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01)科学 3-6年级 科学实验报告(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01)科学 3-6年级 科学实验报告(PDF版)

资源简介

科学实验报告
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3
实验二:砖和陶瓷 4
实验三:谁流的更快些 5
实验四:空气占据空间吗 6
实验五:空气有重量吗? 7
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水结冰了 8
实验二:冰融化了 9
实验三:磁铁有磁性 10
实验四:磁铁的两极 11
实验五:磁极的相互作用 12
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3
实验二:溶解的快和慢 14
实验三: 100毫升谁能溶解多少食盐 15
实验四: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16
实验五: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7
实验六:声音是怎样传播 18
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 19
实验二:导体和绝缘体 20
实验三:比较两种电路连接 21
实验四:食物中的营养 22
实验五:面包发霉了 23
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 24
实验二:光与热 25
实验三: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26
实验四:我们的小车 27
实验五:用橡皮筋作动力 28
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9
实验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30
实验三:浮力 31
实验四:液体的热胀冷缩 32
实验五:空气的热胀冷缩 33
实验六:金属的热胀冷缩 34
实验七:摆的研究 35
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杠杆的科学 36
实验二:轮轴的秘密 37
实验三:动滑轮和定滑轮 38
实验四:斜面的作用 39
实验五:抵抗弯曲 40
实验六: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41
实验七: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2
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色生命世界(一) 43
实验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44
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观察材料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实验仪器及材料 水槽、各种形状铁质、木质、塑料制品
实 1、 准备好实验物品
验 2、 在水槽中装一半的水
步 3、 依次将各种形状的物品用手拿着放在水中间,然后放
骤 手。
及 4、 记录各种物品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实验结论 铁质物品沉入水底,木质物品浮在水面上,塑料物品有的沉
入水底,有的浮在水面上。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二:砖和陶瓷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砖和陶瓷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砖瓦、陶器和瓷器有哪些性质
实验仪器及材料 砖瓦和陶器、瓷器实物、铁钉、水、滴管、镊子、毛巾
实 1、用铁钉分别刻一刻。
验 2、用力弯折它们。
步 3、用滴管吸水分别滴入它们的表面,观察吸水情况。
骤 4、分别将它们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结论 砖、瓦、陶器较硬,瓷器很硬;砖很容易吸水,瓦和陶器比较容易吸
水,瓷器不容易吸水;它们在水中都是沉的,都不容易折弯。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三:谁流的更快些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谁流的更快些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哪种液体流动的较快
实验仪器及材料 洗洁精、食用油、水或其他材料
实 1、将玻璃板平放桌面,用吸管分别滴同样多的液体于玻璃
验 上。
步 2、将玻璃支撑成斜坡,观察它们流动情况。
骤 3、用手试一试它们的黏度。



实验结论 水没有黏度,水流动得最快,液体流动快慢主要与它们的黏
度有关。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四:空气占据空间吗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空气占据空间吗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知道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实验仪器及材料 水槽、玻璃杯、纸团等
实 1、用水槽装好水。
验 2、将纸团塞紧在玻璃杯底。
步 3、然后将其倒扣于水中一会儿。
骤 4、竖直取出玻璃杯,擦干杯沿,取出纸团观察,发现纸团
及 没有湿。


实验结论 空气是占据空间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五:空气有重量吗?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空气有重量吗?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空气是否有重量
实验仪器及材料 自制小天平、棉线、气球
实 1、两端分别挂一未吹气的气球,调试使之平衡。
验 2、吹一端气球再挂上。
步 3、你发现了什么?
骤 4、多挂几个气球。
及 5、把气球吹大一些
记 6、用托盘天平称皮球的重量。
录 7、学生说现象。
实验结论 空气是有重量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水结冰了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水结冰了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探究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实验仪器及材料 1 支试管、纯净水、 1 只保温杯(普通塑料杯则需要毛巾) 、盐、 1支温度计。碎冰一袋。
实 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记录试管里
验 水的温度;
步 2、拿一只保温杯,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骤 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
及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
记 的水温;
录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实验结论 当环境温度低于 0℃开始结冰, 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二:冰融化了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冰融化了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探究冰在什么温度下会融化,怎样加快冰的融化
烧杯、冰块、温度计、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表、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
实验仪器及材料
实 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
验 同时测量离烧杯较远的空气的温度并记录;
步 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
骤 隔测量温度。
及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同时记录
记 离烧杯近、远的空气的温度;
录 4、比较记录结果。
实验结论 当环境温度高于 0℃时,冰的温度升至 0℃时开始融化,温
度会常时间保持在 0℃,直至冰完全融化成水。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三:磁铁有磁性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磁铁有磁性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研究磁铁的性质:能吸铁及隔着物体吸铁
条形磁铁 1 块、蹄形磁铁 1 块、环形磁铁 1 块、钉子、铁屑、 1 元钱硬币、纸、橡皮、大头
实验仪器及材料
针、塑料尺、棉花。
实 1、分别指认三种磁铁的名称。
验 2、用三种磁铁分别去吸所给材料。
步 3、把能被磁铁吸和不能被磁铁吸的物体一一分出。




