9、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在“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哪个事件可以作为开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10、孙中山说:“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故此成不平等的世界。……欧、美为甚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孙中山为了解决土地问题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社会主义
11、我们经常在历史资料中看到这样的表述: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那么中共正式成立于
A.1920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19年
12、某同学到历史博物院参预,看到八十多年前的这样一张传单:“务望全国
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就在此一举了!”
与该传单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北伐战争 D、重庆谈判
13、图1所示文献是在下列哪一会议上制定通过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4、明确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国家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剑英 D.邓小平
15、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奉行不结盟政策
16、在古代希腊和罗马,能够真正享有政治权利的人必须是
A.公民 B.妇女 C.外邦人 D.奴隶
17、下列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的是
A.梭伦改革 B.克里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8、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是
A.汉莫拉比法典 B.拿破仑《民法典》 C.罗马法 D.《权利法案》
1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制内阁的特点是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议会负责
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
20、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但翻开美国历史,共有九位总统曾在众议院被提案弹劾。他们是泰勒、强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这充分体现了美国政体的哪一重要原则
A.法律至上  B.分权制衡 C.两党制  D.联邦制
21、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A.德意志的统一 B.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C.《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D.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
22、右图反映了某次革命的场景,革命领导人向支持苏维埃政权的工农兵代表说:“同志们,我们布尔什维克党的同志们,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不复存在了!”下列各项中,属于这次胜利意义的有 ①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②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④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2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巴黎公社的建立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 D.工人运动的兴起
24、“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北约”的成立 D.“华约”的成立
25、欧共体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 B、加强了西欧国家经济实力
C、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2005年10月19日,国务院发表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史说明,世界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其实自古以来,各国政治发展史中都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结合材料和所学回答相关问题。(本题共18分)
(1)秦代开创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以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影响深远。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这样形容“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秦朝开创了哪种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其中央政府由哪几部分构成?(3分)
(2)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公众演讲中这样阐述雅典的政治制度“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雅典开创了哪种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3分)
(3)建立民主政治是中国近代以来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孙中山先生这样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你认为这种政治理想是否得以实现?其历史依据是什么?辛亥革命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9分)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确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图示。(3分)
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27、(14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状态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十二铜表法》出自哪个国家?材料一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怎样的关系?其实质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孟德斯鸠有关人与人关系的思想与《十二铜表法》相比最在的发展是什么?(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美国在后来追求民主的过程中是否做到了“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5分)
28、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当今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一个重要力量。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18分)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的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个关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二、右图是1972年周恩来总理与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北京首都机场握手的照片。对于此次握手,《中国外交秘闻》中的这么一段描述:“待离地面还三四级台阶时,尼克松已经微笑着伸出他的手,周恩来那只手也迎上去,两双紧紧地 握在一起,足足有一分多钟。此时,尼克松感到,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

图一:乔的笑 图二 :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指什么?是由谁首先提出的?有什么意义?(4分)
材料二中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分别指的是什么?对于此次见面,中美双方都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和期盼,对于当时双方的这种热情和期盼之情,你是如何认识的?(6分)
材料三图一中中国代表开怀大笑是国为我国取得了什么外交成就?直接促成材料三图二历史场景的原因是什么?(4分)
30多年中与日美关系正反两方面经验给我们什么启示?(4分)
景洪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B
D
C
A
C
B
D
C
B
A
C
D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A
C
B
B
C
B
B
A
A
27.(14分)
(1)古罗马。(2分)
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阶级的不平等。(2分)
实质在于保护奴隶主的一切利益,保护奴隶主的特权地位。(2分)
(2)体现了自由、平等。(3分)
(3)否。(2分)理由:《1787年宪法》中种族歧视。(言之有理得分)(3分)
(3)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2分)
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2分)
(4)启示:(4分)(观点正确,言之有理都可得分)
1.发展与日美关系时,双方应着眼于大局,立足于长远;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前提下进行合作;
3.对于破坏合作的思想和行为要有利有礼有节的斗争;
4.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一、选择题(本题有5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将该选项对应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材料一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
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
材料二 国际空间站(图1)。
1.“天宫一号”进入太空后,属于( )
A..天体系统 B.天体
C.地球的一部分 D.河外星系
2.以下事物中,与材料二图中国际空间站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太空中的人造卫星
B.“天宫一号”中的科学家不小心丢失在太空中的牙刷
C.飞行中的航天飞机
D.太空中飞行的哈雷慧星
3.下列几个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莫斯科 B.北京 C.新加坡 D.广州
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于2011年2月2日20时(北京时间)在
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正式拉开帷幕,结合图3完成4-6题。
4.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正式开始时,居住在伦敦(0时区)的华人
华侨收看实况转播应为当地时间的( )
A.2月2日12时 B.2月1日12时
C.2月3日20时 D.2月3日4时
5.当华夏神州正欢庆新春佳节时,地球运动至图3中(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6.下列时间段,地球公转的速度越来越快的是( )
A.9月23日至次年1月初 B.1月初到3月21日
C.3月21日至7月初 D.9月23日到3月21日
7.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 )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总星系
8.发生在太阳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
A.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日珥
9.关于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时间均有一个交角 B.每天都重合一次
C.除二至日外均能重合 D.只有二分日才能重合
10.同一经线上的各地,一般情况下( )
A.昼夜长短相同 B.自转线速度相同
C.地方时相同 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11.图4示意的是太阳系中紧邻的4颗行星,其中行星③距太阳约1.5亿千米,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
A.地球、火星、木星、土星 B.金星、地球、火星、木星
C.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D.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2-13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12.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3.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14.科学家们发现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度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15.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
A.地壳 B.地壳和上地幔 C.软流层以上部分 D.地壳和地幔
16.岩石按其成因分为三大类( )
A.花岗岩、岩浆岩、大理岩 B.喷出岩、沉积岩、变质岩
C.变质岩、侵入岩、沉积岩 D.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地球由一系列物质圈层构成,认识地球的圏层构造有助于我们去探索和揭示自然的无尽奥妙。完成17—18题。
17.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圈层包括( )
A.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地壳 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C.水圈、地壳、生物圈、岩石圈 D.大气圈、生物圈、地幔、岩石圈
18.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由外到里依次是( )
A.地核——地幔——地壳 B.软流层——地幔——地核
C.地壳——地核——地幔 D.地壳——地幔——地核
读图5“几种辐射之间的关系图”,回答19-20题。
19.大气温度的变化主要与图中那个数字的代表作用有关( )
