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社政第二次统练试卷温馨提示: 1.卷一为选择题,卷二为非选择题,请同学们把答案写在卷二答案卷上。2.考试实行开卷形式,卷面总分为100分,其中试卷一50分,试卷二5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一部分 选择题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我国众多的岛屿中,最大的是( )A.海南岛 B.舟山岛 C.崇明岛 D.台湾岛2.我国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的分界线是( )A.太行山——长江 B.大别山——淮河C.秦岭——淮河 D.大别山——海河3.下列省会城市中,位于黄河干流沿岸的是( )A.西宁市和西安市 B. 兰州市和郑州市 C.兰州市和太原市 D.呼和浩特和银川市4.下列关于我国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风都来自太平洋,以东南风为主 B.冬季风来自青藏高原,以西北风为主 C.西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小 D.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为季风区5.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主要分布的连线正确的是( ) A.壮族—云南 B.维吾尔族—内蒙古 C. 藏族—新疆 D.回族—宁夏6.北回归线从东往西依次穿过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有( ) A.台、闽、粤、桂 B.台、琼、粤、桂C.粤、桂、闽、云 D.台、粤、桂、云7.歌曲《长江之歌》中唱道“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歌中的“雪山”是指( ) A.秦岭 B.唐古拉山 C.巴颜喀拉山 D.天山8.暑假期间,小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地旅游了。在那个地方,他们喝到了新鲜的牛奶和奶茶,还参加了一种叫作“那达慕”的盛会。请问,小丽最有可能去的地方是(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9.成语“得陇望蜀”中的“陇”和“蜀”是哪两个省的简称( )A.贵州、云南 B.甘肃、陕西 C.海南、广西 D.甘肃、四川10.右图中被群山环绕的甲区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盆地之一,该盆地是( )A .柴达木盆地 B .塔里木盆地 C .准格尔盆地 D .四川盆地11.我国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 )A.从南到北逐渐减少 B.从东到西逐渐减少C.从西到东逐渐减少 D.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减少黄河与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她们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中华儿女。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2—15题。12.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 )A.青海、四川 B.西藏、四川 C.湖北、河南 D.陕西、湖北13.下列关于长江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航运价值大,素有“黄金水道”之称;②上、中、下游的分界处分别是河口与孟津;③长江给予我们航运、发电、灌溉等诸多便利;④人们在长江中下游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围湖造田,加大了沿岸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4.1998年特大洪水给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很大经济损失,造成这次特大洪水的自然原因是( ) A. 围湖造田,湖面缩小,调蓄能力减弱 B.上游乱砍滥伐,中游泥沙淤积加剧 C.夏季风停留时间过长,降水集中 . D.冬季风停留时间过长,造成降水过多15.长江流域的水灾多发区是( )A.金沙江河段 B.三峡河段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16.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完全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7.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B.广西是我国著名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省份之一C.小杂居、大聚居是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D.我国的人口政策是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18.生活在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人们,生活习惯上有明显的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地形 C.资源 D.纬度位置19.小马是某公司的职员,中午在公司统一吃盒饭,但他饭菜很特别,而且饭盒上总是标明“清真”二字,主要吃羊肉、牛肉、鸡肉、鱼肉等肉类,对于某些动物的肉是禁吃的。你认为小马是哪个民族的人?( )A.满族 B.藏族 C.回族 D.汉族20.李佳奇同学是上海一中七年级学生,假期他大致沿北纬32度纬线自东向西横贯我国写生。图甲乙丙丁是李佳奇同学的素描,按从东向西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 丁丙乙甲 D.乙丁丙甲21.对下图中①-④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黄土高原 B.②为东北平原????C.③为青藏高原? D.④为塔里木盆地22.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台湾隔海相望的是浙江省 B.地形以高原为主,其西部是肥沃的平原C.岛内河流短小而湍急 D.高雄是岛内第一大城市23.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互相为邻的是( )A.秦、晋、鲁 B.新、青、宁 C.湘、赣、滇 D.皖、鄂、赣24.我国地势有西高东低的特点,这种特点不利于( )A.沟通东西部水路 B.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C.产生巨大的水能资源 D.发展南北交通25.下列关于我国旱涝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夏季风势力强,我国南涝北旱 ②夏季风势力弱,我国南涝北旱 ③夏季风势力弱,我国北涝南旱 ④夏季风势力强,我国南旱北涝A.②④ B.①③?? C. ③④? D.①②七年级社政第二次统练试卷卷二部分 非选择题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5大题,共50分)26.