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09:实验的设计与评价,除杂,检验1、常用的除杂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转变为提纯的物质。(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2、物质鉴别的方法。(1)物理方法:依据特殊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热效应等)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2)化学方法:分别取出少量待检验物质(一般为溶液),加入少量试剂充分反应,观察反应现象,根据现象分析、判断得出结论。(3)无剂鉴别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①特征现象法: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等)不同,通过感观找到突破口,然后利用已鉴别出来的物质作为试剂将剩余物质连环鉴别出。②两两混合法:当无法通过物理性质入手时,采用两两混合的方法,若能各自产生不同现象,即可加以区别。③借助产物法:若用以上两种方法还不能将组内的一种或两种物质鉴别开来,可借用相关反应产物和酸反应加以鉴别(组内物质一般含有酸)。3、常见在溶液中不能共存的离子(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SO42-与Ba2+、Ag+;OH-与Cu2+、Fe3+、Mg2+、Al3+;Ag+与Cl-、CO32-、SO32-、S2-;Mg2+、Ba2+、Ca2+与CO32-、SO32-、PO43-等不能大量共存。(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3)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H+与CO32-、S2-、SO32-等生成弱酸;OH-与NH4+、Cu2+、Fe3+等生成弱碱;H+与OH-生成水等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另外:还应该注意题中的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1)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肯定没有有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离子。常见的有色离子是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棕色)、MnO4-(紫色)。 21cnjy.com(2)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能反应的离子。(3)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能反应的离子。除杂时应做到:不增(不增加新杂质)、不减(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减少)易分离(被提纯物质和杂质易分离)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注意:不能带进新的杂质,不能将被提纯的物质反应掉,方法要简单易行。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离子共存:中考试题中经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现“物质共存”、“离子共存”的题型,常考物质在溶液中的共存,从实质上来讲也就是构成物质的离子间的共存。离子共存的原因很多:如相互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间能共存;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间能共存;(高中还涉及:不能形成络合离子的离子间能共存;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等【易错练习】1.(2021·黑龙江黑河·)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CO中的CO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B 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C 鉴别CaCO3、NaOH、NH4NO3固体 分别取样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观察现象D 除去KC1溶液中的少量的K2CO3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2.(2021·河南中考真题)下列根据某些性质区分一些常见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羊毛和涤纶:灼烧闻气味 B.硫酸铵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C.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 D.氧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3.(2021·广西中考真题)下列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除杂质的方法A N2 CO 通入足量的水中B Al粉 Ag粉 加入适量稀H2SO4,充分反应后过滤C CaCO3 KC1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 FeCl2 FeCl3 加入适量K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4.(2021·广东中考真题)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A 去除铁粉中的碳粉 在足量的氧气中灼烧B 鉴别CO与H2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C 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蒸发D 鉴别BaCl2溶液与Ba(NO3)2溶液 分别滴加稀硫酸5.(2021·海南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白酒和白醋 看颜色B 除去铁粉中少量的铜粉 加入稀盐酸C 鉴别KNO3和NaOH固体 加水溶解,测温度D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足量水、搅拌、过滤1.检验、鉴别、除杂与分离是研究及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检验铵态氮肥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B 鉴别CuO和C 观察颜色C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通过灼热铜网D 分离MnO2和KCl 用水溶解、过滤、蒸发、烘干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A 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B 除去CuO中少量的碳粉 加水溶解,过滤C 鉴别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触摸试管底部D 鉴别KOH溶液和CaCl2溶液 分别取少试样于试管中,同试管中滴加的酚酞溶液3.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选项 物质(杂质) 选用试剂和操作A 氯化钾固体(二氧化锰)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 氧化铜固体(炭粉)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C 氯化钠溶液(氯化钙) 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D 硝酸钠溶液(硫酸铜) 加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4.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K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KNO3 加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B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C 鉴别CuCl2、NaCl、NaOH和H2SO4溶液 不需要外加试剂就可以鉴别D 检验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Ca(OH)2 滴入氯化铁溶液,观察现象5.