A.① B.② C.③ D.④
20.青藏高原地区,夜间降温较快,主要与图中那个数字
的代表作用有关( )
A.① B.② C.③ D.④
21.有关岩石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B.岩石圈包括地壳及上地幔顶部
C.地壳就是整个的岩石圈
D.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
22.地球内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23.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结构和成分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是( )
A.石灰岩、玄武岩 B.页岩、石灰岩
C.板岩、大理岩 D.花岗岩、页岩
24.某地理野外考察小组在溪滩上捡拾到一块岩石,发现其层理结构十分明显,且含有生物化石,这一岩石应属于( )
A.侵入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喷出岩
25.下列4幅图反映了地球上南北半球的昼夜情况,阴影表示夜半球,其中日期相同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6.下列物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磷矿石、石灰岩 B.锰矿、钢材
C.雷电、耕地 D.玉米、草场
27.下列物质属于非可生资源的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气候资源 D.矿产资源
28.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北方多煤矿,南方多磷矿
B.北方热量少、水分多,南方热量多、水分少
C.西北干旱地区光照多,风力大
D.西南湿润区光照少,生物种类多
29.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一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南
B.台湾岛的面积比现在小
C.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冰川将往下移
D.冬小麦种植区域将南移
30.读图10(箭头表示洋流方向,曲线为海洋表层等温线),下列表术正确的是( )
A.甲为南半球寒流 B.乙为北半球暖流
C.丙为南半球寒流 D.丁为北半球寒流
31.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生物的活动 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C.煤、石油的形成 D.火山的爆发
32.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不包括( )
A.上冷下热 B.水汽、杂质含量多
C.对流旺盛 D.二氧化碳含量多
33.深秋季节,霜冻多发生在( )
A.阴天的夜晚 B.多云的白天 C.晴朗的白天 D.晴朗的夜晚
34.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与我国西北地区景观相符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少 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D.植物稀少,土壤有
“中国南方喀斯特”是我国在2007年唯一申请世界自然遗产的项目,其面积占中国整个喀斯特面积的55%,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重庆等地。据此回答35-37题。
35.“中国南方喀斯特”形成的自然条件是( )
A.炎热多雨的气候 B.寒冷干燥的气候
C.岩浆岩广布 D.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
36.“中国南方喀斯特”常见的地貌景观是( )
A.角峰 B.沙丘 C.峰林 D.风蚀蘑菇
37.图11为该地区特殊的景观——天生桥,其形成原因是( )
A.风力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变质作用
38.在我国,干旱与洪涝常相伴而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季风活动 B.地面状况
C.太阳辐射 D.海陆位置
39.下列各组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 )
①煤和天然气 ②土地和水 ③太阳能和风能 ④核燃料和地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0.下列灾害,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①地震、火山爆发 ②台风、暴雨 ③滑坡、泥石流 ④狂风、泥石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1.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极地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42.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是( )
A.冷空气在锋面之下 B.锋面均向暖空气一侧移动
C.过境后天气转阴雨 D.降水都出现在锋线之前
43.下面4幅图中正确表示南半球反气旋的是( )
图6是“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示意图”,完成44-45题。
44.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大气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45.图中甲层的高度12km只是某纬度的一个大概值,在极地高
压控制的区域,该层的高度大约( )
A.17—18km B.10—12km
C.8—9km D.5—6km
46.决定风力大小的主导因素是( )
A.地转偏向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 C.摩擦力 D.地形
47.在实际大气水平运动中,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有个交角,这主要是由于( )
A.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
B.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
C.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D.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48.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运动的原动力是地转偏向力
B.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地区间冷热不均
C.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地面辐射
D.风是大气运动的是最简单形式
读图7“亚欧大陆气压状况图”,完成49-50题。
49.此时亚洲东部盛行(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50.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51.图9为“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7分)
(1)图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此时北京时
间为 点。
(2)图中晨昏线为 (晨、昏)线,A点的昼
夜长短为 小时。
(3)某物体做水平运动从A点到B点,那么该物体过
赤道后将向 (左、右)偏。
(4)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移向B点所在半球,那么图中所示的节气是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 。
52.图15为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图①表示 锋天气系统,图②表示 锋天气系统。
(2)锋面②经过昆明市区时,移动方向为从甲到乙方再到丙。当锋面位于甲方处时,昆明市区气温 ,气压 ,天气 ;当锋面位于乙方时,昆明将出现 天气。
53.图14为北半球二分二至地球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在图中短线上画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2)当地球运行至A点时,北半球的节
气是 ,时间为 月 日前后。
(3)图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点附近(填字母)。
(4)地球从C点运行到D点时,景洪的昼夜变化状况是 。
(5)地球运行至C点时,地球公转速度 。
54.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由图中风向可判断该图为北半球 季;
字母A所表示的气压中心名称是 。
(2)图中字母B表示 (方向)季风,它
的成因是 ;受它影响时,
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3)字母C表示 (方向)季风,它形成
的原因是 。
(4)字母D表示 风,它是由
气压带吹向 气压带。
55.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属于
分异规律,该分异规律是以 为
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2)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
带,这种差异是以 为基础产生的,产生的
原因是 。
(3)赤道附近最高山岭的垂直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图中
的 (A:①→②→③→④;B:③→⑤→⑥)的
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其
发育程度往往与 和 有关。
56.读下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11分)
(1)图中所示的地质构造为 ,a为 ,b为 。其中,b处成为山谷的原因是 。
(2)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则应在a、b两处中的 处开采合适。
(3)图中A箭头表示水循环的 环节,B表示 环节,D表示 环节。字母A、B、C、D、E、F等环节组成的循环是

(4)我国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改变了上图水循环中的 环节。
(5)下面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进行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量减少
D.水循环使全球水体总量不断变化
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
高一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A
B
A
D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B
D
C
D
B
D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C
C
A
A
D
B
B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D
D
A
A
C
C
A
B
B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C
A
C
A
C
B
C
B
C
B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
51、
(1)0° 16
(2)晨 12
(3)左
(4)秋分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52、
(1)暖 冷
(2)较高 较低 晴朗 阴雨
53、
(1) (递时针方向)
(2)冬至 12 22
(3)A
(4)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5)最慢
54、
(1)夏 亚洲低压
(2)东南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高温多雨
(3)西南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4)东南信风 副热带高 赤道低
55、
(1)赤道向两极 热量 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
(2)水分 距海远近不同,水分条件有差异
(3)A 水分和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山体所在纬度 相对高度
56、
(1)褶皱 向斜 背斜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2)b
(3)海水蒸发 水气输送 地下径流 海陆间大循环
(4)E
(5)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新网2012年11月1日电,飓风“桑迪”肆虐美国东部地区,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帮助美国众多无家可归的灾民,各国纷纷捐款捐物。这些捐赠的物质( )
A.是商品,因为它们具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因为它们用于交换
C.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是捐赠品,没有用于交换; D.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是劳动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 ) A.物品 B.一般等价物 C.金银 D.商品
3、有人对“打的”现象作过一个形象的描述:青年人没钱也打的,中年人有钱才打的,老年人有钱也不打的。这主要反映了( )
A.消费结构的变化 B.消费观念的差异
C.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会经济的发展
4、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 )
A、控制力 B、影响力 C、带动力 D、决定力
5、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
A.合伙制 B.股份制 C.股份合作制 D.公司制
6、面对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劳动者应该认识到,在市场竞争中,只有自身实力强才能就业机会多,即树立( )
A.自主择业观 B.职业平等观
C.竞争就业观 D.多种方式就业观
7、李某开了一家“为民饭店”,需要聘请厨师,张某应聘成功。张某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到该饭店正式工作前,首先要做的是( )
A.取得劳动报酬 B.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C.获得安全保护 D.自觉履行劳动义务
8、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是( )
A.存款业务 B.贷款业务
C.结算业务 D.买卖业务
9、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个人投资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各种投资中,便捷的投资形式是( )
A、债券 B、股票 C、储蓄存款 D、商业保险
10、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处于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
A、社会总产品 B、个人消费品 C、生活必需品 D、物质总产品
