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精美PPT教学课件(第二课时,共38张PPT)+素材+教案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精美PPT教学课件(第二课时,共38张PPT)+素材+教案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
学习目标 1.知道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知道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井冈山道路,培育了井冈山精神。2.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过程,理解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内涵。3.感悟井冈山精神,萌发热爱人民军队,热爱共产党的朴素情感。
重点 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过程,理解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内涵。
难点 感悟井冈山精神,萌发热爱人民军队,热爱共产党的朴素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2.提出问题:想一想,说一说(1).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2).说一说从视频歌词中你了解到解放军是一支怎样的队伍?(3).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喜欢?3.小结并板书课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指名回答补充回答指名回答齐读课题 用嘹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歌词中了解到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
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井冈山道路1.图片+文本学习: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2.文本学习(活动园):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承担领导中国革命责任的开始,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3.图片+文本学习(活动园):《南昌起义》这幅油画里正在讲话的就是周恩来同志。1927年7月下旬,周恩来同志受中共中央派遣,秘密到达南昌,成立前敌委员会,准备发动起义。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进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南昌城。4.图片+文本学习:1927年,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清党”,即七一五事变。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与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勾结,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为了对国民党的反抗进行反抗,把控国家的局势,1927年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爆发。5.图片学习:南昌起义领导人6.播放视频素材:南昌起义7.文本学习:年事图8.图片+文本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8月1日定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9.提出问题(活动园):同学们,你们知道南昌起义的故事和八一建军节的由来吗?查阅资料,看看有什么发现。10.图片+文本学习(阅读角):八角楼上的油灯 八角楼上八角楼位于江西茅坪村,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泽东在这里居住和工作过。八角楼上,无数个夜晚,毛泽东在一根灯芯的微弱灯光下,完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11.播放视频素材:八角楼上教学环节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1.图片+文本学习(阅读角):井冈山会师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在进军长沙途中,工农革命军遭到敌人优势兵力的阻击,损失严重。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转战井冈山。朱德、陈毅率领部分队伍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队伍会师。两军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红军革命式装力量不断壮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以扩大。图片+文本学习:秋收起义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群众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 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也开辟了第一个在农村的根据地,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3.文本学习:胜利会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井冈山会师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壮大了武装力量,保存、培养和锻炼了红军事干部,开创了革命根据地的崭新局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此进入全盛时期。4.播放视频素材:电影《建军大业》 片段5.提出问题:为什么毛泽东要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1)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原因(一)材料1: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海拔多在800-1000米之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里的几个县都建立过共产党组织和农民协会,群众基础好。井冈山远离国民党控制的大城市,敌人的统治力量在这个地区比较薄弱。(2)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原因(二)材料2:农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可以保存、发展、壮大革命力量。6.提出问题:井冈山为什么被人们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宁冈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同时,毛主席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也是在井冈山完成的。教学环节三:井冈山的故事,井冈山的精神1.文本学习(活动园):朱德的扁担、井冈山的油灯、红军给老百姓留的便条……井冈山时期红军官兵艰苦奋斗的故事流传至今。请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更多革命故事,分享自己的感受。2.图片+文本学习:毛泽东和挑粮上山的战士在树下休息,毛泽东问战士:“站在这里,能看到什么地方 ”战士们回答:“能看到江西、湖南两省。”毛泽东一挥手,指向远处,启发大家道:“我们应该看得更远,要到全中国、全世界,我们挑粮上山,就是为了把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进行到底。” 3.播放视频素材:井冈山时期红军的故事4.文本学习:语文教材——朱德的扁担5.图片+文本学习:朱德的扁担 40多岁的军长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挑粮上山,战士们见朱军长年纪较大,军事工作又紧张繁忙,为了他的身体考虑,都劝他不要参加。但朱德说,军事工作可以安排早晚时间处理,挑粮不能不去。战士们见劝说不了,就把他挑粮的扁担藏了起来,以为这样他就挑不成了。哪知朱军长又让军需处重做了一根扁担,并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照样和战士们一起挑粮上山。 6.文本学习:井冈山的故事(1)伙夫头1927年12月上旬,朱德带领50名教导队学员从赣南出发前往湖南汝城与云南讲武堂时的同班同学、粤军四十七师师长曾日唯会晤,商讨建立统一战线,解决部队穿衣、弹药问题。行至湘赣两省的边...(2)贺页朵的入党宣誓书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保存着这样一份入党宣誓书:入党宣誓是在他工作的榨油坊进行的。在桐油灯光的照耀下,他在一块红布上写下了“牺牲个人、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服从党旗、永不叛党”6句入党誓词,并在布片顶端写下了“CCP”3个英文字母。他识字不多,在这张布质的入党宣誓书里,24个字中别字就有5个,但这更让人感受到他灵魂深处的忠诚和信念,具有强烈的震撼力。(3)图片+文本学习:怀揣手榴弹向敌人喊话 彭儒是中国工农红军最早的女战士之一,井冈山上参加了朱毛会师,在庆祝会师大会上,彭儒跳起了优美的“葡萄仙子舞”。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有一群深受红军战士和群众广为赞誉的“彭家将”,而彭儒正是这个优秀群体中的杰出一员。1928年端午节,红军在七溪岭与敌人决战,彭儒怀揣手榴弹在阵地前向敌人喊话,以宣传攻势配合火力攻势,取得井冈山斗争时期最大的胜利———龙源口大捷。(4)雷打石在井冈山茨坪西南面的荆竹山下有一块普普通通的花岗岩,长3米宽2米,顶端有裂纹,据说是雷击造成的,因此被称为“雷打石”。但这又是一块不普通的石头,因为它见证了一段历史,见证了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军纪的诞生。7.提出问题:你从以上故事中能体会到什么?①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②坚持党的绝对领导。③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⑤艰苦奋斗的作风。8.文本学习: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各地党组织也抓住有利时机,建立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9.播放视频素材:习近平讲述的故事10.图片+文本学习:井冈山的精神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渡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 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观看视频观看图片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指名回答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视频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指名回答补充回答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视频阅读教材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指名回答阅读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视频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 文本是对本环节教学内容的总结,点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道路和井冈山精神这三个关键知识点。
