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命题人:李婉清
注意: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答题卡密封线内填清楚试室号、座位号、学号、姓名、班级
3、考试结束交答题卡和答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B.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
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工原料 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组成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B.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有机物是同分异构体
C.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相结合的链烃为烷烃
D.分子式相同有机物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3.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B.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6O

C. 丙烷的实验式为 C3H8 D. 羟基的电子式:
4. 某有机物X含C、H、O三种元素,现已知下列条件:①碳的质量分数;②氢的质量分数;③蒸气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④X对氢气的相对密度;⑤X的质量;⑥X的沸点。确定X的分子式所需要的最少条件是
A.①②⑥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5.下列属于分离、提纯固态有机物的操作的是
A.蒸馏 B.萃取 C.分液 D.重结晶
6.一些治感冒的药物含有PPA成分,PPA对感冒有比较好的对症疗效,但也有较大的副作用,2000年11月,我国药监局紧急通知,停止使用含有PPA成分的感冒药。PPA是盐酸苯丙醇胺(pheng propanolamine的缩写),从其名称看,其有机成分的分子结构中肯定不含下列中的
A.—OH B.—COOH C.— D.—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蒸馏时应调整温度计的水银球于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
B.红外光谱可以完全测定出有机物结构,判断出同分异构体
C.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溶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操作。
D.常用质谱法进行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8.下列各组烃的混合物,只要总质量一定,无论按什么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都是恒量的是
A.C2H2、C2H4 B.C2H4、C4H6 C.C3H8、C3H6 D.C6H6、C2H2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A.H2和D2互为同位素;

B. 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

C.正丁烷和异戊烷是同系物;
D. 和 是同一种物质
14.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含有氧元素不是有机物
B.完全燃烧时只有二氧化碳和水两种产物
C.分子中苯环上连有羟基属于酚
D.不能使溴水褪色
15.下列物质能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的是
A.直馏汽油 B.裂化汽油 C.酒精 D.己烷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芳香烃的分子通式是CnH2n-6(n≥6)
B.苯的同系物是分子中仅含有一个苯环的所有烃类物质
C.苯和己烷都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D.苯和甲苯都能与卤素单质、硝酸等发生取代反应
17.下列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4+Cl2光照,CH3Cl+HCl
B.CH3Cl+Cl2光照,CH2Cl2+HCl
C.CH4+2O2―→CO2+2H2O
D.CH2===CH2+H2CH3CH3
18.10mL某气态烃在80mL中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和体积为65mL的混合气体(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该气态烃不可能是
A.丙烷 B.乙烷 C.丙烯 D.甲烷
19.某气体由烯烃和炔烃混合而成,经测定其密度为同条件下H2的13.5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 B.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烯
C.混合气体可能由乙炔和丙烯组成 D.混合气体一定由乙烯和乙炔组成
20.已知C—C键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对于结构简式为下图所示的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至少有8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B.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C.该烃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最多有四种
D.该烃是苯的同系物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21.(12分) (1)0.1 mol某烃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水各0.6 mol,则该烃的分子式为 。
(2)若该烃不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则此烃属于 烃,结构简式为 ,名称是 ,该烃的二氯代物有 种。
(3)若该烃能使溴水褪色,且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2—二甲基丁烷,则此烃属于 烃,结构简式为 , 名称是 ;
核磁共振氢谱有 个吸收峰,其面积比是 。
下列物质中,与该烃互为同系物的是(填序号)_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
① CH3CH===CHCH3    ② CH2===CHC(CH3)3
③ CH3CH2CH===CHCH2CH3  ④(CH3)2CH(CH2)2CH3
22.(16分)C是一种合成树脂,用于制备塑料和合成纤维,D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用它可以催熟果实。根据以下化学反应框图填空:
(1)写出A的电子式 ;D的最简式 ;
(2)写出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取A的化学方程式 ;苯和液溴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 ,其反应类型为 。
B→C的化学方程式 ,其反应类型为 。
(3)D还可以用石蜡油制取,D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转化关系(石蜡油含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部分反应条件、产物被省略),G是一种酸性物质,H是具有果香气味的烃的衍生物。
a.工业上,由石油获得汽油、煤油、石蜡油等成份的方法是 ;
b.D→F的化学方程式 ,其反应类型是 。
23.(12分)(1)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简化表示。CH3—CH=CH-CH3可简写为 。
(2)有机物X的键线式为: X与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Z,Z的一氯代物有 种。
(3)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写出Y的结构简式: 。Y能使溴水褪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Y可以用来合成一种聚合物---泡沫塑料,请写出该聚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有机化学中有多种同分异构现象,其中有顺反异构,请写出Y的侧链多一个甲基的有机物W的两种顺反异构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二理科化学答卷
座位号:
21.(12分)(1) 。
(2) , ,
, 。
(3) , , ;
, 。
______ ___, ____ ____。

22.(16分)(1) ; ;
(2) ;
,其反应类型为 。
,其反应类型为 。
(3)a. ;
b. ,其反应类型是 。
23.(12分)(1) 。
(2) 。
(3) 。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 __________。
答案
(1)C6H12 (2)环烷 环己烷 4
(3) 烯烃 CH2===CHC(CH3)3 3,3-二甲基-1-丁烯 3 9:1:2 ① ③ 