11、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
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B、调整银行存贷快利率
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12、大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小到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财政与我们朝夕相伴。“财政”是指( )
A、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B、国家的物资储备
C、国家的外汇收入 D、国家的基本收入计划
13、2011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三周年的日子。自汶川发生地震以来,全国各族人民捐款捐物,大力支持抗震救灾。中央财政也拨款用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央财政用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资金属于财政支出中的( )
A.债务支出 B.经济建设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
C.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D.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支出
14、“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用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列宁的这句名言揭示了税收的( )
A、强制性 B、无偿性 C、 固定性 D、权威性
15、《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明确规定:个人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不按规定自行申报的行为属于( )
A.偷税 B.欠税 C.骗税 D.抗税
16、某国外知名IT企业,在网上销售商品时,操作人员误将价值1500元的商品标为l元,一些网民发现后,大量订购了这一商品。企业发现后.撤掉了该商品.同时承诺以1元的售价向已订购者提供商品。该企业遵循了( )
A.公平原则 B、自愿原则 C、平等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17、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
①促进经济增长 ②增加就业 ③稳定物价 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2011年5月2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指出,为补偿火力发电企业因电煤价格上涨增加的部分成本,缓解电力企业经营困难,保障正常合理的电力供应,决定适当调整电价水平。这一举措属于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中的( )
A.价格手段,通过价格监管规范企业生产行为
B.经济手段,通过经济利益影响市场主体行为
C.法律手段,通过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引导消费
D.行政手段,通过行政命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19、我国要建立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它的基本标志是( )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C、坚持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 D、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20、我国已经达到的总体小康的特点是( )
①低水平 ②落后 ③不全面 ④发展很不平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A、发展 B、统筹兼顾 C、以人为本 D、全面协调可持续
22、丢块石头到水里,水波是逐步递减的,越向外冲击力越小,这就是“涟漪效应”。现代国际社会中,一般来说,市场开放程度小、处于全球化边缘的国家,受到危机的影响也小。“涟漪效应”表明( )
A、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没有影响
B、发达国家应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C、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开放程度国家的影响不同
D、经济落后国家不应走对外开放之路
23、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和英国的工业生产出现了较大下降,对制造业出口依赖性更强的国家和地区,如东欧、巴西、马来西亚和土耳其,情况更为严重。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
A.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没有好处 B.阻碍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C.是通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来实现的 D.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
24、世界贸易组织为协调国际贸易制定了一系列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
A、市场准入原则 B、非歧视性原则 C、互惠原则 D、公平贸易原则
2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二、分析说明题(4大题,共50分)
26(12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内地消费者对奢侈品购买能力不断提升。《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官方报告蓝皮书》显示,从2010年至2011年3月底,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达107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有专家认为,奢侈品消费大国的地位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很不相称。
结合所学《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性因素是什么?(2分)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又有哪些?(4分)
`
(2)我们应如何成为一个理智的消费者?(6分)
27(14分)、材料一:通过政府搭建平台,企业运行开展,社区出人出力,乌鲁木齐蔬菜直销店销售模式受到市民欢迎。不少市民认为在直销店买菜,价格便宜,斤两公平,方便卫生。乌鲁木齐市政府将蔬菜直销店作为保障供应、平抑菜价的长效机制进行推广,同时将给予当年新投入运营的100平方米以上直销店每个店10万元的补贴。截至2011年2月20日,乌鲁木齐已经在全市设立平价蔬菜直销店187个。其中市财政给予2010年建设的56家蔬菜直销店每个店5万元的补贴。
材料二:国庆节期间,某县民政局在县城广场举办“社会福利彩券有奖销售活动”。在活动的第一天就有一位农民获二等奖,奖金为7000元。在兑奖时,税务部门要求这位农民缴纳相应的税金,否则不能兑奖。这位农民很纳闷儿,认为自己获得的奖,为什么还要缴税。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经济生活中财政有什么作用?(2分)  
(2)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有哪些?最普遍的形式是什么?(5分)
(3)材料二获奖农民应缴税种是什么?(2分)如果你是税收征管人员,你将怎样说服这位农民照章纳税?(5分)
28(10分)、最近,常有手机用户收到一些以“老朋友”名义发来的短信,这些短信极易引诱收信人回复短息或回电,而只要手机用户回复短信或回电,一笔不小的话费就会被冠以“某某业务”的名义扣除。与前两年相比,现在的“短信陷阱”骗术升级。业内人士提醒,发现内容中有“这是我的新号码”但没有署名的短信需谨慎回复;发现号码陌生且内容中无熟悉署名的短信尽量勿回;一些只响一两声就停的陌生电话号码也勿回拨。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市场经济的知识回答:
(1) 市场经济存在哪些缺陷?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缺陷?(4分)
(2) 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从国家、企业、个人角度谈谈怎样促进短信市场的健康发展。(6分)
29(14分)、材料一:现在,同一种产品可以同时分布在十几个、几十个国家生产,使每个国家发挥其技术、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使最终产品成为万国牌的“国际性商品”。例如,波音公司,其飞机零件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
材料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商品和资本将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全球市场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它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请简要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分)
(2)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只会加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6分)
(3)我国应当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6分)
景洪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卷答案
1、C
2、B
3、B
4、A
5、D
6、C
7、B
8、B
9、C
10、B
11、C
12、A
13、B
14、B
15、A
16、D
17、A
18、B
19、A
20、B
21、C
22、C
23、D
24、B
25、C
26(1)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性因素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2分);
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和物价总水平(4分)。
(2)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答对3点即满分)
28、(1)市场经济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材料体现了自发性。(4分)
(2)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加大对电信市场的管理。国家应综合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宏观调控,严厉打击利用短信进行的违法犯罪、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企业要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诚信意识、开展正当竞争。个人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言之有理皆可得分,满分6分)
29(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生产全球化。(2分)
(2)①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没有全面的认识经济全球和的影响。(2分)
②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发展中国家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就有可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如果错失机遇,就会加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言之有理皆可得分,满分4分)
(3)① 总的而言,我国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②具体说,要坚持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切实维护我国的经济独立和经济安全。(言之有理皆可得分,满分6分)

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5分,共90分).(注意:请将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填到后面的答题卡内.)
1.直线y=3x+1的斜率是( )
A.1 B.2
C.3 D.4
2.已知直线的斜率为,则此直线的倾斜角为( )
A.30° B.60°
C.45° D.120°
3.已知两点A(4,-9),B(-2,3),则直线AB的斜率为( )
A. B. C.2 D.-2
4.经过点D(0,2),且斜率为2的直线方程是( )
A.y=2x-2 B.y=2x-4 C.y=-2x-2 D.y=2x+2
5.已知圆的方程为(x-1)2+(y+2)2=4,则圆的圆心C、半径R分别为( )
A、(1,-2)、2; B、(1,2)、4; C、(-1,2)、2;D、(-1,-2)、4
6.已知点P(3,2)、Q(-1,2)则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
A.1 B.2 C.3 D.4
7.若直线L1:2x+y+1=0与直线L2:mx-2y-1=0平行,则m=( )
A.4 B.2 C.-4 D.-2
8.已知直线L1:2x-y+1=0与直线L2:x+2y+1=0,则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A.垂直 B.平行 C.重合 D.以上答案都不对
9.已知直线L: x-2y+4=0,则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 )
A.4 B.-4 C.-2 D. 2
10.若直线(1+a)x+y+1=0与圆x2+y2-2x=0相切,则a的值为 ( )
A. 2 B. -2 C. -1 D. 1
11.直线x+2y-4=0的截距式方程是( )
A. B. C. D.
12. 直线L1: x-y=0与直线L2: x+y-10=0的交点坐标是( )
A、(5,5); B、(5,-5); C、(-1,1); D、(1,1)
13.求点P(-5,-7)到直线12x+5y+82=0的距离是( )
A. 1 B. 2 C. 3 D. 4
14.求两条平行直线3x-4y-11=0与6x-8y+4=0的距离是( )
A. 3 B. C. D. 4
15.直线3x+4y+2=0与圆x2+y2-2x=0的位置关系是 ( )
A.相离 B.相交 C.相切 D.内含
16.过点A(1,-1)、B(-1,1)且圆心在直线x+y-2=0上的圆的方程是( )
A、(x-3)2+(y+1)2=4 B、(x+3)2+(y-1)2=4
C、(x-1)2+(y-1)2=4 D、(x+1)2+(y+1)2=4
17.方程2x-1+x=5的解所在的区间是(   )
A.(0,1) B.(1,2) C.(2,3) D.(3,4)
18. 直线3x-4y-4=0被圆(x-3)2+y2=9截得的弦长为( )
A. 4 B. C. D. 2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二、填空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在横线上).
