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匹出色的马》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9个生字,会认15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1.会写9个生字,会认15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1.品味、积累课文中描写春天景色的优美语句,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2.结合自己的童年经历,感受课文里描写的童年生活的美好。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观察春天柳树图片,看到这么美得柳枝喜欢吗?你都用柳枝做过什么玩具?2.学生互相交流,自由发言。3.导入: 课文中的爸爸用柳枝给女儿当做一匹马,而且是“一匹出色的马”。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看看吧。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3.检查自学情况,理解词语的意思。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拾、骑、跨”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动作表演的方式来理解;学习“匹、景”这些生字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恋、舍”这些生字时,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4.运用摘树叶游戏再次识记本课的生字。三、整体感知,读好句子。1.阅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主要写了“我们”一家人出去散步,妹妹走累了,想要爸爸妈妈抱回家,结果爸爸拾了一根树枝送给妹妹当“马”骑,妹妹变得高兴起来。 2..“一匹出色的马”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一根柳枝。3.指导读好长句子。(1)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2)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3)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4)妈妈摇摇头,回答说:“不行呀,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5)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了!”4.课文的那一部分是写一家人外出游玩这件事的?4到7自然段四、精读课文1.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 在什么时候,谁去哪里干什么,看到了哪些景物? 2.课文首句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时间:一个春天的傍晚。地点:郊外。人物:爸爸、妈妈、妹妹和“我”。事件:散步。3.一家人在郊外看到了哪些自然景物? 碧绿的小河、河岸上的垂柳、葱葱绿绿的田野。4.作者是如何描写小河的?先描写河水的颜色是“碧绿碧绿”的,突出小河颜色美丽;再写被风吹过的小河“泛起层层波纹”,突出了小河的动态美。4.出示图片,让学生练习运用ABAB式的词语说话。5.“我和妹妹”为什么“笑了”? (1)“我和妹妹”看见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感觉很有趣,所以“笑了”。(2)一家人外出游玩他们很开心。6.结合原文,体会“拂过”的含义。你能用“拂过”造句吗? “拂过”是“轻轻擦过”的意思,写出了柳叶的轻柔、纤细。造句示例:春风轻轻拂过我的脸,我感觉舒服极了。7.作者是如何描写田野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葱葱绿绿的田野”比作“柔软的绿毯”,既形象生动,又使人感受到田野的生机勃勃。8.“我们”对郊外的景色有什么感情?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我们”对郊外美丽的景色很留恋。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五、书写练习 1.指导学生观察字形。 2.重点指导书写“匹、波、妹、像、求”。3.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六、课堂小结,效果强化课文中爸爸给妹妹做的竹马是不是让你想起了自己曾经玩过的玩具?同学们可以想一想自己以前最喜欢的玩具,它是什么样子的?你与它之间发生过哪些好玩的、有趣的事情?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七、练习设计,巩固提升八、课后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课文。2.会用AABB或ABAB式的词语写句子。3.叙述你和父母外出游玩和散步的情景。【教学反思】《一匹出色的马》情节简单,文字鲜活,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文章。课文讲的是一个春天的傍晚,爸爸、妈妈、妹妹和“我”一家人一起去郊外散步,“我们”一边看,一边走,欣赏着郊外的美丽景色,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走不动了,求妈妈抱,妈妈说她很累,妹妹又求爸爸抱,爸爸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给了妹妹,告诉她这是一匹出色的马,让她骑着“马”回家,妹妹跨上“马”,很快乐的回了家。文中写景与叙事交融,巧妙地将自然风景和生活情趣融为一体,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生机盎然、满含亲情和关爱的家人郊游情景中。文章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目标、有动力,坚持到底,就一定会成功。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对于本课生字的学习,我第二次尝试先自学,再请同学汇报学习,最后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因为本课生字虽多但都简单,在检查同学汇报学习的时候发现有不少同学把“泛”当成了“眨”,把“恋”当成“念”来组词。我及时板书并纠正,在小组汇报后发现,只有少数几个同学没有准确认读“拾、软”,在学习课文再加深识记。2.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欣赏春天傍晚的美景,并且借助课文插图的美景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欣赏美、感受美,进而心生幸福和愉悦之情,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3.指导朗读,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重音,如在讲妹妹和妈妈怎么说的,提示这节课学什么,想象着这个句子的画面,来读出不同的读法,用妈妈的表情训练想象和朗读,让学生掌握方法而不是内容。二、成功之处这节课我感觉我的成功之处是:1.注重学生在读中感悟。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细品,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内涵,还在无声中告诉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阅读”这种基本有效的读书方法。2.同时,我在课堂上还注重了双基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三、不足之处我也感觉有些欠缺:1.小组合作学习有待引导和加强。在小组交流合作交流中,教师要能抓住主要问题去交流探讨,引导学生之间去交流并能很好地去倾听同学的回答2.课堂语言不够精炼,教师说的多,学生说的少。课堂上应该是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师起引导作用。四、改进措施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1.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和状态,及时调整坐姿。2.重点引导学生去读好课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