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备课无忧《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新课导入明朝的“奇葩”皇帝们导入新课明朝的“奇葩”皇帝们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板书课题学习目标课标要求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族入主中原。目标1: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目标2:收集材料,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表现,探究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重难点)目标3: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说出农民起义的经过;(重难点)目标4:梳理归纳满洲兴起的历史,并探讨明朝灭亡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明朝中后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表现,李自成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的的基本史实。自主学习自学识记123政腐社荡----民遭殃闯王灭明----义军强目标导航清军入关----三桂降壹政腐社荡——民遭殃表现1.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阅读材料及教材相关史事,试着分析明朝中后期出现了哪些危机?材料一:帝(明森宗)性机巧,好亲斧锯(xiu把漆涂在器物上)漆之事,积岁不倦。每引绳削墨时,忠贤辈辄奏事。帝厌之,谬曰:“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 ——《明史·魏忠贤传》明熹宗 喜好木工(第15位皇帝)01目标导学一、政腐社荡----民遭殃新课讲解表现2.政治腐败材料二:至刘瑾(明正德年间官官),则焦芳、刘宇、张彩等为之心腹,我贼善类,征责贿赂,流毒几遍天下。——赵翼《廿二史札记·明代宦官》阅读材料及教材相关史事,试着分析明朝中后期出现了哪些危机?材料研读表现3.土地兼并严重材料三官豪势要之家……其田连阡陌,地尽膏腴,多夺民之田以为田也。至于子弟恃气凌人,受奸人之投献,山林湖泊,夺民利而不敢言。当此之时,天下财货,皆聚于势豪之家。 ——《明经世文编》阅读材料及教材相关史事,试着分析明朝中后期出现了哪些危机?材料研读材料四……自去岁[崇祯元年(1628年)]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计六奇《明季北略》灾民图表现4.连年灾荒阅读材料及教材相关史事,试着分析明朝中后期出现了哪些危机?材料研读视频:东林党与宦官的争斗1、政治腐败: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②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③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④宦官专权。阶段小结2、社会动荡朝政混乱中央控制力下降法纪松弛贪赃枉法土地兼并农民流离失所明神宗时 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时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顷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时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阶段小结“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是因果关系,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造成了社会动荡,人民生活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尖锐。拓展延伸贰闯王灭明——义军强材料 臣乡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陕西通志》材料研读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明朝末期的社会状况、原因及结果如何?状况:明朝末期,陕北大旱,官府、地主照旧催逼租税,造成大范围饥荒。原因:政治腐败,土地高度集中,赋税沉重,自然灾害。结果:社会动荡不安,最终导致以李自成为首的明末农民战争的爆发。02目标导学二、闯王灭明----义军强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1新课讲解陕西北部一带大旱农民起义结合材料,分析概括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原因。根本原因:政治腐败、土地兼并、赋税沉重直接原因:陕北连年灾荒。合作探究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时给地主牧羊,长达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1644年建立大顺政权,并进入北京,推翻明朝,后被清军所败,在湖北九宫山遇伏身亡。人物扫描看图说话:根据地图,结合书本,说一说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经过李自成起义的经过2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说出农民起义的经过。陕北起义进军河南提出“均田免赋” 口号攻克西安1644年,建立政权,国号:大顺攻克北京(1644年)明朝灭亡崇祯帝自缢(明朝统治长达276年)政治腐败,赋税严重; 陕北连年干旱阶段小结视频:明末农民起义崇祯帝最后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时年33岁。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攻进城内,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明朝灭亡3结合所学探讨“均田免赋”的进步性。背景:河南土地兼并很严重, 而且河南连年遭受天灾。说明“均田免粮”口号把矛头指向了明末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问题:均田免粮的口号在明末农民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这个口号能不能实现?为什么?第一次把对土地的要求作为一个口号明确提出来,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均田免赋”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和减免赋税,要求平等平均的迫切愿望,大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合作探究材料研读: 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1)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2)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3)李自成的政策与明政府政治的腐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明朝政府腐败,还不断征收各种赋税,民心尽失,这是根本原因。)材料研读叁清军入关——三桂降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清太祖——努尔哈赤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皇帝,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1626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后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8月11日,努尔哈赤去世,葬于沈阳清福陵。