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讲道:“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前言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式道路是什么呢?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通过自主学习,能归纳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和形成过程。2.通过阅读课本、史料,观看视频,听讲解,能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及发展历程并认识其重要性。学习目标内容邓小平理论领导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23451979年1月1日《时代周刊》封面标题: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组织上:事实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二大(1982年)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1983年9月26日《时代周刊》封面标题:邓小平走出了毛泽东的阴影。1985年9月23日《时代周刊》封面题目: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很清楚地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人民网中共十三大(1987年)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强国之路)(立国之本)邓小平南方视察(1992年)1992年,邓小平已退休两年,正享受难得的平静生活。但1991年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西方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中国面临挑战。另一方面,国内形势也令人忧虑: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制裁、封锁和孤立政策,外贸出口下降,旅游业萎缩;“左”的思潮东山再起,甚至有人提出“资本主义正从南方一个城市向北方蔓延”的观点。进行了13年的改革开放的步子慢了下来,不少外商投资止步观望,甚至抽掉资金转移到东南亚地区。在这样的形势下,邓小平在家人的陪同下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对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进行了视察。南方谈话(1992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2、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3、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4、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5、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6、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课本P47页意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P47结合材料,谈谈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改革开放的影响。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负责陪同邓小平的原广东省委副秘书长陈开枝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自我评价评价邓小平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评价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共十四大(1992年)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1992年中共十四大,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我们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十五大无疑将以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报告1997年3月3日《时代周刊》封面标题: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十一届三中全会(酝酿)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发展)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四大(完善)提出必须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中共十五大(确立)通过的党章它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确立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指 导地位的确立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进一步解放思想南方谈话(成熟)形成确立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南方谈话——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理论实事求是的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武装全党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新目标1、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新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共十六大2002年脚下之路—昂首阔步三大代表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共十六大2002年脚下之路—昂首阔步意义: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它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中共十七大会议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共十七大(2007年)脚下之路—昂首阔步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新目标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思想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共十八大脚下之路—昂首阔步新领导新思想形成以习近平为核心的第五代领导集体新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2012中共十八大脚下之路—昂首阔步( 2012年)新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共十九大2017脚下之路—昂首阔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矛盾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八大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中共十九大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事求是中共十九大脚下之路—昂首阔步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展望去路—民族复兴主题:中国赢了。2017年11月《时代》周刊封面第一次出现两种语言。在内文《中国经济是如何赢得未来的》一文中,作者布雷默指出: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具实力的国家,而美国则落居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93-20032003-20132013至今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993-20032003-20132013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会议名称 中共十六大 中共十七大 中共十八大 中共十九大召开时间 2002年 2007年 2012年 2017年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意义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1)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2)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年中共十六大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7年中共十九大3科学发展观2012年中共十八大1邓小平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小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x 邓小平南巡讲话.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