实验结论 磁铁能吸铁制的东西。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四:磁铁的两极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磁铁的两极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认识磁铁的两极
实验仪器及材料 大条形磁铁、大头针,标识笔,记录表。
实 1、取点
验 2、悬挂大头针(记录数量)
步 3、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磁铁的两极磁力最大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五:磁极的相互作用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磁极的相互作用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知道磁铁的两极及相互作用
磁铁,悬挂磁铁的支架或磁铁座,上节课使用的无标识的磁铁,其他形状的没的磁铁。
实验仪器及材料

验 把一块条形磁铁横着悬挂起来或放在磁铁座上,使它能
步 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 (悬挂的磁铁远离铁制物体。 )




实验结论 磁铁的两极相互吸引,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食盐、面粉、沙、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仪器及材料 食盐、沙、面粉、烧杯、筷子、玻棒、水槽、漏斗、滤纸、铁架台
实 1、食盐 +水、沙 +水
验 2、用筷子轻轻搅拌, 观察,盐和沙分别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步 同时什么也 可能发生什么变化?生:水。师:对,水会发
骤 生什么变化呢?
及 3、面粉 +水


实验结论 有些物质在水中溶解了,有些物质没有溶解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二:溶解的快和慢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溶解的快和慢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食盐在什么条件下溶解的快
实验仪器及材料 烧杯 2 个、搅拌棒 1根、热水、冷水、相同克数的食盐 4 份 .
实 1、将两份食盐分别放入盛有相同水的烧杯中,用搅拌棒搅
验 拌其中的一杯水。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
步 些。
骤 2、将剩余的两份食盐分别放入盛有相同热水和冷水的烧杯
及 中,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实验结论 搅拌能加速物质的溶解,温度高也能加速物质的溶解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三: 100毫升谁能溶解多少食盐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100毫升谁能溶解多少食盐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实验仪器及材料 烧杯 1 个、搅拌棒 1根、水、每份 2克食盐 20包
实 1、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
验 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食盐再
步 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 ,, 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骤 2、记录一共放入了多少份食盐。
及 3、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实验结论 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 36克食盐。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四: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吗?
实验仪器及材料 饱和盐水、食盐、清水、蒸发皿、放大镜、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
实 1、在蒸发皿中倒入 10毫升的浓盐水,放在三角架下加热。
验 2、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并与做溶解实验用
步 的食盐颗粒进行比较。
骤 3、蒸发皿中的白色结晶是盐吗?能溶于水吗?



实验结论 烧杯中的水慢慢蒸发了,杯底留下了白色的痕迹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五: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实验仪器及材料 锣、鼓、钢尺、皮筋。
实 1、用力按压锣、鼓,锣、鼓并不发声;轻轻击打却能发出
验 声音,这是为什么?
步 2、用力弯曲钢尺,钢尺并不发声;轻轻拨动钢尺,钢尺就
骤 能发出声音,这是为什么?
及 3、用力拉伸橡皮筋,橡皮筋并不发声;轻轻拨动橡皮筋,
记 橡皮筋就能发出声音,这是为什么?
录 4、观察发声的鼓面、钢尺和橡皮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实验结论 鼓面、钢尺和橡皮筋发声时都在振动。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六:声音是怎样传播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声音是怎样传播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知道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实验仪器及材料 音叉一个、音叉锤一个、水槽、水、土电话
实 1、再仔细观察,振动的音叉是怎样引起水面波动的。
验 2、拉直土电话“电线” ,一名同学在电话线的一端对着话筒
步 小声说话,另外一名同学在电话线的另一端用听筒听。你发
骤 现了什么?



