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卷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 24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2 分)
1.B(2分)
2.D(2分)
3.A(2分)
解析: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用在此处不合适。
4.B(2分)
解析:A.宾语残缺,在“健康”后加“的行为”。C.结构混乱,删去“榜样”。D.“切
忌”和“不要”重复。
5.B(2分)
6.例:春风春雨、欢喜欢乐(每个词各 1分,是否同字 1分,合情合理 1分)
二、古诗文积累(12 分)
7.(8分)
(1)BE(2分)
解析: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C.东风不与周郎便;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
惊心;E.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2)①但余钟磬音 ②归雁洛阳边 ③岂不罹凝寒 ④一览众山小 ⑤绿水逶迤(4分)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本题有 2分的附加分。
第 7题分数累积不超过 8分)
8.(1)同“溟”,海 (2)培养 (3)女子出嫁 (4)追溯(4分)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 36分)
三、古诗文阅读与鉴赏(12 分)
9.D(2分)
10.①所以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2分)
②父亲不听他的劝告,制作了一辆手推的小车,(载着爷爷)到野外抛弃他。(2分)
11.C(2分)
12.(1)分别;离群的马(2分)
1
第 1 页 共 3 页
(2)对偶,情景交融。天空的白云随风飘浮,象征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一轮红日
缓缓西沉,似乎不忍离去,隐喻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2分)
四、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10 分)
13.(2分)保尔·柯察金(保尔) 朱赫来
14.(2分)钢铁般的意志(意志坚强、顽强的毅力)(答出其中一点 1分);为理想献
身的精神(崇高的理想、心系祖国和人民、为祖国和人民献身)(答出其中一点得
1分)
15.(6分)(1)铁环(2分);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丢失工作、生活的能力(1分),
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的怯懦、精神的痛苦。(1分)
(2)经历(4分,每次 2分,“铁环”及“冲破”各 1分)
示例 1:保尔在与波兰的战斗中受重伤(1分),受英雄形象牛氓的影响,坚强面对伤痛,
重返战斗(1分)。
示例 2:筑路过程中,保尔患病濒临死亡(1分),在烈士公墓思考生命价值,树立了革
命理想信念,重返战斗行列(1分)。
示例 3:保尔失去工作和战斗能力想自杀(1分),经过思想斗争,发愤读书,想通过文
学重返战斗行列(1分)。
示例 4:保尔双腿瘫痪,双目失明(1分),坚持学习,开始艰难创作小说《暴风雨所诞
生的》(1分)。
示例 5:保尔的书稿丢失(1分),在战友的鼓励和邻居的帮助下,重新开始并完成了创
作(1分)
(二)(14 分)
16.【内容概括】(3分)示例:①苇荡割草洗露水浴 ②夏夜房顶宿露水中 ③秋晨上学
露水美脚(每点 1分)
17.【语句赏析】(3 分)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我们”比喻为“原始
部落”,“月光”比喻为“帐”,“星星”比喻为“灯”“自己”比喻为“露水”
(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露宿房顶时凉爽、自由、舒展的感受(1分)。
18.【内容分析】(3分)通过写“星星垂落”、“虫声已歇”、“露水”流散,烘托了
静谧的气氛,(1分)衬托了“我”愉快、自由的心情。(1分)突出了主旨:做一
个清凉的自己,让生命澄澈晶莹。(1分)
1
第 2 页 共 3 页
19.【写法分析】(2分)通过宰相的答语赞美了露水的晶莹迷人,(1分)为下文“我”
的痴想作铺垫。(1分)
20.【标题探究】(3分)题目的含义:把“露水”比作自己,(1分)写出了生命虽然
短暂渺小,但作者希望心灵像露水一样,澄澈晶莹,无尘污染,(1分)体现了作
者的闲适的心情和宁静淡泊的心志。(1分)
第三部分 作文(40分)
作文分项分等评分表
项目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20-16 15-12 11-8 7-0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内容
20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确( 分)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内容空泛
情感真挚 情感真实 情感基本真实 情感不真实
12-10 9-8 7-5 4-0
语言
语言准确 语言不通顺,
(12分) 语言准确、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流畅、生动 语病多
5 4 3-2 1-0
结构
(5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不完整分)
条理清晰 条理较清晰 条理基本清晰 条理不清晰
3 2 1 0
文面
卷面整洁 卷面较整洁 卷面基本整洁 卷面不整洁
(3分)
字体工整 字体端正 字体清楚 字迹难辨
作文补充说明:
1.没有标题扣 2分。
2.字数不足 600字,每少 50字,扣 1分;不足 400字,降一等评分。
3.三个错别字扣 1分, 重复的不累计。
4.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中心、内容和感情三项中有一项突出者可评为一等卷。
5.全文抄袭者,经核实,最高分不超过 10分;出现学校名称或考生个人姓名的,从实际
得分中扣 5分。
1
第 3 页 共 3 页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 24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6题,共 12 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拙.劣(zhuó) 诬.蔑(wū) 堕.落(duò) 强.词夺理(qiáng)
B.谀.词(yú) 卑鄙.(bǐ) 襁.褓.(qiǎng bǎo) 行将.就木(jiāng)
C.卑劣.(lüè) 创.痛(chuàng) 缅.怀(miàn) 相辅.相成(fù)
D.蛮横.(héng) 惊骇.(hài) 抉.择(jué) 重蹈覆辙.(ch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赃物 赋与 丰功伟迹 不知所错
B.捶击 秘决 自园其说 格物至知
C.彷徨 狡辨 挑拔离间 眼花撩乱
D.绚丽 聆听 分崩离析 不修边幅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李晓霞在第 52届世乒赛中夺得女单金牌,成就了个人的“大满贯”,成长为中国