19.直线3x-4y-12=0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
20.经过点A(3,2),且与直线4x+y-2=0平行的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为: .
21.圆心为点C(8,-3),且过点A(5,1)的圆的标准方程是: .
22.以点A(1,4)、B(3,-2)为直径的两个端点的圆的一般式方程为: .
三、解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3.( 10分)
已知A(-4,0),B(2,0)以AB为直径的圆与轴的负半轴交于C,求过 C点的圆的切线方程.
24.( 10分)
求经过两条直线2x-3y+10=0和3x+4y-2=0的交点,且垂直于直线3x-2y+4=0的直线方程.
25.( 10分)
求与圆C:x2+y2-x+2y=0关于直线L:x-y+1=0对称的圆的方程.
26.( 10分)
已知圆(x+4)2+y2=25的圆心为M1,圆(x-4)2+y2=1的圆心为M2,一动圆与这两个圆都外切.
(1)求圆心M1 、M2的坐标以及两圆的半径;
(2)求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在下列选项中,都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
A.千克、秒、牛顿 B.千克、米、秒
C.克、千米、秒 D.牛顿、克、秒
2、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B.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大小
C.速度大,加速度也大
D.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3、一个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以下关于该物体受到的力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支持力、压力 B.重力、压力、下滑力
C.重力、摩擦力、下滑力 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4、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5、两个大小分别为3N、5N的共点力,它们的合力不可能为( )
A. 6N B. 7N C. 8N D. 9N
6、某人站在处于电梯中的台秤上,发现台秤的示数增大,其原因可能是( )
A.电梯加速上升 B.电梯减速上升
C.电梯匀速下降 D.电梯加速下降
7、如图(1)中,描述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
8、重为500N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现用100N的力竖直向上提物体,则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 )
A.400N,竖直向上 B.400N,竖直向下
C.500N,竖直向下 D.100N,竖直向上
9、一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若物体重为100N,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2,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
A. 10N B.20N C.50N D.100N
10、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先向西行驶8km后,又向南行驶了6km,在这一过程中汽车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A. 14km,10km B. 10km ,14km C. 2km,8km D. 48km,10km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得0分。)
11、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
A.速度 B.质量 C.位移 D.路程
12、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物体竖直向上运动时,它一定受到竖直向上的力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C.若一物体是施力物体,则该物体一定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D.只有互相接触的物体才存在相互作用力
13、一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一对平衡力
D.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4、重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动摩擦因素为0.3,至少要用35牛顿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那么( )
A.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5N
B.用30N的水平力推木箱时摩擦力为0
C.用20N的水平力推木箱时摩擦力为20N
D.用40N的水平力推木箱时摩擦力为35N
三、填空与实验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横线上。)
15、物体受到大小为和的两个力作用,且>,若它们都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合力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
16、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和的单位分别是m和s,则物体运动的初速度是_____________,加速度是_________。
17、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器,其打点周期是0.02s。如图(2)是一次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记数点,在每两相邻的记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由图可知,该纸带记录了小车在______秒内的运动情况,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m/s.
18、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有位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两分力的夹角一定要取90°角
19、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为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保持物体的________不变,改变物体所受的合力的大小,得到的a-F图象,如图(3)所示,由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体包括4个小题,第20、21、22每题8分,第23题10分,共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主要演算步骤,答案中必须写出明确的数值和单位,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
20、一弹簧未挂物体时长度为10cm,当其下端挂20N的物体且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增长到18cm,如图(4)。求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21、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了大小分别为6N和8N,且相互垂直的两个力作用,求:
(1)物体所受的合力是多少?
(2)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
22 、如图(5)所示,质量为10kg的木块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以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运动。求
(1)水平拉力F的大小;
(2)3s末木块速度的大小。
23、列车在机车的牵引下沿水平轨道行驶,在50s内速度由10m/s增加到15m/s。已知列车的质量是kg,列车对机车的牵引力是N,求:
(1)列车的加速度大小;
(2)列车在运动中所受的阻力。 景洪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得0分。)
题号
11
12
13
14
选项
三、填空与实验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横线上。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体包括4个小题,第20、21、22每题8分,第23题10分,共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主要演算步骤,答案中必须写出明确的数值和单位,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
20、(8分).
21、(8分)
22、(8分)
23、(1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几种生物的细胞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D.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3.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根毛细胞时,观察不到的结构是
A.液泡和高尔基体 B.细胞核和核糖体 C.叶绿体和中心体 D.线粒体和内质网
4.三聚氰胺俗称“蛋白精”,分子含氮量高达66%左右。哺乳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膀胱、肾脏结石等问题。现奶业生产上通常使用的蛋白质测试方法是“凯氏定氮法”,通过测出含氮量来估算蛋白质含量,三聚氰胺因而被不法分子用作蛋白质的“替代品”。实验室常通过检测肽键来鉴定蛋白质,所用的试剂是
A.斐林试剂 B.吡罗红与甲基绿混合试剂 C.苏丹Ⅲ试剂 D.双缩脲试剂
5.蛋白质和葡萄糖都含有的元素 ( )
A.C H O B.C H O N
C.C H O N P D.C H O N P S
6.人体肌肉主要由蛋白质构成,但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功能各不相同,这是因为
A.肌细胞形状不同?????? ?B.在人体中分布的部位不同
C.支配其运动的神经不同? D.构成肌细胞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8.在动物和植物细胞内都含有的糖类是
A.蔗糖 B.葡萄糖 C.麦芽糖 D.乳糖
9.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 )
A B C D
10.属于细胞内组成DNA的基本单位的是
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对细胞内自由水的描述的是
A.结合在蛋白质等物质上 B.可以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C.是生物体代谢活动的介质 D.是良好的溶剂
12下列不属于细胞核功能的是
A.遗传信息库 B.细胞代谢中心 C.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13.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常常需要去掉细胞壁。在不损伤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可用于除去细胞壁的物质是
A.纤维素酶 B.蛋白酶 C.盐酸 D.淀粉酶
14.蛋白质的生理作用包括: ①构成染色体 ②构成生物膜 ③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④构成多种酶 ⑤组成全部种类的激素 ⑥参与免疫过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⑥
15.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其化学本质是
A.蛋白质 B.固醇 C.脂肪 D.核酸
16.右图表示人体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含量。图中②表示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质 D.水
17.下图表示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该图最能说明

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B.细胞核与细胞的物质、能量代谢密切相关
C.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遗传 D.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密切相关
18.夏季酷暑时分,室外作业或体育锻炼的人们应多饮用
A.纯净水 B.淡盐水 C.果汁 D.牛奶
19.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溶液中能构成一个渗透系统,主要原因是
  A.液泡膜内外溶液有浓度差   B.细胞内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C.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D.水分可以自由出入细胞
20.在豚鼠分泌旺盛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标记先后出现的顺序是
A.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C.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 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细胞膜
21.在温室栽培植物,不能提高植物产量的措施是
A.增大昼夜温差 B.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C.用绿色的玻璃盖顶 D.适当增加CO2浓度
2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A.将细胞与内环境分隔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D.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
23.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生成一分子水,这个水分子中的氢来自
A.氨基 B.羧基 C.一个来自氨基和一个来自羧基 D.连接在碳原子上的氢
24.酵母菌发酵产生CO2的摩尔数为N,在安静情况下,人消耗同样数量的葡萄糖可以产生的CO2量是
A.1/3Nmol B.3Nmol C.6Nmol D.12Nmol
25. 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
A.磷脂双分子层 B.脱氧核苷酸链 C.肽链 D.碳链
2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常用紫色洋葱做材料,这是因为
A.细胞液呈紫色便于观察 B.紫色洋葱容易发生质壁分离
C.液泡较大便于观察 D.细胞膜呈紫色便于观察