实验结论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水时,会使水产生振动。
声音通过“电话线” ,从一端传播到另一端。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实验一: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学会组装简单电路
实验仪器及材料 导线 1 根、电池 1节、小灯泡 1个
实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
验 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步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
骤 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及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
记 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录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 小灯泡亮了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二:导体和绝缘体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导体和绝缘体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检测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木片、塑料片、回形针、钥匙、纸板、橡皮、布、丝绸、玻璃、铅笔、铜丝、铁钉、铝片、
实验仪器及材料
陶瓷。 1 个电路检测器。
实 1、从以上物品中选择 6 种检测。
2、检查电路检测器。

3、检测每种物品,观察现象:使小灯泡发光,说明被鉴别
步 的材料容易导电;小灯泡不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不容易
导电(注意要重复检测) 。

4、能说出导体、绝缘体的概念,并将被检测物品正确的分
及 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组。
记 5、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 在我们选取的材料中,铜片、钥匙是导体、纸条、塑料片、
木片、橡皮是绝缘体。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三:比较两种电路连接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比较两种电路连接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探究电池和灯泡的串联和并联的连接方法及其特点
实验仪器及材料 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 2个、导线 4 根
实 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里,把灯泡装在灯座上。
验 2、用导线把电池、灯泡、逐个串接法连起来。比较电池的
步 串联和并联的特点。
骤 3、用导线把电池、灯泡、逐个串接法连起来。比较灯泡的
及 串联和并联的特点。
记 4、拆分器材
录 5、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 灯泡并联不亮,串联亮。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四:食物中的营养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食物中的营养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辨别食物中脂肪、淀粉、蛋白质的方法
实验仪器及材料 花生、小麦、鸡蛋,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稀碘液、镊子,试管
实 1、用烘烤法检测小麦中的水分。
验 2、用燃烧法检测花生,小麦中的无机盐。
步 3、在白纸上挤压法检测脂肪。
骤 4、用稀碘液检测淀粉



实验结论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水、无机盐、脂肪、糖类、蛋
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五:面包发霉了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面包发霉了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使学生知道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
实验仪器及材料 发霉的面包、放大镜

验 1、用肉眼观察面包,认识霉菌的颜色、形态。
步 2、用显微镜观察霉菌,认识霉菌的形态结构




实验结论 面包的发霉与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光的照射等条件有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种子发芽实验
小组成员
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及材料 培养皿 2只、滴管 1只、标签纸 3张、绿豆种子 10粒、放大镜 1个、清水
实 1、准备好 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
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步 3、6个小盘中 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骤 4、用塑料纸将 3 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 5 号杯,用
纸箱罩住 6号杯。
及 5、将 1号杯和 2号杯, 3号杯和 4号杯, 5 号杯和 6 号杯进
记 行对比

实验结论 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二:光与热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光与热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实验仪器及材料 平面镜 5个,放大镜 1个,凹面镜 1个,温度计 1支
实 1、在阳光下,将一面平面镜的反射光射向墙壁,用温度计
测量光斑 处的温度; 2、同时,和另几个同学,把多个平

面镜的反射光反射向墙壁的一个点,也用温度计测量光斑处
步 的温度,记录下照射相同时间后的温度;
骤 3、用一张纸平铺在阳光下,测出此时温度,用放大镜在纸
面上形成一个光点, 测量光点处的温度;
及 4、把凹面镜放在阳光下,用温度计测量凹面镜上方,会聚
记 的光点处的温度。
5、比较这几处强光与弱光温度的不同

实验结论 光的强度与温度有关: 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三: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物体的吸热情况与它的表面颜色是否有关系
实验仪器及材料 白色纸、粉红色纸、黑色无光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各一张,温度计 5支
实 1、把 5种颜色的纸,对折,做成相同大小的纸袋;
验 2、在每个纸袋中,分别插上温度计,平放到阳光下;
步 3、记录下刚开始各个纸袋的温度,然后,每隔 2 分钟记录
骤 一次温度,总共记录 5次。
及 4、比较在阳光下晒相同的时间后,各个纸袋温度有什么不
记 同。