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气体 将气体依次通入NaOH溶液和浓硫酸B 提纯含有少量NaC1的KNO3固体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C 鉴别碳酸钾溶液、氯化钾溶液、稀盐酸、硝酸钡溶液 不加其他试剂,利用相互反应即可鉴别D 分离CaCl2和CaCO3固体混合物 加水溶解,过滤6.水在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1)净水时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除去臭味。(2)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操作是______。(3)生活中可用______区分软水和硬水。7.在老师指导下,某学习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检验某气体a的成分,a中含水蒸气、氯化氢、甲烷、氢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夹持仪器未画出,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http: / / www.21cnjy.com / )已知:I.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由白色变蓝色。II.①;②(1)检验a中是否含水蒸气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2)用装置B检验a中是否含氯化氢,X试剂可选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①AgNO3溶液 ②NaOH溶液 ③石蕊溶液 ④酚酞溶液(3)装置C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4)必须先通气体a,验纯后,才能点燃酒精灯,否则可能__________。(5)若反应后装置E、F分别增重4.2g、4.4g,则a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装置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21教育网(6)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___。专题09:实验的设计与评价,除杂,检验1、常用的除杂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转变为提纯的物质。(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2、物质鉴别的方法。(1)物理方法:依据特殊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热效应等)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21·cn·jy·com(2)化学方法:分别取出少量待检验物质(一般为溶液),加入少量试剂充分反应,观察反应现象,根据现象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2·1·c·n·j·y(3)无剂鉴别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①特征现象法: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等)不同,通过感观找到突破口,然后利用已鉴别出来的物质作为试剂将剩余物质连环鉴别出。【来源:21·世纪·教育·网】②两两混合法:当无法通过物理性质入手时,采用两两混合的方法,若能各自产生不同现象,即可加以区别。③借助产物法:若用以上两种方法还不能将组内的一种或两种物质鉴别开来,可借用相关反应产物和酸反应加以鉴别(组内物质一般含有酸)。www-2-1-cnjy-com3、常见在溶液中不能共存的离子(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SO42-与Ba2+、Ag+;OH-与Cu2+、Fe3+、Mg2+、Al3+;Ag+与Cl-、CO32-、SO32-、S2-;Mg2+、Ba2+、Ca2+与CO32-、SO32-、PO43-等不能大量共存。(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3)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H+与CO32-、S2-、SO32-等生成弱酸;OH-与NH4+、Cu2+、Fe3+等生成弱碱;H+与OH-生成水等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另外:还应该注意题中的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1)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肯定没有有色离子。常见的有色离子是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棕色)、MnO4-(紫色)。 21*cnjy*com(2)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能反应的离子。(3)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能反应的离子。除杂时应做到:不增(不增加新杂质)、不减(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减少)易分离(被提纯物质和杂质易分离)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注意:不能带进新的杂质,不能将被提纯的物质反应掉,方法要简单易行。【来源:21cnj*y.co*m】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版权所有:21教育】离子共存: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物质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存”、“离子共存”的题型,常考物质在溶液中的共存,从实质上来讲也就是构成物质的离子间的共存。离子共存的原因很多:如相互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间能共存;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间能共存;(高中还涉及:不能形成络合离子的离子间能共存;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等【易错练习】1.(2021·黑龙江黑河·)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CO中的CO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B 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C 鉴别CaCO3、NaOH、NH4NO3固体 分别取样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观察现象D 除去KC1溶液中的少量的K2CO3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答案】C【解析】A、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加热时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想保留的物质一氧化碳反应了,错误;21*cnjy*comB、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想保留的物质铁和稀硫酸反应了,错误;C、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能鉴别,正确;D、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引入新杂质氯化钡,错误。故选C。2.(2021·河南中考真题)下列根据某些性质区分一些常见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羊毛和涤纶:灼烧闻气味 B.硫酸铵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C.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 D.