27.下面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28.有关ATP叙述正确的是
A.A~P~P~P B.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 C.“A”是腺嘌呤 D.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29.关于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里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能量均来自于细胞呼吸
B.植物细胞里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能量均来自于光能
C.ATP与ADP相互转化,使能量通过ATP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
D.ATP与ADP相互转化,物质的变化是可逆的,能量的变化是不可逆的
30.要测定绿色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反应,最好是检查
A.糖的生成 B.ATP合成 C.氧的释放 D.二氧化碳的吸收
31.某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
A N和Q B N/2和Q/2 C N 和Q/2 D 2N 和2Q
32.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如下图甲、乙、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及K+离子等以甲方式进入细胞
B.甲和乙两种方式都属于被动运输
C.物质以丙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可释放能量
D.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以丙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
33.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的显著变化是
A.DNA分子复制 B.出现染色体 C.着丝点分裂 D.形成细胞板
34.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开花植物产生O2需要光和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
A.②③和①② B.①②和①③ C.②④和①③ D.②③和③④
35.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在此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现象是
A.叶片全变蓝 B.遮光的一半变蓝 C.曝光的一半变蓝 D.叶片全不变蓝
36.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最根本的原因是:
A.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   B.显著提高了反应物分子中的活化能  
C.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自由能  D.显著降低了活化能
37.将某种酶水解,最后得到的有机小分子是
A.核苷酸 B.氨基酸
C.核苷酸和氨基酸 D.核苷酸或氨基酸
38.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及三碳化合物形成葡萄糖所需能量分别来自
A.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和光能 B.都是呼吸作用产生的ATP
C.光能和光反应产生的ATP D.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
39.癌细胞容易转移是因为细胞膜上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正确的是
A.糖蛋白减少 B.糖蛋白增加 C.蛋白质减少 D.凝脂减少
40.自养生物与异养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能否进行有氧呼吸 B.能否进行化能合成作用
C.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D.能否将外界无机物合成自身有机物
景洪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生物答题卷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41.
(1)【 】 【 】 。
(2)【 】 【 】 。
(3)【 】 。
42.
(1) ① ② ③ 。
(2) 。 。
43.
(1) 。
(2)① ②
(3) 。
(4) 。
44.
(1) , 。
(2) 。
(3) , 。
45.
(1) , , 。
(2) , 。
46.
鉴定需要的有机物
用于鉴定的试剂
反应产生的颜色
还原糖
斐林试剂
 
蛋白质
 
紫色
脂肪
苏丹Ⅲ
 
(2) , 。
(3) , 。

47.
(2) ① , , 。
② ③ 。
(3) 。
(4) 。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面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后仅读一遍。
1.what time is it now?
A.5:00 B.5:30 C.6:00
2.what happened to the man ?
A. he was hit by a car.
B. he was hit by a motorbike.
C. he got hurt when he was riding a bike.
3.what is the man`s hobby?
A.collecting cards B.recording music. C.collecting CDs.
4.what is the woman`s job
A.a book seller B.a librarian C.a teacher
5.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A.cold B.sunny C.rainy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6.what will the two speakers do tomorrow?
A.climb a mountain. B.study at school. C.play football
7.who will join the speakers tomorrow?
A.the man`s brother . B.the woman`s cousin. C.Adam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what room does the man reserve?
A. A single room on the fourth floor.
B. A double room on the fourth floor.
C. A double room on the fourteenth floor.
9.How long will the man stay in the hotel?
A. for a week B. for 10 days C. for 16 days
10.How much does the man have to pay for each day?
A.80 dollars B.100 dollars. C. 120 dollars.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at caused the accident? A.drunk driving. B.tired driving C.bad weather.
12. what will the man do tomorrow?
A. bring some food for the woman.
B. visit the woman around 9:00pm.
C. take a trip with his father.
13.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at the woman`s home B. in a damaged car. C.in a hospital.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7题。
14. what does the man not like ? A. apples B. oranges C. lemons
15. why does the woman want to buy so much fruit?
A.because she wants to serve john`s friends fruit.
B. because she wants to take it to some friends.
C.because she wants to visits John
16.what day is it today? A.Wednesday B. Thursday C.Friday
17.where will the two speakers eat tomorrow night ?
A.in a restaurant B. at home C. at a friend`s
18.what does the speaker`s mother usually do at night ?
A.she works in her art store .
B. she paints in her art store.
C. she teaches in a school.
19. how old is the speaker`s father? A.40 years B.45years Old C.50 years old
20. what is the speaker`s father good at ?
A.paiting B. encouraging people C. fixing things.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21.How about ________ party?
Cool! It was really _______ great fun! Pity you weren’t there.
A. a, a B. the . a C. the , / D. a, /
22. After the house is bought, how much _______ to decorate?
A. is it cost B. will it cost C. does it cost D. will it be cost
23. Have you heard about iPhone 4?
Sure. It is very hot these days. I’m thinking about getting ________.
A. them B. that C. it D.one
24. Sonny is often late for school, and _______ makes her teacher very angry.
A. it B. which C. she D. who
25. A:You can take a walk daily if you want to keep healthy. B: ______________.
A. Yes, that’s enough. B. Well, that’ OK.
C. Thanks for your advice. D. I like surfing the Internet.
26. We should do all we can ______ the children who lost the chance to go to school.
A. to help B. help C. helping D. to be helping
27. Tom said he __me the next week.
A. would see B. will see C. had seen D. saw
28. He ask me ____I would go to Beijing by air the next day.
A. what B. if C. that D. how
29. The girls _____are picking cotton in the fields are his students
A. who B. which C. those D.whom
30. I still remember the story ___ he told yesterday.
A. that B. to which C. to whom D. about which.
31. She brought with her three friends, none of ___ I had ever met before.
A. them B. who C. whom D. these
32. Paper money ____for over a thousand years
A. used B. has been used C. have been used D. is using
33. All of the books_____ by the workers in that factory at present.
A. are being printed B. is being printed C. is printing D. are being printing
34. He has moved back to the house ___he was born.
A.in where B. in which C. at where D. at which
35.we shouldn`t spend our money testing so many people, most of ___are healthy.
A. whom B. who C. which D. that
36 A: She is a student B:
A. so am I B. so I am C. neither am I D. nor I am
37 Most of the students are making good progress, but Michael is a ______ one
A. hopeless B. useless C. endless D. helpess
38 Perhaps I`m not quite fit for the job, but _____, please let me have a try.
A. in fact B. anyway C. so D. otherwise
39 The weather was ___ cold that I would`nt like o go out.
A. really B. such C. too D. so
40 Don`t lose ____
A. heart B. your heart C. your hearts D. hearts
第二节 完形填空 (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We find different kinds of animals in the world. Some animals, such as tigers and lions, live in forest and they are called ___41__ animals. Some other like sheep and dogs are kept by men and they are called domestic animals. These animals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one another, but we can ___42___ them into big groups, those that eat other animals and those that eat grass and leaves. Animals like the ___43___ belong to the first group.
Animals are of great use to human beings..Men __44___ wild animals for their fur and meat. Domestic animals are even more important for men. Without them, life will be __45___. People make use of animals in many ___46__.
