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13:科学探究类初中化学综合性实验探究题形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繁多,它常把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综合在一起一体进行考查。它具有知道面广,命题新颖,思考容量大,综合性强等特点。它不但能用来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还用来考查考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数据处理的能力。不仅要求考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实验题的解答要求高,难度较大。只有对实验题的功能,考查范围,考查特点弄清弄懂,才能理顺解答实验题的思路。21·世纪*教育网解答时只要从实验原理入手,结合具体实验题目的特点,根据题给信息,认真审题,抓住题眼,就能很快地理顺解答的思路和方法。【易错练习】1.果蔬洗盐既能去除水果和蔬菜表面的农药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能杀菌、去小虫,近几年比较流行。某品牌果蔬洗盐常温下为白色固体,小敏取用时不小心将其洒落在天然气的火焰上,发现火焰呈黄色,这引起了小敏探究其成分的兴趣。(查阅资料)①钠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呈黄色。②农药大多数呈酸性。(提出猜想)猜想一:碳酸钠 二:碳酸氢钠 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小敏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______。(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①取一定量果蔬洗盐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有气体生成,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 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品牌果蔬洗盐中含有______②将①加热后残留固体全部溶于水,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③分别测量①和②产生沉淀质量 ①中产生沉淀2.5g,②中产生沉淀质量大于2.5g 该品牌果蔬洗盐中含有碳酸钠(继续探究)小敏想到妈妈以前常用食盐水洗水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猜想该品牌果蔬洗盐中还可能含有氯化钠。她向其水溶液中加入______至溶液呈酸性,再加入______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氯化钠。(拓展延伸)该品牌果蔬洗盐不可直接食用,使用后,要用清水冲洗。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丙装置作用______。(2)如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探究反应后甲中黑色固体成分。已知:Fe3O4不与CuSO4反应。猜想一:黑色固体成分为Fe;猜想二:黑色固体成分为Fe3O4;猜想三:______。步骤一:加热/s 通入CO/s 样品90 30 A90 90 B180 90 C步骤二:向样品A、B、C中分别加入足量CuSO4溶液。样品 现象 结论A 无明显现象 ______正确B 有红色固体析出,有少量黑色固体剩余 ______正确C ______,无黑色固体剩余 ______正确若通入CO时间为90s,要得到纯铁粉,则加热时间______s。1.某农场有一袋标签已破损的铵态氮肥,破损标签内容如图所示,同学们对这袋氮肥的成分进行探究并验证其还有肥效,设计了如下实验活动。www.21-cn-jy.com( http: / / www.21cnjy.com / )活动一:探究氮肥的成分。(猜想与假设)猜想1:NH4NO3猜想2:(NH4)2SO4猜想3:NH4HCO3猜想4:NH4Cl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2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实验探究)(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无气泡产生,则该氮肥的成分一定不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2)为了确定该氮肥究竟是剩余两种中的哪一种,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活动二:验证氮肥还有肥效。( http: / / www.21cnjy.com / )(实验操作)如图向盛有氮肥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NaOH浓溶液。(实验现象)___________。(实验结论)该氮肥还有肥效(施用指导)施用铵态氮肥时要注意___________。2.碱石灰是氧化钙和固体氢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钠的混合物,常用作干燥剂。它极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因此在实验室里碱石灰应___________保存。实验室现有一瓶敞口放置的碱石灰,甲同学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猜想)猜想Ⅰ:未变质,样品中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猜想Ⅱ:部分变质,样品中有氢氧化钙、碳酸钙和碳酸钠。猜想Ⅲ:完全变质,样品中只含有碳酸钙和碳酸钠。(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实验)设计如下流程进行实验:步骤1:取少量碱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溶液M;步骤2:向滤渣中滴加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得到溶液N;步骤3: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先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再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综合以上实验现象,证明猜想Ⅲ正确。(拓展)乙同学取一定量的溶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N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入溶液M,测得烧杯内溶液的pH与所加溶液M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_(填“A”“B”“C”或“D”)点对应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少。( http: / / www.21cnjy.com /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验证硫酸的性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实验一)浓硫酸稀释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一实验中,观察到用石蜡固定在铜片下的乒乓球脱落,此现象说明浓硫酸溶于水_______。