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后金的兴起03目标导学三、清军入关----三桂降1新课讲解视频: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八旗制度,把所属人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军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兵民合一、军政一体,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员称为旗人。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八旗制度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覆灭,共存在296年,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在中国历史上起过积极和进步的作用,为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后金的兴起1清的建立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643年爱新觉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子,在八大贝勒中排名第四,又被称为四贝勒。皇太极12岁丧母,20岁带兵打仗,35岁登极,在位17年,52岁去世,是清朝继努尔哈赤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2视频:李自成、多尔衮、吴三桂三方之战清兵入关明朝灭亡后,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吴三桂,明朝辽东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吴三桂(1612年-1678年)冲冠一怒为红颜3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叛明反清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少年时多次随兄出征蒙古与明朝,屡建功勋。其兄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后以摄政王身份率八旗军入关。1650年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尊为成宗义皇帝,庙号成宗。睿忠亲王多尔衮多尔衮率八旗军与原明朝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从此一蹶不振。退出历史舞台! 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九宫山元帝庙遭村民误杀致死。3清兵入关1612年-1650年明崇祯帝1644年北京的三位皇帝清顺治帝图说历史是偶然。吴三桂为了自身利益而降清,清兵才得以入关。是必然。明朝后期的腐朽不堪以及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的局限性都注定了他们的失败,满洲贵族的清政权正是蒸蒸日上,充满生机,不断发展。清统治者入主中原是必然的吗?谈谈看法。合作探究结合所学探讨明朝灭亡的原因?吴三桂降清,清军入关,联合夹击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内忧政治腐败、农民起义、自然灾害等外患满洲兴起,不断骚扰明朝灭亡合作探究答:1.根本原因:明代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②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③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④后金的崛起,消耗了明朝的国力。2.直接原因:陕西连年大旱,爆发农民起义,李自成队伍成为主力军,最终攻陷北京,推翻了明王朝。元朝和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由两个少数名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它们前期的历史发展进程有许多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比较。朝代建国统一各部改国号都城元朝清朝成吉思(铁木真)忽必烈元大都努尔哈赤清皇太极沈阳(后迁都北京)合作探究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圆圆是明末名满天下的“秦淮八艳”之一,红颜薄命,先被国舅周奎所掠,献给了崇祯皇帝,岂料没有得到崇祯的宠幸,后被吴三桂纳为妾。三月初,崇祯诏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吴三桂亲率所部进京谒见新皇帝李自成,但途中听闻他的爱妾陈圆圆也被抢走了。相传吴三桂当时勃然大怒,厉声喊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当即挥师第二次返回山海关,降而复叛,上演了一幕绝世的“冲冠一怒为红颜”。知识延伸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导致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最终在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洲进逼的双重夹击下崩溃。明末农民起义军和明清军队经过30余年的反复较量,推翻了明朝,打击了清朝,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清兵入关后,清朝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课堂总结明朝的灭亡满洲的兴起原因标志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北京建国: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改国名为清入关,明将吴三桂降清李自成山海关失利板书设计第17课 明朝的灭亡1.顾炎武(明)在《日知录》中写道:“吴中(苏州一带)之 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十九。” 这主要反映了A.官吏贪赃枉法 B.土地兼并严重C.民众不堪重负 D.农民流离失所B课堂检测2.明朝末年李自成农民起义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均田免赋”口号的提出,主要针对的社会现状是A.陕北连年灾荒B.土地兼并严重 C.明末政治腐败 D.朝廷赋税苛重B3.下列关于满洲兴起与清朝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A.满洲是由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发展而来的B.1616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逐步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C.1635年,努尔哈赤改族名为满洲D.明朝灭亡后,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C课堂检测4.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后期产生的社会危机却让它逐步走向覆亡。下列各项属于明朝覆亡原因的是①统治阶级日益腐败,不断加强对人民的剥削 ②明末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 ③东北后金(清)政权的不断进攻 ④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⑤土地兼并严重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00秒让你明白明朝16个皇帝的那些奇葩事,各个都是经典,文化历史.mp4 2-17 明末农民起义.mp4 2-17 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三方之战.mp4 中国通史-明朝东林党和宦官的争斗.mp4 教学视频:努尔哈赤.mp4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同步精品课件与视频).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