Cows and dogs are useful to men’s life. They give 80% of the meat that men eat every year. Skin of some animals can be ___47___ into expensive overcoats and shoes, which are warm and comfortable and last a long time. They are very welcome in cold countries. Wool, which is now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aterials for industry, comes form a special kind of ___48___. From cows, we get milks. And we should not forget that some domestic animals are kept for transport. Many people always ride horses. Arabs ride on camels which travel in deserts for days without ___49____. In some places animals are still used to plough field. ___50____ is clear that men can’t live without these animals.
41. A serious .B. terrible C. fighting D. wild
42. A change .B. make C. divide D. seperate
43. A goat .B. fish C. tiger D. chick
44. A discover .B. hunt C. raise D. care for
45. A difficult .B. easy C. perfect D. smooth
46. A places .B. groups C. kinds D. ways
47. A made .B. put C. turned D. changed
48. A cows .B. sheep C. animals D. goat
49. A sleeping B. stopping C. eating D. resting
50. A it . B. that C. so D. this?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A
Thousands of fans, now in their late teens and early twenties, grew up alongside Harry Potter. While he fought wizards(男巫) and struggled through(艰难通过) magic school, they battled middle school bullies (欺负) and exams.
The stories have a special meaning for teenage fans ----- particularly those who are “ Harry’s age”. The Harry Potter movies are no longer an evening’s entertainment but that of a lifetime. The beauty of the stories lies not in the supernatural effects, but in happiness, peace and good feelings among friends and family.
In the spotlight, as always, is Harry’s creator, J.K. Rowling, the woman who dreamed up (想出)the adventurous story and wrote it to the final page.
By now over 400 million Harry Potter books have been sold and translated into more than 65 languages. The whole movies series has earned more than $7 billion around the world. The last one alone has become the world’s most profitable movie series.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以下句子的正(T)误(F).(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51. Harry Potter books and movies are both very successful.
52.What really attracts the fans is Harry Potter’s magic power.
53. Harry Potter movies have come out in over 65 languages.
54. J.K. Rowling is not so famous as Harry Potter.
55. Harry Potter stories have inspired many children in their childhood.
B
It was 3:30 in the morning and 8-year-old Walt Disney was doing what he did at that time every morning — rolling hundreds of newspapers he would soon deliver in his neighborhood.
It was hard work for a little kid who had to go to school, then deliver another round in the evening. But delivering papers beat(比更好) picking apples for a living. That’s what he’d been doing before, on his family’s failing farms in Missouri.
Walt Disney, born in December, 1901, never had time for a childhood. As a result, he spent all of his adult life attempting to invent one for himself. In the process 一 almost by accident一 he created wonderful childhood memories for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of children worldwide.
When the Disneys moved to Chicago, Walt signed up for cartooning classes, working three part-time jobs to pay for them. At 24, he created a character called Oswald the Lucky Rabbit, which was a great success. He then shifted(转移) his attention to mice, or one particular mouse called Mickey. And Mickey Mouse became an overnight success.
Success followed success, but Walt Disney pushed himself even harder. He produced Snow White and Seven Dwarfs, for which he won a special Oscar.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Walt came up with the idea of Disneyland. Everyone said it was too costly a dream, but he wouldn’t listen. His great world of fantasy opened on July 17, 1955. In the next seven weeks, more than one million people walked into Disneyland. The man who had spent a painful childhood now watched other people enjoy the perfect childhood world that he had created.
根据短文内容,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能回答所提问题或完成所给句子的最佳答案。(共3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分)
56. Which was Disney’s first successful cartoon character?
A. Oswald the Lucky Rabbit B. Snow White
C. Mickey Mouse D. Donald Duck
57. What can be said about Disney’s childhood?
A. Good and unforgettable B. Boring and unhappy
C. Tiring but joyful D. Hard but enjoyable
58. According to passage, Disney____________?
A. was given two Oscars for his cartoons.
B. created Disneyland, a perfect childhood world.
C. stopped making cartoons after World War II
D. was successful but not happy.
C
Two farmers were on their way home one evening after a hard day's work. Both were tired. They happened to look up at the sky and saw a black cloud overhead.
"Ah!" said one farmer, "tomorrow we shall have rain and the rice will grow well." The second answered, "Nonsense (胡说), the rain will only kill the crops (庄稼)."
So they began to quarrel (争吵). Just then a third farmer came along and asked them why they were quarreling. Both farmers explained about the black cloud.
"What cloud?" asked the third farmer. They all looked at the sky. The cloud was no longer there.
Choose the right answer
59.The two farmers were _____.
A. going home B. going to the field C. going to work D. going to see their friend
60.The two farmers _____ on that day
A. had a holiday B. didn't work
C. worked hard D. wanted to quarrel with each other
61 .How many farmers said that the rain would be helpful? _____.
A. None B. One C. Two D. Three
D
Gary Locke, 61, who comes from a Chinese background and even looks Chinese, became the new US ambassador (大使) to China.
“ I can think of nobody who is more qualified than Gary Locke.” President Obama said. Locke’s new position is clearly a sign that US President is trying to improve relations with China.
When he made his first speech to the Chinese press in Beijing, Locke said, “I think, being a Chinese-American, I have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China, but I am here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US government.”
Before becoming ambassador to China, Locke was US secretary of commerce (商务部长). This means he has plenty of trade experience, which will be useful in building economic link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Locke’s grandfather w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over a century ago to work as a houseboy for a family in Washington State in exchange for English lessons. His father moved to the US as a teenager.
“ I’m going back to the birthplace of my grandfather, my father and my mom, and I’ll be doing so as a devoted diplomat (外交官) for America, the country where I was born and raised,” Locke said.
根据短文内容,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取出能回答所提问题或完成所给句子的最佳答案。(共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8分)
62. President Obama thinks Gary Locke _________________.
A. is still not too old to be an ambassador
B. is not qualified as secretary of commerce
C. is the right person for the new position
D. can help improve US relations with Asia
63. Locke will benefit from his ______ as a former secretary of commerce.
A. trade experience B. government knowledge
C. public relations D. work training
64. What message did Locke express in this first speech in Beijing?
A. He will work for both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B. He was still not ready for his new job.
C. He is proud of his parents and his grandfather.
D. He will represent the US government.
65. We learn from the text that Locke’s father ___________
A. was not able to return to China
B. worked as a houseboy for an American family
C. was born in China
D. moved to the US as a baby
第二卷(非选择题,满分40,以下题目答案请做在答题卷上)
第一节 单词拼写
根据下列句子的结构和所给汉语的意思,写出这一单词或词组的正确形式。(共5小题;小题2分,满分10分)
66.This house _______(属于) Tom
67. The painter looked so __________(疲倦的) after working for a whole day.
68. we will study harder______(从现在开始)
69. They _______(同意) you
70.CCTV_______(代表)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station
第二节 单句改错 (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仔细阅读下列句子,每句中均有一个错误,请找出并在横线上改正。