一、单项选择题。(4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6分。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多选、少选或选错皆不给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 (  )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建立县制
2.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 (  )
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入农业 B.鼓励人民从耕织中求功名
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 D.满足发动兼并战争的需要
3.商鞅变法之所以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主要是因为这次变法 (  )
A.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了严密的户籍制度
C.建立了二十等爵制 D.推行连坐法
4.《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商鞅变法 (  )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建立县制 D.禁止弃农经商
5.“诸侯们能够把从前分给贵族们的封地转变为由他们自己的中央政府派官员管理的行政单位。”商鞅变法的措施中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  )
A.设立及推广县制 B.废除世卿世禄制
C.实行军功爵制度 D.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6.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社会转型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燔诗书而明法令” B.“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C.“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 D.“为田开阡陌封疆”
10.便于北魏接受汉族思想文化的措施有 (  )
①均田制 ②迁都 ③尊儒崇经 ④仿效汉族典章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吏治腐败,民怨沸腾。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贪赃枉法,北魏孝文帝决定 (  )
A.以官吏的政绩作为决定官吏任期的依据 B.对枉法的官吏一律处死
C.给百官颁行俸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D.对贪赃枉法的官吏严惩不贷
1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政策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 (  )
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 ②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 ③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 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下列与北魏均田制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政府掌握的无主土地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C.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D.解决了地主土地兼并、保证农民和政府用地
14.“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措施是 (  )
A.实行均田制 B.推行三长制 C.整顿吏治 D.迁都洛阳
15.北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其战书上写道:“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这不能说明( )
A.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B.我国北方处于分裂状态
C.北魏统治范围民族种类众多 D.我国处于大分裂状态
16.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措施( )
A.均田制 B.三长制 C.新租调制 D.汉化政策
17.下列对俄国1861年改革中“解放”农奴的法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农民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 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全部份地
C.农民为了“赎买”土地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D.农民仍然要受村社的束缚
18.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实质是 (  )
A.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B.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俄国资本主义的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农奴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19.在十二月党人被沙皇流放时,他们的妻子毅然接受沙皇提出的苛刻条件,跟随丈夫远赴西伯利亚,这些妻子们因此受到歌颂。“十二月党人”被流放主要是因为 ( )
A.对俄国的社会现实不满 B.提出向西方学习的要求
C.举行起义要求推翻专制 D.同情俄国农奴们的处境
20.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以国家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依据有(  )
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
②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③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④通过改革俄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专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下列对斯托雷平土地改革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改变了农村的土地制度,使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 B.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C.促成俄国经济的大发展 D.消除了沙皇统治的危机
22.亚历山大二世是典型的封建君主,但他的改革,史学界却认为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  )
A.改革代表了农民的利益 B.改革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C.改革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D.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3.“斯托雷平是革命之父”的含义是 (  )
A.他镇压了1905年革命 B.他实行了农村土地改革
C.他消除了农奴制残余 D.他主持的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
24.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 )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25.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新兴地主要求的是 (  )
A.废除封建身分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26.日本资本主义工业化与西方国家工业化相比,明显的特点是 (  )
A.私人投资 B.国家投资 C.外资投入 D.国家扶持
27.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的近代天皇政治体制的标志是 (  )
A.幕府统治被推翻 B.明治维新开始
C.明治维新期间自由民权运动掀起 D.《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
28.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产生的作用或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质变 B.彻底铲除了封建残余势力
C.实现了国家主权的独立 D.为亚洲国家提供了实现民族振兴的经验
29.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30.日本某藩知事到任不久,又被中央政府改称县知事,此事发生时间应在( )
A.1841年 B.1851年 C.1861年 D.1871年
31.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派进行改革
B.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
C.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D.改革派掌握政权,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
32.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盐田、鸟饲、猎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  )
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33.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
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富强 B.明治维新使日本在富强中走向战争
C.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战争 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向富强
34.明治维新中,“文明开化”政策的最主要内容是:( )
A.提倡西方文化,发展近代教育 B.打破传统的身份等级制度
C.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D.改变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习惯
35.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 ) A.强学会的成立 B.《中外纪闻》创办??
C.“公车上书” D.保国会成立
36.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皇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37.日本有明治维新、中国有戊戌变法,两国变法的施政纲领分别是:
A.《五条誓文》、《应诏统筹全局折》
B.《劝农局处务条例》、《新学伪经考》
C.“四民平等”、《孔子改制考》
D.《五条誓文》、《变法通议》
38.“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梁启超所说的“大梦之唤醒”表现为 (  )
A.民族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运动
B.认识到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真正实现富强
C.暴露清政府的腐败,人民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D.认识到日本的先进,大批知识分子赴日留学
39.推动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D.光绪帝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
40.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上要求(  )
A.改革社会风尚  B.吸收世界文明 C.发展近代交通 D.主张机器生产
41.1898年夏,光绪帝召集军机处的大臣,表示变法决心,认为“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遂颁布此诏”。“百日维新”从此开始。下列事件不可能出现在诏书上的是 (  )
A.京师设立大学堂 B.设立译书局
C.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D.废除科举制度
42.百日维新宣布废除八股取士,使“举国守旧迂谬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裁汰冗员“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对这种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
①改革急于求成,操之过急 ②加大了反对改革的势力 ③促使慈禧太后扼杀改革 ④维新派缺乏改革的策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43.百日维新期间,普通绅民纷纷上书,据康有为记载:“至有野民渔人上书,纸用二尺条长,称及皇上亦不抬头,上亦一笑置之。”这说明 (  )
A.中国下层人民对光绪皇帝不尊敬
B.许多上书没有遵照奏折格式,人民急需教育
C.新政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激起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参政热情
D.光绪皇帝比较通情达理
44.19世纪60年代,俄、日两国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
A.在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下发生 B.以暴力推翻原有政权后进行
C.改革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二、材料题(共34分)
4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三: 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从图一和图二服饰变化中,你获得的最重要的历史信息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影响?(5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商鞅为实现民“殷富”所采取的措施。(3分)
(3)材料三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怎样的改革措施?其实行的前提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4分)
(4)结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内容的相似之处。(4分)
46.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4分)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
(3). 材料三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2分)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 分)
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地球上的某点,其南侧是中纬度,北侧是低纬度,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该点是:
A.300N,1600E B.300N,200W C.300S,200W D.300S,1600E
2.读某局部经纬网图,有关图中各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到③的最短航线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B.①到③的最短距离是555千米
C.②到④的最短航线方向是正南 D.②到④的最短距离是555千米
一架飞机从甲地(60°S,8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抵达乙地(60°S,100°E)。据此回答第3题。
3.飞机飞行航线
A.一直不变 B.先向南后向北
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D.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读下图,四图等高距相等,回答4-6题:
4.四幅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关于四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四幅图的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 B.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
C.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 D.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3倍
6.若把四图反映地区用同一比例尺绘图,则图幅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丙甲乙丁 C.丁乙甲丙 D.丙丁甲乙
7.如果在地球上盖一座房子,四面窗子都向北开,这座房子应盖在
A.赤道上 B.北极圈上 C.北极点上 D.南极点上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中的地形判断不正确的是 ?A.A处是山谷???????????? B.B处是山峰 ?C.CD处是山脊??????????? D.EF处是山谷
9.图中两山峰的温差为 ? A.1.2 ℃????????????????B.1.2 ℃~2.4 ℃ C.2.4 ℃~4.8 ℃?????????? D.0 ℃~2.4 ℃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 ? A.西北向东南流??????????? B.东南向西北流 ?C.东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东北流
11.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有人设计了一选线方案(如图)。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处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12.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W、X、Y、Z四点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 ?A.W??????????????????? B.X ?C.Y????????????????????D.Z
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第13题:
13.某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野生动物会尽量远离人类活动的地区,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在一次狩猎中,请问猎人最可能分别在图中哪两处捕获水鹿和山羊这两种动物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丁
读我国南方某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4~16题。
14.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A.山地 B.丘陵 C.低缓高原 D.平原
15.图中陡崖M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A.50米 B.90米 C.155米 D.220米
16.在N点
A.能同时观察到甲、乙两村 B.能看到甲村,无法看到乙村
C.能看到乙村,无法看到甲村 D.两村都无法看到
17.读右图某区域小比例尺等温线分布图,若a>b,阴影部分为陆地,则图中所示为
A.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 B.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
C.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 D.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
18.下列四幅图中位于低纬度并联系两大洋的海峡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读下面一组海峡轮廓图,其中表示欧洲和非洲分界线的是:

A.A B.B C.C D.D
20.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A.亚洲和太平洋 B.北美洲和大西洋
C.南极洲和北冰洋 D.亚洲和北冰洋
2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
A.东风 B.西风 C.冬季风 D.夏季风
右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回答22~23题。
22.乙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23.F为一小岛,1月份小岛西侧
A.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大
B.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大
C.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小
D.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小
25.导致全球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 B.洋流 C.地形 D.太阳辐射
26.①沿岸气候类型为(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7.对图中,①②③三地叙述错误的是
A.①地气候的形成与地形有关
B.②地7月份炎热干燥,1月份温和多雨
C.③地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影响③地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是西风带
下图所示为“23°26′S的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8题。
28.①、②、③分别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人的异地避寒犹如候鸟南来北往,故称候鸟式旅游。其特点为:①地带性突出。避寒仅属于高纬度地带的居民行为。②局限于某些群体。候鸟式异地避寒远行者,多为中高龄人士中的悠闲族或有休假权的亚健康状态者。下图为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范围示意图,图中斜线据此回答29~30题。

29.世界避寒带的分布特点及原因不正确的是
A.呈带状分布,主要是纬度因素影响造成的
B.沿海面积大于内陆,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C.我国避寒带纬度较低,主要是季风造成的
D.非洲避寒带面积最广,主要是受洋流影响
30.图中没有发展成为国际著名的避寒胜地的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第II卷 综合题(共40分)
31.读某河流上游水库大坝的位置图和剖面图及其河流水量变化图,完成有关问题(13分)   
(1)图1中的水库大坝的坝址选择了D处,D处的地形为 ,坝址选择该处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 __ 。(3分) (2)按照图1的大坝设计(图距约为0.8㎝),坝长和坝高(坝顶到坝底的相对高度)分别大约是(2分)   A.90m,100m   B.80m,150m    C.72m,50m   D.72m,100m
(3)在图2中观察,大坝上建设水电站,可利用的落差应为H1、H2、H3中的 , 水轮发电机应安装的位置是(A或B)__________ 。(2分) (4)图3是水库所在河流的流量过程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分)   A.曲线C表示水库大坝下游流量过程 B.曲线D表示水库大坝上游流量过程   C.曲线D表示大坝建成后流量过程 D.曲线D表示大坝建成前流量过程 (5)大坝建成后,对于水库下游的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航运条件改善    B.洪水危害减轻
C.泥沙淤积加重    D.年经流量增加 (6) 经图1中的铁路从山区外运的物产主要有茶叶、柑橘、毛竹等,该地所在的省区简称是(1分)   A.鲁    B.浙    C.青   D.吉 (7)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铁路上经过H处火车车辆的是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2.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1: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图(图1)。
图1
材料2:读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
材料3: 2005年4月2日,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从青岛港徐徐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根据计划,“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将东出太平洋,途经巴拿马运河、好望角、马六甲海峡,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此间将分别在6个作业区进行作业,历时约300天,2006年1月22日上午,完成历史使命的“大洋一号”科考船缓缓驶入青岛港。
材料4: “大洋一号”环球示意图
(1)图1中字母A、B、C、D、E代表不同的海底地形,其中B是 ,E
是 (2分)
(2)图2中C是 为世界陆地海拔最高点, C形成的原因是 。(3分)
(3)图2中B、D两地纬度相当,但气候差异明显,请说出两地气候特征及其成因。(4分)
(4)“大洋一号”科考船穿越的大洋中完全处在东半球的是 洋。(1分)
(5)“大洋一号”环球过程中穿越的大洲分界线有(  ) (1分)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6)“大洋一号”环球过程中穿越的板块有(  ) (1分)
A.1个  B.3个  C.5个  D.6个
(7)2005年11月23日,“大洋一号”驶离开普敦向印度洋进发,当时开普敦的气候特征为______,该种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为___ ______,科考人员在当地看到的植被类型为________。(3分)
33.读某国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1:世界某国河流、城镇分布及甲、乙、丙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2:农业在该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等,赶上风调雨顺,粮食产量可达近千万吨,遇到干旱少雨,则陡然跌至100多万吨,最近几年,农业生产连年歉收,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主席Rajendra Pachauri说,这与全球气温的上升不无关系。该国主要出口的农产品为新鲜水果(柑橘、葡萄、橄榄、椰枣)、新鲜蔬菜、蔬菜罐头等,占出口总额的15%,出口量在阿拉伯世界中排在第二位。
该国95%的水源来自于降雨,筑坝蓄水是开发水资源的主要途径。目前,水坝蓄水能力仅为年降雨量的十分之一。该国国王特使——阿拉维尤其赞赏我国的“都江堰”和“坎儿井” ,希望两国加强合作,尤其是农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1)甲乙丙三城市均为 气候。(2分)
(2)描述图中城镇的分布特点: (4分)
(3)结合材料,从有利和不利条件评价该国西北部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并分析气候变化对该国农业的影响。(6分)
2012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二级文科地理试题答卷
座位号:
31. (13分)
(1) (1分)
(2分)
(2) (2分)
(3) 、 (2分)
(4) (1分)
(5) (2分)
(6) (1分)
(7) (1分) ,
(2分)
32.(15分)
(1)B是 ;E是 。(2分)
(2)C是 ,(1分)
。(2分)
(3)特征是
成因是
(4分)
(1分)
(5) (1分)
(6) (1分)
(7) ,成因是
, 植被类型为
(3分)
33. (12分)
(1)     (2分)
(2)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评价:(5分)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气候变化的影响是 (1分)
答案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姬明娟 审题人:丁挥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 “田忌赛马”、“郑人买履”“刻舟求 剑”、“揠苗助长”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
A.产生于人们的正确思考 B.产生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C.源于自发的世界观 D.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嫦娥二号”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2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 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需要对航天问题的认识,做到“零失误”。能做到“零失误”说明
A.存在决定思维 B.存在是思维的反映
C.物质决定意识 D.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
3.“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这种观点属于
①可知论 ②不可知论 ③唯心主义 ④唯物主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4.霍金在他的新著《大设计》一书中提出:“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从世界观上看,与该观点一致的有
①康德: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赫拉克拉特:世界是由一团火组成的
③泰勒斯:世界由水构成
④黑格尔:在纯粹光明中就像在纯粹黑暗中一样,看不清什么东西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②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③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统一 ④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阅读漫画《期望》。从哲学派别上看,“期望蒿草长成栋梁” 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7.“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空间探月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我国空间探月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类对世界的正确认识,这体现了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高度概括
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C.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8.中国古代中的“天人合一”观念,指导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今天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这一思想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可见
A.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哲学源于人类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C.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哲学是现实的智慧