(实验二)溶液浓度对硫酸化学性质的影响。图二实验中,观察到很快变黑的是滤纸_______(填“A”或“B”),由此可知,硫酸溶液的浓度不同,腐蚀性不同。(实验三)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小组同学按图三进行实验。(1)试管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试管2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3)向试管3中滴加了足量的稀硫酸仍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二者已经发生反应,可选用_______(填字母序号)继续进行实验,以达到实验目的。A 酚酞溶液 B 氯化钡溶液 C 硫酸铜溶液(4)小组同学将4、5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支试管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白色沉淀。同学们对白色沉淀的成分产生了兴趣,继续进行实验。(提出问题)白色沉淀的成分是发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_______ 猜想二:BaSO4、BaCO3(实验与结论)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少量白色沉淀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_______。 猜想二成立。实验结束后,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对废液缸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固体物质进行了回收。在检验废液时发现硫酸过量,为防止其污染环境,从实验成本的角度考虑,向该废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填一种具体物质),处理后再排放。4.某兴趣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探究。(1)小明进行了实验并得出结论如下表,请补充完整。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① 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 /② 向其中一瓶气体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消石灰水变_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_____③ 向另一瓶气体中插入燃着的木条 燃着的木条熄火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导致木条熄灭(2)小红认为实验③的结论不正确,并查阅到相关资料。(资料卡片)Ⅰ.经测定,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其他气体吸入的空气(%) 78 21 0.03 0.07 0.9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Ⅱ.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在烧杯顶部测量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杯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如图。【来源:21·世纪·教育·网】(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Ⅱ.将燃着的木条插入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能正常燃烧。请结合以上资料,简述小红认为实验③结论不正确的理由。_______5.钢丝棉是一种由低碳钢制成的细丝,直径约0.125﹣0.189毫米。小科利用钢丝棉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实验如下:步骤一:取3个50mL活塞润滑性良好的注射器,检查气密性后备用。步骤二:称取3团等质量的钢丝棉(每团体积约为6cm3),A保持干燥,B用少量蒸馏水润湿,C用少量食盐水润湿,分别放入甲、乙、丙注射器中。步骤三:移动活塞,使它们均处于46mL刻度处,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如图所示)。( http: / / www.21cnjy.com / )步骤四: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5分钟 20分钟 1小时 5小时甲 无现象 无现象 无现象 无现象乙 出现少许锈斑,活塞未明显移动 出现明显锈斑,活塞移动少许 锈斑增多,活塞移动明显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丙 出现明显锈斑,活塞移动少许 锈斑增多,活塞移动明显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1)检查注射器气密性:先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用手向外拉动活塞,放手后观察到______,则气密性良好。(2)比较乙、丙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______。(3)钢铁生锈还需要氧气,请你利用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6.分析以下实验装置,并结合所提供的材料,完成实验探究。(实验装置)( http: / / www.21cnjy.com / )(查阅材料)Ⅰ、乙炔(C2H2)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里常用电石(CaC2)与水反应来制取。Ⅱ、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实验探究)(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实验室用电石制取乙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2)实验室制取乙炔后,将剩余物质过滤。探究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______溶液 溶液变红色 滤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②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 ______实验操作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3)选取如图实验装置,设计实验验证乙炔完全燃烧的产物。所选装置连接的最佳顺序为:乙炔完全燃烧产物接______(填序号)。【来源:21cnj*y.co*m】( http: / / www.21cnjy.com / )专题13:科学探究类初中化学综合性实验探究题形式繁多,它常把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的基本操作,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综合在一起一体进行考查。