实验结论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
快,相同颜色而表面不反光的升温快。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四:我们的小车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我们的小车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实验仪器及材料 小车、线、小塑料袋、玻璃珠、秒表 1只
实 1、将小车安放在桌子上 ,用线的一端栓住小车,另一端拴上
验 一个小塑料袋 ,小塑料袋悬空 .
步 2、将玻璃珠逐颗放入袋中
骤 3、记下每次起止距离的时间



实验结论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五:用橡皮筋作动力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用橡皮筋作动力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长
实验仪器及材料 实验用小车 1 辆、皮尺 1 条、橡皮筋(筋圈) 3-5 根
实 1、安装弹力小车:把橡皮筋的一端栓在实验小车的车轴正
验 中,另一端系在车框前方的正中。
步 2、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转动车轮,使橡皮
骤 筋缠绕在车轴上,每次的圈数按照计划的圈数进行,圈数要
及 成倍的增加,小车运动后,用皮尺测量不同圈数小车行驶的
记 距离。

实验结论 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实验一: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
实验仪器及材料
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
实 实验 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
验 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步 实验 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
骤 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实验结论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
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仪器及材料 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 实验一: 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
验 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步 实验二: 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 橡皮
骤 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
及 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记 2、取一个量杯,装入 200 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
录 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 1、 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 橡皮泥的沉浮
不会发生改变。 2、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三:浮力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浮力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研究物体沉浮的秘密
实验仪器及材料 弹簧秤、三块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刻度杯、细线
实 实验一: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
验 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 分别把泡沫塑料
步 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
骤 实验二:讨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
及 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是多大呢?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
记 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实验结论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四:液体的热胀冷缩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液体的热胀冷缩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观察水在受热或受冷后的体积变化
实验仪器及材料 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热水、温度计
实 1、在平底烧瓶里加满冷水 ,滴几滴蓝墨水 ,用带橡胶塞和橡筋
验 把玻璃管口盖紧标记。
步 2.把烧瓶放进热水里 ,观察水柱的变化,做标记记录。
骤 3.把烧瓶拿出放进冷水里,观察水柱的变化,记录



实验结论 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五:空气的热胀冷缩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空气的热胀冷缩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实验仪器及材料 烧瓶、玻璃管、常温水、热水、冰水、锥形瓶、气球
实 吸管一头装一点水,然后将另一头浸到装水的盆里。这样吸
验 管内部就密封了一定数量的空气。用手(或其它热源)捂管
步 子,但是不可用力。空气受热膨胀,上端水柱被挤出。




实验结论 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六:金属的热胀冷缩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金属的热胀冷缩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研究金属的热胀冷缩现象
实验仪器及材料 酒精灯、铜球演示器、钢丝条、刻度尺、木块、图片、资料


步 观察一个铜球,还有一个金属环,铜球未加热时,刚好 能
骤 通过金属环,把铜球加热后则,不能通过金属环。



实验结论 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七:摆的研究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摆的研究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研究影响摆的快慢因素有哪些
实验仪器及材 摆绳(摆线)、三个大小相同轻重分别是 20克、 40克、60克的摆锤、铁架、秒
料 表
实 实验 1、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有关呢?对摆绳长度、
验 摆锤大小两个因素,分别展开讨论
步 实验二:出示如图的两个摆,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
骤 样,演示实验。



实验结论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
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实验一:杠杆的科学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杠杆的科学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探究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实验仪器及材料 杠杆尺、钩码
实 学生利用自制的小杆秤称不同数量的钩码,比较秤盘挂绳到
验 提绳,提绳到秤砣挂绳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结合杠杆的
步 原理解释这一现象。改变提绳的位置继续做实验,我们会发
骤 现提绳距离秤盘之间的距离越短称重就会 越大。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用力点 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
实验结论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既
不省力也不费力;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二:轮轴的秘密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轮轴的秘密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轮轴能够省力
实验仪器及材料 1盒钩码、 2段粗线绳、 1 个铁架台、 1个大轮、 1 个小轮、 1个轴
实 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
验 钩码,看成是 我们用力的大小。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
步 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然 后改变轴上的钩码数量在做
骤 实验。



