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课题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信仰,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3.知识目标: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理解树立法律信仰的重要性。重点 学会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难点 树立法律信仰的重要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自主预习题目:1.什么是法治意识?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3.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4.如何学会依法办事?5.青少年如何为法治中国建设做贡献?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在课本上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并在相应位置做好笔记。二、课件播放视频“法治中国宣传”,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我们处在一个怎样的社会?你心目中的法治中国是什么样的?说说你的想法。 自主预习,在规定时间内找出课件问题的答案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笔记。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本课主题,初步掌握本课重难点。通过视频描绘出的景象引发学生对法治的思考。讲授新课 一、树立法治意识课件播放视频“小学生教科书式防诈骗”,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说说你还知道哪些事情是违法的?你从视频中获得了哪些启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什么?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是什么?课件展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相关图片,教师提问: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教师讲解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这些法治的基本环节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存生活质量。符合国情的立法、文明的执法、公平公正的司法、认真自觉的守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课件展示卢梭关于法治名人名言,教师提问:你从这句话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课件播放视频“国家工作人员宣誓”,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说说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教师讲解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二、学会依法办事课件展示探究与分享小宇案例,教师提问:你认为小宇爸爸的行为是否违法?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课件展示中学生小程案例,教师提问:你认为晓程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为什么?教师讲解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如何学会依法办事?请同学们完成课本103页相关链接。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思考并回答问题课堂小结 法律是一切行为的底线。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信赖、遵守和捍卫法律。板书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一、树立法治意识1.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二、学会依法办事2.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3.如何学会依法办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新知导入1.什么是法治意识?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3.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4.如何学会依法办事?5.青少年如何为法治中国建设做贡献?学习导航观看视频,我们处在一个怎样的社会?你心目中的法治中国是什么样的?说说你的想法。一、 树立法治意识结合视频思考:你还知道哪些行为是违法的?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什么?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是什么?你从视频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答:通过视频可知:在当今社会,我们无论做什么都离不开法律,法律会与我们共同成长。答:① 在网络上散播谣言;②不遵守规则;③贩卖假货等。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运用你的经验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这些法治的基本环节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存生活质量。符合国情的立法、文明的执法、公平公正的司法、认真自觉的守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运用你的经验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一、树立法治意识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卢梭你从这句话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1. 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重点p101①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②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新知讲解二、 学会依法办事观看视频,说说你的感想。小宇的爸爸原来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因债务问题公司破产,多年积蓄化为乌有。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工作,小宇的爸爸常常酗酒,每次喝醉后,就拿小宇的妈妈出气,非骂即打。每当小宇哭着恳求爸爸不要打妈妈时,爸爸就冲小宇撒气。小宇妈妈每次都会带着小宇去敲邻居家的门,寻求帮助,邻居对此也很无奈。你认为小宇爸爸的行为是否违法?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爸爸喝醉后打骂妈妈,冲小宇撒气,是一种家暴行为,侵害了小宇和他妈妈的合法权利,是违法行为。探究与分享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如果你是小宇妈妈,你会怎样做?向单位、村委会、居委会、妇联等机构寻求帮助在第一时间报警, 避免受到人身伤害。向当地民政部门申请庇护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依法解决探究与分享合作探究探究与分享你认为晓程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为什么?中学生晓程在放学路上,被两名男生堵截。他们恶狠狠地向晓程要钱,晓程说没钱。一名男生对另一名男生说:“给我找块砖,看他说不说实话。”接着,他们又威胁晓程:“到底有没有钱?快掏出来!”随后他们开始搜晓程的口袋,掏出所有的钱,并警告说:“你要是告诉别人,小心点儿!”答:(1)晓程可以先给他们钱,然后向家长老师说明情况请求帮助或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2)因为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渐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的捍卫者。合作探究2. 为什么学会依法办事?重点 p102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②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3 .怎样学会依法办事?重点 p102-103①要树立法治意识,发自内心地认可和遵守法律。②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③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拓展空间:P103页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学习法律方面,我打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依法维权法律方面,我打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与法律同行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什么是法治意识?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法治时代对青少年提出了什么要求?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怎样学会依法办事?课堂总结1. 卢梭有一句名言:“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启示我们( )①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信仰②法律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信仰保证实施③要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④要尊祟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D课堂练习2. “国无法而不治,民无法而不立。”