它具有知道面广,命题新颖,思考容量大,综合性强等特点。它不但能用来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还用来考查考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数据处理的能力。不仅要求考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实验题的解答要求高,难度较大。只有对实验题的功能,考查范围,考查特点弄清弄懂,才能理顺解答实验题的思路。解答时只要从实验原理入手,结合具体实验题目的特点,根据题给信息,认真审题,抓住题眼,就能很快地理顺解答的思路和方法。【易错练习】1.果蔬洗盐既能去除水果和蔬菜表面的农药,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能杀菌、去小虫,近几年比较流行。某品牌果蔬洗盐常温下为白色固体,小敏取用时不小心将其洒落在天然气的火焰上,发现火焰呈黄色,这引起了小敏探究其成分的兴趣。(查阅资料)①钠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呈黄色。②农药大多数呈酸性。(提出猜想)猜想一:碳酸钠 二:碳酸氢钠 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小敏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______。(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①取一定量果蔬洗盐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有气体生成,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 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品牌果蔬洗盐中含有______②将①加热后残留固体全部溶于水,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③分别测量①和②产生沉淀质量 ①中产生沉淀2.5g,②中产生沉淀质量大于2.5g 该品牌果蔬洗盐中含有碳酸钠(继续探究)小敏想到妈妈以前常用食盐水洗水果,猜想该品牌 ( http: / / www.21cnjy.com )果蔬洗盐中还可能含有氯化钠。她向其水溶液中加入______至溶液呈酸性,再加入______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氯化钠。(拓展延伸)该品牌果蔬洗盐不可直接食用,使用后,要用清水冲洗。【答案】(提出猜想)该果蔬洗盐灼烧时,火焰呈 ( http: / / www.21cnjy.com )黄色,而钠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呈黄色,且碳酸钠、碳酸氢钠均显碱性,能与酸性的农药反应,可除去农药21·cn·jy·com(进行实验) 碳酸氢钠(继续探究)稀硝酸 硝酸银【解析】提出猜想:该果蔬洗盐灼烧时,火焰呈黄色,而钠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呈黄色,且碳酸钠、碳酸氢钠均显碱性,能与酸性的农药反应,可除去农药;【出处:21教育名师】进行实验:①取一定量果蔬洗盐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有气体生成,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该品牌果蔬洗盐中含有碳酸氢钠;继续探究:氯化钠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 ( http: / / www.21cnjy.com )淀,故可向其水溶液中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氯化钠。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丙装置作用______。(2)如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探究反应后甲中黑色固体成分。已知:Fe3O4不与CuSO4反应。猜想一:黑色固体成分为Fe;猜想二:黑色固体成分为Fe3O4;猜想三:______。步骤一:加热/s 通入CO/s 样品90 30 A90 90 B180 90 C步骤二:向样品A、B、C中分别加入足量CuSO4溶液。样品 现象 结论A 无明显现象 ______正确B 有红色固体析出,有少量黑色固体剩余 ______正确C ______,无黑色固体剩余 ______正确若通入CO时间为90s,要得到纯铁粉,则加热时间______s。【答案】(1)尾气处理,防止CO污染空气(2)(3)黑色固体成分为Fe、Fe3O4混合物 猜想二 猜想三 有红色固体析出 猜想一 180 21*cnjy*com【解析】(1)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且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丙装置作用尾气处理,防止CO污染空气;(2)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即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探究反应后甲中黑色固体成分:猜想一:黑色固体成分为Fe;猜想二:黑色固体成分为Fe3O4;猜想三:Fe、Fe3O4混合物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Fe3O4不与CuSO4反应,样品A、B、C中分别加入足量CuSO4溶液;A、无明显现象,说明产物只有四氧化三铁,则猜想二正确;B、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有铜生成,即铁和硫 ( http: / / www.21cnjy.com )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说明反应后黑色固体中有铁;有少量黑色固体剩余,黑色固体与足量硫酸铜溶液没有完全反应,说明黑色固体中有四氧化三铁,则猜想三正确;C、猜想二、三得证,只有猜想一,即黑色固体是铁,铁和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有红色固体析出,无黑色固体剩余,则猜想一正确;由步骤一、步骤二可知:若通入CO时间为90s,要得到纯铁粉,则加热时间为180s。1.某农场有一袋标签已破损的铵态氮肥,破损标签内容如图所示,同学们对这袋氮肥的成分进行探究并验证其还有肥效,设计了如下实验活动。( http: / / www.21cnjy.com / )活动一:探究氮肥的成分。(猜想与假设)猜想1:NH4NO3猜想2:(NH4)2SO4猜想3:NH4HCO3猜想4:NH4Cl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2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实验探究)(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无气泡产生,则该氮肥的成分一定不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2)为了确定该氮肥究竟是剩余两种中的哪一种,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活动二:验证氮肥还有肥效。( http: / / www.21cnjy.com / )(实验操作)如图向盛有氮肥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NaOH浓溶液。