女乒首.当.其.冲.的“一姐”。
B.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特别是青年的接
力奋斗。
C.在泰国《亚洲日报》副社长钱丰眼里,中国梦是一个科学的、脚踏实地的梦,不
是好.高.骛.远.的乌托邦式的梦。
D.智慧的人能够在失败中及时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以免重.蹈.覆.辙.而
悔之莫及。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针对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
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1
第 1 页 共 9 页
B.大量青少年因为网瘾整天在网上玩游戏,最后成了虚拟世界的奴隶。
C.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
的榜样。
D.各大媒体提醒消费者在“双十一”节切忌不要盲目购买便宜商品。
5.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②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
③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
④人们运用前三个部位功能的机会多,而应用想象区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应用了自
己想象力的 15%。
⑤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A.②④③①⑤ B.③⑤②④①
C.⑤③②①④ D.④⑤①②③
6.根据提示,为下面的对联写出下联。(2分)
春节过去,一片大好春光,广州大街小巷喜气洋洋。祝愿我们居住的羊城永远吉祥。
此联是同.字.特.殊.相.对.,请同学们大显身手。
上联:吉祥吉利满华夏 下联:____________闹羊城
二、古诗文积累(2题,共 12分)
7.古诗文默写(3小题,共 8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词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2分)
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森。
B.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C.东风不与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D.恨别鸟惊心,感时花溅泪。
E.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F.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2)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5选 4作答,4分,每空 1分)
①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
第 2 页 共 9 页
②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④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⑤轻舟短棹西湖好,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2 分,本题有 2 分的附加分。加分后第 7
小题不超过 8分)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美不胜收。陶渊明《饮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的是悠闲自得的美;王维《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表现的是洒脱超然的美;孟浩然《过故人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的是农村风光的清新秀美。
8.根据课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每空 1分)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北冥有鱼》) ( )
(2)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 )
(3)男有分,女有归.(《大道之行也》) ( )
(4)请循.其本。(《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 )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 36分)
三、古诗文阅读与鉴赏(4小题,共 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1题。(3小题,共 8分)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
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
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
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
【乙】
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育儿生女,勤
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
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
悔之,乃载祖归养。(《原谷谏父》)
1
第 3 页 共 9 页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谏:好言相劝。④舆:手推的小车。
⑤凶:不吉利。
9.下列加点词语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使老有.所终 / 谷年十有.五
B.男有分,女有归.。/ 谷随,收舆归.。
C.盗窃乱贼而不作. / 父不从,作.舆
D.是故谋闭而.不兴 / 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10.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对以上两段选文相关知识的分析与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两文中的老人,一个被赡养,一个被遗弃,可见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差距。
B.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被儿子抛弃到野外。
C.“天下为公”是说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有公心,为人民多做好事。
