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课件(共31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课件(共31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理解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性,懂得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认识法治对青少年的要求,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学习目标
Content
目录
1.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
2.法治意识的内涵
3.树立法治意识/建设法治中国,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4.依法办事的要求?
一、树立法治意识
立法
执法
新课展开
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司法
守法
这些做法可以保障我们安全、和谐、幸福的生活。
①科学立法
②严格执法
③公正司法
④全民守法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如何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21年10月23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立法机关科学立法,我们才能做到有法可依。
中国近期出现了制造并销售假新冠疫苗、非法经营和走私疫苗等行为,政府表示正在打击这些涉及新冠疫苗的犯罪活动。
执法机关严格执法,才能保障法律的顺利实施。
这就够了吗?
类似违法行为被处罚的现象不少,却为何还是屡禁不止?
法治意识淡薄
探究活动
树立法治意识
1.法治意识的内涵是什么?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回顾旧知:什么是法治?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探究活动
树立法治意识
思考:建设法治中国要靠谁 靠领导人和国家工作人员就可以了吗?
1、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中国人民
建设
法治中国
共同事业
受益者
践行者
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探究活动
树立法治意识
思考:从习近平的这段话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法律要发生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如果一个社会大多数人对法律没有信任感,认为靠法律解决不了问题,那就不可能建成法治社会。因此,一定要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使人们发自内心地对宪法和法律信仰与崇敬,把法律规定内化为行为准则,积极主动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探究活动
树立法治意识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卢梭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的重大任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P101
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树立法治意识
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教育法第四十四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德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旅游法第十三条
思考:以下这些法律规定,你自觉遵守了吗?
怎样才能更好地遵守?
树立法治意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共调查了2834名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员、410名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751名专门学校学生。“不懂法律”的占65%,“不知道是犯罪,也不知道会受到处罚”的58.1%,“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占64.7%。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什么信息?
这些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3、法治时代对青少年提出了什么要求?P102
①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②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二、学会依法办事
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全民共治
共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火墙”
公安机关严惩网络诈骗违法犯罪行为,对人民来说有什么好处?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3.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P102
材料:
行人闯红灯的危害:一是违反了交通规则; 二是影响交通秩序; 三是严重威胁别人和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上图行人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
中国式过马路
不对,违反法律,漠视生命
(1)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3.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P102
(2)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大男升入中学后,为方便上学,爸爸为他购买了一辆价值近千元的自行车。一天放学后,大男发现停放在学校大门外的自行车被盗。对此,你认为大男可以如何应对?
自认倒霉,让父母再帮自己买一辆自行车。
找学校理论,要求学校赔偿─辆新车。
及时拨打“110”电话报警,寻求法律帮助。
为挽回损失,偷偷骑走一辆价值相同的自行车。
忍气吞声
维权渠道不对
及时报警
两败俱伤,自己也违法
以上案例说明学会依法办事应如何做?
探究活动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学会依法办事
2.如何做到依法办事?
广场舞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但也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由于音乐声音过大,全国各地曾出现各种抵制广场舞的行为,甚至发生了藏獒驱赶、往广场泼粪、朝天鸣枪等较极端的事件。
跳舞娱乐是公民的权利,受扰居民是否有权利干涉?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对于解决广场舞扰民问题,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向居委会等相关部门反映,和跳广场舞的人进行协商;鼓励居民购置无线耳机,使广场舞变成无声舞;限时段、限音量......
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探究活动
学会依法办事
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认真学法
自觉守法
用法维权
捍卫法律
2.如何做到依法办事?
5、怎样学会依法办事?P102-P103
①树立法律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②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③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我们与法律同行
树立法治意识
学会依法办事
课堂小结
什么是法治意识?
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法治时代对青少年提出了什么要求?
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怎样学会依法办事?
1.“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下面漫画中的“过马路”现象启示我们( )。
A.权利自由不受约束
B.群体无需承担责任
C.法律有时没用
D.要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D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2.“你知道校园欺凌吗?”“你有没有碰到过?”“你觉得应该对欺凌者给予怎样的处理?”有记者随机采访了20名初中学生。他们都知道校园欺凌这一现象,而且都表示深恶痛绝,但在处理方式上,则显得茫然,甚至有些学生觉得应该“打回去”。向校园欺凌说“不”,你会( )
①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②面对不法侵害,学会忍气吞声 
③维护权益绝不退让,严格执法 
④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与其斗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3.某市各中小学校开展的“体验式”法治教育活动已成为广大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律熏陶和法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参加此类活动有利于青少年( )
①运用法律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所有问题
②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③学会用一切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掌握自救自护的方法,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B
我是小公民,
法律保护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