71. If you will study hard, you will pass the exam.
72. As the result, they saved 90% of the trees in the forest.
73. When his best friend left him, he felt alone.
74. He made so rapid progress that he was praised by all.
75. She plays piano every day.
书面表达(满分25)
新学期你到一所新学校上学,这里的一切和你原来的学校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学校环境优美,有很好的教学设施,还有足球场等,请以“My New School”为题,用英语写一篇介绍学校的文章。
注意:词数80—100个。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仆(pū)后继 蓊(wěng)蓊郁郁 安土重(chóng)迁 悖(bèi)谬
B、言简意赅(gāi) 惴 (zhuì) 惴不安 字斟( zhēn )句酌 饿殍(pi?o)
C、百折不挠 (náo) 毛骨悚(sǒng)然 豁( huò )然开朗 倔 (juè )强
D、众口铄(shuò)金 风流 倜 (zhōu) 傥 初见端倪(ní ) 菲 (f?i) 薄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冠冕堂皇 干练 焦躁不安 禁固 B、逆来顺受 休憩 礼上往来 伎俩
C、摧山坼地 盎然 穷形尽相 时弊 D、响誉中外 滞留 陨身不恤 奢侈
3、下列各组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乐不思蜀 夜澜人静 娇正 观摩 B、忧心忡忡 装表考究 杞人忧天 眷恋
C、光阴荏苒 穿凿附会 怨尤 缄默 D、耿介不阿 夸父追日 化为无有 兑付
4、下面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 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②改革开放的壮举顺应民心,合乎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不可 的历史潮流。
③ 这将被后代怀着敬仰之情来______的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
A、竟然 遏止 朝拜 B、毅然 遏制 朝拜 C、毅然 遏止 朝拜 D、竟然 遏制 瞻仰
5、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A、近年来,伊拉克因受制裁,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最近,又遭美英飞机的袭击,真是祸起萧墙。
B、他把这个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C、朱自清写桃花红得像火,杏花粉得像霞,梨花白得像雪,还写花下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真是绘声绘色。
D、阳光明媚,和风轻吹,我们如坐春风兴高采烈地走向目的地。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安全教育和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C.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D.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虽然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第7——10题
对待青年,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鲁迅先生是亲切的,热情的,一直保持着平等待人的态度。(1)他和青年们谈话的时候,不爱使用教训的口吻,从来不说“你应该这样” “你不应该那样”一类的话。他以自己的行动,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作出形象的暗示,让人体会到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有些青年不懂得当时政治的腐败,光在文章里夸耀中国地大物博;看得多了,鲁迅先生叹息说:(2)“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有些青年一遇上夸夸其谈的学者,立刻便被吓倒,自惭浅薄;这种时候,鲁迅先生便又鼓励他们说:(3)“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记得在闲谈中,鲁迅先生还讲起一些他和青年交往的故事,至于自己怎样尽心竭力,克已为人,却绝口不提。他经常为青年们改稿,作序,介绍出书,资助金钱,甚至一些生活上琐碎的事情,也乐于代劳。
7、对第一处划线句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对青年的教导,有独特的方式和平等的态度。
B、对青年,鲁迅言传身教,启发他们思考、觉悟。
C、鲁迅对青年的教导,讲究形象性和实际效果。
D、对青年,鲁迅提倡正面教育,反对妄自尊大。
8、对第二处画线句,鲁迅讲话的用意分析正确的是( )
A、 尖锐地批判不懂当时政治腐败而一味夸耀中国地大物博的青年。 B、 委婉地喻示在政治黑暗之时夸耀地大物博是不适宜的。 C、 嘲讽身受人宰割境地而不自知的官僚。 D、 讽刺自夸地大物博而甘心受奴役的青年。
9、对第三处画线句子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劝勉青年不要沾上污泥,要清白做人。 B、劝勉青年不要自惭浅薄,要保持自己的“明澈”
C、 劝勉青年不要被夸夸其谈的学者吓倒。 D、 劝勉青年不要做夸夸其谈的学者。
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以同志式的态度对待青年人,并竭力帮助他们。 B、鲁迅先生教育青年自尊自强,不畏“权威”,努力提高是非分辨能力。 C、鲁迅先生对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有精辟的见解,能深入浅出加以阐释。 D、鲁迅先生以作青年的导师为已任,提倡学术上的平等。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每题3分,共15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倚歌而和之(循,依) 嫠妇(寡妇)
B.酾酒(斟酒) 危坐(害怕的坐着)盈虚(满)
C.肴核(菜肴和果品) 下江陵(攻占) 既白(已经)
D.横槊(长矛) 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相与枕籍乎舟中(枕着垫着)
12.下列“于”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寄蜉蝣于天地
A. 渔樵于江渚之上B.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D.徘徊于斗牛之间
13.下列加点的词与“泣孤舟之嫠妇”的“泣”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侣鱼虾而友糜鹿 B. 哀吾生之须臾 C. 舞幽壑之潜蛟 D. 扣舷而歌之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渔樵于江渚之上 渚;江中的小洲 B.哀吾生之须臾 须臾;指很短的时间
C.知不可乎骤得 骤得;马上得到 D.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藏;宝藏
15.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②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③挟飞仙以遨游④举匏樽以相属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第Ⅱ卷(105分)
四、(20分)
16、默写(11分)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
(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
(4).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
(5). , 总角之宴,言笑宴宴。
(6).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17、翻译下列文言文语句。(9分)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殇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每小题3分)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了两处暗写“影”的诗句。(3分)

(2)第二联是怎么写景的?请简要分析。(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8分)
清涧的石板 贾平凹
我们终于来到陕北清涧,旁人建议到城外乡村里走走。
到了乡村,几乎就要惊呼不已了,觉得到了一个神话的世界。那一切建筑,似乎从来没有砖和瓦的概念:墙是石板砌的,顶是石板盖的,门框是石板拱的,窗台是石板压的,那厕所,那台阶,那院地,那篱笆,全是石板的。走进任何一家去,炕面是石板的,灶台是石板的,桌子是石板的,凳子是石板的,柜子是石板的,锅盖是石板的,炕围是石板的。色也多彩,青、黄、绿、蓝、紫。主人都极诚恳,忙招呼在门前的树下,那树下就有一张支起的石板,用一桶凉水泼了,坐上去,透心的凉快。主妇就又抱出西瓜来,刀在石板磨石上磨了,嚓地切开,籽是黑籽,瓤是沙瓤。正吃着,便见孩子们从学校回来了,个个背一个书包,书包上系一片小薄石板,那是他们写字的黑板。一见有了生人,忽地跑开,兀自去一边玩起乒乓球。球案纯是一张石板,抽、杀、推、挡,球起球落,声声如珠落玉盘。
