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4分)分类、类比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运用分类、类比学习和研究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初中化学课上我们学习过很多实验,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有的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有的实验用到了定量研究法。据此,我们可以将以下四个实验中的①(填字母)归为一类,分类依据是②玻璃管红磷白磷口薄铜片热水白磷三ABCD(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能与水化合生成酸(如下表所示)。请在N,0,和HNO3两种物质的化学式中标出氮元素的化合价①,请依据规律写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酸的化学方程式②非金属氧化物C02N205SOS0,酸HCO,HNOH2S0432.(6分)实验室现有大理石、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盐酸、火柴、升降台、紫色石蕊溶液及相关的仪器。请回答问题:双孔6dfh(1)写出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①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能收集到氧气是因为:反应生成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使集气瓶内②,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氧气进入集气瓶。1 2(2)若利用发生装置制二氧化碳并直接检验,应选择的仪器是①(填字母),需要补充的液体药品是②。若将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溶液验证其性质,观察到的现象是③(3)若用A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填“1”或“2”)进入,水从另一端排出。33.(4分)现有A、B、C、D、E五种初中常见物质,B为黑色固体,D为蓝色溶液,A、C、E分别为酸碱盐中的一种,且其中酸为胃液中含有的酸。用短线“一”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涉及到的反应都是初中范围内,有些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请回答问题:B(1)写出A的化学式:A(2)写出B与足量C反应的实验现象(cD(3)E表示的物质不唯一,E是一种①(填“酸”或“碱”或“盐”),由E能与D反应可知,E具有的物理性质是②E综合试卷第7页(共12页)34.(5分)为了确定某硫酸钾样品(含有一种溶于水的杂质,但不与氯化钡反应)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问题:滤渣23.3g加入200g水加入100g恰好完全反应全部溶解氯化钡溶液过滤蒸发196.7g水20g样品用滤液只含一种溶质的溶液(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样品中硫酸钾质量(x)的比例式(3)样品中硫酸钾的纯度为(4)最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用上述硫酸钾样品通过化学反应制得350t氯化钾,需要硫酸钾样品的质量为35.(6分)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白色固体成分,同学们展开探究。【提出问题】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少量白色固体,进行如下实验:白色沉淀B分①加水溶解②加入硝酸钡溶液装过滤白色固体无色溶液A订无色溶液C通过上述实验,还无法确定白色固体成分,同学们分工合作,继续探究。线【继续探究】甲同学取少量无色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沉溶液变红。于是得出结论: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他的内实验结论(1)(填“正确”或“不正确”)。乙同学取少量白色沉淀B,向其中加入稀硝酸,沉淀质量随着加不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白色固体中(填化学式)。线一定含有(2)稀硝酸质量g要为了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成分,丙同学另取少量白色固体置于干燥的表面皿上,一段时间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答【解释与评价】丁同学取无色溶液C,向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于是得出结论: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大家认为丁同学的实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3)(用化学方程式解释)。题【反思与改进】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将某一实验所加试剂稍作改动,其它实验及现象均不变,即可得出白色固体中含有氯化钠的实验结论。同学们的改动是(4)【总结与提升】通过上述探究可知:证明某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否存在时,如果(5),必须先(6),否则将无法得出实验结论。综合试卷第8页(共1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