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C2创造真实学习情境-技术环境介绍+情境设计方案【2.0微能力认证获奖作品】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地理-C2创造真实学习情境-技术环境介绍+情境设计方案【2.0微能力认证获奖作品】

资源简介

高中地理-微能力 2.0 认证
C2 创造真实学习情境
1.情境设计方案
2. 技术环境介绍
撰写:Z J
【获奖作品】
1.情境设计方案:基于工具/软件/平台设计学习方案,突出
学生真实学习体验。方案需包括主题、面向对象、目标、任务、
过程、评价、工具/软件/平台的使用策略等内容;若为文本,请以
PDF 形式提交。
2. 技术环境介绍:介绍一种你认为可以为学生创造真实学
习体验的技术环境(工具/软件/平台等),包括功能和特点,并结
合实践归纳适用主题和情境,建议结合图文呈现。若为文本,请
以 PDF 形式提交。
1. C2 创造真实学习情境 情境设计方案
基本
学校 姓名 Z J
信息 XX 高级中学
能力
□ 学情分析 √ 教学设计 □ 学法指导 □ 学业评价
维度
所属
□ 多媒体教学环境 □ 混合学习环境 √ 智慧学习环境
环境
微能
C2 创造真实学习情境
力点
学习
探究中国石拱桥的奥秘
主题
面向
STEAM 社团学生
对象
学习 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或转化问
目标
题的意识,利用虚拟技术培养学生树立 steam 多学科融合的思维。
项目任务:1、拱桥的基本结构;
学习
2、拱桥原理;
任务
3、砖拱桥建造步骤;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提出项目学习问题。
【创设情境】
学生课前搜集赵州桥、枫桥等形态各异的石拱桥图片,从图片中寻
找古人造桥的智慧。
教师讲解拱桥特征,布置项目学习问题:
【项目学习问题】
分小组安排项目任务:
学习
过程
组别 任务
第 1 小组 拱桥的基本结构
第 2 小组 拱桥原理
第 3 小组 砖拱桥建造步骤
第二阶段:思维风暴,合作探究
利用虚拟技术,分小组展示:
第一小组:
(一).按照拱上建筑的形式可以分为:实腹式拱桥及空腹式拱桥、
组合体系式拱桥
(二).按照拱轴线的型式可分为:圆弧拱桥、抛物线拱桥、悬链线
拱桥;
(三)、按照桥面的位置可分为:上承式拱桥、下承式拱桥、中承式
拱桥;
(四).按照有无水平推力可分为:有推力拱桥、无推力拱桥;
第二小组:
拱桥主要由上部结构(主拱圈、桥面系、吊杆)和下部结构(桥墩、
桥台、基础)组成。主拱圈是主要承载构件,承受桥上的全部荷载,并通
过它把荷载传递给墩台和基础。
了解拱桥的受力特点,推测有强大水平推力的拱桥,对地基基础要
求较高,因此这种结构形式桥梁多见于我国西南山区,地基情况良好的
地方。
需要给大家介绍一个非常重要的专有名词——跨径,对于设有支座
的桥梁,是指桥跨结构相邻支座中心间的距离;对于不设支座的桥梁(如
拱桥、刚构桥),是上、下部结构相交面中心间的水平距离。
对于拱桥,主拱圈的拱顶到拱脚的高差 f 叫做矢高。矢高与跨径的
比值 f/l 叫做矢跨比,用于表征拱的坦陡程度,它不但影响主拱圈内力
的大小,还影响拱桥的构造形式和施工方法的选择,同时影响拱桥与周
围景观的协调。
第三小组:
1、拱圈砌筑
(1)拱圈放样
石拱桥的拱石要按照拱圈的设计尺寸进行加工,为保证其加工尺寸
正确,就需要制作拱石样板。
小跨径圆弧等截面拱圈,因截面简单,可按计算确定拱石尺寸后,
用木板制作样板,一般不需要实地放出主失圈大样。但大中跨径悬链线
拱圈则需要的样台上将拱圈按 1:1 的比例放出大样,以确定拱块形状尺
寸和拱圈分段位置。
样台可选择桥位附近较为平坦和宽敞的场所。拱圈和拱架两半孔对
称时,只放出半孔即可,两半孔不对称时,顺需放出全孔。
(2)砌筑主拱圈的顺序和方法
砌筑拱圈时,应根据拱圈的跨径、矢高、厚度以及拱架情况,设
计拱圈砌筑顺序。拱圈砌筑顺序有以下几种:
当跨径≤10m 的拱圈,采用满布式拱架砌筑,可从两端拱脚按顺
序对称砌筑,最后砌拱顶石。
当跨径≤10m 且采用拱式架砌筑拱圈和跨径为 13~20m 的拱圈,
可采用分段对称砌筑;每半跨均应分为三段,从两端拱脚对称砌筑,最
后拱顶石合拢。
(3)拱圈合拢
随着跨径和设计要求的不同,拱圈合拢方法分为安砌拱顶石合拢、
刹尖封顶合拢和预施压力封顶合拢三种。
2、拱上结构的砌筑
(1)砌筑时间
拱上结构在拱架卸架前砌筑时,应待拱圈合拢砂浆强度达到设计标
号 30%以上后进行。当松架后砌拱上结构时,应待拱圈合拢砂浆强度达
到标号 70%以上后进行。采用分环砌筑的拱圈,应待封砂浆强度达到设
计标号 70%以上后进行。
(2)砌筑方法
拱上结构的砌筑应按照对称、均衡的原则进行。
实腹式拱上结构应由拱脚向拱顶对称地作台阶式砌筑。拱腹填料可
随侧墙砌顺序及进行填筑。填料数量较大时,也可在侧墙砌完后分部进
行填筑。实腹式拱应在侧墙与桥台间设伸缩缝使二者分开。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解决方案
第 1 小组展示:
第二小组展示:
第 3 小组展示:
第四阶段:课后拓展
用 100 张废报纸设计一座跨度在 50cm,承重量最大拱桥。
学习
评价
工具/
软件/
平台
使用
策略
课堂评价:
STEAM 课堂评价表
人文 科 学 健 责 实践
度 \ 底蕴 学 会 康 任 创新
结果 维度 精 学 生 担
评价 神 习 活 当
提升 √ √ √
体现 √ √ √