终于在一所石板房里,遇见了一个石匠。老人已经六十二岁了,留半头白发,向后梳着,戴一副硬脚圆片镜,正眯了眼在那里刻一面石碑。碑面光腻,字迹凝重,每刻一刀,眉眼一凑,皱纹就爬满了鼻梁。我们攀谈起来,老人话短而气硬。他说,天下的石板,要数清涧,早年这个村里,地缺土贵,十家养不起一头牛,一家却出几个好石匠,打石板为生,卖石板吃饭,亏得这石板一层一层揭不尽,养活了一代一代清涧人。为了纪念这石板的功劳,他们祖传下来的待客的油旋,也就仿制成石板的模样,那么一层一层的,好吃耐看。他说,当年陕北闹红,这个村的石匠都当红军,出没在石板沟,用石板做石雷,用石板烙面饼,硬是没被敌人消灭, 却沉重地打击了敌人。他说,他的叔父,一个 游击队的政委, 不幸被敌人抓去,受尽了酷刑,不肯屈服,被敌人杀了头,挂在县城的石板城门上。他们又连夜攻城,取下头颅,以石匠最体面的葬礼,做了一合石板棺材掩埋了。结果,游击队并没有跨掉,反倒又一批石匠参加了游击队……
老人说着,慷慨而激奋,末了就低了头刻起碑文了,那一笔一划,入石板三分。旅人都哑然了,觉得老人的话,像碑文一样刻在心上,他们不再是一种入了奇境的好奇,而是如走进佛殿一般的虔诚,读哲学大典一般的庄重,静静地作各人的思考了,问起这里的生活,问起这里的风俗,末了,最感兴趣的是这里的人。
“到山上走走吧,你们会得到答案的。”老人指着河对面的山上说。
走到山上,什么也没有,只是一片墓地。每一个墓前不论大小新旧,出奇地都立着一块石板——一面刻字的石碑,形成一片石板林。近前看看,有死于战争时期的,有死于建设岁月的,每一块碑上,都有着生平。旅人们面对着这一面面碑的石板,慢慢领悟了老人的话:是的,清涧的人,民性是强硬,他们活着的时候,是一面朴实无华的石板,锤錾下去,会冒出一束火花,他们死去了,石板却又要在墓前竖起来。他们或许是个将军,或许是个士兵,或许是个农民,或许是个村孺,但他们的碑子却冲地而起,直指天空,那是性格的象征,力量的象征,不屈的象征。(对原文有删改)
19、在第二段中,作者说清涧的乡村是“神话的世界”。请根据该段的内容,简要概括这个“神话世界”的主要特点(2分)。
答: 。
20、第五段中老人让“我们”到山上寻找“答案”
①寻找什么问题的答案?(2分)
答:
②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2分)
答:
21、综合全文,简要分析“石板”这一意象在本文中的作用(3分)。
答:
22、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写“那一切建筑,似乎从来没有砖和瓦的概念”,既表现了清涧的建筑特色,也暗示了这里的封闭落后。
B、文章较为详细的写了一位老石匠,他身上比较突出的体现了清涧人的性格,是清涧人的代表。
C、从文中老石匠的话里可以知道,清涧人之所以多用石板是“为了纪念这石板的功劳”。
D、文章写旅人觉得老人的话“像碑文一样刻在心上”,比喻新颖贴切,又十分切合当时的环境。
E、本文集优美的自然风光、奇特的人文景观与深邃的思想内涵为一体,堪称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的佳作。
23.阅读下面的材料,在后面的横线上续写一句话,揭示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2分)
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燃起来了,那你应当高兴而且要感谢上苍: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
要是有穷亲戚上别墅来找你,那你不要脸色发白,而要喜气洋洋大叫道:挺好,幸亏来的不是警察。
所以说: 。
24、根据下面的情景和要求,代拟一段对话。(4分)
情景:一青年学生与一老师相约登山,各负一行囊。学生要替老师背负。老师婉拒,学生坚持。
要求:1.老师要说出婉拒的理由,学生坚持的理由要有针对性;2.符合情景与身份,语言得体。 老师婉拒说:
学生坚持说:
七、25、作文(60分)
考试答案
1、B A项中“安土重迁”,“重”应为zhòng;C项中“倔强”,“倔”应为jué;D项中“风流倜傥”,“倜”应为 tì。
2、C A项中“禁固”应为“禁锢”;B项中“礼上往来”应为“礼尚往来”; D项中“响誉中外”应为“享誉中外”,“陨身不恤”应为“殒身不恤”。
3、A A项中“夜澜人静”应为“夜阑人静” ,“娇正”应为“矫正”;B项中“装表考究”应为“装裱考究” ;C项全部正确 ;D项中“化为无有”应为“化为乌有”。
4、C “毅然”指坚决地,毫不犹豫地;“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此处应为“毅然”意在突出刘和珍的追求进步。“遏制”意为制止、控制;“遏止”意为用力阻止。“瞻仰”意为恭敬地观看;“朝拜”意为君主时代官员上朝向君主跪拜也指宗教徒到庙宇或圣地向神、佛礼拜。
5、C A项中“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B项“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有力,也用于比喻议论深刻。 D项中“如坐春风”用来表示学生对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循循善诱、教育有方的老师的称颂。
6、D A项中多用了否定词“不”,把意思说反了,应改为“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再发生”;B项中误用关联词语,两个分句不是条件关系,而是转折关系,应将“不管”改为“尽管”。C项“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是正确的,“挽救”失足青年也是正确的,“培养”失足青年之说是动宾搭配不当。
7、A (B项不全面,没有体现平等、和蔼可亲的一面;C项“实际效果”没有体现出来;D项“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属于很委婉的,而不是正面的,“反对妄自尊大”在这一处没有体现出来。)
8、 B (A项鲁迅不是“尖锐的批判”青年,而是形象的教育青年;C项鲁迅的“用意”不是批判官僚,而是通过这一喻示教育青年认清形势;D项“讽刺”、“甘心受奴役”理解错误。)
9、 B (这一处鲁迅的主要目的是鼓励青年在夸夸其谈的学者面前不要自惭浅薄,要有象小溪一样明澈的人格)
10、 D(“ 提倡学术上的平等”在这一节没有体现出来,更突出的是人格上的平等。)
11.B(危坐:端坐)
12. B(该项中的“于”是被的意思)
13.C(例句中的“泣”与C项中的“舞”都是使动用法)
14. C(骤得:屡次得到)
15. C
16、默写(11分)(略)
17、翻译(9分)略)
18、(1)“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2)“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
(2)、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对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19、(2分)这里从建筑到日常用品,从生活、学习到娱乐,无不与“石板”密切相关。
20、(4分)①这里的人是怎么样的人?(或:清涧人有着怎样的性格?)
②清涧人的性格朴实无华、坚强不屈、生死不渝。
21、(6分)①全文所写内容均与“石板”有关,“石板”构成行文的线索;
②“石板”象征着清涧人民;
③“石板”象征着朴实无华的性格,坚强不屈的精神。
22、(4分)B、D。A写封闭落后非本文立意。C纪念石板功劳的只是“油旋”。E无“自然风光”,也就谈不上“情景交融”。
语言表达(2分)
23、(示例)(1)生活是极不愉快的玩笑,不过要使它美好,却也不难。(2)为了不断地感到幸福,甚至在苦闷时也感到幸福,那就需要:善于满足现状;很高兴地感到“事件原来可能更遭呢”。
24、(示例)一个行囊,以足够你背的了,何况我的行囊里东西不多。
我年轻力壮,再背一个又何妨?
25、语言表达(7分)
24、作文参考高考评分标准。(60分)  
景洪市一中20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答题卡
第Ⅰ卷(45分)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一卷(45分)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

第二卷(105分)
16、默写(每小题1分,共11分)
(1).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
(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
(4).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
(5). , 总角之宴,言笑宴宴。
(6).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17、翻译下列文言文语句。(每小题3分,共9分)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殇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翻译: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翻译: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翻译:

18.诗歌鉴赏(5分)
(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了两处暗写“影”的诗句。(2分)


(2)第二联是怎么写景的?请简要分析。(3分)


19、在第二段中,作者说清涧的乡村是“神话的世界”。请根据该段的内容,简要概括这个“神话世界”的主要特点(3分)。
答: 。
20、第五段中老人让“我们”到山上寻找“答案”
①寻找什么问题的答案?(2分)
答: 。
②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2分)
答: 。
21、综合全文,简要分析“石板”这一意象在本文中的作用(3分)。
答:


22、(4分)( )( )
六、语言表达
23、(2分)所以说:
24、(4分)老师婉拒说::
学生坚持说:
25、作文:(60分)
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一只小鸟突然飞进了赛场,被劲飞地的球击毙,击中小鸟的运动员立即停止了赛事,跑到小鸟前双膝跪下……
75岁的黑龙江老汉用一辆自己改装的三轮车,把101岁的母亲从老家载了出来,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为的是让母亲、让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多看看这美丽的世界。
在生命面前人们有各自不同的认识和行为,请你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所写内容必须在“生命”的范围内。
2、自拟标题;
3、文体不限;
4、不少于7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