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的正确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 )①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②遵守法律,捍卫法律尊严③提高道德修养,法律至上④遇到问题,随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B3. “一个具有拾金不昧高尚品德的人,一般不会为贪图钱财而最终走上贪污、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句话告诉我们( )A.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法治意识B.道德水平高的人不会犯罪C.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能杜绝违法犯罪D.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A板书设计10.2我们与法律同行一、树立法治意识1.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二、学会依法办事2.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3.如何学会依法办事?作业布置完成相应课后练习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练习选择题1.在崇尚法治的社会里,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就要( )①认真学法,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律己 ②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 ③依法维护他人、集体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④法律要求做的事情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列事件中不属于依法办事的有( )A.农民工为了得到自己应得的工资,把欠钱的老板告上了法庭B.老王和邻居因拆迁问题到政府机关静坐C.中学生刘明买了一双新鞋,穿了一天就坏了,他找到商家要求更换D.小明在市场发现假冒伪劣商品及时举报3.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①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崇拜法律 ②我们要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③法律的权威来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④当法律成为我们的信仰,就会体现其自身的价值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下面是小刚同学初中生活的点滴记录及自我反思,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受同桌欺负,小刚找人把同桌狠狠教训一顿。——这是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表现,做到了依法办事。B.上课老师讲错题,下课小刚找到老师委婉的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是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表现,值得学习C.虽然皮肤有点黑,但小刚认为这是阳光健康的表现——这是接纳和欣赏自己的体现,给自己点赞D.小刚总是想在班里女生面前显示自己,希望引起女生的注意。——属于青春期心理萌动,是正常现象5.有人认为,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只要动机是好的,其他并不重要。这一观点忽视了我们在行使权利时( )A. 程序要合法 B. 过程要受到监督 C. 结果要可预测 D. 心态要端正6.2021年11月11日,教育部印发《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推动大中小学法治课程开齐开足开好将法治教育纳入中小学课后服务范围,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在中考、高考中的内容占比。以下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①将民法典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青少年民法典教育②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规范化和常态化,推动大中小学法治课程开齐开足开好③推动宪法类教材编写与修订,推进香港、澳门、台湾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④结合安全、禁毒、国防、防灾减灾救灾以及防范学生欺凌、网络诈骗、人身侵害和人口拐卖等内容开展日常宣传教育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7.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下列案例中,能够体现法治这一要求的有( )①刘某因为涉嫌在网上散布谣言而被公安机关逮捕②王女士在得知自己购买的是假冒伪劣产品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获得了商家的相应赔偿③刘晓用自己的工资购买演唱会的门票,请自己的7个舍友起看演出④某造纸肉为排放污水严重超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被环保部门处以巨额罚款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8.观察漫画《到此一游》,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 ) ①学会代代传承②提高道德修养③增强守法意识④自觉履行义务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9.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因此,我们应该( )A. 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B. 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C. 依法办事,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成为法律的坚定捍卫者D. 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10.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对待这些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我们应该( )①拒绝和他们友好交往②帮助他们,使他们享受美好人生③原谅他们的一切行为④帮他们矫正不良行为,共同进步A. ②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简答题1.情境一 小萌的爸爸回到家后气呼呼地说:“今天我太生气了,不知是谁划了我的车,还把车窗玻璃砸坏了,要是让我抓到,我非揍他一顿不可。”学习了《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时,小萌想到了劝解爸爸的好方法。从法治的角度说说,你认为小萌会怎样劝解爸爸 情境二 一名60多岁的老人在超市购物时,拿了两个鸡蛋未结账便欲离开,被工作人员阻拦后猝死,老人家属起诉超市索赔38万余元。当地区人民法院一审驳回原告的诉求。老人家属不服一审判决,向当地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案在当地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随着该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维持原判,“老人偷鸡蛋被拦猝死家属索赔38万被驳”的话题迅速上了热搜。老人的儿子在接受采访时,一再强调老人“自尊心强”“爱面子”,超市方面坚决拦下老人询问,不给任何“台阶”,对于老人的猝死存在过错,所以要求赔偿。可是,在今天的中国,这样的“自尊”已没“台阶”可下。因为,全社会显著提升的法治意识,对公正的价值追求更坚定,而偏离事实和是非的“和稀泥”式裁判,已不再被法治精神所允许。这一案例,对当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有着巨大的法治警示意义。(2)结合情境二中画线句子,谈谈树立法治意识的必要性。2.立法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人年犯罪法》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次修订对学生欺凌进行定义,并明确规定了学校在学生欺凌的防控与处置机制。规定旅馆、宾馆、酒店等接待未成年人入住,应当询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入住人员的身份关系等有关情况。明确细化家庭监护职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全方位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些保护?(2)“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成长中的你,将如何学会依法办事?参考答案选择题1-5 ABDAA 6-10 ABDCA简答题1.(1)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②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③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2)①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②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2.(1)社会保护、家庭保护、网络保护、学校保护。(2)学会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学会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着、坚定捍卫者。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doc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练习.doc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课件.pptx 依法办事:传谣、造谣者要负法律责任.mp4 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mp4 教科书式防诈骗.mp4 法治中国宣传片.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