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我国的社会保障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2经济与社会(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我国的社会保障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2经济与社会(表格式)

资源简介

4.2《我国的社会保障》教学设计
教师姓名 年级 高一
学科 思想政治 课题 我国的社会保障
教学目标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的要求: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政策,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本单元课程内容:集中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经济发展与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建设主要介绍社会保障的主要功能、主要形式和完善措施。 本单元教学目标:正确认识我国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及其发挥的作用;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 本单元教学重点:社会保障的功能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本单元教学难点:社会保障是政府进行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如何理解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本单元课时划分:本单元两课四框八目,建议安排七到八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的作用: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本课时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社会保障政策,增强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支持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科学精神: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公共参与:理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学会科学评价措施的实施效果,并能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法治精神:依法参与社会保障事业。 本课时重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社会保障的作用。 本课时难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的措施。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完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从基础上继续学习《经济与社会》,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毕竟经济是与我们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学生学习经济知识的兴趣浓厚,提升用经济理论分析经济现象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十分必要,所以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贴近学生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学生的阅历,设计实践操作环节,增强探究活动的可操作性,以便于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诱导法、多媒体教学、平板辅助教学
教学流程 导入:课堂模拟→总议题:如何全面理解社会保障→子议题一:社会保障的内容→子议题二:社会保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子议题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板书设计→课堂小结→作业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新课讲解: 课堂模拟:本课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模拟一期访谈节目,使学生在情景活动中快乐学习,以下是本期节目的角色分工:主持人、嘉宾、社会保障局的工作人员、观众都由学生扮演。 导入:主持人致开场词,主要是介绍本期访谈的主题,介绍嘉宾、评委。 总议题:如何全面理解社会保障 子议题一:社会保障访谈第一篇:人物介绍 本期节目邀请的嘉宾,反映了公民在不同区域和人生阶段可能涉及的社会保障形式,嘉宾自我介绍自己所享受到哪些社会保障,主持人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认识我国社会保障的形式。 嘉宾一:小韩是未达到退休年龄的从业人员,按月定期缴纳社会保险,主要内容是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提示: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嘉宾二:小丁是一名学生,家在农村,因父母病重等原因,家庭生活困难。小丁家申请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保障其基本生活。 提示: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救助的内容之一。 嘉宾三:任奶奶,八十多岁,住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安度晚年。 提示: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是社会福利的内容之一。 嘉宾四:小杨是名退役队伍军人,享受这国家和社会实行的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补偿性的特殊社会保障。 提示:这种特殊社会保障是社会优抚的内容之一。 主持人总结:我们在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社会保障“安全网”。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我们有请社会保障局的工作人员除此之外,还包括哪些其他社会保障形式。 提示:还存在大量补充性的社会保障形式,如企业年金、社区服务等,虽然补充性社会保障是基于不同的出发点和目标建立起来的,形式各异并自成体系,但是它们都从属于社会保障体系,对促进社会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场观众提问时间: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知道除了社会保险,要有商业保险,但应如何区分和选择呢? 社会保障的工作人员解答,分别从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性质、经营目标、经营方式、费用来源、保障对象和保障水平进行区别讲解,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都是社会化的风险分摊和经济保障机制,建议大家在参与社会保险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再购买商业保险。 教师总结:ppt呈现 一、社会保障的内容(构成) (1)社会保险 (2)社会救助 (3)社会福利 (4)社会优抚 (5)区分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子议题二:社会保障访谈第二篇:众谈感受 小组活动:梳理社会保障的形成历程,结合资料包,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参与到四位嘉宾的团队里,谈谈你对你所在团队的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特点、作用)。 1、活动时间:5分钟 2、组内分工:记录者、发表者、资料查阅者 3、可用平板查取所需资料 4、选取关键词,发表时语言简明扼要,介绍时间2-3分钟 下面主持人继续采访,嘉宾谈谈认识 嘉宾一:小韩谈对社会保险的感受 社会保险是通过政府、单元、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将来有保障,心里踏实多了。 嘉宾二:小丁谈对社会救助的感受 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最后一道安全网”,在社会生活中,社会救助发挥着帮助低收入人群体摆脱生存危机、维护社会的底线公平和社会稳定的作用。 嘉宾三:任奶奶谈对社会福利的感受 社会福利是政府和社会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嘉宾四:小杨谈对社会优抚的感受 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有福对象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的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 教师总结:ppt呈现 二、完善社会保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减震器:稳定功能 2、平衡器:调节功能 3、助推器:互助功能 子议题三:社会保障访谈第三篇:畅想未来 通过前两个议题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明确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功能,那么如何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的惠民生? 是大家关心的话题,下面有请社会保障局的工作人员回答。 (学生提前准备,借助ppt讲解) 教师总结: 三、如何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的惠民生?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 4、总要求 板书设计: 是什么→我国社会保障的构成 我国的社会保障 :为什么→社会保障的重要作用 怎么做→如何完善社会保障 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一个总议题和三个子议题的学习,学习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作用;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三个方面掌握。我们知道,享受社会保障是我们的权利,也需要社会成员分担责任。
作业设计 学生搜集身边的素材、查阅有关资料或者走访社保部门,了解我国完善社会保障的新举措,分析这些新举措的意义。
教学反思 如何实现有效教学,这是每位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我认为教师因素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教师要做一个学习型的研究者,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教师在课上如何搭起学生与知识的桥梁,使学生对知识充满热情,对课堂充满期待,这就是成功的一半了。 另外,为了进一步突破知识的重难点,采取课前通过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而课中的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有些重难点课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会解决部分,课后再通过小测试检查学生的知识漏洞,从中发现不足,教师再继续跟踪改进留有记录,学生的知识漏洞终将突破。 “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始终激励着我在教学路上不断探索,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突破自我,为学生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