(实验现象)___________。(实验结论)该氮肥还有肥效(施用指导)施用铵态氮肥时要注意___________。【答案】(猜想与假设)从标签中的化学式可知,铵根离子数为1,所以不是硫酸铵(实验探究)(1)NH4HCO3(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该氮肥是NH4Cl: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该氮肥是NH4NO3(实验现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球变大(施用指导)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解析】活动一:猜想与假设:从标签中的化学式可知,铵根离子数为1,所以不是硫酸铵;实验探究:(1)碳酸氢铵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二氧化碳和水,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无气泡产生,则该氮肥的成分一定不是NH4HCO3;(2)氯化铵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氯化银沉淀,硝酸铵与硝酸银不反应,故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该氮肥是NH4Cl: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该氮肥是NH4NO3;活动二:实验现象:氢氧化钠能与铵态氮肥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成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且有气体生成,装置内压强增大,气球胀大,故填: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球变大;施用指导: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故施用铵态氮肥时要注意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2.碱石灰是氧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混合物,常用作干燥剂。它极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因此在实验室里碱石灰应___________保存。实验室现有一瓶敞口放置的碱石灰,甲同学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猜想)猜想Ⅰ:未变质,样品中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猜想Ⅱ:部分变质,样品中有氢氧化钙、碳酸钙和碳酸钠。猜想Ⅲ:完全变质,样品中只含有碳酸钙和碳酸钠。(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实验)设计如下流程进行实验:步骤1:取少量碱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溶液M;步骤2:向滤渣中滴加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得到溶液N;步骤3: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先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再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综合以上实验现象,证明猜想Ⅲ正确。(拓展)乙同学取一定量的溶液N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入溶液M,测得烧杯内溶液的pH与所加溶液M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_(填“A”“B”“C”或“D”)点对应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少。( http: / / www.21cnjy.com / )【答案】密封(实验)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拓展) C【解析】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氧化钙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在实验室里碱石灰应密封保存;实验:猜想Ⅲ正确,说明完全变质,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品中只含碳酸钙和碳酸钠,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先滴加酚酞溶液,碳酸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再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过量氯化钙能将碳酸钠除尽,故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拓展: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稀盐酸过量,故溶液N中含氯化钙、氯化钠、氯化氢,取一定量的溶液N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入溶液M,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这时pH逐渐增大,待稀盐酸完全反应后,pH=7,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这时pH始终等于7,后碳酸钠过量,pH>7,故BC段发生反应为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以上分析可知,A点所含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钙、氯化氢,B点时,氯化氢已经完全反应,B点所含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钙,C点时,氯化钙和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C点只含氯化钠,D点时,碳酸钠过量,溶质含氯化钠、碳酸钠,故图中C点对应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少。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验证硫酸的性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实验一)浓硫酸稀释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一实验中,观察到用石蜡固定在铜片下的乒乓球脱落,此现象说明浓硫酸溶于水_______。(实验二)溶液浓度对硫酸化学性质的影响。图二实验中,观察到很快变黑的是滤纸_______(填“A”或“B”),由此可知,硫酸溶液的浓度不同,腐蚀性不同。(实验三)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小组同学按图三进行实验。