9.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 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表明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10.“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性反映 B.主观可以决定一切
C.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11.“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12. 右图漫画《你的心境》所体现的哲理是
A.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C.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
D.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13.京剧脸谱是京剧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在表演中,演员们把脸上涂上不同颜色的油彩,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和品质,如红脸表示赤胆忠心、气性耿直。这说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创造性思维来源于人的主观想象  
③京剧脸谱是对人们性格和品质的真实反映 ④京剧脸谱是源于客观存在的艺术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医学科学证明,大脑皮层受损,人会成为白痴。这说明
A.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B.人脑是思维的源泉
C.只要有健康的人脑,就会产生正确的思想 D.意识的内容来自外部世界
15.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的
①月亮绕地球转 ②新陈代谢 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
④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
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⑧苹果落地 ⑨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 ⑩水往低处流
A.①②⑨ B.③④⑧ C.⑦⑧⑩ D.②④⑥⑦
16.《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17.通过太空科学实验,科学家发现并证实了暗能量对宇宙膨胀的加速作用,并以此测算出宇宙的实际年龄,使人类在科学揭示宇宙和生命起源及演化奥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
①进一步证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②说明物质世界是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
③说明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 ④说明追求终极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8.伴随神九飞船安全返回的还有玉米、辣椒、茄子、番茄、刀豆等种子。航天育种,是指利用空间环境中宇宙辐射、微重力和弱地磁场等多种因素,诱使农业生物遗传变异,再通过严格的地面选育,获得优良农作物品种的过程。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性 B.它揭示了真理是无限发展的
C.它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 D.它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20.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
A.一概而论 B.千虑一得 C.百感交集 D.三人成虎
21.“春江水暖鸭先知”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体现的哲理有
①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看 ②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 ?
③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 ④事物联系可以主观臆造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①③
22.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区别在于: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B.联系的结果是否具有客观性
C.前者是内在的,后者是表面的 D.是否有人的实践参与
23.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蕴涵的哲理是
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②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③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④人与自然始终是对立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我国目前兴建的四大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将会继续加强地区经济之间的联系,推动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段材料说明
A.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
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
D.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事物的联系
25.美国的金门大桥是“4+4”八车道模式,由于上下班车流在不同时段出现两个半边分布不均的现象,桥上经常发生堵车问题。一个年轻人建议把原来“4+4”车道模式按照上下班的车流不同,改为“6+2”或“2+6”模式。整个桥面的车道仍是八车道,但堵车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个金点子为当地政府节约了再造一座大桥的上亿资金。故事告诉我们
①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现有资源比开发资源更重要
③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部分功能时常大于整体功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6. 入世以来,我国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贸易大国,但也付出了昂贵的门票,经历了成长的烦恼。这体现的哲理是
A.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27.心理学家提出“一万小时定律”,大意是: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除了他们的天赋外,还要做足够数量的“练习”。如莫扎特用了十年创作出了惊世作品;曹雪芹历经十年写出了宏篇巨著《红楼梦》。“一万小时定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事物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D.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人为的
28.“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对这句话理解对的是 ①它揭示了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笔直的 ②它揭示了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 ③它不懂得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它看不到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9.以下说法与右边的漫画的哲学寓意相符的是
A.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B.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C.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D.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30.据统计,驾驶员酒后开车,其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为没有饮酒情况下的16倍。《道路安全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暂扣1~3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500元罚款;醉酒后驾驶处15日以下拘留和暂扣3~6个月驾驶证,并处500~2000元罚款。区分饮酒驾驶与醉酒驾驶关键是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如下图所示:
鉴于饮酒后驾驶与醉酒后驾驶的处罚在限制人身自由方面有质的不同,对此,下列判断确的是
A.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 mg以上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
B.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 mg和79 mg之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
C.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 mg以上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
D.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 mg和79 mg之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40分)
31. 材料一: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 ”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哲学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3分)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3分)
32.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请你从唯物论角度为建设“美丽中国”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12分)
33.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差距拉大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了不同的方针政策。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十八大提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各地农村深入贯彻党的这些重大方针、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促使我国农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取得巨大的进步。
请回答: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决定认识这个哲学道理的?(12分)
34.有人认为:“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必须重视全局。对此,你如何评析? (10)
佛山一中2012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二级政治答题卷 座位号:
31.答:
32.答:
33.答:
34答:
答案