连线题。将我国的地理分界线和相对应的地理事物用线段连起来。(共6分)①人口分布地理界线 A.秦岭—淮河②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 B.秦岭③东部季风区和西部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黑河—腾冲连线④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⑤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 E.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⑥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 F.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27.星期天,小叶来到嘉兴的舅舅家,发现舅舅家用的是天然气。他回到学校后找出了一张我国西气东输的线路图研究了起来。(共10分)(1)西气东输工程西起___________ ,东到 (两空格都填省级行政单位全称)。(2)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 甲 乙 丙 (3)山脉:A B (4)这一工程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在资源分布上存在什么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政府正在兴建一些重大的资源与能源的调配工程,你能否再试举二例? , 28、读下图回答:(共12分)(1)黄河发源于青海省的_____________,注入_____________海,是中国第_______长河。(2)该图表示的是黄河_____________河段,被称为“_____________”。该河段主要分布在哪几个省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省级行政区全称)(4分)(3)该河段多灾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根治黄河的关键是____________,解决黄河该段面临的问题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条)(3分)29. 读下面这幅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1)从图中观察,我国的地势特点怎么样?(2分)(2)这种地势对我国河流流向和气候分别有什么影响?(4分)(3)图中所显示的第一、二、三级阶梯的地形分别是什么地形区?海平面又是哪个海的海平面?(4分)30.故事启迪(12分)春秋战国时期,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已做将军,但儿子还是一个马前卒。父亲交给儿子一个箭囊,里面插着一支箭,郑重地说:“这是家传宝剑,佩戴在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战争结束后,我会告诉你抽出宝剑的妙法。”果然,佩戴宝剑的儿子在战场上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时,儿子忍不住胜利的喜悦,忘记了父亲的叮嘱,他呼地拔出宝剑,一看之下惊呆了,“我一直背着支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生冷汗,轰然间意志崩溃了。结果不言而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当父亲得知死讯后沉痛的说道:“不相信自己的人,永远做不成将军。”父亲的“妙法”指什么?是不是父亲害死了儿子?(4分)(2)在战争开始的时候,儿子为什么能所向披靡?在拔出“宝剑”之后,他又为什么会惨死于乱军之中?(4分) (3)从这个故事中,谈谈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七年级社政第二次统练试卷答案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BCDDBCD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ACCDDBDCD题号2122232425答案DCDDA26.连线题。将我国的地理分界线和相对应的地理事物用线段连起来。(共6分)①人口分布地理界线 A.秦岭—淮河②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 B.秦岭③东部季风区和西部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黑河—腾冲连线④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⑤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 E.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⑥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 F.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27.(每空1分,共10分)(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上海市 (2)甲:塔里木盆地 乙:黄土高原 丙:长江中下游平原 (3)A天山 B昆仑山 (4)资源分布不平衡(意思对即可) (5)如: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西煤东运等(写出2个即可)28.(共12分)(1)巴颜喀拉山 渤海 二(3分)(2)下游 地上河 河南省 山东省 (4分)(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高原上带来的泥沙在此大量淤积,使河床不断抬升,形成“地上河”。(2分)(4)治沙(1分) 措施:1.上、中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 2.下游:加固堤坝,疏浚河道(2分)29.(共10分)(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呈阶梯状分布。(2分)(2)对河流流向影响:使我国的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2分)对气候影响:有利于海洋上湿润的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富的降水。(2分)(3)第一级:青藏高原 第二级:黄土高原 第三级:华北平原 黄海(4分)30.(共12分)(1)“妙法”指的是自信。(2分)不是父亲害死了儿子,而是儿子缺乏自信害死了自己。(2分) (2)开始时,儿子受到“宝剑”的鼓舞,信心倍增,所以能胜利。(2分)拔剑后,他没有看到自己刚才胜利的原因,没有看到自己真正的实力,而把希望寄托于虚无的“宝剑”之上,丧失了信心,所以惨死于乱军之中。(2分)(3)自信是成功的基石。(2分)自信能使我们胜利,没有自信我们就会失败,甚至会失去生命,因此我们要相信自己。(2分)(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一社会月考试卷.doc 初一社会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