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采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采花》,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欢快、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运用视听结合法、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歌曲,并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歌的分类和歌曲的音乐特点。3、启发学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有感情正确演唱歌曲。掌握好切分音的节奏。教学方法:听唱法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1、导言: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作为文化的民歌也是浩如烟海。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与劳动人民的智慧相碰撞,形成了各地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民族音乐,今天让我们翻开第六课的百花园,走进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省。2、先互相交流,你都见过或知道哪些花,你知道这些花是在什么时候盛开吗?说一说3、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四川民歌的代表作品《采花》。板书课题 采花 四川民歌4、请同学们快速看屏幕上的音乐小知识,什么是民歌,按体裁分可以分几种?(课件 分三种 号子 小调 山歌。)今天学习的《采花》属于哪种体裁?小调师:民歌是应人民需要而产生的,它始终和人民的生活保持密切联系。这是民歌的一个重要特征。二、学唱歌曲:视唱曲谱、竖笛吹奏、熟练演唱、表现情感。1、初闻花开: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欣赏的过程中想一想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歌词表达了什么内容?(出示歌词)(播放歌曲视频) 课件 花的图片(学生回答歌曲演唱情绪和演唱内容。)师:这首歌是四二拍,流行于四川南坪的传统小调。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首小调曾被改为《盼红军》,表现当地的人民盼望红军早日归来,解放家乡的情感。也表达了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歌曲的情绪热烈欢快。歌词用朴素的语言把每个月开什么花都做了叙述,使人们从中得到了不少生产和生活方面的知识。2、教师范唱:请同学们随着我的琴声,看着歌词,轻轻的哼唱这首歌,再次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3、细品花香:接下来让我们从曲谱入手,细品《采花》这首歌,感受小曲子里的大智慧。(1)看黑板上的歌谱,你对这曲谱旋律熟悉吗?这曲调有什么特点?(学过的竖笛练习曲)曲谱几乎每隔一小节就出现一个切分节奏,使乐曲更具动感与活力。谁来视唱一下?(个别生唱,集体唱)(2)随着我的琴声,拿出你们竖笛,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这熟悉的旋律。竖笛齐奏。学生齐奏两次。(3)这首作品共有三个乐句,看曲谱,一共出现了哪几个音?五个音12356,这属于民歌中的民族五声调式。(4)观察一下前一句的结束音和下一句的开始音有什么关系?知道是什么创作手法吗?板书 鱼咬尾都用了同一个音,是鱼咬尾的创作手法。也叫衔尾式、接龙式。鱼咬尾的创作手法能使曲调流畅、舒展。4、共赏花语:《采花》这首作品非常简单,词曲都短小精悍,但是短小的旋律中浓缩了中国民歌的创作精髓,朴素的歌词闪烁着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1)接下来让我们跟随音乐,走进歌词,一起感受完整的《采花》。(播放音乐)着重模仿一字多音的演唱。(2)我们先来学习第一段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跟琴分句学唱第一段歌词。(1)个别生演唱、集体演唱第一段。引导学生有感情演唱,要把歌曲优美的旋律表现出来。(2)歌中唱了这么多内容,你喜欢哪一段呢?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在2—6乐段中,选择你喜欢的一段,来试着唱一唱。小组合作完成。(3)各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唱完自学的一段,全体同学再齐唱这一段。再集体唱一下没有学到的部分。(4)下面我们采用男女分组对唱的形式,感受十二月体的歌词创作手法。随琴唱一唱。1、3、5段女生,2、4、6段男生。互相交换再唱一次3、 小组合作,课后拓展:同学们,你们能根据采花的曲调创编一段歌词,并唱一唱吗?分成两组,每人发一张纸,将创编的歌词写下了,以免在汇报的时候,有个别生记不住歌词。1、根据《采花》曲调创编歌词并演唱。教师指导2、分组展示创编的歌词,唱一唱。(1)每个小组分别汇报。(真不错,你们真是个优秀的小词作家。)(2)每组选出两名代表到台前来,把创编的两端歌词,连起来唱一唱,其他同学做拍手、拍腿、拍肩的动作,合着台前同学的歌声拍一拍。4、 用打击乐曲为歌曲伴奏1、下面请同学们拿起我们手中的打击乐曲,为歌曲《采花》进行伴奏吧!2、相邻两排同学互相交换打击乐器,再随音乐敲击一次。节奏要稳,注意倾听。(铃鼓、双响筒、响板、串铃、摇铃、沙锤、铃板擦)5、 歌曲延伸:1、今天我们学唱了四川民歌,你们对四川还有多少了解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川,了解四川更多的文化知识。播放 美丽的四川 视频2、学生说一说。你通过看视频,都了解了哪些知识。(通过学习歌曲和观看视频,我们又了解了许多新的知识。)六、课堂小结,情感升华:师:民歌是我们民族的魂,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它延续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内涵,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不仅需要我们传承,更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光大。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