活动园意在展现南昌起义与八一建军之间的关系。南昌起义是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伟大壮举,以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贡献永载史册。
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爆发。了解南昌起义阅读角《八角楼上》介绍了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茅坪村
忘我工作的故事。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作中,毛泽东总结了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经验,系统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之后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阅读角讲述了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意在使学生认识到在秋收起义等以攻占中心城市为主要目标的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审时度
势,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走上了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
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井冈山会师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壮大了武装力量。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群众基础好。井冈山远离国民党控制的大城市,敌人的统治力量在这个地区比较薄弱。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活动园部分,教材以中国共产党人曾经用过的实物为范例,让学
生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中是如何生活、生产和战斗的,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理解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井冈山会师后,大批共产党人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得到了历练,革命意志更加坚定,
逐渐形成了井冈山精神。我是伙夫头”——朱德脱险的故事。 这份党在井冈山时期唯一的入党誓词,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历经硝烟却初心不改的历史见证,更成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珍贵素材。彭儒怀揣手榴弹在阵地前向敌人喊话,以宣传攻势配合火力攻势,取得井冈山斗争时期最大的胜利———龙源口大捷。但这又是一块不普通的石头,因为它见证了一段历史,见证了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军纪的诞生。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建立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学习井冈山的精神。
课堂小结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总结归纳并汇报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总结升华本节课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
板书 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南昌起义井冈山道路 秋收起义 井冈会师 井冈山精神 革命故事 革命精神代代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8张PPT)
新知导入
视频: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1.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2.说一说从视频歌词中你了解到解放军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3.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喜欢?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新知讲解
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承担领导中国革命责任的开始,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南昌起义
油画《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这幅油画里正在讲话的就是周恩来同志。1927年7月下旬,周恩来同志受中共中央派遣,秘密到达南昌,成立前敌委员会,准备发动起义。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进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南昌城。
1927年,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清党”,即七一五事变。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与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勾结,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为了对国民党的反抗进行反抗,把控国家的局势,1927年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爆发。
素材:南昌起义
1921.7.23
中共成立
1922.7.16—23
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923.6月12—20
中共三大决定中共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
1924.1.20—30
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7.8.7
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1927.8.1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8月1日定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同学们,你们知道南昌起义的故事和八一建军节的由来吗?查阅资料,看看有什么发现。
八角楼上
八角楼位于江西茅坪村,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泽东在这里居住和工作过。八角楼上,无数个夜晚,毛泽东在一根灯芯的微弱灯光下,完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八角楼上的油灯
素材:八角楼上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在进军长沙途中,工农革命军遭到敌人优势兵力的阻击,损失严重。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转战井冈山。朱德、陈毅率领部分队伍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队伍会师。两军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红军革命式装力量不断壮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以扩大。
井冈山会师
油画《井冈山会师》
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群众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
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也开辟了第一个在农村的根据地,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秋收起义
胜利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井冈山会师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壮大了武装力量,保存、培养和锻炼了红军事干部,开创了革命根据地的崭新局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此进入全盛时期。
素材:电影《建军大业》 片段
为什么毛泽东要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原因(一)
材料1: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海拔多在800-1000米之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里的几个县都建立过共产党组织和农民协会,群众基础好。井冈山远离国民党控制的大城市,敌人的统治力量在这个地区比较薄弱。
材料2:农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可以保存、发展、壮大革命力量。
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原因(二)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宁冈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同时,毛主席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也是在井冈山完成的。
井冈山为什么被人们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朱德的扁担、井冈山的油灯、红军给老百姓留的便条……井冈山时期红军官兵艰苦奋斗的故事流传至今。请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更多革命故事,分享自己的感受。
毛泽东和挑粮上山的战士在树下休息,毛泽东问战士:“站在这里,能看到什么地方 ”战士们回答:“能看到江西、湖南两省。”毛泽东一挥手,指向远处,启发大家道:“我们应该看得更远,要到全中国、全世界,我们挑粮上山,就是为了把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进行到底。”
油画《毛泽东和朱德同志在挑粮路上》
素材:井冈山时期红军的故事
井冈山的故事
朱德的扁担
40多岁的军长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挑粮上山,战士们见朱军长年纪较大,军事工作又紧张繁忙,为了他的身体考虑,都劝他不要参加。但朱德说,军事工作可以安排早晚时间处理,挑粮不能不去。战士们见劝说不了,就把他挑粮的扁担藏了起来,以为这样他就挑不成了。哪知朱军长又让军需处重做了一根扁担,并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照样和战士们一起挑粮上山。
1927年12月上旬,朱德带领50名教导队学员从赣南出发前往湖南汝城与云南讲武堂时的同班同学、粤军四十七师师长曾日唯会晤,商讨建立统一战线,解决部队穿衣、弹药问题。行至湘赣两省的边...
