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部分地区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成都市部分地区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诗歌鉴赏专题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中考二诊语文试卷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成都
萧遘
月晓已开花市合,江平□见竹簰①多。
好教载取芳菲树,剩照岷天瑟瑟波。
【注】①竹簰(pái):大的竹筏。
1.后人评价该诗“句句无人,却句句写人”。请结合内容简述这样评价的原因。(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处,填入下列哪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做出判断并简要分析。(2分)
A.遥 B.偏 C.便
答:_________________。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诗歌鉴赏(共4分)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诗中写儿童放纸鸢有何用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拂堤杨柳醉春烟”中的“醉”字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诗词鉴赏(共4分)
玉楼春·春景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①波纹迎客棹②。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①縠(hú)皱:即皱纱,有皱褶的纱。②棹(zhào):船浆,此指船。
14. 清人刘体仁评道:一“闹”字卓绝千古。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5. 结合全词,简要说明“劝”字吐露出作者哪些情感和志趣?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1.本诗题目为《访城西友人别墅》,但诗人却没有一句在写“友人别墅”,为什么?请简述理由。(2分)

2.本诗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都写到了“春风”,“春风”分别寄托了两位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9.(4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浪淘沙(其五)
刘禹锡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
(选自《尊前集》)
(1)这首诗前后两句各自描写了什么场景?请概括作答。
(2)诗中写到“晚霞”,有何妙处?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考前必刷试卷
一、诗歌鉴赏(共4分)
9.(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枕上述梦
【南宋】陆游
江湖送老一渔舟,清梦犹成塞上游。
生马驹驰铁蹄腕,古铙歌奏锦 褠①。
玉关雪急传烽 ,青海云开见戍楼。
白首不侯② 所恨,咿嘤床箦③死堪羞。
注:①褠:直袖单衣。②侯:封侯。③床箦:床席
(1)甲乙两诗都描写了 的场景,醒时梦时都难以忘怀。(2分)
(2)你从诗人僵卧孤村“不自哀”,白首不侯“非所恨”中读出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2分)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唐代诗歌,完成1~2题。
绝句(其一)
杜甫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①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②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注释】①行椒:成行的椒树。②朱老:与下文的“阮生”都是杜甫在成都结识的朋友,喻指普普通通的邻里朋友。
本诗一共写了哪几种景物,请简要概括。(2分)
本诗和《望岳》是诗人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请分析这两首诗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分)
诗歌鉴赏专题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中考二诊语文试卷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成都
萧遘
月晓已开花市合,江平□见竹簰①多。
好教载取芳菲树,剩照岷天瑟瑟波。
【注】①竹簰(pái):大的竹筏。
1.后人评价该诗“句句无人,却句句写人”。请结合内容简述这样评价的原因。(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处,填入下列哪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做出判断并简要分析。(2分)
A.遥 B.偏 C.便
答:_________________。
1.(2分)诗歌句句无人,却句句在写成都人的生活:月亮初上,花市已关,江面来来往往的竹筏上人们正在运送花木,原本平静的江面此时在月色映照下波光粼粼。表现出成都人热爱花木,有生活情趣(热爱生活)。(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合理1分,表现成都人的性格特点1分。)
2.(2分)选B。“偏”字含有意料之外的意思,与首句“已”字相呼应,使诗意起伏转折,更耐人寻味;月色初上,原本花市已关,江面本该平静下来,却因来往运载花木的竹筏多,使得江面波光粼粼。(选择正确1分,分析合理1分。)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诗歌鉴赏(共4分)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诗中写儿童放纸鸢有何用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拂堤杨柳醉春烟”中的“醉”字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古诗鉴赏(4分)
1.(2分)【参考答案】与一二句一起构成一幅春意盎然、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村居早春图,也表现了诗人村居时轻松、惬意的心情。
2、(2分)【参考答案】①“醉”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杨柳在微风中左右摇摆,就像喝醉酒的女子一样娇羞柔媚。②“醉”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杨柳仿佛为春光所陶醉,在微风中翩翩起舞的娇柔美丽(两种分析均可)。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诗词鉴赏(共4分)
玉楼春·春景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①波纹迎客棹②。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①縠(hú)皱:即皱纱,有皱褶的纱。②棹(zhào):船浆,此指船。
14. 清人刘体仁评道:一“闹”字卓绝千古。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5. 结合全词,简要说明“劝”字吐露出作者哪些情感和志趣?