34 (1)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是指不谋全局,也就不能谋求一个部分,主要强调了把握全局的重要性。(2分) (2)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因此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4分) (3)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因此,也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4分)

参考公式:线性回归系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A.3x±4y=0 B. 4x±3y=0 C. 3x±5y=0 D.5x±3y=0
2 抛物线顶点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其上一点P(m,1)到焦点距离为5,则抛物线方程为( )
A. B. C. D.
3.函数ln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
A.() B. () C () D (0,e)
4.函数的定义域为开区间,导函数在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在开区间内有极值点 ( )
A.1个 B.2个
C.3个 D. 4个
5.对100只小白鼠进行某种激素试验,其中雄性小白鼠、雌性小白鼠对激素的敏感情况统计得到如下列联表

附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的前提下认为“对激素敏感与性别有关”;
B..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的前提下认为“对激素敏感与性别无关”;
C.有以上的把握认为“对激素敏感与性别有关”;
D.有以上的把握认为“对激素敏感与性别无关”;
6.对于上的任意函数,若满足,则必有 ( )A. B.
C. D.
7.对两个变量y和x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一组样本数据:(x1,y1),(x2,y2),…,(xn,yn),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样本数据得到的回归方程必过样本点的中心(,)
B.残差平方和越小的模型,拟合的效果越好
C.用相关指数R2来刻画回归效果,R2的值越小,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D.在残差图中,残差点比较均匀地落在水平带状区域中,说明选用的模型比较合适,带状区域越窄,说明回归方程的预报精确度越高;
8. 如右图所示是某一容器的三视图,现向容器中匀速注水,容器中水面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可能图像是( )