D.乙文给我们的启示是:父母是儿女的榜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1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共 4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为别”、“班马”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用了什么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第 4 页 共 9 页
四、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完成 13~15题。(10分)
(1)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
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2)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
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
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3)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
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4)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
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5)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
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6)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
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7)每次回答都是:
(8)“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3.选文中“A”“B”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
中两次冲破“铁环”的经历。(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第 5 页 共 9 页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 16~21题。(14分)
养一畦露水
许冬林
①露水是下在乡村的。只有古老的山野乡村,才养得活精灵一样的露水。
②童年时,在露水里泡大,以为露水是入不得诗文的,直到读《诗经》里《蒹葭》才
开了心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古老的风情画呈现于眼前雾
色迷濛,芦苇郁郁葱葱,美丽的女子在露水的清凉气息里如远如近……
③我的童年里也有睡在苇叶上的露水,但那是另一种风情。生产队里养着一条褐色水
牛,农忙时节,孩子们大清早起来割牛草。我和堂姐相约着,去村西河边的芦苇荡里割草。
卷起裤管下去,脚下的软泥滑腻清凉,芦苇一碰,露水珠子簌簌洒一身。从脖子到后脊,
到前胸,露水的凉意在皮肤上蔓延,还似乎带着微甜的味道。苇丛里的青草又长又嫩,几
刀便可割一大把,有时还顺便割一把细嫩的水芹,算作中饭菜。出了芦苇荡,几个大青草
把子拎在手上,一路滴着露水。我们的头发和衣服,也被露水打得湿透。仿佛洗了个露水
浴,身上、眉毛上、眼睛里,皆是露水。白露未晞。白露未已。
④那时候过暑假,晚上不爱在家里睡觉,而是在平房顶上露宿。堂姐堂哥堂弟,唧唧
喳喳的一大群,自带凉席,都来我家的平房顶上睡觉。我们简直成了原始部落,月光为帐,
星星为灯,感觉自己就那么睡在天地之间,也像草叶子上的一滴露水。到后半夜,露水重
重地下来,裹身的毯子又凉又软,翻个身,贴着堂姐的后背,听她说断断续续的梦话,窃
窃想笑。星星在耳边,垂垂欲落,虫声蛙声都已歇了,四下阒寂。满世界,只剩下露水的
清凉气息在流散、漫溢。露水里睡着,露水里醒来。清晨下房顶,常看见邻家的瓦楞上结
着蛛网,蛛网上也悬挂着露珠,亮晶晶的,在晨风里摇摇欲坠。
⑤暑假一过,初秋早晨上学,穿过弯弯曲曲的田埂,也是一路蹚着露水去学校。到学
校,一双小脚泡得好白,又白又凉,嫩藕一般,脚丫里有草屑和碎小的野花。那时候,常
提着凉鞋上学,到了学校后,才下到学校前的池塘边,洗掉脚上的草屑和野花,将一双被
露水洗得格外好看的小脚插进凉鞋里。有时不舍得插:是露水让一个乡下小姑娘拥有了一
双不为外人知晓的好看的脚。
⑥成年之后,庸庸碌碌,在家和单位之间来回折返,过着千篇一律的两点一线式生活。
有一日,读《枕草子》里写露水的几句,才想起自己似乎好多年没看见露水了。忙时只顾
1
第 6 页 共 9 页
着抬头往前赶路,快!快!闲时只想饱饱地睡会儿懒觉,起床时,草木上的露水已经遁形。
以至以为:露水,是只下在童年的!
⑦当然不是。露水一直在下,下在童年,下在乡村,下在有闲情闲趣的人那里。
⑧《枕草子》里写露水的笔墨多而有情趣,最爱玩味的是:“我注意到皇后御前的草
长得挺高又茂密,遂建议:‘怎么任它长得这么高呀,不会叫人来芟除吗?’没想到,却
听见宰相的声音答说:‘故意留着,让它们沾上露,好让皇后娘娘赏览的。’真有意思。”
读到这里,我恍然觉得游离多年的一片小魂儿给招回来了。养花种草,不是目的,是为了
给一个闲淡的女人去看清晨的露。烽火戏诸侯,裂帛博取美人笑,都不及人家种草来养露
水的风雅。
⑨我读着《枕草子》,不觉痴想起来。痴想有一天……
⑩养一畦露水,在露水里养一个清凉的自己。生命短暂渺小,唯求澄澈晶莹,无尘无
染。让美好持续,一如少年时。
(选自《深圳商报》2013年 11月 5日有删改)
16.请简要概括童年时“我”“在露水里泡大”的三件事。(每件事不超过 10个字)(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我们简直成了原始部落,月光为帐,星星为灯,感觉自己就那么睡在天地之间,也像
草叶子上的一滴露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说说下面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3分)
星星在耳边,垂垂欲落,虫声蛙声都已歇了,四下阒寂。满世界,只剩下露水的清凉
气息在流散、漫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第 7 页 共 9 页
19.第八段为什么引用《枕草子》中宰相的答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揣摩题目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写作(40分)
21.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总有某些事情,某个情景,某个时刻,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
幡然醒悟,开始倾听内心的声音,体味人间的真情,明悟肩头的责任,找寻奋斗的方
向,创造美好的未来……请以“觉醒”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人名。
200
1
第 8 页 共 9 页
400
600
1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