氧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答案】B【解析】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灼烧无此气味,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www.21-cn-jy.comB、硫酸铵和氯化铵均属于铵态氮肥,均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均能产生刺激性气味,现象相同,无法区分,符合题意;C、黄铜是铜的合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故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划,铜片上留下痕迹,不符合题意;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1·广西中考真题)下列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除杂质的方法A N2 CO 通入足量的水中B Al粉 Ag粉 加入适量稀H2SO4,充分反应后过滤C CaCO3 KC1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 FeCl2 FeCl3 加入适量K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答案】C【解析】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通入足量的水中,无法除去杂质,不符合题意;B、加入适量稀硫酸,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银和稀硫酸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可除去银,但是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2-1-c-n-j-yC、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得碳酸钙,符合题意;D、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氯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亚铁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氯化钾,氯化铁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钾,充分反应后,过滤,可除去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4.(2021·广东中考真题)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A 去除铁粉中的碳粉 在足量的氧气中灼烧B 鉴别CO与H2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C 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蒸发D 鉴别BaCl2溶液与Ba(NO3)2溶液 分别滴加稀硫酸【答案】C【解析】A、铁粉在加热时容易被氧化,铁粉减少,A错误。B、一氧化碳和氢气点燃火焰颜色接近,不易区分,B错误。C、氯化钠可溶,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溶解、过滤、蒸发,C正确。D、氯化钡和硝酸钡都可以和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现象相同,无法区分,D错误。故选:C。5.(2021·海南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白酒和白醋 看颜色B 除去铁粉中少量的铜粉 加入稀盐酸C 鉴别KNO3和NaOH固体 加水溶解,测温度D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足量水、搅拌、过滤【答案】C【解析】A、白酒和白醋都是无色的,观察颜色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B、加入稀盐酸,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和稀盐酸不反应,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C、加水溶解,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钾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现象不同,可以区分,符合题意;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D、加入足量的水,碳酸钙难溶于水,但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过滤,除去了碳酸钙,但是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1.检验、鉴别、除杂与分离是研究及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检验铵态氮肥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B 鉴别CuO和C 观察颜色C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通过灼热铜网D 分离MnO2和KCl 用水溶解、过滤、蒸发、烘干【答案】B【解析】A、铵态氮肥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可用熟石灰研磨、闻气味进行鉴别,不符合题意;B、氧化铜和碳都是黑色的,观察颜色无法区分,符合题意;C、通过灼热的铜网,铜能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铜与氮气不反应,可除去杂质,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蒸发,可得氯化钾,烘干滤渣可得二氧化锰,不符合题意。故选B。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A 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B 除去CuO中少量的碳粉 加水溶解,过滤C 鉴别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触摸试管底部D 鉴别KOH溶液和CaCl2溶液 分别取少试样于试管中,同试管中滴加的酚酞溶液【答案】B【解析】A、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 ( http: / / www.21cnjy.com )Cl2,可加入过量铁粉,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过量的铁粉和铜,得到氯化亚铁溶液,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设计方案合理;B、炭粉和氧化铜均难溶于水,该方法不能除去杂质,此选项设计方案不合理;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可以鉴别,此选项设计方案合理;D、KOH溶液显碱性,CaCl2溶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显中性,无色酚酞溶液与碱变红,遇酸不变色,向试管中滴加的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是KOH溶液,溶液不变色则是CaCl2溶液,此选项设计方案合理。故选B。3.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选项 物质(杂质) 选用试剂和操作A 氯化钾固体(二氧化锰)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 氧化铜固体(炭粉)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C 氯化钠溶液(氯化钙) 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D 硝酸钠溶液(硫酸铜) 加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答案】D【解析】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错误。B、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炭粉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错误。C、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不反应,能除去杂质,但是碳酸钠过量,引入新的杂质碳酸钠,故错误。D、硝酸钠和氢氧化钡不反应,硫酸铜能与适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正确。故选:D。4.