9.函数y=f(x) 的图象过原点且它的导函数y=f′(x)的图象是如
图所示的一条直线,y=f(x)的图象的顶点在 ( )
A.第I象限 B.第II象限
C.第Ⅲ象限 D.第IV象限
10. 已知点P在曲线y=x3-x上移动,在点P处的切线倾斜角为α,则α的取值范围是( )
A.[0,] B.[,π)
C.[0,)∪[,π) D.[0,)∪[,π)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函数y=x3-ax2+x-2a在R上不是单调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2如图,函数y=f(x)的图象在点P处的切线方程是y=-x+8,则f(5)+f′(5)=________.
13. 曲线上的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是______________
14.求曲线过原点的切线方程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15.(12分)某产品的广告支出x(单位:万元)与销售收入y(单位:万元)之间有下表所对应的数据.
(1)画出表中数据的散点图;
(2)求出y对x的线性回归方程;
(3)若广告费为9万元,则销售收入约为多少万元?()
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x)=x3-ax2+(a2-1)x+b(a,b∈R),其图象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x+y-3=0.
(1)求a,b的值;
(2)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极值点,并求出f(x)在区间[-2,4]上的最大值.
17.(本小题共14分)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右焦点为(,0),斜率为1的直线与椭圆G交与A、B两点,以AB为底边作等腰三角形,顶点为P(-3,2).
(I)求椭圆G的方程; (II)求的面积.
18. (本题满分14分)某园林公司计划在一块为圆心,(为常数,单位为米)为半径的半圆形(如图)地上种植花草树木,其中弓形区域用于观赏样板地,区域用于种植花木出售,其余区域用于种植草皮出售.已知观赏样板地的成本是每平方米2元,花木的利润是每平方米8元,草皮的利润是每平方米3元.
(1)设, ,用表示弓形的面积;
(2)园林公司应该怎样规划这块土地,才能使总利润最大? 并求相对应的
(参考公式:扇形面积公式,表示扇形的弧长)
19. (本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f(x)=x2+ax-lnx,a∈R;
(1)若函数f(x)在[1,2]上是减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令g(x)=f(x)-x2,是否存在实数a,当x∈(0,e](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时,函数g(x)的最小值是3,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 (本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1)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设,如果过点可作曲线的三条切线,证明:
2012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二级文科数学答卷
座位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
11. 、12. 、13. 、14. 。
三、解答题
15.(12分)
16.(12分)
17.(14分)
18.(14分)
19.(14分)
20.(14分)
答案
三:解答题

15.(12分) (1)散点图如图:
散点图2分
(2)观察散点图可知各点大致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列出下列表格,以备计算、.于是,,代入公式得: 4分
, 8分
9分
故y与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其中回归系数为, 10分
它的意义是:广告支出每增加1万元,销售收入y平均增加万元.
(3)当x=9万元时,(万元). 12分

19. f′(x)=2x+a-=≤0在[1,2]上恒成立 (1分)
令h(x)=2x2+ax-1,x∈[1,2],∴h(x)≤0在[1,2]上恒成立 (2分)
∴得,∴a≤-. (5分)

2013.3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24分)
1.以物理为基础的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下列哪一个发现更直接推动了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
A. 库仑定律的发现 B. 欧姆定律的发现
  C. 感应起电现象的发现 D.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2.如图所示,闭合线圈上方有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当磁铁向下运动(但未插入线圈内部)时,线圈中
A.没有感应电流
B.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
C.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
D.感应电流的方向不能确定
3.如图,一轻质横杆两侧各固定一金属环,横杆可绕中心点自由转动,一条形磁铁插向其中一个小环,取出后又插向另一个小环,看到的现象是
A.磁铁插向左环,横杆发生转动
B.磁铁插向右环,横杆发生转动
C.无论磁铁插向左环还是右环,横杆都不发生转动
D. 无论磁铁插向左环还是右环,横杆都发生转动
4.如图,A、B是相同的白炽灯,L是自感系数很大、电阻可忽略的自感线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S时,A、B灯同时亮,且达到正常
B.闭合开关S时,B灯比A灯先亮,最后一样亮
C.闭合开关S时,A灯比B灯先亮,最后一样亮
D.断开开关S时,A灯闪亮一下与B灯同时慢慢熄灭
5.矩形导线框abcd与长直导线MN放在同一水平面上,ab边与MN平行,导线MN中通入如图所示的电流方向,当MN中的电流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线框abcd的磁通量保持不变
B.导线框abcd有顺时针的感应电流
C.导线框ad、bc边不受安培力的作用