实验结论 轮上挂的钩码比轴上挂的少,但是仍能保持平衡,说明轮轴
可以省力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三:动滑轮和定滑轮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动滑轮和定滑轮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定滑轮不能省力、动滑轮能够省力
实验仪器及材料 1 盒钩码、 1根粗线绳、 1个铁架台、 1个滑轮、 1个测力计
实 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
验 绳子的两端任 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
步 码数相同。然后用测力计做相同的实验,比较测力计的数据
骤 与钩码的力大小。
及 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
记 向上提,动滑 轮下挂不同数量的钩码。然后做好记录。

实验结论 定滑轮不能省力, 但是可也改变用力方向。 动滑轮能够省力,
但是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四:斜面的作用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斜面的作用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斜面能够省力
实验仪器及材料 1 块小木板、 4 个不同高度的物品、 1 盒钩码、 1个测力计

验 用测力计直接提升物体的力与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进行对
步 比,然后改变 斜面的不同坡度继续进行试验,做好记录为
骤 结果的分析提供依据。



实验结论 斜面能够省力,而且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五:抵抗弯曲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抵抗弯曲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知道抵抗弯曲的能力跟材料的宽度和厚度有关
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 铁垫
实验仪器及材料
圈,尺子
实 1、将纸梁两端垫起一定的高度,把纸梁受压弯曲到接触桌
验 面作为弯曲的标;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
步 力,改变纸梁的宽度做实验,并作好记录。
骤 2、改变纸梁的厚度做实验,并作好记录



实验结论 抵抗弯曲的能力跟材料的宽度和厚度有关:材料越宽、越厚
抵抗弯曲的能力就会越强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六: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改变纸的形状,其抵抗弯曲的能力也会随之而改变
实验仪器及材料 实验用的大小相同的纸若干张、铁垫圈、胶水、包装箱瓦楞纸板

验 将同样的纸折成“ V”、“U”、“T”、“L”、“工”等不同的形
步 状,然后按照上一次实验的方法分别在纸上放上铁垫圈,填
骤 写好下面纸的形 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表,并做好分
及 析的准备。


实验结论 改变纸的形状, 其抵抗弯曲的能力也会随之而改变: 虽然减少了材料
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而且增加厚度能大大增强材料抵抗
弯曲 的能力。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七: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有关
实验仪器及材料 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大头针
实 1、制作线圈圈数不一( 10 圈、 20 圈、 30 圈、 40 圈)的电
验 磁铁四个。
步 2、分别用做好的电磁铁吸取大头针,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实验结论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有关:当铁芯、电流和导线不
变时 线圈的圈数越多、磁力就会越大,反之则会越小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实验一: 用显微镜观察色生命世界 (一)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用显微镜观察生命世界(一)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不同的生物体,细胞应该是不同的
显微镜 1,玻片标本 1 套( 洋葱表皮细胞、 叶表皮细胞、 蓖麻叶细胞、血液细胞、口腔
实验仪器及材料
上表皮细胞、苔藓类植物细胞)
实 1 、 安 放 好 显 微 镜 , 对 光 , 调 焦 ,
验 2、将要观察的洋葱表皮细胞切片,放到载物台上,对准镜
步 头调焦,得到清晰的图像;
骤 3、将要观察的血液细胞切片,放到载物台上,同样调焦,
及 对光观察血液细胞的结构;
记 4、同样的方法,依次观察叶表皮细胞、口腔细胞等

实验结论 不同器官的细胞因为 功能不同,结构和形状也是不同的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指导教师 年级 班 年 月 日
实验题目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液体的白醋和固体的小苏打混合后会发生变化
实验仪器及材料 白醋 20ml、小苏打 30ml、玻璃杯 3 只、玻璃片 3片
实 1、一只玻璃杯,倒入三汤匙醋,然后倒入一汤匙小苏打,
2 、 在 杯 子 口 上 盖 上 一 块 玻 璃 片 ,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马上产生反应, 平静的液体产生大量的气泡,
步 等小苏打在液体中 完全消失后,气体气泡也观察不到了。
骤 4、用手触摸玻璃杯的外壁,感觉比原来温度要低;
5、将玻璃片从玻璃杯口平移开,把点燃的火柴伸入玻璃杯当中,火
及 柴马上就熄灭了
记 6、将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火焰会熄灭

实验结论 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会产生新的物质,它们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损 坏 或 丢
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