(1)试管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试管2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3)向试管3中滴加了足量的稀硫酸仍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二者已经发生反应,可选用_______(填字母序号)继续进行实验,以达到实验目的。A 酚酞溶液 B 氯化钡溶液 C 硫酸铜溶液(4)小组同学将4、5两支试管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白色沉淀。同学们对白色沉淀的成分产生了兴趣,继续进行实验。(提出问题)白色沉淀的成分是发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_______ 猜想二:BaSO4、BaCO3(实验与结论)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少量白色沉淀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_______。 猜想二成立。实验结束后,在老师指导下同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对废液缸中的固体物质进行了回收。在检验废液时发现硫酸过量,为防止其污染环境,从实验成本的角度考虑,向该废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填一种具体物质),处理后再排放。21教育网【答案】(实验一)放热(实验二)B(实验三)(1)Zn+H2SO4=ZnSO4+H2↑(2)红棕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为黄色(3)A(4)(作出猜想)BaSO4(实验与结论)有气泡产生,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熟石灰【解析】[实验一]图一实验中,观察到用石蜡固定在铜片下的乒乓球脱落,石蜡受热熔化,此现象说明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实验二]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滤纸碳化,而稀硫酸不能,图二实验中,观察到很快变黑的是滤纸B,由此可知,硫酸溶液的浓度不同,腐蚀性不同;www-2-1-cnjy-com[实验三](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2)试管2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与稀硫酸酸反应,红棕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为黄色;(3)A、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再滴加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二者反生反应;B、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氯化钡溶液,氯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钡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再滴加稀硫酸溶液,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与硫酸钠,再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铜溶解,不能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答案:A;[做出猜想]碳酸钾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钾和碳酸钡沉淀,硫酸钾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钾和硫酸钡沉淀,所以猜想一:BaSO4;[实验与结论]猜想一、二都有硫酸钡,只需证明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碳酸钡即可,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白色沉淀部分溶解,证明猜想而成立;在检验废液时发现硫酸过量,为防止其污染环境,从实验成本的角度考虑,向该废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硫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不会污染环境,处理后再排放。4.某兴趣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探究。(1)小明进行了实验并得出结论如下表,请补充完整。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① 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 /② 向其中一瓶气体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消石灰水变_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_____③ 向另一瓶气体中插入燃着的木条 燃着的木条熄火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导致木条熄灭(2)小红认为实验③的结论不正确,并查阅到相关资料。(资料卡片)Ⅰ.经测定,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其他气体吸入的空气(%) 78 21 0.03 0.07 0.9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Ⅱ.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在烧杯顶部测量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杯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如图。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Ⅱ.将燃着的木条插入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能正常燃烧。请结合以上资料,简述小红认为实验③结论不正确的理由。_______【答案】(1)浑浊(2)由资料Ⅲ可知,二氧化碳含量8 ( http: / / www.21cnjy.com )0%时木条仍能燃烧,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仅为4%,因此,不是呼岀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导致木条熄灭。(或由资料Ⅱ可知,当氧气含量低于15.65%(约16%)时蜡烛熄灭,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为16%,因此木条熄灭的原因是氧气含量不足)【解析】(1)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向其中一瓶气体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1cnjy.com(2)由资料Ⅲ可知,二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碳含量80%时木条仍能燃烧,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仅为4%,因此,不是呼岀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导致木条熄灭。