D.导线框所受的安培力的合力向右
6.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圆形导体环。规定     如图1所示的电流i及磁场B方向为正方向。当用磁场传感器测得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时,导体环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是
7.在电能的输送过程中,若输送的电功率一定、输电线电阻一定时,对于在输电线上发热损失的电功率,有如下四种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①和输送电线上电压降的平方成反比 ②和输送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③和输送电线上电压降的平方成正比 ④和输送电压的平方成反比
A、 ①和② B、 ③和④ C、①和④ D、 ②和③
8.如图4所示,用一根长为L质量不计的细杆与一个上弧长为、下弧长为的金属线框的中点联结并悬挂于O点,悬点正下方存在一个上弧长为2、下弧长为2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且<A.金属线框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为
B.金属线框离开磁场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为
C.金属线框dc边进入磁场与ab边离开磁场的速度大小总是相等
D.金属线框最终将在磁场区域内小幅度来回摆动
二、双选题(每题有两个答案,全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有错不得分,共24分)
9.在日光灯的连接线路中,关于镇流器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日光灯启动时,为灯管提供瞬时高压
B.日光灯止常工作时,起降压限流的作用
C.起到一个自动开关的作用
D.起到隔直流通交流的作用
10.一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e =(V),则
A.该交变电流的频率是50 Hz
B.当t = 0时,线圈平面恰好位于中性面
C.当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D.用交流电压表测量该电动势,读数为V
11.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匝数为n1=1100,接电压U1=220 V的交流电,副线圈接“20 V 10 W”的灯泡,灯泡正常发光,可知( )
A.副线圈匝数n2=200
B.副线圈电流I2=0.5A
C.原线圈输入功率10W
D.原线圈电流I1=0.1 A
12.如图,有一矩形线圈的面积为S,匝数为N,绕OO′轴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滑动触头P上下移动时可改变输出电压,副线圈接有定值电阻R,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流表测得的是电流最大值
B.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C.线圈转速提高一倍,感应电动势的峰值增大一倍
D.P向上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13.如图所示,垂直纸面向外的正方形匀强磁场区域内,有一位于纸面的、电阻均匀的正方形导体框abcd,现将导体框分别朝两个方向以V和3V的速度匀速拉出磁场,不计导体框重力的影响,则导体框从两个方向移出磁场的两个过程中
A.导体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同
B.导体框中产生的焦耳热相同
C.导体框ad边两端电势差相同
D.通过导体框截面的电荷量相同
14.如图,正方形线框的边长为L,电容器的电容量为C.正方形线框的一半放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当磁场以k 的变化率均匀减弱时,则?
A. 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kL2
B. 电压表没有读数
C. a 点的电势高于b 点的电势
D. 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零
三、计算题(4题共52分)
15.(12分)如图所示,交流发电机的矩形线圈在B=0.2T的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线圈的面积为S=100cm2,匝数为N=500匝,线圈的电阻为r=5Ω,负载的电阻为R=25Ω,已知电压表的示数为U=300V,求:
(1)该交变电流电源电动势瞬时值的表达式(从中性面开始计时)
(2)此发电机的输出功率P
16.如图所示,光滑导轨竖直放置,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0. 5T,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外,导体棒ab长L=0.2m,电阻R=1.0Ω.导轨电阻不计,导体棒紧贴导轨由静止释放下落,当导体棒匀速时,标有“6V 3W”字样的两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求:
(1)导体棒ab的质量m
(2)导体棒ab匀速时的速度v
17.在图甲中,直角坐标系0xy的1、3象限内有匀强磁场,第1象限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第3象限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均垂直于纸面向里.现将半径为l,圆心角为900的扇形导线框OPQ以角速度ω绕O点在纸面内沿逆时针匀速转动,导线框回路电阻为R.
(1)求导线框中感应电流最大值.
(2)在图乙中画出导线框匀速转动一周的时间内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规定与图甲中线框的位置相对应的时刻为t=0)
(3)求线框匀速转动一周产生的热量.
18.如图所示PQ、MN为足够长的两平行金属导轨,它们之间连接一个阻值的电阻;导轨间距为,电阻,长约的均匀金属杆水平放置在导轨上,它与导轨的滑动摩擦因数,导轨平面的倾角为在垂直导轨平面方向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今让金属杆AB由静止开始下滑从杆静止开始到杆AB恰好匀速运动的过程中经过杆的电量,求:
(1)AB下滑的最大速度
(2)从静止开始到AB刚匀速运动过程R上产生的热量

