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三章 信息系统安全3.1 信息安全与保护必修二 《信息系统与社会》INFORMATION SYSTEM AND SOCIETYCHZX信息安全互联网发展思考:(1)我们的哪些信息被互联网所记录?(2)被互联网记录的这些信息给我们带来哪些便利?产生了什么安全隐患?(3)大数据时代的“便利”和“安全”有怎样的关系?1.个人信息及其保护个人信息的概述个人敏感信息:指一旦遭到泄露或者修改,会对信息主题造成不良影响的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政治观点、基因、指纹等。个人一般信息:指除个人敏感信息以外的个人信息。1.个人信息及其保护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概念:不愿意让外界了解的个人信息被外界知晓。危害:①轻者导致个人或者家庭被骚扰、隐私被公开。②重者不法分子会利用所泄露的信息从事各种犯罪活动。个人信息泄露的方式个人信息注册时无意泄露:主动注册、问卷调查或抽奖活动、APP权限获取网上交流时被恶意窃取:聊天或网络行为中无意泄露、遭受病毒、黑客恶意攻击(定位功能、免费WiFi)①国家立法:2013年2月1日,《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②行业自律③个人信息安全意识01.信息泄露途径——注册场景不同边界不同 遵循原则“最少、必要”思考:面对各类信息注册场景,敏感信息合理采集的边界在哪里?探讨:这是一个商业网站的注册登记页面,我们应该怎么填必填选填必填却非必要应对妙招:必填内容非必要巧妙填选填内容不要填01.信息泄露途径——日常网络行为超市人脸识别寄存柜快递单面提高保护意识 减少主动泄露分析讨论: 看下列场景,是否存在信息泄露隐患,怎么避免晒家人照片晒运动轨迹01.信息泄露途径——机构泄露主动:内部人员贩卖被动网站被攻击信息恶意获取注册信息时保护不同网站密码不同1.个人信息及其保护个人信息的保护①国家立法:2013年2月1日,《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②行业自律③个人信息安全意识实践与体验谁在读取你手机的通话记录?2.信息社会责任1.数字公民概念2.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提出:合格的数字公民,是指“能够安全地、合法地、符合道德规范地使用数字化信息和工具的人”。数字公民应具有较高的数据意识、计算思维能力,具备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2.信息社会责任3.信息法规与理论信息法规:主要由国家机关制定并通过法律法规形式强制性地予以规范,主要包括:知识产权法、信息安全法、信息公开法、新闻出版与传播法、电子商务法及有关计算机犯罪法律等信息伦理:由全体社会成员在信息活动中不断磨合形成的普遍遵循的伦理规范,是对社会成员信息活动与行为的对错善恶进行评判的批判性框架,主要内容包括网络伦理和计算机伦理等。2.信息社会责任4.知识产权概念:是指法律规定的人们对于自己创造或拥有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各种权利的总称,包括相应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对知识产权权利人在微电子设备、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等硬件的设计制造以及软件的原创成果保护。开发者设计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在开发完成之日起就受到法律的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法国著名飞机制造和工业软件开发商,CATIA为其重要3D工业设计软件知识产权计算机软件在开发完成之日起受到法律保护软件分类:版权软件开源软件:是一种 源代码 可以任意获取的 计算机 软件 ,这种软件的 版权 持有人在 软件协议 的规定之下保留一部分权利并允许用户学习、修改以及以任何目的向任何人分发该软件保护知识产权的行为购买正版书籍、电影、软件…..违反知识产权的行为复制、修改、抄袭他人作品、未经允许使用他人作品破解他人软、硬件2.信息社会责任5.自媒体时代优势:进行社会舆论监督、反映社情民意自媒体在享有通信自由权、信息传播自由权、信息选择权时,也理应承担道德上的责任和义务。自媒体时代,我们在传播信息时要提升自律能力,加强自身新闻素养,遵循传播伦理规范,避免不良信息的产生与传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