(或由资料Ⅱ可知,当氧气含量低于15.65%(约16%)时蜡烛熄灭,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为16%,因此木条熄灭的原因是氧气含量不足)5.钢丝棉是一种由低碳钢制成的细丝,直径约0.125﹣0.189毫米。小科利用钢丝棉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实验如下:2·1·c·n·j·y步骤一:取3个50mL活塞润滑性良好的注射器,检查气密性后备用。步骤二:称取3团等质量的钢丝棉(每团体积约为6cm3),A保持干燥,B用少量蒸馏水润湿,C用少量食盐水润湿,分别放入甲、乙、丙注射器中。2-1-c-n-j-y步骤三:移动活塞,使它们均处于46mL刻度处,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如图所示)。( http: / / www.21cnjy.com / )步骤四: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5分钟 20分钟 1小时 5小时甲 无现象 无现象 无现象 无现象乙 出现少许锈斑,活塞未明显移动 出现明显锈斑,活塞移动少许 锈斑增多,活塞移动明显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丙 出现明显锈斑,活塞移动少许 锈斑增多,活塞移动明显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1)检查注射器气密性:先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用手向外拉动活塞,放手后观察到______,则气密性良好。21*cnjy*com(2)比较乙、丙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______。(3)钢铁生锈还需要氧气,请你利用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答案】(1)活塞回到原处(2)铁生锈需要水,氯化钠能够促进铁生锈(3)17.5%【解析】(1)检查注射器气密性:先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形成密闭空间,用手向外拉动活塞,放手后观察到活塞回到原处,则气密性良好。【版权所有:21教育】(2)乙丙控制的实验变量为食盐水,比较乙、丙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铁生锈需要水,氯化钠能够促进铁生锈。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3)注射器移动活塞,使它们均处于46mL刻度处,放入钢丝棉,每团体积约为6cm3=6mL,则空气体积为46mL-6mL=40mL,氧气被消耗,装置中气体减小,压强减小,活塞向内移动,活塞移动体积就是空气中消耗氧气体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6.分析以下实验装置,并结合所提供的材料,完成实验探究。(实验装置)( http: / / www.21cnjy.com / )(查阅材料)Ⅰ、乙炔(C2H2)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里常用电石(CaC2)与水反应来制取。Ⅱ、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实验探究)(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实验室用电石制取乙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2)实验室制取乙炔后,将剩余物质过滤。探究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______溶液 溶液变红色 滤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②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 ______实验操作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3)选取如图实验装置,设计实验验证乙炔完全燃烧的产物。所选装置连接的最佳顺序为:乙炔完全燃烧产物接______(填序号)。( http: / / www.21cnjy.com / )【答案】(1)AE B E(2)酚酞 有白色沉淀生成 Na2CO3+Ca(OH)2=CaCO3↓+2NaOH(3)JG【解析】(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需加热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发生装置选用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但排水法比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纯净,故制取较纯氧气的装置为AE;实验室里常用电石与水反应来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乙炔,为固液不加热型,故可选择B装置为发生装置,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故收集乙炔只能用排水法,故选择E;(2) ①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溶液中溶质的氢氧化钙且现象为溶液变红,故滴加的物质是酚酞溶液;②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会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产生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的方程式为;(3)乙炔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验证水一般选用无水硫酸铜,验证二氧化碳选用澄清石灰水,且先检验水后检验二氧化碳,故先连J再连G。一、中考前瞻中考指导纲要要求:学生能够从所给信息中提取能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重在考查学生观察、抽象、概括、迁移、描述、分析判断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2022年中考可能会结合具体的情景考察以上内容,本专题的灵活性较强,难度较大,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二、回归课本三、易错提醒四、压轴专练一、中考前瞻中考指导纲要要求:学生能够从所给信息中提取能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重在考查学生观察、抽象、概括、迁移、描述、分析判断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2022年中考可能会结合具体的情景考察以上内容,本专题的灵活性较强,难度较大,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二、回归课本三、易错提醒四、压轴专练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