(2)I-t图象为: (4分)
(3)线框转一周产生的热量: (2分)
又 (1分)
解得: (1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诞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是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工具酶和载体的发现使基因工程的实施成为可能
C.遗传密码的破译为基因的分离和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D.基因工程必须在同物种间进行
2.“工程菌”是指 ( )
A.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诱变菌类自身某些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细胞株系
B.用遗传工程的方法,把相同种类不同株系的菌类通过杂交得到的新细胞株系
C.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外源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细胞株系
D.从自然界中选择能迅速增殖的菌类
3.基因治疗是指 ( )
A.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回复正常
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研究人员想将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质粒介导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以表达产生生长激素。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A是抗链霉素基因,B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且目的基因不插入到基因A、B中,而大肠杆菌不带有任何抗性基因。则筛选获得 “工程菌”的培养基中的抗生素首先应该( )
A.仅有链霉素 B.仅有抗氨苄青霉素
C.同时含链霉素和氨苄青霉素 D.无链霉素和氨苄青霉素
5. 蛋白质工程直接需要进行操作的对象是 ( )
A.氨基酸结构 B.蛋白质空间结构 C.肽链结构 D.基因结构
6.在基因工程中限制酶是一种重要的工具酶,这种酶 ( )
A.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特定核苷酸形成的氢键
B.主要存在于真核生物中
C.能识别基因中的非编码区碱基序列
D.本身的合成是受基因控制的
7.如图为基因工程的部分操作过程示意图,甲~丁代表各不同阶段参与作用的成分。根据图示资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菌中的质粒都可以作为甲 B.丙是生物体内的RNA分子
C .乙和丁所用的酶相同 D.图中各个过程都可在试管内完成反应
8.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蛋白质药物的方法之一是将人的基因转入动物体内,再饲养这些转基因动物,从动物乳汁或尿液中提取药物。这一过程不会涉及( )
A.D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 B.DNA以其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C.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 D.按照mRN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
9.基因工程的核心是( )
A.目的基因的获取 B.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0.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绵羊体内,转基因绵羊生长速率比一般的绵羊提高30%,体型大50%,在基因操作过程中生长激素基因的受体细胞最好采用 ( )
A.乳腺细胞 B.体细胞 C.受精卵 D.精巢
11.下列不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的药物是 ( )
A.从大肠杆菌体内制取白细胞介素 B.在酵母菌体内获得干扰素
C.在青霉菌体内获取青霉素 D.在大肠杆菌体内获取胰岛素
12.转基因食品已大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转基因西红柿、转基因草莓等,涉及的问题甚至关系到国家之间的贸易竞争,下列关于转基因大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培育过程中可能用到抗病、抗虫等抗性基因
B.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可以是大豆受精卵,也可以是体细胞
C.转基因大豆的种植过程中减少了农药等的使用量,生产成本更低
D.固氮菌的固氮基因也是必需的目的基因之一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科学家通过对胰岛素的改造,已经使其成为速效型药品
B.我们可以将蛋白质工程应用于微电子方面
C.用蛋白质工程方法制成的电子元件具有体积小,耗电少和效率高的特点
D.蛋白质工程成功的例子不多,主要是因为蛋白质种类太少,原料不足
14.在基因工程中,若受体细胞是细菌,则用来处理该细菌以增强细胞壁通透性的化学试剂是( )
A.氯化钠 B.聚乙二醇 C.氯化钙 D.二苯胺
15.在DNA连接酶的催化下形成的化学键和位置分别是 ( )
A.氢键 碱基与脱氧核糖之间 B.氢键 碱基与碱基之间
C.磷酸二酯键 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 D.磷酸二酯键 脱氧核糖与碱基之间
16.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载体与目的基因可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
B.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
C.检测到受体细胞含有目的基因就标志着基因工程操作的成功
D.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作为载体是因为其抗性基因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17.已知某种限制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割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 )
A.3 B. 4 C.9 D.12
18.科学家将—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导入大肠杆菌表达,使干扰素第十七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了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了—干扰素的抗病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该生物技术为 ( )
A.基因工程 B.蛋白质工程 C.基因突变 D.细胞工程
19.下列有关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B.质粒是细菌细胞质中能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
C.质粒只有在侵入宿主细胞后才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D.细菌质粒的复制过程一定是在宿主细胞外独立进行的
20.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 ( )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T4噬菌体 D.质粒DNA
21.由于转β-胡萝卜素基因的水稻产生的米粒富含β-胡萝卜素,被称为“金色大米”。这种“金色大米”形成过程不需要的酶是 ( )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 DNA连接酶
C. RNA聚合酶 D.逆转录酶
22.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不包括 (  )
A.目的基因 B.启动子 C.内含子 D.标记基因
23.用多倍体育种方式得到的无籽西瓜植株,取其叶片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得到新个体。该生殖方式和新个体所结的果实分别是 ( )
A.有性生殖、无籽西瓜    B.无性生殖、无籽西瓜
C.无性生殖、有籽西瓜    D.有性生殖、有籽西瓜
24.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条件是不需要的( )
A.消毒灭菌  B.充足的光照 C.适宜的温度 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2分,不选、错选均得0分,漏选得1分。)
25.下列实例中依据基因重组原理的是( )
A.我国著名育种专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品种
B.英国科学家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出小绵羊
C.荷兰科学家将人乳高铁蛋白基因移植到牛体内获得成功
D.乘宇宙飞船上过太空的辣椒种子结出的果实较平常的大一倍以上
26. 下列有关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的细胞器
B.质粒是细菌细胞中能自我复制的单链环状DNA分子
C.质粒的存在对宿主细胞的生存并没有决定性的作用
D.细菌质粒的复制过程一定是在宿主细胞内完成的
27.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PCR过程一般经历下述30多次循环:95℃下使模板DNA变性、解链→55℃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2℃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变性过程中是使用高温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相同
28. 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
A.诱变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 D.植物组织培养
29. 下列有关人工种子的培育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工种子一般用离体的植物细胞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
B.胚状体是由愈伤组织分化而成的,离体细胞只有形成愈伤组织才能表现出全能性
C.同一批次的人工种子不能保证具有相同的基因型
D.胚状体是由未分化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
30.下列能使烟草、大豆的原生质体发生融合的是 ( )
A.亚硝酸 B.聚乙二醇 C.振动 D.紫外线
三.简答题(64分。共4题,每空2分)
31. (14分)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下图为农杆菌转化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获取外源基因(目的基因)需要限制酶的参与,而目的基因在重组过程中需要________酶的参与,并依据________ 原则进行重组。
(2)Ti质粒原存在于农杆菌细胞质中,其上的T-DNA可转移到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________ 上,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 。
(3)农杆菌转化法适于将目的基因导入________植物和祼子植物。
(4)若将相关的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或微生物细胞则常采用________ 和________ 。
32.(16分)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质粒运载体用EcoRI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
?
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RI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 。?
(2)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即 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
(3)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 ??????? ,产物是 ???????? 。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 ??? 技术。?
(4)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 和 也可作为运载体。?
(5)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
33.(18分) 下图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示意图,请据此回答:
(1)图中完成植物体细胞融合的过程是(填编号)_________________,图中④过程是_________,⑤过程是_________。
(2)图中①过程用到的酶是_________ ,作用的结果是形成_________ 。
(3)若在容器中放置若干ab结构,诱导完成且假设所有细胞都发生了融合,然后经③过程,形成的d细胞的类型有_________种(这里仅考虑2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从中选出_________进行培养。
(4)这一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4(16分)转基因植物油是由转基因植物通过压榨或浸出法加工制得的,因其出油率高而被广泛采用。我国是植物油消费大国,每年都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转基因植物油。
(1)获取转基因植物油的目的基因方法包括从基因文库中获取、PCR技术扩增和 。
(2)在基因表达载体中,目的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 的识别和结合位点。
(3)若要检测植物细胞染色体上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可采用__________ 技术。而想要得知上述植物是否真的出油率高,应如何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若要利用蛋白质工程继续提高油料植物的出油率,其设计流程应从预期的_______ 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出应有的________ 序列,然后找到相对应的________ 序列,再用转基因技术改变现有性状。
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二级理科(生物)试题答卷
座位号:
31. (14分)(1)
(2)
(3)
(4)
32.(16分)(1)
(2)
(3)
(4)
(5)
33.(18分)(1)
(2)
(3)
(4)
(5)
34. (16分)(1) (2)
(3)
(4)
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