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大 家 都 守 法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1.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2.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3.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理解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性。01 树立法治意识立法执法新课展开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司法守法2022年3月23日,潇湘晨报发表了题为《抗击疫情法治先行》的文章,文章指出:抗击疫情,法治先行。连日来,抚州市广泛宣传涉疫政策法规、依法维护疫情防控秩序、依法开展涉疫基层治理,全力保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2022年4月29日,黑龙江日报《用法治力量推进疫情防控 》:用法治的力量防控疫情,不只是为了社会、为了他人,也是为了自己。疫情当前,谁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对于个人而言,遵守法律法规是约束也是保障,是限制也是捍卫。探究活动树立法治意识1.法治意识的内涵是什么?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回顾旧知:什么是法治?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法 治 中 国 宣 传 片思考:法治中国建设靠谁 探究活动树立法治意识思考:建设法治中国要靠谁 靠领导人和国家工作人员就可以了吗?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中国人民建设法治中国共同事业受益者践行者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①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②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③有利于全社会成员形成尊从宪法、拥护宪法、践行宪法的氛围;④有利于推进依宪治国和依法治国的进程。观看视频,说说活动开展的意义,并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探究活动树立法治意识思考:从习近平的这段话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法律要发生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如果一个社会大多数人对法律没有信任感,认为靠法律解决不了问题,那就不可能建成法治社会。因此,一定要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使人们发自内心地对宪法和法律信仰与崇敬,把法律规定内化为行为准则,积极主动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由于苏格拉底经常指出别人的无知,招致了一些心胸狭隘的人的嫉妒和怨恨。公元前399年,雅典城邦判处了苏格拉底死刑,罪名是“不敬神”和“蛊惑青年”。执行死刑之前,苏格拉底的朋友们劝他逃走,他们买通了狱卒,为他制定了周密的逃走计划。令人吃惊的是,苏格拉底拒绝逃走。探究活动树立法治意识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卢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的重大任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中国人民建设法治中国共同事业受益者践行者人民推进建设国家法律实现价值树立法治意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共调查了2834名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员、410名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751名专门学校学生。“不懂法律”的占65%,“不知道是犯罪,也不知道会受到处罚”的58.1%,“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占64.7%。从材料中可以得出什么信息?这些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3.树立法治意识对青少年的要求?02 学会依法办事探究活动学会依法办事高铁霸座行为,构成“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处以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并给予180天内禁止购买火车票的处罚。如果每个公民都是如此,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呢?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的尊崇和遵守。广场舞惹的祸学会依法办事 中学生晓程在放学路上被两名男生堵截。他们恶狠狠地向晓程要钱,晓程说没钱。一名男生对另一名男生说:“给我找块砖,看他说不说实话。”接着,他们又威胁晓程:“到底有没有钱?快掏出来!”随后他们开始搜晓程的口袋,掏出所有的钱,并警告说:“你要是告诉别人,小心点儿!”情境探究 2思考:上述材料中,你认为晓程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为什么?晓程可以先给他们钱,然后向家长、老师说明情况请求帮助(或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因为我们是法治国家,遇到不法侵害时,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2.如何学会依法办事?探究三 如何做到依法办事思考:你如何看待“静音广场舞”现象?这种行为值得提倡,既保障了跳舞的权利同时又不损害他人的权益。启示我们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最近在上海嘉定区安亭镇出现了一种画风清奇的静音广场舞。在安亭镇红梅小区旁的小花园里,十几名舞者整齐划一地跳着舞,但现场却听不到一点音乐声。原来,舞者们都佩戴了一对能够接受指定频段的耳机。不少居民对这种“静音模式”的广场舞表示赞赏。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权利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2、怎样做到依法办事?认真学法自觉守法用法维权捍卫法律推动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学习法律方面,我打算: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在依法维权方面,我打算:拓展空间P103课外多读关于法律的书籍,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不触犯法律。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侵犯时,告诉家长和老师,或通过法治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生活在法治社会里,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补充)①思想上:树立法治意识,加强道德修养,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依法自律。②学习上: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知识,了解宪法和法律基本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③实践上: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主动宣传宪法和法律,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积极运用法律帮助他人维权。公式法:思想+行动我们与法律同行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课堂小结法治意识的内涵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依法办事的原因依法办事的要求巩固提高1.“你知道校园欺凌吗?”“你有没有碰到过?”“你觉得应该对欺凌者给予怎样的处理?”有记者随机采访了20名初中学生。他们都知道校园欺凌这一现象,而且都表示深恶痛绝,但在处理方式上,则显得茫然,甚至有些学生觉得应该“打回去”。向校园欺凌说“不”,你会( )①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②面对不法侵害,学会忍气吞声 ③维护权益绝不退让,严格执法 ④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与其斗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本课小测2. 如图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②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③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④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D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3.(2021自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个别下调至12岁,明确在“特定情形、特别程序”前提下,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实施严重暴力犯罪,可追究刑事责任。这说明( )①规范自身行为,不犯罪是人们行为的底线②青少年要依法自律,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国家权力机关推进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④青少年要增强自控能力,认清犯罪危害,预防犯罪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4.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这句话提示我们( )A.爱护河流,保 护河流B.遵守法律,依法做事C.珍爱生命,学会坚强D.远离闹市,品味生活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pptx 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mp4 大家都守法.mp4 广场舞.avi 教科书式防诈骗.mp4 法治中国宣传片.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