【14~15题答案】
【答案】14. 示例:词第二句写杨柳如烟、寒气轻微,在静谧意境中反衬出枝头红杏的热烈绽放,“闹”字运用拟人手法,用人的情态阐释了词人眼中春景的生机勃勃。
15. 示例:因为客棹烟轻,红星闹春,写出了春意阑珊、春光无限,“劝”字生出了对美好事物与美好时光的向往之意;浮生长恨却要轻轻一笑,不惜千金则是“劝”人淡泊功名利禄。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词炼字。
“绿杨烟外晓寒轻”句写远处杨柳如烟,一片嫩绿,虽是清晨,寒气却很轻微。“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专写杏花,以杏花的盛开衬托春意之浓。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因为“闹”字里边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因此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词情感理解。
根据“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的意思“让我为你举起酒杯奉劝斜阳,请留下来把晚花照耀”可知,写词人为使这次春游得以尽兴,要为同时冶游的朋友举杯挽留夕阳,请它在花丛间多陪伴些时候。这里,词人对于美好春光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跃然纸上。可见,“劝”的是希望朋友们珍惜美好事物和大好春光;
根据“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的意思“总是抱怨人生短暂欢娱太少,怎肯为吝惜千金而轻视欢笑”,词人身居要职,官务缠身,很少有时间或机会从春天里寻取人生的乐趣,因此感到浮生(人生)若梦,苦多乐少,不能吝惜金钱而轻易放弃这欢乐的瞬间,暗含“劝”人们不要只追求功名利禄之意。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1.本诗题目为《访城西友人别墅》,但诗人却没有一句在写“友人别墅”,为什么?请简述理由。(2分)

2.本诗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都写到了“春风”,“春风”分别寄托了两位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2分)
诗句主要描写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1分),目的是让读者想象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恬然自适的高雅情怀(1分)。(或本首诗通过自然优美村野风光的描写(1分),烘托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恬然自适的高雅情怀(1分)。意对即可得分。)
2.(2分)
本诗侧重表达了诗人对访友途中看到的春景的喜爱之情(1分);《春夜洛城闻笛》侧重表达了诗人听到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1分)。(意对即可得分。)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9.(4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浪淘沙(其五)
刘禹锡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
(选自《尊前集》)
(1)这首诗前后两句各自描写了什么场景?请概括作答。
(2)诗中写到“晚霞”,有何妙处?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分析】该诗描写了濯锦江边的春日傍晚,鲜花盛开、吹风拂面、江流阵阵、晚霞华美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赞叹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这首诗的前一句“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意思是濯锦江边两岸开满了鲜花,春风吹拂着水面,波浪正冲刷着沙砾。这是描写濯锦江的自然景物之美(环境美);后一句“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意思是女郎剪下一段鸳鸯锦,投向濯锦江中流与晚霞相比美。这是描写濯锦江的人物活动美、社会风俗美(风情美)。
(2)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意思是女郎剪下一段鸳鸯锦,投向濯锦江中流与晚霞相比美。诗中运用对比,将女郎织的鸳鸯锦和晚霞相媲美,突出了作者对濯锦江边的春日傍晚晚霞美景的赞叹之情。
答案:
(1)①濯锦江环境美(自然景物美);②濯锦女郎风情美(人物活动美、社会风俗美)。
(2)诗中运用对比,将女郎织的鸳鸯锦和晚霞相媲美,突出了作者对濯锦江边的春日傍晚晚霞美景的赞叹之情。
译文
濯锦江边两岸开满了鲜花,春风吹拂着水面,波浪正冲刷着沙砾。
女郎剪下一段鸳鸯锦,投向濯锦江中流与晚霞相比美。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考前必刷试卷
一、诗歌鉴赏(共4分)
9.(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枕上述梦
【南宋】陆游
江湖送老一渔舟,清梦犹成塞上游。
生马驹驰铁蹄腕,古铙歌奏锦 褠①。
玉关雪急传烽 ,青海云开见戍楼。
白首不侯② 所恨,咿嘤床箦③死堪羞。
注:①褠:直袖单衣。②侯:封侯。③床箦:床席
(1)甲乙两诗都描写了 的场景,醒时梦时都难以忘怀。(2分)
(1)战场杀敌
(2)你从诗人僵卧孤村“不自哀”,白首不侯“非所恨”中读出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2分)
(2)①“僵卧”“孤村”点明了诗人年迈凄凉、卧病在床,孤苦无助的处境。“不自哀”的原因是诗人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想要上战场杀敌,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感情。②从“白首不侯非所恨”可看出,诗人不恨不能衣锦还乡,只恨不能战死沙场,表达了诗人想要收复失地、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豪情。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唐代诗歌,完成1~2题。
绝句(其一)
杜甫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①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②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注释】①行椒:成行的椒树。②朱老:与下文的“阮生”都是杜甫在成都结识的朋友,喻指普普通通的邻里朋友。
本诗一共写了哪几种景物,请简要概括。(2分)
本诗和《望岳》是诗人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请分析这两首诗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分)
一、1.(2分)堂西的竹笋,堑北的椒树,园中的梅子,堂前的松树。
评分标准:每2点1分,共2分。
【解析】这首诗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厅堂西边的竹笋长得茂盛,都挡住了门头,堑北种的椒树也郁郁葱葱长成一行,却隔开了邻村。看到园中即将成熟的梅子,便想到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看到堂前的松树,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荫下尽情地谈古论今。由这些可以看出诗中一共有四种景物,分别是在厅堂西边的竹笋,堑北种的椒树,园中即将成熟的梅子和堂前的松树。据此概括即可。
2.(2分)本诗表现出诗人渴望安定的心境和淡泊的志趣。《望岳》表达了诗人不怕苦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评分标准:答出本诗的情感,1分,答出《望岳》的情感,1分。共2分。
【解析】《绝句》(其一)出自安史之乱平定后,杜甫回到成都草堂时所写的一组即景小诗。这时诗人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绝句》(其一)是第一首,写的是作者当时内心渴望安定的心境和淡泊的志趣。《望岳》作于诗人青年时期,诗人通过对泰山雄伟磅礴景象的描写,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据此概括即可。
【鉴赏分析】
诗句 赏析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内容:这首诗先写草堂,举其四景:堂西的竹笋,堑北的椒树,园中的梅子,堂前的松树。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草堂的爱赏,以及他对生活的朴素要求。他久经奔波,只要有一个安身之地就已经满足了。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内容:诗人处在远离闹市的幽静环境之中,因看到园中将熟的梅子,便想到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因看到堂前的松树,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荫下尽情地谈古论今。
【主旨】这首诗虽属赋体却兼比兴,于平淡的写景叙事中寓含着诗人的淡泊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草堂景色的喜爱和淡泊宁静的心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