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K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KNO3 加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B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C 鉴别CuCl2、NaCl、NaOH和H2SO4溶液 不需要外加试剂就可以鉴别D 检验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Ca(OH)2 滴入氯化铁溶液,观察现象【答案】BC【解析】A、硝酸银与氯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反而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的原则,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正确;【出处:21教育名师】B、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能除去杂质且不带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的原则,选项实验方案设计正确;C、观察颜色,蓝色的是氯化铜溶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氯化铜溶液与其他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加入蓝色沉淀中,沉淀溶解的是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不外加试剂可以鉴别,选项实验方案设计正确;D、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正确。故选BC。5.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气体 将气体依次通入NaOH溶液和浓硫酸B 提纯含有少量NaC1的KNO3固体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C 鉴别碳酸钾溶液、氯化钾溶液、稀盐酸、硝酸钡溶液 不加其他试剂,利用相互反应即可鉴别D 分离CaCl2和CaCO3固体混合物 加水溶解,过滤【答案】AC【解析】A、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吸收一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一氧化碳,将气体依次通入NaOH溶液和浓硫酸能得到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正确;B、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提纯含有少量NaC1的KNO3固体,加水溶解,降温结晶,错误;C、碳酸钾和氯化钾不反应、和盐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硝酸钡生成碳酸钡沉淀,只有气体生成的是盐酸、只有沉淀生成的是硝酸钡、都有的是碳酸钾、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钾,不加其他试剂,利用相互反应即可鉴别,正确;D、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钙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分离出碳酸钙固体,滤液需要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钙固体,错误。故选AC。6.水在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1)净水时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除去臭味。(2)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操作是______。(3)生活中可用______区分软水和硬水。【答案】吸附 过滤 肥皂水【解析】(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2)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采用过滤的方法;(3)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化合物的水,可以加入肥皂水,出现浮渣较多的是硬水,出现较少浮渣的是软水。7.在老师指导下,某学习小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检验某气体a的成分,a中含水蒸气、氯化氢、甲烷、氢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夹持仪器未画出,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http: / / www.21cnjy.com / )已知:I.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由白色变蓝色。II.①;②(1)检验a中是否含水蒸气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2)用装置B检验a中是否含氯化氢,X试剂可选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①AgNO3溶液 ②NaOH溶液 ③石蕊溶液 ④酚酞溶液(3)装置C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4)必须先通气体a,验纯后,才能点燃酒精灯,否则可能__________。(5)若反应后装置E、F分别增重4.2g、4.4g,则a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装置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6)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___。【答案】A ①③ ( http: / / www.21cnjy.com ) 浓硫酸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 发生爆炸 CH4、H2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固体 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F装置中【解析】(1)检验a中是否含水蒸气的装置是A,是因为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由白色变蓝色,故填:A;(2)①AgNO3能与氯化氢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可用来检验氯化氢气体,故选项正确;②NaOH能与氯化氢反应,但无明显现象,不能用来检验氯化氢气体,故选项不正确;③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呈酸性,石蕊溶液遇酸变红,可用来检验氯化氢气体,故选项正确;④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不能用来检验氯化氢气体,故选项不正确;故选①③;(3)装置C中的试剂是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故填:浓硫酸;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4)甲烷和氢气都是可燃性气体,若气体不纯,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必须先通气体a,验纯后,才能点燃酒精灯,故填:发生爆炸;(5)E增重4.2g,则说明生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的质量为4.2g、F增重4.4g,则说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假设混合气体中只含有甲烷,设甲烷与氧化铜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的同时,生成水的质量为x,则有由于F装置中测得生成水的质量为4.2g>3.6g,所以a中一定含有CH4、H2;氢气、甲烷都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所以可以观察到装置D中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固体,故填:CH4、H2;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固体;21·世纪*教育网(6)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装置G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F装置中,故填: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F装置中。一、中考前瞻中考指导纲要要求:学生会设计一些简单实验;会除去一些物质中混有的杂质;同时会检验、鉴别一些常见的物质;会判断一些常见离子的共存问题。2022年中考可能会结合具体的情景考察以上内容,本专题的灵活性较强,难度较大,着重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二、回归课本三、易错提醒四、压轴专练一、中考前瞻中考指导纲要要求:学生会设计一些简单实验;会除去一些物质中混有的杂质;同时会检验、鉴别一些常见的物质;会判断一些常见离子的共存问题。2022年中考可能会结合具体的情景考察以上内容,本专题的灵活性较强,难度较大,着重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二、回归课本三、易错提醒四、压轴专练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