1927年12月上旬,朱德带领50名教导队学员从赣南出发前往湖南汝城与云南讲武堂时的同班同学、粤军四十七师师长曾日唯会晤,商讨建立统一战线,解决部队穿衣、弹药问题。行至湘赣两省的边陲地带,他们投宿在濠头圩。朱德和几个学员住在旁边有一间厨房的祠堂里。
井冈山的故事(一):伙夫头
三更时分,朱德被一阵“捉拿朱德”的喊叫声惊醒,他一跃而起,刚跨出大门,就有七八个土匪举着火把站到他面前问:“你是什么人?”朱德指着旁边的厨房镇静地说:“我是伙夫头,起床去烧饭。”匪徒们见朱德穿得破烂,黑瘦的脸上还留着长胡子,一副憨厚相,又见旁边真的有间厨房,也就认为他是伙夫头,又问:“你们的朱德呢?”朱德往楼上一指:“他住在楼上。”匪徒们一齐拥上楼去。
朱德回身快步叫醒那几个学员,冲出祠堂,赶到集合地点,吹起了哨子集合。等集合一报数,却多出了七八个人。原来这七八个人就是要抓朱德的土匪。他们听到哨声,还以为是自己的的部队集合呢!因为天黑看不清楚,也就稀里糊涂地集合列队。等缴了他们的枪,土匪们才知道那个自称伙夫头的人就是朱德。“伙夫头的故事”也就这样传开了。伍若兰有时也会亲昵地叫他“伙夫头”。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保存着这样一份入党宣誓书:入党宣誓是在他工作的榨油坊进行的。在桐油灯光的照耀下,他在一块红布上写下了“牺牲个人、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服从党旗、永不叛党”6句入党誓词,并在布片顶端写下了“CCP”3个英文字母。他识字不多,在这张布质的入党宣誓书里,24个字中别字就有5个,但这更让人感受到他灵魂深处的忠诚和信念,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后,他因身负重伤留下来坚持斗争,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他冒着生命危险将入党誓词藏在榨油坊的屋檐下。
1951年,中央派慰问团到南方老革命根据地慰问时,贺页朵才将这份珍贵的入党誓词亲手交给慰问团负责人,后经中宣部转存至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复制陈列了这份珍贵的革命文物。
井冈山的故事(二):贺页朵的入党宣誓书
彭儒是中国工农红军最早的女战士之一,井冈山上参加了朱毛会师,在庆祝会师大会上,彭儒跳起了优美的“葡萄仙子舞”。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有一群深受红军战士和群众广为赞誉的“彭家将”,而彭儒正是这个优秀群体中的杰出一员。1928年端午节,红军在七溪岭与敌人决战,彭儒怀揣手榴弹在阵地前向敌人喊话,以宣传攻势配合火力攻势,取得井冈山斗争时期最大的胜利———龙源口大捷。
井冈山的故事(三):怀揣手榴弹向敌人喊话
习近平主席看望彭儒
在井冈山茨坪西南面的荆竹山下有一块普普通通的花岗岩,长3米宽2米,顶端有裂纹,据说是雷击造成的,因此被称为“雷打石”。但这又是一块不普通的石头,因为它见证了一段历史,见证了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军纪的诞生。
1927年10月23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荆竹山宿营,与王佐派来的代表朱持柳会谈,为上井冈山做准备。为了部队上山后能与王佐部搞好关系,防止违反群众纪律的事情发生,毛泽东在第二天出发前组织部队集合,登上“雷打石”,向大家训话并第一次提出工农革命军的“三大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筹款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井冈山的故事(四):雷打石
雷打石
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各地党组织也抓住有利时机,建立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素材:习近平讲述的故事
井冈山的精神
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渡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
课堂总结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