项目 合理 □不合理
选择

计划 有计划 □无计划

时间 安排合理 □不合理
安排
文字 图片 活动 表格 □音频
记录 视频
□ 音 \ 视

成果 □ 报告 思维导图 频 □ 音
展示 □视频
过程
评价 茅以升先生说过:“桥梁是一种自古有之最普遍而又最特
的建筑物”。拱是人类在建筑结构领域最早和最伟大的发明。
桥也是桥梁中最能充分发挥建筑美学创作的一种桥梁,拱桥
反馈
观富于变化,刚柔相济,给人以力度感和建筑形式美的享受
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拱桥的基本结构,掌握
拱桥原理,了解了砖拱桥建造步骤,也让学生看到了中国拱
的美学价值,桥的质量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担当。
智慧课堂、绘图工具、PS
C2 创造真实学习情境 技术环境介绍
XXX 高中 Z J
本节课利用畅言智慧课堂这种信息技术平台,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在学
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的目的。现就畅言智慧课堂的技术环境做简单的介绍。
畅言智慧课堂是一种交互式教学系统,融合了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它是一个去讲台的高效课
堂,是“互联网+”的课堂,提供给师生不一样的视听天地和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畅言智
慧课堂贯穿于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阅卷、微课录制、语音测评等学习各个环节,覆盖
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环境,应用平台稳定可靠、界面友好、操作便捷。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
做到自身平板和屏幕与学生机同步操作,可使用电子书和电子教材,还可以随机提问、抢答、自由
讨论、当场作 答,数据统计处理,等等。课下可以直接从教室平板上推送作业给学生端,学生用学
生端提交,同时提交的情况和正确率也会有数据显示和汇总。
同时采用 STEAM 多学科融合式教学,鼓励学生树立综合思维。STEAM 教育的八大特征:
过去是老师讲,孩子听,都是填鸭式学习或背多分、抄写,绝大多停留表层的学习。包含我
自己的学习经验也是,那怎样通过新型的教学来帮助孩子们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学习,那就需要我
们完善教改。还有科学探究工具的使用,我们基本上无时无刻在解决问题、并使用工具,不管是
实体的、还是线上工具。学科之间的融合,早期主要是在讲主题教学,综合课程。讲融合和跨学
科比较少,因为很多老师会对跨学科有心理的压力和恐惧。因为他觉得只熟悉自己专业的,怎么
去教其他专业的,会产生心理压力。所以这部分是需要合作,去产出,学科融合成为 21 世纪培养
复合型人才的一个关键。
本节课采取项目式的学习方式,所有这些过程,都需要经过一个学习历程和考核,评析到最
后产出。学习者自主学习和探究,是 STEAM 教育里的一个深刻内涵,早期老师将知识传输给学
生,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但到 STEAM 教育里面,通过 STEAM 训练之后, 他能够自主建构出自
己的本体知识,这个知识才会停留在自己的大脑里面,那样学生的学习才能培养自律性和自主
性。这也就是训练学生成才的一个过程。对跨学科能力的培养、问题的解决能力、批判思考、创
造、团队合作等等,这些都是 STEAM 教育所提倡的。
STEAM 教育目前在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从美国 STEAM 教育发展的脉
络来看,它肯定是学科的融合,走向真实问题的解决和实践,最后跟他的生涯和职业结合,培养
21 世纪竞争性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的重点不是讲授,而是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思考、
推理、验证、思辨、批判、反思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